588 罷考!

對於朝廷的稅制改革,其實意見羣體最大的還不是那些豪族和地主,是讀書的士子。

他們當中大多出身貧寒,往往都是全家在供養一個讀書人,指望他們高中,改善家境。

以往經過考試拿到身份,就可以免除八十畝的稅負,就算到此爲止,這個人也可以憑藉這個政策改善自己家境,往初級的地主階級轉化。

現在仍舊會有優惠,但是大大減小,因爲此前的弊端就是人們將田畝掛在那些有了功名的人身上。

朝廷這麼一改,大幅度降低了他們改變命運的機會。

所以書生們羣意洶涌,紛紛向本地學政以及官府反映情況。

歷朝歷代,對讀書人都算寬容。

尤其是宋代以後,要不然也不會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說法。

官員們也都是讀書人出身,應當是同氣連枝,但是在朝廷高壓之下,誰還沒有些小把柄。

比起來上級管官員給的壓力,書生那點訴求根本就算不得什麼。

所謂書生造反,三年不成,也就是這個道理。

永不加賦的詔令,讓大明百姓對皇帝那叫一個唯命是從。

讀書人沒有了百姓的支持,想造反都沒有地方。

但是,讀書人尤其是尚未做官的讀書人,又是最容易被煽動的那些人。

他們往往聽風就是雨。

各級官府態度曖昧,書生們訴求無門,無力之下他們就找到了東林書院。

天下各路官員大部分都是此事的受害者,在經濟發達的地區尤其明顯。

而東林黨人的大本營就在江浙地區,那裡基本是大明最爲富庶的地區,換句話說,也就是利益損失最大的地區。

所以東林黨人對這個政策也是不滿,大部分人在此次改革中損失了利益。

要說東林黨人的初衷,自然不是利益當先,他們也是有着極爲純潔的初衷。

可惜隨着隊伍的壯大,加入的人也是各種各樣,尤其是涉及到某些商人等利益羣體加入之後,變化的就更爲明顯。

所以現在的東林黨,基本上已經是爲他們自己利益服務的存在。

經過討論在一番商量之下,東林黨人決定要給方從哲爲首的內閣和官員一個教訓。

那就是罷考!

倫才大典,從隋煬帝后,一直是朝廷選拔人才的重要手段。

魏晉南北朝九品正中和察舉等選拔官員的手段,讓世家大族徹底把持了朝廷。

那個時代,皇帝的話甚至不如高門大族管用。

楊廣將他老子的科舉制度進行改變,再到李唐的完善,傳到大明的時候,基本上是最具有活力選材制度。

щшш ●тт kán ●¢O

不管是窮苦百姓還是世家子弟,都有一個相對公平的渠道向上爬。

有階級不可怕,有貧富也不可怕,只要有向上晉升的渠道,並且那個渠道是相對公開透明,人們就有努力的方向。

對整個社會也充滿希望。

鄉試是三級考試中最重要的一環,在這個階段取得成績以後,便會有免稅額度。

以東林書院爲首的讀書人,便在此事上大做文章。

江浙之地歷來是朝廷人才的儲備基地,每年進士當中,江南地區都能佔據最高的比例。

如果加上福建,多的時候能佔到六七成。

按照東林黨衆人的計算,如果江浙的考生不參加鄉試,那對於朝廷的打擊將是十分巨大!

連狀元之鄉的人都不參加考試,看看朝廷還有沒有底氣!

江浙兩地的學政,此前就聽到過消息。

對於此事他們純粹做壁上觀。

畢竟稅改的事情,他們也是受害者,所以心裡也都有怨氣。

讓他們去約束學生來參加考試,學政們打心眼裡就不高興。

但是你說去幫助東林黨人,那更不可能。

他們分屬不同流派,至少不親近東林黨。

兩不相幫,等着看熱鬧便是他們的計劃。

南直隸貢院,本應當是熱火朝天的鄉試,開門的時候卻看不見人,愣是一個人毛都沒有。

下邊的門子王大川慌神了,他還以爲自己記錯了日子。

“老二,老二,今天是開考的日子麼?”王大川高聲喊着。

“是啊,錯不了,趕緊準備好,士子們馬上就要進來了。一會兒學政大人過來,看見你沒準備好,小心吃板子。”

“老二啊,你他孃的過來看看,這裡可有一個人?”

老二聞言,趕緊從裡邊跑出來。

不看不知道,一看也是傻眼了,他孃的,往年烏泱泱的那些學生們呢?

“這是咋回事?”老二看着王大川,一臉的不可思議。

“你問我,我問誰去,你在這等着,我去外邊看看。”王大川一臉鬱悶,他要去看看,那些考生們是不是走錯了方向,去到邊上的寺院,他們門口還有些相似。

王大川穿過兩道牌坊,總算是聽見人們的吵鬧聲。

“這他孃的纔對麼,怎麼能沒有人呢?”

他自言自語着,腳底下加快腳步。

現在將人們迎到門口才是正經事,以前總覺的人多的時候鬧騰,現在沒有人,心裡反倒是不踏實了。

人啊,果然賤不兮兮的,叫怎麼回事?

只是,當他拐彎看見人羣的時候,發現根本不是自己想的樣子。

並不是考生們走錯了地方,而是打在一起,似乎在爭吵,激烈的爭吵!

“我的老皇天,這還了得?一個個都不要考試了?”

王大川一邊自言自語,一邊趕過去。

當他趕到現場的時候,發現邊上站着一堆人,正在看着熱鬧。

爲首之人抱着雙臂,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

他認識那是誰,是本地的學政,正是負責鄉試的事情。

考試是他的頭等大事,如果耽誤了,上頭必然會怪罪下來。

到時候罰俸是小事,很有可能會直接丟掉烏紗帽!

“大人,咱們不管的麼?”

王大川趕緊上去見禮,直覺告訴他,這裡邊一定有故事。

一堆人打在一起,就是他想去解開,都很難做到。

“不管他們,讓他們自己打吧,你就在此地做個見證就行。不是我不組織考試,是此地學生們禍亂考場無法進行。”

王大川畢竟不是負責官員,既然主官都讓他看熱鬧,他也懶得搭理此事。

看了一會兒便知道些端倪,原來是大部分考生都在抵制考試,他們來此的目的有二。

一個是向朝廷施壓,告訴朝廷的官員,他們不會參與今年的鄉試。

再一個就是阻止其它考生進考場。

用爲首的人話說,朝廷對讀書人不公平,所以應當罷考。

既然大部分考生都不考試,那索性大家都不要靠,讓朝廷修改法案。

初衷不錯,但是很多人根本等不起。

那些帶頭之人,家境都不錯,雖然不是人人優渥,至少也是比較富裕的家庭。

硬着頭皮要去參加考試之人,如果今年拿不下鄉試,他們明年就沒有減免租金的優勢。

此前是手上沒有,考中就能減免。

比起別人,他們是有優惠而不能使用啊。

與其和朝廷爭執,不如先拿下優惠減免再說。

另一方面,家裡的財力並不能支持他們繼續脫產學習下去,如果還不能看到成績,下一次的鄉試也就不要參加了。

東林黨人搞串聯的時候,沒有人想到他們,所以這些人在南直隸貢院面前,是被忽視的羣體。

然而,他們就是想衝破阻攔,都無法辦到。

東林黨人是有組織的活動,很多人都是帶着家丁和幫手來的。

目的就是要攔截別人,窮苦人家的讀書人,哪裡有幫手,他們都是孑然一身參加考試,自然也就沒有人幫着。

即便是用強,最終還是有組織那些人佔據上風。

學政等到下午,眼看還是沒有人能突破。

見如此,他便津津有味的回去寫奏章去了。

學生們罷考可不能怪他,那是因爲朝廷的政令讓他們有意見!

南直隸御史將密摺遞上去的時候,南直隸學政的奏章也到了。

雙方就同一件事情,順着不同的角度展開。

御史的角度自然是學政無所作爲,放任此事的發生。

而學政的意思則是,學生們對朝廷的詔令不滿,如果下次還罷考,那對於國家的科舉將是十分嚴重的打擊,因此要重視此事……

當然了,學政的言外之意人們都能看出來,是讓朝廷在一定程度上向考生們妥協。

若是平時,官員們自然會認爲學政是在幫助考生們爭取政策。

但是這一次,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與其說學政是在請求,不如說是幫以自己爲首的利益集團在索要權利。

就是重新獲得稅收優惠,減免稅務的權利。

同樣送來的還有江浙總督的奏章。

這是一封請罪的奏疏,內容很簡單,他爲自己的行爲負責。

沒有能及時參與到對罷考的處理當中,沒能及時督促學政處理好此事。

爲此,直接自己請辭接受處罰,讓他去偏遠地區做官,比如說是西域。

別人不知道,他知道將要面臨的怒火。

朝廷耗費多大努力要完成改革,下的本錢是一般人想想不到。

一個學政,就想借着區區南直隸的考生們要挾朝廷。

這次開頭,那整個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納糧的事情都會被迫中斷。

所有的布政使司和州府都會有樣學樣,紛紛要求取消現有的政策,恢復舊制。

那樣改革的努力將會白費。

朝廷已經嚐到甜頭,並且別處執行的也很到位,現在去這樣做,無異於以卵擊石。

泰昌看完三份奏章,並沒有做出任何表態。

他甚至語氣都沒有什麼變化,神色如常的問道。

“陛下,南直隸學政這是挾考生令朝廷啊。”方從哲一點都不客氣,直接點出來他的想法。

看了看泰昌的表情沒有變化,他繼續道,“以前有些將軍,爲了軍餉,不惜讓手下人鬧餉。南直隸學政雖然沒有縱容考生罷考,但是他卻不作爲,連去請求巡撫甚至總督出兵干預的事情都不做,可見他心裡是如何思考。”

別人也是紛紛說到,“學政難辭其咎,我看必須要嚴懲!”

“不治罪不足以平民憤。如果我們縱容南直隸,其他地方有樣學樣,那將是新政的崩潰。”

內閣官員們此前一直爲財政發愁,已經不止是戶部尚書的事情。

現在隨着改革,雖然他們的利益也受到損失,但是在新技術和新產業的增長下,人們受益也不少。

現在一個學政就想利用考生們牽着內閣的鼻子走,他們當然不會同意。

泰昌心裡當然有些不爽,但因爲高興的事情更多,所以對他的影響不大。

原因有三,一個是三大殿進度飛快,並且看上去比此前更加巍峨;一個是西域戰事出於意料的順利,當然也會高興;再一個是稅制改革全國的進程都很順利,更加高興。

現在南直隸罷考,或許有影響,但是並非全國的罷考,因此不過是廯疥之患。

“衆卿說說,準備如何處置?”

泰昌開始問策。

“陛下,臣聽聞,有些人阻止別人去參加考試。這樣的人不僅僅是罷考,他們是犯罪,臣以爲,將那些阻止別人的人下獄!”熊廷弼在遼東,向來都用重典。

泰昌覺得,這樣做有些過於苛刻,便繼續說到,“你們呢,也說說。”

禮部尚書直接說道,“地方督撫們對於此事很是震驚,紛紛表達自己的觀點,臣以爲,取消本地三年考試機會。”

取消考試機會?

禮部的人更狠……

泰昌想不到,大臣們一個個比他還激進。

“李卿,你呢?”

戶部尚書,次輔李汝華,改革對他的影響最大,泰昌徵求他的意見。

“臣贊同兩位的意見,除此外,應當下發諮文,向百姓們說出真相。因爲百姓們得到了實惠,得到便宜,讀書人們沒有辦法掙自己那份掛靠土地的銀錢,便紛紛罷考。百姓們要是怪罪,就怪罪那些得罪他們的讀書人。不過那些被迫之人,能獲得朝廷的優惠稅費。”

李汝華的意見更加進一步!

泰昌心理稍微驚訝,卻還在接受範圍內。

因爲沒有意識到,那些行爲挑戰最多的,恰好是內閣和六部主官們的權威。

165 偶遇老爺子028 盧象升?孫傳庭!128 識時務的科爾沁593 大明國立銀行314 秦叔寶和程咬金414 忙碌的兵科給事中493 掃盲式教學554 三大殿可行性分析202 學問之道,達者爲先!431 白麪老者青釭劍078 格局提高了194 眼見爲實143 建奴的條件107 再戰界凡城476 初到南京城128 識時務的科爾沁343 “溫暖升級”203 快手青兒086 馬總兵的心思140 陰盜賊一把220 李選侍的待遇415 創造困難275 馬匹比人耀眼299 學院祭酒331 男人們都愛去的地方017 和未來皇帝搞陰謀223 持續發展013 嚇得他坐到地上086 馬總兵的心思203 快手青兒414 忙碌的兵科給事中177 拿來主義287 顯微鏡188 不能只拼價格023 少爺真的這麼快371 穿鞋後要珍惜羽毛182 不得不去青樓的理由562 殺人誅心348 昨日高調換作今日落寞335 學生們的狗屎運519 多生孩子好打架448 對手開始佈局299 學院祭酒331 男人們都愛去的地方554 三大殿可行性分析501 有砟軌道032 河邊走多總會溼鞋323 “借”並非是真的借229 鄭貴妃和太子的動作577 可恨的明軍118 釘在此處!593 大明國立銀行162 與書院不同009 多去青樓學習切磋102 祖大壽何惜死174 左國材算什麼東西337 要想日子過得去,生活總要帶點綠265 萬曆病情有變470 造謠有好處184 跟蹤意外收穫096 野戰生存之王博爾晉295 讓百姓吃飽穿暖318 片面放大228 保持現狀是最壞之局面364 一根手指的威力426 胡梅兒被敵人收買?333 漂亮女教授的優點575八百年,漢兒重回!003 親爹,真是親爹!001 當孫子170 方書安何德何能293 茶飯不思方書安273 福王真面目406 不應該出現的印記459 堪比曹操的國公爺002老子又不是君子,專門動手471 再多一種選擇479 方書安的把柄387 爲何都不吃豬肉了?329 拼音與洋妞357 起牀的一百零一種方法257 差異化競爭384 史可法初見162 與書院不同466 上元節的中年人035 嚇得建奴跪地求饒250 看菜下碟066 不惜一切運糧(求推薦票票)024 草原綠油油350 黃猛的又一村282 孫傳庭的心涼了477 藍衫女子306 買買買,不買還是人?058 兩軍對壘跳大神?575八百年,漢兒重回!234 二次詭計082 熊廷弼遇刺578 ?奈何敵人太狡猾142 到底是誰套路誰185 貴妃的算盤不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