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造艦計劃(二)

現在黃哲也算是見了不少大場面,軍銜也上升到了少校,剛穿越時的宅男神情也消散的差不多了,到是多了幾分軍人的氣質,因此他站起身來,十分從容道:“我在計算造艦計劃的資金時,主要是參考舊時空裡近幾年的軍火交易中軍艦的價格,當然軍艦的價格波動很大,而且受世界局勢和賣買雙方因素的影響,如在甲午戰爭之前,日本購買的吉野號,就是由於英方用清廷也要購買擡價,結果賣出了50英磅的高價,而在當時像吉野號這樣的軍艦,實際價格應是在30-35萬英磅左右。”

“實際上當時清廷想購買的其實並不是吉野號,而是另一艘布蘭科?恩卡拉達號,該艦除航速稍慢一點以外,火力和裝甲都在吉野號之上,不過最終被智利海軍買去,改名白朗古?恩卡拉達號。甲午戰爭爆發後,清廷曾與智利接洽,要購買此艦,智利最初開價35萬英磅,後來見北洋水師大東溝一戰失利,清廷求艦心切,漲到了50萬英磅。這也說明軍艦的價格受時局的影響很大。在甲午戰爭之後,清廷向英國購的海天號、海哲號兩艘防護巡洋艦,算是吉野號的改進加強型,每艘的價格是32.8萬英磅,這應該纔是這一類型軍艦的正常價格。”

“首先競戰列艦的價格,我參考的是1896年日本從英國購買的富士號和八島號,當時購買的價格是每艘100萬英磅左右,而這兩艘戰列艦的排水量是12500噸,和我們計劃建造的戰列艦基本相當,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另外在舊時空的1903年,英國曾以187萬英磅的價格,購買了快速號、凱旋號兩艘11800噸的二等戰列艦,這兩艘戰列艦原來是英國船廠爲智利建造,但後來智利無錢購買,於是取消了這筆交易,而俄國希望購這兩艘戰列艦増強自身的實力,因此爲了不讓這兩艘戰列艦落到俄國手裡,英國海軍搶先購買,不過考慮到這是英國向自己國內的船廠購買,而且又是二等戰列艦,價格要比富士號和八島號低一些,也在合理範圍之內,於是我將戰列艦的價格定爲100萬英磅一艘,也就是600萬兩白銀。”

夏博海等人聽了,也都點了點頭,黃哲的參考確實很合理。

黃哲又道:“關於1萬噸級的大型裝甲巡洋艦的國際交易價格我沒有查到,不過查到了舊時空裡日本在1904年像意大利購買的7500噸的裝甲巡洋艦,春日號、日進號的價格,是76萬英磅一艘,這一型軍艘基本等同於我們計劃的7000噸級的裝甲巡洋艦,不過考慮到當時的背景是日本急需購買新艦,同時還有俄國的竟爭,因此我認爲這個價格有些偏高,7000噸級的裝甲巡洋艦,正常價格應該不會超過70萬英磅,也就是約合400萬兩白銀左右,而依此類推1萬噸級大型裝甲巡洋艦的正常價格應該在80萬英磅左右,也就是約合500萬兩白銀。”

“6000噸級的大型防護巡洋艦,我參考的價格是1898年,俄國向美國購買的瓦良格號防護巡洋艦,這是一艘排水量6500噸的防護巡洋艦,當時俄國的購買價格是220萬美元,大約合260萬兩白銀;3000噸級的小型防護巡洋艦,我參考的價格是吉野號,不過吉野號是4000噸級的軍艦,因此小型防護巡洋艦的價格肯定不會超過30萬英磅,我的估價是160萬白銀;而驅逐艦的價格應該在10萬英磅左右,也就是60萬兩白銀。”

“以上這些就是我預估的造艦價格依據,不過這個價格是按國際購買價格計算,而按照我們的造艦計劃,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軍艦是在我們自己的船廠建造,雖然需要部份外國專家、工程技術人員的指導,大部份的備件、材料需要進口,但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價格,另外如果在這個計劃的後期,我們的獨立造艦能力増強,而且自產材料的比重加大,還可以進一步的降低造價。雖然我們現在還不能準確的計算能具體降低多少,但估計最多可以降到1500萬白銀左右。”

夏博海、秦錚、肖建軍聽完了黃哲的講說之後,也都沉思不語,雖然黃哲最後估計在順利的情況下,可以節省1500萬兩白銀,應該說這個數字是相當可觀了,但和造艦計劃、五年計劃的鉅額投入相比,並沒有什麼質的改變,因此三人也都陷入沉思,權衡這個造艦計劃的利弊。

這時尚晉峰道:“我們海軍都知道,這個造艦計劃的費用,對於我們政府目前來說是十分巨大的,有可能會超過我們的財政承受能力,但是造艦對我們政府來說也同樣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是我們能夠取得現在的成績,完全是建立在強大的武力基礎上,,因此對武力的建設維持,絕不是窮兵黷武;其次是我們雖然在山東站穩了腳跟,但畢竟時間不長,根基還不穩,而且山東是一個半島地,儘管我們可以藉助海運便利、海上貿易來發展我們的經濟,但我們也同樣面臨着巨大的海上威脅,而海軍是我們武力基礎的基礎,這並不是我有意貶底陸軍的作用,而是主要因爲目前我們的敵對勢力都是來自海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在穿越戰艦退役之前,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才能夠有效的保護我們的政府。因此我希望政府能夠甚重的考慮我們提出的造艦計劃。”

他說完之後,王海龍馬上發言道:“司令員、政委、你們都是海軍的老領導,應該知道海軍的重要性,和海軍的建造週期,怎麼樣也應該支持海軍的建設,能不能暫停一些五年計劃的項目,擠一擠資金,投入到海軍的建設中來,說句不客氣的話,現在政府用的錢都是靠軍隊搶來的,因此優先考慮軍隊的需求也不過份啊,再說只有軍隊強大了,纔能有效的保衛我們的政府,爲我們創造一個和平發展的環境。”

其實王海龍對這份造艦計劃非常不滿,認爲太保守了,在最初制定造艦計劃時,王海龍主張要建造4艘15000噸級的戰列艦和4艘10000噸級的裝甲巡洋艦,只有這樣,人民軍海軍才能在沒有穿越軍艦的情況下,和完成了六六艦隊的日本海軍相抗衡。

但這個計劃被尚晉峰一口就否定了,因爲這個方案太冒進了,不僅是造價遠遠超過了目前華東政府的財政負擔能力,僅從穿越者目前掌握的製造能力來說,也是不現實的,結果最終拿出來的是現在的方案。但在王海龍看來,這個方案就像是一個雞肋,既使是完成也難敵日本的六六艦隊。而就是對這樣一個方案,夏博海、秦錚還猶豫不決,王海龍也忍不住發言。

夏博海和秦錚、肖建軍交換了一個眼色,才道:“從我和秦政委個人來說,當然都是希望這份造艦計劃是能夠得以實施的,我們都是海軍的老人,當然希望我們的海軍強大起來,不過我們目前的財政狀況,要實現這個計劃,確實是有相當大的困難。但至於犧牲部份五年計劃來換取造艦計劃實施,我是持反對意見的。確實如果犧牲部份五年計劃的項自,可以保證施行這個造艦計劃,但這樣就能建成一支強大的海軍嗎?要知道強大的海軍都是建立在強大的國力和工業技術的基礎上,沒有國力支撐,就算我們完成了這個造艦計劃又能怎麼樣?”他的語氣漸漸的嚴厲了起來“沒有國力支撐,沒有工業技術,軍艦的保養、維修、升級怎麼保證,沒這些保障,我們能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嗎?而我們的五年計劃,就是爲了發展經濟、增強國力、建立工業,只有把這些都建立起來,我們纔有能力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所以這個五年計劃必須不打一點折扣的施行。”

這時秦錚道:“我看這樣吧,這個造艦計劃的時限是五年,但沒有必要一次報出來,而是分階的實施,第一階段就是1902-1903年度,建造4艘6000噸級的大型防護巡洋艦,2艘7000噸級的中型裝甲巡洋艦,2艘3000噸級的小型防護巡洋艦,4艘1000噸級的驅逐艦,這個造艦計劃是可以實現的,而後續的造艦計劃,則可以視我們的經濟情況而定,如果1903年後,我們的經濟發展效果好,財政收入增漲快,則可以陸續的施行,而如果經濟不好,也可以將造艦計劃放緩一二年。”

夏博海點了點頭,道:“我認爲老秦的這個建議可行,你們認爲呢?”

尚晉峰、王海龍也知道夏博海、秦錚能夠做到這一步,己經很不容易了,畢竟現在華東政府的財政狀況就是這樣,沒錢什麼事都幹不了。如果一味的發展軍事而忽視經濟、工業的發展,後果同樣嚴重,這一點在舊時空裡己經得到了無數實例的證明。於是兩人也都表示了贊同。

而夏博海又問秦錚道:“老秦,你認爲海軍指揮部應該在什麼時候提交造艦計劃給議院審議。”

在1902年的財政預算中,可是沒有造艦的費用,因此要追加這筆費用,只能從當初設立的預備資金中支應,但這需要得到元老議院的審批才行。

第一二九章 外調(三)第四九二章 歸附(下)第五十四章 上海新區(七)第五七三章 預備會議(八)第二七九章 中立(三)第一八八章 護僑行動(十)第七一六章 上海談判(三)第一零二章 新根據地(五)第一七七章 德國之行(九)第一三七章 渤海海戰(六)第三六零章 大戰之前(七)第一九五章 訪問英法(六)第二零九章 戰爭規則(四)第二七四章 戰爭開始(三)第十四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一)第五三八章 聯合軍演(三)第四七一章 戰前(三)第二五三章 圈套(一)第二零四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十)第一一七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三)第一六三章 外交之爭(上)第五十六章 上海新區(九)第十九章 海軍編制(三)第一四九章 徳國之行(六)第二九七章 脅迫(二)第三零七章 反制行動(五)第十八章 海軍編制(二)第一三八章 上海新區(二)第八十八章 安置營(四)第三一六章 錦州(四)第二六五章 根據地(七)第三四七章 歐洲危機(四)第五四二章 鎮南浦登陸(二)第七十八章 軍事發燒友(上)第六二八章 登陸日本(十)第一六零章 對日談判(五)第一五二章 新農村建設(三)第四七二章 外交爭鬥(一)第一九五 訪問天津(七)第一八四 商務招標(二)第一六九章 德國之行(一)第四二三章 進攻北京(二)第一七三章 投資考察(四)第一八七 封存第一三六章 渤海海戰(五)第三二二章 海參崴(五)第七一二章 日本屈服(上)第二百章 蒙古攻略(三)第五四二章 未來計劃第二九八章 革命者(三)第五七五章 談判(三)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第五二一章 叛逃事件(下)第三十七章 造艦計劃(一)第一零一章 天津租界(八)第三六七章 軍營釆訪(下)第三六八章 餘波未平(五)第一六七章 天津新區第四十二章 出擊第一二六章 秋收行動(十五)第三七四章 對馬海戰(一)第一六一章 對日談判(六)第一四五章 訪問(五)第一二九章 德國艦隊第二八八章 全面展開(三)第六八四章 結束戰爭(五)第三一五章 錦州(三)第六章 設伏計劃第三九四章 談判(二)第六一一章 朝見風波(三)第五三七章 聯合軍演(二)第七十五章 規劃(一)第三零一章 革命者(六)第六十三章 德國使團(三)第一一九章 農村調查(五)第二八零章 中立(四)第十五章 艦炮對決第三二四章 海參崴(七)第二一七章 外交之爭(下)第五三九章 聯合軍演(四)第一九三 訪問天津(五)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四六一章 圍殲日軍(五)第四八二章 登陸作戰(四)第二五九章 土地制度(上)第三一六章 錦州(四)第一二三章 秋收行動(十二)第六十八章 工業(五)第九十八章 巡視(三)第三一一章 備戰(五)第二五三章 圈套(一)第二百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六)第三十三章 市長上任(五)第五六一章 美國(四)第六二零章 登陸日本(二)第十二章 接管濟南(五)第六五一章 撤僑(三)第九十五章 陸軍改制(上)第二一六章 青島戰役第一九七章 訪問英法(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