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章 青島戰役(七)

瓦德西向衆將解釋道:“現在俾斯麥炮臺己被敵人摧毀,讓我們陷入全面的被動,因此繼續堅守陣地己經沒有任合意義,只會被敵人的火炮摧毀,而且根據內德維茨中校的報告,海外華人軍隊的戰鬥力並不強,那麼我們不如全線出擊,和敵人拼死一戰。或許還有獲勝的希望,就算最終這一仗還是輸了,但我們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並沒有辱沒德意志軍人的榮譽。”

聽了瓦德西的話,衆軍官們纔算是明白,也不得承認瓦德西的這個計劃確實是目前德軍最佳的選擇,因爲只有這樣,德軍纔有一線生機,儘管機率並不大,但也總比一點機會都沒有要好。

副司令法爾肯海因少將道:“元帥閣下,敵人現在己經從海上進攻來了,我們怎麼應對敵軍的海上進攻呢?”

瓦德西道:“我們在青島灣裡還有七艘軍艦,應該還可以抵擋一陣,不過我們還是要儘快結束陸地的戰爭才行,因此成敗就在此一舉。”

參謀長施瓦茲霍夫少將道:“不過進攻所需要的兵力要比防守多,而現在前線幾個陣地的兵力一共也只有900人,遭到敵方的炮擊之後,肯定還會有一些損失,因此就算是主動出擊,恐怕也難以擊敗敵軍。我們還有500多預備隊,既然是成敗在此一舉,不如把預備隊也投入到戰場上,加上這些兵力,應該差不多了,就算預備隊不馬上投入戰場,但也應該抵近戰場,在近距離觀察戰局,一但有機會,就立刻加入戰場作戰,力爭擊敗敵軍,如果還不能夠擊敗敵軍,那麼我們也就沒有別的辦法了。”

瓦德西點了點頭,道:“只能這樣了。”

這時膠奧總督葉世克站起身來,道:“元帥,我請求由我帶預備隊親臨戰場。”葉世克也是德**人,也有軍人的榮譽感,儘管他的上校軍銜在徳軍中並不算高,在徳國艦隊中,光是少將、准將就有7、8人,上校更是有十幾個,不過葉世克畢竟是膠奧總督,因此守衛青島,他是責無傍貸的,於是才主動請纓,要求親自帶領預備隊上陣。

瓦德西想了一想,點了點頭,道:“好吧,就由你帶預備隊出戰。”

於是葉世克立刻帶領400預備隊出發。在一個小時之後,葉世克率軍到達夾嶺山,這時天色己經放亮,而這裡戰鬥已經進入到了白熱化的階段。

原來瓦德西的命令傳到前線以後,俾斯麥山陣地的徳軍首先放棄陣地,向夾嶺山進攻。因爲夾嶺山距離德軍的陣地較近,因此人民軍將75毫米口徑榴彈炮的陣地設在這裡,德軍不用派兵偵察,就可以根據炮彈的軌跡確定陣地的位置。

夾嶺山本來只是一座小山,75毫米口徑榴彈炮的陣地設在夾嶺山頂上,其他到達夾嶺山的部隊就沒有位置了,因此只能佈置在山下,一營佈置在正前方,二營佈置在右側,而五營佈置在左側,形成一個品字形。

俾斯麥山的位置在夾嶺山的西南方向,因此俾斯麥陣地的徳軍放棄陣地,發動幾乎等於是孤注一擲的進攻,首先撞到的是佈置在夾嶺山左側的五營。

而這個時候人民軍內部確實都有一種勝卷再握的感覺,認爲德軍己經無力迴天了,只能困守在陣地裡束手就擒,但誰都沒有想到,徳軍會在這個時候竟然還會主動向人民軍發動進攻,因此確實是一點準備戰鬥的思想,以及行動都沒有。

另外五營是一個以少數老兵爲骨幹,輔以大多數新兵的部隊,而所謂的老兵,其實也不過就是多了一個月的軍事訓練,而且在天津保衛戰中體驗了幾次戰場氣氛而己,事實上連一次正式的戰鬥都沒有打過,嚴格來說也是新兵,可以說整個五營除了幾十名排級、連級軍官是穿越士兵之外,基本都是由新兵組成,而全營的都極度缺乏實戰經驗。

德軍突然出擊,確實打了五營一個措手不及,而且德軍的士兵也知道這一戰的勝敗在此一舉,因此人人奮勇,舉槍猛衝,首先就向五營射出一陣密集的彈雨,頓時將五營的士兵射倒了一片,隨後德兵們上好刺刀,向人民軍發動兇猛衝鋒,只殺得人民軍紛紛倒地,幾乎全無抵抗之力,被德軍打得陣腳大亂,連連後退。

儘管五營的幾十名排級、連級軍官竭力的指揮軍隊抵抗,甚致連五營的營長謝銘鋒都拿着qz95式步槍,加入戰鬥中,對徳軍展開猛烈的掃射。因爲根據上一戰的經驗,穿越戰士使用的各種武器,在局部的戰場上,對提升全軍的戰鬥力都可以起到不小的作動,因此在這一戰之前,諸亞平也要求各級指揮官在戰鬥中都要親自上場戰鬥,一來是鼓舞全軍的士氣,二來也是加強全軍的戰鬥力。

不過一支400餘人的部隊,只靠幾十個人的努力支撐,顯然是不足的,而且五營幾乎全是沒上過戰場的新兵,又被德軍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未戰先慌,而聽了槍聲不絕,身邊的同伴中彈倒地慘叫,那還抗得住,不少士兵都被嚇得紛紛逃走,只有少數士兵還能跟着自己的指揮官,奮力的抵抗敵軍的進攻。有一個排甚致出現全排人都跑光了,只剩下排長、副排長兩人還在奮力的戰鬥。

也幸好是全營還有這幾十名穿越戰士在頂着德軍的進攻,而在他們的帶動下,還有百餘名戰士在堅持戰鬥,奮力死戰,因此還不至於全營潰敗,但只靠這一百幾十人也抵擋不住德軍的猛烈進攻,只能節節敗退,同時自身也遭受了重大的傷亡,有三名穿越戰士己中彈身亡。

就在這時,只聽側邊槍聲大作,只見一支軍隊從徳軍的左側殺過來,第一排的十餘名士兵手持步槍,噴射出密集的彈雨,在短短的幾十秒中,竟然射倒了二十餘名德軍。這一下頓時把德軍給打懵了,隨後幾顆不知從何而來的炸彈落到徳軍的陣中爆炸,又將徳軍炸死炸傷一片,然後全軍跟上,向德軍展開了猛擊的射擊。

剛纔徳軍一陣猛攻,打得十分順手,正想着一鼓作氣,將這支敵軍徹底擊敗,確實沒有防備到自己的側弱遭到攻擊。也算是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趕忙調掉過頭來迎戰這支新殺到的敵軍,這樣一來就讓五營得到了喘息之機,營長謝銘鋒趕忙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重新組織部隊,再投入戰鬥。

而從德軍側翼殺上來的,正是人民軍一營。

夾嶺山的地區並不大,再加上凌晨安靜,因此左側發生了激戰,槍聲也傳到了中間的一營,羅嶽立刻命人去偵察,才得知德軍竟然主動向人民軍發動了進攻,而且五營己經抵擋不住了。

於是羅嶽也立刻決定,馬上去増援五營,同時分別派人向右側的二營和老鴉嶺的指揮部發出信號,告訴他們德軍主動進攻的消息,自己要去增援五營,讓二營注意保護炮兵陣地,而讓老鴉嶺指揮部儘快派出增援部隊。

通知完其他部隊以後,羅嶽立刻帶領全營出擊,繞到左側,從德軍的側翼發動了進攻。打頭陣的一營的二連,也就是在華樓峰一戰中,繞道從徳軍背後發動進攻的那個連隊。

雖然在上一戰中,二連損失較大,全連減員多達37人,幾乎佔到全連的三分之一了,不過經過了那一戰的煅煉之後,全連的戰鬥力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同時也積累了相當的經驗,連長陳德燁命令所有的穿越戰士站在第一排,首先給德軍一個迎頭痛擊。以最快的速度打光qz95步槍的彈匣,同時還發射了幾發槍榴彈。

這一招果然有效,頓時將德軍的陣腳打亂,隨後雙方展開了全面的接戰,但一營的戰鬥力可不是五營可比,無論是個人素質還是實戰經驗,都要比五營強得多,而且又是有備而來,加上搶佔了先機,因此德軍始終被一營壓制住,處於下風。

雙方激戰了十幾分鍾,雖然德軍處於下風,但畢竟是訓練有素,雖敗而不亂,且戰且退,但進退有序。不過始終緩不過這一口氣來,無論扭轉戰局。

而這時五營營長謝銘鋒也重新整頓了部隊,雖然有一些士兵已經從戰場上逃離,但也組織起了近300人,算是免強把部隊又拉起來了。

剛纔的戰鬥讓謝銘鋒十分的惱火,因爲五營的表現實在是讓自己的臉上無光,不管有多少客觀理由,但結果纔是最重要的,好在是現在戰鬥還沒有結束,自己還有機會把這個面孑找回來。因此謝銘鋒一面整頓隊伍,一面觀察戰場,希望能夠找一個好機會再度加入到戰場去。

就在這時,自己的通話機發出了有信息的信號,謝銘鋒趕忙打開通話機,原來是指揮部給他發來了留言,在戰場的左側又出現了一支徳軍,請謝銘鋒去攔截這支敵軍。

原來接到了羅嶽的報告之後,諸亞平也嚇了一大跳,沒想到德國人居然會主動發起進攻,於是諸亞平一面下令,出動駐守在老鴉嶺的第六營,趕到戰場去,同時一面也立刻放出無人機,觀察戰場的局面。

第一七七章 南下上海(七)第九十七章 巡視(二)第二零八章 奇襲庫倫(二)第二一零章 奇襲威海衛(四)第二零七章 戰爭規則(二)第三一六章 軍隊擴編計劃(四)第四八三章 登陸作戰(五)第五零三章 清廷出兵(三)第五六九章 進駐縣城(二)第五七三章 談判(一)第二零四章 懲罰行動(上)第五一四章 穆棱河之戰(十)第四七五章 外交爭鬥(四)第九十四章 天津租界(一)第九十五章 陸軍改制(上)第四七二章 外交爭鬥(一)第五八四章 青島密約(四)第一八五章 德國海軍戰略(三)第二七三章 陰島(四)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第一九三章 巴達維亞(一)第一七零章 投資考察(一)第九十三章 天津戰役(六)第六零七章 東北戰事再起(五)第五二四章 談判(二)第二九一章 情報機構(上)第四三七章 進京(四)第六十二章 英日同盟(二)第五八七章 隔空交手(三)第六零三章 應對計劃(三)第六六九章 臺灣海峽之戰(十)第五五二章 土地改革(七)第二一二章 爪哇之戰(二)第八十三章 成師第五二八章 談判(六)第一五八章 日本的訪問(一)第三九八章 全面開戰(七)第四八七章 激烈博弈(一)第六二五章 登陸日本(七)第二零九章 奇襲威海衛(三)第三八二章 足球比賽(三)第六十四章 大沽口會議(五)第十四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一)第四一四章 旅順攻略(十一)第八十二章 八國聯軍的動向(上)第一五七章 訪徳使團(四)第一三七章 合肥見聞(一)第二八四章 會談(下第二五一章 創業(四)第三十九章 火力第四九一章 歸附(上)第一三一章 外調(五)第六百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下)第四十二章 造艦計劃(六)第六三二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四)第三三五章 李鴻章來訪(十二)第五五一章 接受談判(三)第四八零章 登陸作戰(二)第四六一章 圍殲日軍(五)第四九一章 激烈博弈(五)第五四零章 聯合軍演(五)第六五九章 遠東遠征軍(六)第四章 制度(三)第四零九章 旅順攻略(六)第六三一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三)第二一八章 爪哇之戰(八)第五二四章 談判(二)第二二一章 清廷求和(四)第一九五章 訪問英法(六)第一七三章 德國之行(五)第二四八章 創業(一)第一三七章 渤海海戰(六)第一八一章 開平煤礦(中)第六四一章 日本本土作戰(一)第三七六章 對馬海戰(三)第六一二章 朝見風波(四)第六零九章 朝見風波(一)第七十三章 進攻赤峰(上)第五七三章 預備會議(八)第五五六章 接受談判(八)第五二二章 外交施壓第十章 接管濟南(三)第二九四章 開荒(二)第五零四章 清廷招撫(一)第一一一章 造艦(六)第四零三章 全面開戰(十二)第一八一章 護僑行動(三)第三八七章 對馬海戰(十三)第二四二章 王家寨(四)第四九四章 襲取海參崴(三)第三九七章 談判(五)第四四七章 外交斡旋(四)第三七二章 餘波未平(九)第二九七章 革命者(二)第一零九章 流言蜚語(下)第六十二章 英日同盟(二)第四三三章 戰爭再啓(四)第一零九章 流言蜚語(下)第一一二章 秋收行動(一)第三三八章 李鴻章來訪(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