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六章 外交爭鬥(五)

6月26日,青島港的海岸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港內更是儀仗列隊,紅毯鋪地,並且還專門搭建了主席臺、觀禮臺,以盛大的儀式迎接從德國歸來的戰列艦。

隨着一聲汽笛的長鳴,只見一艘形體龐大的軍艦,在拖船的牽引下,緩緩駛進港口內,而艦上的官兵均己換上禮服,在軍艦的兩舷、炮塔、艦橋等部位列隊站好,並向岸邊的人羣揮手致意。

雖然經過了長途旅行,軍艦的舷側己顯得有些髒了,甚致還有不少的鏽跡,不過只看軍艦上共計8根粗長的炮管,也就無損戰艦的威儀。畢竟只有多鉚蒸鋼、重艦巨炮纔是男人的浪漫。

這時岸上禮炮齊鳴,彩旗飄揚,綵帶飛舞,歡迎這艘軍艦的迴歸,岸上也傳來了一陣熱烈的歡呼聲。

其實這艘戰列艦是和人民軍海軍的赤兔級裝甲巡洋艦採用的相同艦型,只是寬度增加了約1米,這也是華東政府軍艦設計的思想理念,一型兩艦,大部份配件都可以互通或批量建造,以節約成本。

而主炮的佈置也是採用和赤兔級同樣的前後各兩座雙聯炮塔,以揹負式構結佈於艦體的中軸線上,不過主炮口徑爲280毫米45徑倍距。沒有采用這個時代通常的305毫米口徑,不過這個時代的戰列艦基本是4門主炮,因此這型戰列艦的火力輸出仍然要遠勝過這個時代的戰列艦了,這型戰列艦的主裝甲厚度達到220毫米,雖然比這個時代戰列艦主裝甲厚度230-250要略薄一點,但由於是使用的這個時代最好的德國克虜伯裝甲,因此實際的防禦力並不低於這個時的平均水平。

這艘軍艦在德國建造從鋪設龍骨到正式試航,只用了22個月完成,還不到兩年時間,在這個時代算是相當快的建造速度了,這一方面是華東政府要求的時間較緊;另一方面也是德國希望早日建成這艘軍艦,以測試它的性能戰力。

原來德國雖然採用了華東政府的設計,在新建的德意志級戰列艦上應了以綜合火控系統和全重火炮的全新設計概念,但對德國人來說還是有些超前了,而德國人的性格又偏保守一些,因此心裡也沒有太多的底數,儘管德國海軍大臣力排衆議,堅持採用華東政府的設計理念,但在德國海軍中仍然還存有巨大的爭議。

不過華東政府在德國建造的這艘軍艦也應用了這些技術,只是噸位小一些,因此有相當一部份德國人認爲不如先將華東政府的這艘軍艦建好,看看效果。於是伏爾鏗造船廠才集中人力物力,加緊施工,而對兩艘在本船廠建造的德國的戰列艦卻有意放慢速度。結果這兩型軍艦差不多是同時開工建造,但華東政府的軍艦下水試航時,兩艘德國的戰列艦的完工率才40%。

華東政府也明白德國方面的用意,但卻是持歡迎態度,因爲華東政府對自己的設計思路有絕對的信心,這些技術都是戰列艦發展的必然趨勢。舊時空裡,英國在1907年下水的無畏艦就完全採用了這些技術,甚致還更進了一步,在動力系統上採用了蒸汽輪機,而放棄了目地通用的三漲式往復蒸汽機,以獲得更好,更穩定的動力。

其實蒸汽輪機的技術,華東政府也在積極的研發準備,與德國的基爾造船廠進行合作,共同開發蒸汽輪機。不過由於德方對蒸汽輪機的投入有限,只是作爲一般性的技術而不是重點技術開發,進展的速度並不快,現在只生產出了一些樣機,在一些小型軍艦上測試,但還不能在大型軍艦上使用。因此華東政府建造的這艘軍艦上,仍然是使用的三漲式往復蒸汽機。

這艘軍艦建成後的測試的標準排水量爲12517噸,在這個時代,也算是戰列艦的正常水平;最高航速爲20.5節,在強壓通風的情況下,可以達到了22.7節,這個速度和一般的巡洋艦都有得一拼了,而這個時代戰列艦的最高航速一般在18節左右。其實華東政府設計的軍艦航速,都要比這個時代同等的軍艦快了2節左右,這一方面是華東政府設計的軍艦艦型優化,節構合理,可以大大減少水的阻力,提高軍艦速度;另一方面也是德國製造的小水管鍋爐是最好的,在同等動力的條件下,功率要高一些。

不過這型軍艦的不足在於續航力不高,在12節航速的情況下,航程只有3600海里,10節航速也才只能免強達到4200海里。而一般戰列艦的續航力至少都在5000海里以上,有些甚致可以達到8000海里。這主要是由於這型軍艦安裝了4座炮塔,以及揹負式的結構設計都增加了不少的重量,爲了達到設計平衡,只能夠犧牲了貯煤空間,降低續航力。

但人民軍對這型軍艦的定位是在近洋作戰,主要針對的對手是日俄兩國的海軍,最遠也不過是在南海作戰,而並不須要它進行遠洋作戰,畢竟現在華東政府也還沒有遠洋利益,因此續航力不是重點考慮的功能,這個不足的影響並不大。畢竟完美的軍艦是不存在的,而軍艦設計的綜旨就是在各種要素中進行權衡取捨,達到最適合自己需求的目地。

在禮炮和歡呼聲中,軍艦在駐泊碼頭邊緩緩的停靠,負責接艦的指揮團隊韓志軍、張文望、劉浩三人走下軍艦,來到主席臺上,向衆人敬禮,韓志軍道:“報告首長,軍艦己到港,接艦任務順利完成,請指示。”

尚晉峰道:“辛苦了,感謝你們把軍艦順利的開回來。下面是軍艦命名、入列儀式。”

韓志軍等3人先站到一邊,這時肖建軍起身道:“我宣佈這艘軍艦正式命名爲干將號,即日起,加入人民軍海軍序列。”

頓時又響一陣熱烈的掌聲,“干將”是中國傳說的古代名劍,按照華東政府的軍艦命名規則,主力軍艦的命名沒有限制,但應選用積極進取、並體現中華文化的名稱,因此用古代名劍的名稱命名戰列艦,也很貼切,而另一艘正在華東政府建造的同型戰列艦則命名爲“莫邪”號。

隨後肖建軍又宣佈,由韓志軍擔任干將號的艦長,張文望任政委,劉浩任副艦長,其實這也是早就已經定好的,否則也不會讓這三人去接收這艘軍艦,只要是在回航途中不犯什麼大失誤,就不會有變化。

接下來是授軍旗和艦牌,然後在軍艦舉行了升旗和掛牌儀式,這也標誌着這艘軍艦正式成爲人民軍海軍序列的一員。而夏博海和秦錚也分別發言,主要是以人民軍海軍取得的對馬海戰勝利鼓勵干將號的全體艦員,刻苦訓練、爭取早日形成戰鬥力。

雖然干將號己經正式入列,但還不能算完全形成戰鬥力,人民軍海軍還要對干將號進行各種測試,由其是艦載武器的測試,並訓練艦員與軍艦的磨合。干將號的核定艦員是660人,但接艦的人員只有400人,不過海軍己經組織好了800餘艦員,上艦進行訓練,除了干將號的艦員之後,還有另一艘莫邪號的艦員也隨干將號進行訓練,這樣在莫邪號服役之後,可以減少磨合訓練的時間。

最後則是華東政府向德國的青島領事表示了華東政府對德國的感謝,並贈於德國伏爾鏗造船廠、基爾造船廠各一枚獎章和獎狀,感謝德國方面爲華東政府建造了優秀的軍艦,因爲在對馬海戰中,德國爲華東政府建造,及協助建造的幾艘軍艦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現,爲人民軍海軍的勝利立下了不少戰功。

德國駐青島領事卡爾曼也代表兩家造船廠領取獎章和獎狀,也代表德國發言,表示德國一向重視和華東政府的關係,並且願意和華東政府進一步深化合作關係,加強兩個政府之間的友誼,共同發展等等。

不過聽了卡爾曼的發言以後,在觀禮臺上觀看的英國領事斯科爾斯、法國領事吉拉蒂諾的臉色都不大好看。其實卡爾曼的發言都是應場面的話,並沒有太多的實質意義。而且這個發言也是得到了德國政府的同意。

雖然德國和英國的矛盾激化,但在這個時候,德國也不願明確站隊。其實在德國國內有人就主張不出席這次歡迎軍艦歸航的儀式,或者是不在儀式上發言,以免刺激英國,不過威廉二世卻不幹了,這不是表示德國怕了英國嗎?而且德國和華東政府還有不少的合作,不能爲了不刺激英國而影響了和華東政府的合作,這對德國有什麼處,另外德國也確實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德國政府協商之後,決定還是要出席的,發言也要發言,但儘量使用一些套話,這樣也算給了華東政府面子,又給英國留有餘地。

其實這番道理斯科爾斯、吉拉蒂諾都明白,不過在這個特殊的時間,德國政府的態度還是要引起英、法兩國的警覺。

第二七零章 根據地(十二)第四八九章 登陸作戰(十)第二四八章 天誅(五)第二六零章 根據地(二)第一九七 日本的算盤第六四八章 日本本土作戰(八)第五一三章 清廷招撫(十)第九十七章 天津租界(四)第四十六章 擊沉第四二二章 進攻北京(一)第四七五章 外交爭鬥(四)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一三六章 海軍假期(七)第四二一章 空降作戰(下)第七三一章 決策(五)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之死(一)第二二五章 舞會(下)第九十二章 天津戰役(五)第六八二章 結束戰爭(三)第八章 接管濟南(一)第一二九章 德國艦隊第二零八章 奇襲威海衛(二)第六九七章 求和(四)第三三二章 李鴻章來訪(九)第五二二章 外交施壓第四四三章 遼陽之戰(五)第三十二章 襲擊(下)第四十五章 導彈與炮彈(下)第三六三章 媒體(一)第一二三章 學校(二)第四章 制度(三)第二六零章 根據地(二)第四八八章 登陸作戰(九)第二二零章 青島戰役(四)第五六二章 夜襲(三)第二八一章 五人會議(五)第六五三章 撤僑(五)第九十四章 安置營(十)第五零一章 清廷出兵(一)第一七二章 南下上海(二)第八十八章 安置營(四)第三一九章 海參崴(二)第四十二章 出擊穿越艦隊簡介一052D型驅逐艦第五五一章 土地改革(六)第二二三章 青島戰役(七)第二五五章 圈套(三)第四二七章 停戰期(八)第一四八章 徳國之行(五)第四七六章 外交爭鬥(五)第一六四章 慶賀大會(二)第五七七章 進攻瀋陽(一)第六一七章 滿洲里戰役(十一)第二一零章 奇襲威海衛(四)第四四三章 進京(十)第三十一章 年度總結(一)第二七四章 戰爭開始(三)第一四三章 訪問(三)第四六一章 圍殲日軍(五)第四六六章 迎擊俄軍(三)第四一一章 旅順攻略(八)第三七三章 餘波未平(十)第二四八章 王家寨(十)第四五零章 外交斡旋(七)第一九零 訪問天津(二)第一九九章 英國干涉(一)第二一八章 爪哇之戰(八)第四一三章 北京攻略(九)第五十八章 遠東戰爭結束(上)第十六章 日艦逃跑第四四一章 進京(八)第三九二章 全面開戰(一)第一四零章 上海新區(四)第一零九章 造艦(四)第三一一章 備戰(五)第三三二章 海歸(三)第一九三章 訪問英法(四)第十一章 接管濟南(四)第二二五章 舞會(下)第五零七章 清廷招撫(四)第四八零章 登陸作戰(二)第一五四章 訪徳使團(上)第一四四章 徳國之行(一)第四零五章 旅順攻略(二)第七章 德國策劃結盟第五九六章 濟南衆態(五)第五六八章 進駐縣城(一)第八十六章 安置營(二)第五三六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七)第二十五章 責任問題第二九五章 開荒(三)第二二三章 青島戰役(七)第三零三章 反制行動(一)第六零二章 應對計劃(下)第四九三章 聯盟終結(上)第六二九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一)第一三六章 海軍假期(七)第七二三章 歸國(三)第二零九章 奇襲庫倫(三)第三十二章 襲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