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七章 滿洲里戰役(十一)

人民軍取得滿洲里戰役勝利的消息很快就傳開,各方的反應也不盡相同。

首先是在華東政府內部,以及中國的其他地區,儘管現在中國的民衆己經對人民軍打勝仗習以爲常了,但勝利還是能夠鼓舞人心,何況這時的中國,也需要更多的勝利消息,因此在中國各地,又軒起了新一輪的狂歡。

而美國【紐約時報】發表評論文章認爲,雖然華東政府擊敗了俄軍,解除了西北方向的威脅,但並沒有徹底扭轉目前面臨的不利局面,只要是華東政府無法戰勝英法遠征軍,那麼這次取得的勝利是沒有意義的。

德國【萊茵報】在報導了戰爭的過程結果之後,則認爲這一戰的結果再一次徹底暴露了俄軍的無能和戰鬥力的底落,而且俄國撤出了滿洲里之後,遠東地區將變得極爲危險,並很有可能徹底失去遠東地區的領土,昔日的歐洲憲兵將不可避免的陷入衰弱。

相比美國、德國置身事外的超然態度,作爲遠東戰爭的另一個當事方日本,則就要謹慎的多了,政府得知了滿洲里戰役的結果之後,立刻經過決議,嚴令本國各新聞媒體,不許報導任何有關滿洲里戰役的新聞。

儘管現在日本的民間對俄國仍然是敵視態度,但日本社會各界也基本都知道,在對抗華東政府這件事情上,俄國和日本是在同一條船上,因此俄軍在西北一帶駐紮,可以牽制人民軍的兵力,而俄軍大敗,則可以讓華東政府騰出手來全力對付日本和遠征軍,這自然是絕對不利於日本的消息。

本來在第二次鴨綠江之戰結束之後,日本的士氣低落,再加上受戰爭的影響,日本國內的經濟十分低彌,民衆的心氣己低落到了谷底。後來還是受英法遠征軍出動,並得到英法兩國的資金支助,經濟有所好轉,民心士氣這才免強振作了一些,日本政府絕不允許任何能夠打擊國內民心士氣的消息公佈。

不過對民衆可以隱瞞消息,但日本的政府、軍方卻要引起警覺,因爲華東政府的目標己經很明確了,就是在遠征軍還沒有到達之前,先徹底擊敗俄國、日本,好集中全力對付遠征軍,因此在擊敗了俄軍之後,華東政府的下一個目標肯定就是日本。要麼是跨過鴨綠江,攻入朝鮮半島,要麼是再攻擊日本本土。而無論是那一種,日本恐怕都很難抵擋。現在日本在朝鮮半島還有5個師團,的10萬左右軍隊,基本都是有實戰經驗的老兵,也是日本反攻的主要力量,但缺少武器彈藥,現在日本的海運線被徹底切斷,日本無法給朝鮮半島運送軍隊所需的物資,而日本海軍己經所剩無幾,也很難阻擋人民軍的海上進攻。

在這大敵當前的時刻,日本陸軍部、海軍部也不得暫時放下矛盾,攜手應對馬上就要到來的危機,最終決定一但人民軍攻入朝鮮半島,日軍決不能和人民軍正面硬拼,而是應利用朝鮮半島北部多山地形和人民軍周旋;而在日本本土,則加強沿岸的防禦,海軍剩餘的艦隊也要抓住時機,果斷出擊,給人民軍制造麻煩。日本政府提出了一個口號,堅持3個月,便可迎候勝利。

而另外兩個當事國家,英國、法國對俄軍的失利就顯得十分輕鬆,英國的【泰晤士報】社評就認爲:俄軍的失利對戰爭的影響並不大,因爲遠征軍是以海軍爲主,而且參戰的地點主要是在黃海區域,離俄軍的戰場很遠,因此俄軍對遠征軍基本不會有多少幫助,失利也不會影響遠征軍。

法國【巴黎日報】則認爲:俄軍的這次失利有很大的偶然性,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俄軍的兵力未能全部集結到位,這才讓人民軍有機可趁,而現在俄軍退守赤塔,正好可以重新修整,並等待從歐洲方向的軍隊到位,然後再集中力量捲土重來。

其實英國、法國政府對俄軍在滿洲里戰役中的失利都是相當惱火的,因爲這個失利不僅是讓遠征軍失去了一個在西北方向牽制人民軍的重要力量,而且在遠征軍己經整軍出發的情況下,是對遠征軍士兵的一次嚴重打擊,畢竟在遠征軍裡,還有一份部俄國軍艦。因此在這個時候,英法兩國也只能故作輕鬆狀,盡力的淡化俄軍的失利,避免對遠征軍造成不利的影響。

而這時處境最內尬尷的還是清廷。華東政府擊敗俄軍,收復呼倫貝爾、滿洲里,以中國的立場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清廷卻知道,這樣的好事越多,對清廷也就越是不利,如果華東政府真的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那麼清廷估計也就走到頭了。只是清廷的爲難之處在於,又不能以此來指責華東政府,因爲現在華東政府的聲望己是如日中天,除了極少清廷的死忠之外,幾乎全國上下的民衆,甚致還有不少的官員都在爲華東政府的勝利而歡呼,如果清廷在這個時候去指責華東政府,恐怕不用華東政府出兵,民衆和官員的唾沫就可以將清廷噴死。

於是清廷最終還是選擇了鴕鳥政策,就裝不知道,什麼也不說,什麼都不做,就這樣混一天算一天的過。當然可以在暗地裡詛咒華東政府,輸掉這場戰爭。

華東政府當然不會理外界的聲音,青島軍委向東北戰區下令,留下第3軍和一個騎兵旅守衛滿洲里至齊齊哈爾一線的地區,並且趁着這個機會,沿鐵路線兩側在蒙古地區進行滲透,以擴大華東政府在蒙古的勢力範圍,因爲這個時候,蒙古的分裂勢力在俄國的支持下十分猖獗,現在華東政府己經踏進蒙古一隻腳了,當然有必要對他們進行敲打。由其是那些參與幫助俄軍作戰的蒙古部落,可以拉出一二個典型進行打擊,以震攝其他蒙古各部,以後都要老實一點了。

第2軍則撤回到哈爾濱駐守,同時兼管從哈爾演到瀋陽的防務,並繼續執行東北地區繳匪的工作。而且同時東北地區的行政管理、經濟建設等也都要立刻展開。

而就在這時,一直留在青島的德國海因裡希親王來到外事委員會,拜訪了李三傑。

原來和海因裡希親王聯絡的一直都是秦錚,不過現在秦錚去了東北,因此海因裡希有事只能接正常的外交流程,和外事委進行交流、溝通。好在是親王和李三傑也有過工作來往,互相認識,只是沒有和秦錚那樣建立較好的私人關係。

李三傑當然十分熱情的接待了親王。雙方分賓主落座,李三傑首先道:“親王閣下來拜訪我,有什麼事情嗎?”

海因裡希道:“委員先生,我受我國皇帝陛下的委託,代表德國皇室、政府,對人民軍取得滿洲里戰役的勝利,向華東政府表示祝賀。”

李三傑呵呵笑道:“哦!感謝德國皇帝陛下,也感謝德國政府,願我們的友誼長存。”

海因裡希道:“不過委員先生,請恕我直言,雖然你們擊敗了俄軍,收復了滿洲里,又取得了一場重要的勝利,但從總體來看,現在的局勢還是對華東政府很不利啊,因爲英法兩國組織的遠征軍纔是華東政府最大的對手,如果不能戰勝遠征軍,就算對俄國取得再多的勝利也是沒有用的。”

李三傑點了點頭,道:“親王閣下,您說得很對,我們發動滿洲里戰役的目地也就是先擊敗俄軍,然後纔好一心一意的應對遠征軍。”

海因裡希道:“坦白的說,遠征軍的實力太強大了,由其海軍實力,因此要想戰勝遠征軍,這難度恐怕不是一般的大啊。”

李三傑聽了,心裡也在飛快思索,海因裡希找自己說這些話什麼用意,要恐嚇華東政府嗎?不過華東政府和德國的關係一向良好,德國在這個時候沒必要和華東政府交惡吧。於是李三傑中規中據道:“那又有辦法,再難也要打這一仗。我們其實是並不願和英國、法國爲敵的,但英國、法國不願意與我們和平相處,執意要發動這次遠征,那麼我們除了奮起應戰之外,也沒有別的選擇。還是那句話,和平是需要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實現,只靠一方的努爲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和平。”

海因裡希道:“委員先生,我們德國在歐洲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如果華東政府需要,我們德國願意從中進行調停,儘可能的避免戰爭發生。現在遠征軍還沒有到遠東,和平還是有希望實現的。”

李三傑聽了,到是十分意外,德國居然想調停華東政府和英國、法國,就國家實力和影響力來說,德國當然是夠份量的,但現在並不是調停的時候。因爲首先是華東政府在這個時候是不可能讓步的,而英法兩國組織瞭如此規模龐大的遠征軍,當然也不可能接受華東政府的條件,因此也可以說,從普茨茅斯談判破裂的那一刻起,這場戰爭就是不可避免的,雙方都沒有後退,讓步的空間了。

第四八二章 統一商界(四)第二二零章 談判(二)第二零二章 英國干涉(四)第五四二章 未來計劃第六七九章 大獲全勝(十)穿越艦隊簡介一053H3導彈護衛艦第四七八章 山海關之戰(七)第二二八章 後續影響(三)第五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五)第五三二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三)第五七一章 北洋議事(一)第四八三章 統一商界(五)第二零二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八)第三三三章 李鴻章來訪(十)第三三七章 李鴻章來訪(十四)第五八三章 青島密約(三)第五三六章 聯合軍演(一)第五七七章 進攻瀋陽(一)第一三七章 上海新區(一)第五十章 佔領大沽口第八十四章 災民(四)第三十一章 襲擊第二八四章 會談(下第八十二章 災民(二)第二二九章 後續影響(四)第一五六章 訪徳使團(下)第一三二章 海軍假期(三)第三八零章 對馬海戰(七)第五八零章 袁世凱來訪(四)第八十九章 安置營(五)第一三一章 海軍假期(二)第四七八章 山海關之戰(七)第二八九章 漁人行動(一)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來訪(十七)第二三九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二)第二十三章 接管濟南(十六)第一五四章 回師第五九四章 濟南衆態(四)第二一零章 奇襲庫倫(四)第二十五章 錦州告急(四)第三四六章 歐洲危機(三)第一二四章 秋收行動(十三)第一一零章 接管天津(二)第四七零章 迎擊俄軍(七)第五二四章 反圍剿(四)第四一三章 旅順攻略(十)第五八九章 農場巡視(四)第一零三章 天津租界(十)第一零八章 流言蜚語(中)第二七五章 朝鮮半島危機(下)第三十八章 聯軍進攻第一一六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二)第一五五章 訪徳使團(中)第一九六章 訪問英法(七)第七十六章 來訪者(四)第三二四章 李鴻章來訪(一)第一零三章 新根據地(六)第四六二章 武昌之行(三)第二六四章 根據地(六)第一九四章 巴達維亞(二)第一一六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二)第三十六章 換裝(下)第三八六章 對馬海戰(十二)第二四二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五)第九十一章 青州之亂(四)第六六六章 臺灣海峽之戰(七)第一零二章 新根據地(五)第二一九章 談判(一)第三一一章 二進膠州(四)第四四四章 遼陽之戰(六)第一七一章 投資考察(二)第六一零章 滿洲里戰役(三)第二一一章 爪哇之戰(一)第一一五章 農村調查第三六七章 軍營釆訪(下)第二九四章 開荒(二)第一二二章 學校第四三五章 進京(二)第三七三章 餘波未平(十)第二二四章 青島戰役(八)第二章 穿越到清末第一零八章 考查(五)第一四二章 北倉之戰第三十五章 陸軍盤點第三二零章 海參崴(三)第四九九章 各方態度(二)第六八三章 結束戰爭(四)第一七九章 南下上海(九)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五九二章 上海租界(四)第五四四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上)第四四八章 遼陽之戰(十)第二三三章 突破口第四七六章 山海關之戰(五)第九十七章 青州之亂(十)第四一七章 遼河之戰(三)第五二八章 談判(六)第一八六章 德國海軍戰略(四)第一一九章 秋收行動(八)第二十二章 增援部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