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洪荒中,昊天迴歸天庭後,因爲人族五方帝君和其賢臣舊屬以及輔助他們的聖人弟子的離去,天庭不免缺失了大量的人員。
天庭缺少人員,昊天天帝當然很着急,屢次下令招賢納才,可是應應者寥寥。
太乙皇天天帝一朝時,太乙垂拱而治,將大部分權柄下發給人族五方帝。
五帝治世時,因爲按照冥河,女媧太上等人的約定,各派人蔘與其中作爲帝師輔導他們,然後各自憑本事得到大量功德氣運。
事關利益與擴張影響力,參與其中的三清,女媧和冥河的人可謂是積極主動很,因而那時候天庭可謂是欣欣向榮,橫霸洪荒。
不過天命難違,昊天按天時迴歸,聖人和混元也不好阻止,只能順時應勢。
其實一些聖人與弟子是不願意讓他回來的,比如在五帝時期得到大量利益的通天,元始與女媧的門人勢力就非常不願意,但是天道大勢,他們又怎麼好能改變呢!?
雖然不能改變昊天迴歸主持天庭的大局面,但聖人弟子們還是能做到消極對待的,比如冷對待,不參與,不輔助,不合作,以此限制缺少人才的昊天天庭的發展勢。
昊天主政天庭後,天道就明確顯示以後不準有他族或大勢力,影響架空天庭,以免再一次出現人族主政天庭時以私誤公,扭曲正常洪荒局勢發展的出現。
這種情況下,那些勢力參與天庭積極性就受到了影響,讓昊天發展受到了很大的桎梏,天庭想擴張自己的天庭勢力難之又難。
聖人混元與許多大能的弟子們可不是大公無私,沒有像五帝時期的那種利益,只做個天庭打工仔,他們可沒有那麼多的積極性加入進去,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在道場修行,走道訪友等等逍遙灑脫的痛快。
聖人混元與大能們勢力,沒有積極性參與,是因爲利益不夠,那麼那些洪荒種族也不參與,用心就比較邪惡了,他們就是想限制天庭的發展,擴張自己的自主權。
太乙皇天一朝,人族五帝輔助執天時期,天庭勢大,洪荒的種族可是慘了,被強勢壓迫臣服於天庭,必須遵守天庭秩序,稍有不從就受到嚴懲。
現在皇天天庭解散,昊天天庭立,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好的機會,他們都開始聽宣不聽調,重新擁有自主權。
洪荒之諸族之所以敢這樣,是因爲昊天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迴歸都是根基不深,手下勢力不強,奈何不了他們。
面對這種好局勢,對於昊天向他們的招賢納士以鞏固天庭的努力,這些洪荒人族,巫族,妖族,石族,長耳族看得清,因此都是一致的消極對待,一個弱小不強勢的天庭對他們而言是最好的。
昊天剛回歸主執天庭之時,他本以爲天庭在比他那是好太多了,因爲現在整個洪荒天地的種族勢力都臣服於天庭。
可是真正當昊天要招賢納士和行使權力的時候,才發現洪荒天地的那些勢力種族們個個都有小算盤,一個個聽調不聽宣,消極的很。
而且昊天發現,可能是他離去的時間太長,他的影響力連四御都比不了,和太乙更是不能比,而且現在的關係也沒以前那麼好,因爲他的重歸,讓已有穩固的的利益關係受到了衝擊毀滅,幾位上帝能和他關係好到哪裡去。
昊天面對這種局勢,數百年裡他也做了好多努力,可惜很多都是收穫很小,他這個天帝依然是個表面的天地共主。
現在的天庭,就是一個表面的統治天地政權,缺人乏物,集權執行能力極差,影響力與上一個天庭是雲泥之別。
說完了天庭,在說說如今的洪荒主角人族局勢。
人族現在的共主是堯,人稱唐堯或者帝堯。
堯,做爲第十任人族共主,他做出了許許多多的功績,積累了很多的人望,民心,他是顓頊之後最出名的共主。
可是他的諸多功績賢德,卻也無法掩飾一個如今要面對的的巨大的政治瑕疵,那便治理洪水。
在黑帝迴歸火雲洞之後,一次席捲人族的洪水來臨了。
這次洪水,不同於其他時候的洪水,乃是天道對人族是否真正能做爲天地主角的一場重要考,當然這裡面也少不了一些其他種族地推波助瀾。
因爲是考驗,火雲洞的人族大能當然不能插手,所以堯和前兩位共主,在沒有人族大能的支持下,幾次三番的治水盡數產生不了效果。
最後無法,堯只好召四方諸侯衆思集議後,最終大家推舉了大鯀前去治水。
這大鯀,可不是一般人,他乃是顓頊的四世孫,是正宗的軒轅黃帝的苗裔,其幸運的繼承了當年軒轅黃帝的土德血脈。
大鯀他天賦異稟,不僅天生能夠施展土行一脈的神通,而且能夠幻化出生有三足熊之模樣的有熊圖騰神相,在人族赫赫有名。
?不過大鯀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受到了自幼學習仙家妙術的影像太深了。
從他開始治水的時候,他就深信五行生剋之道,打算以土克水之道,這本來沒有錯,但是此時洪水來襲,地上水多土少,五行逆克之勢已成,水旺土衰的局面顯而易見。
這種時候以土克水是不可能的,但是大鯀卻沒有注意到,他一心思來想去焦心治水,在使用了多種方法無果後,他想出了一個昏招:他準備從天上盜取息壤。
洪荒的息壤,不論是先天還是後天,皆爲大地精華所成,由其先天息壤一粒可化萬里大山。
大鯀知道先天息壤乃天地異寶,所擁有者寥寥,在洪荒天地之間,除去女媧,平心和地仙之祖鎮元子三人手中最多外,其餘的唯有冥河,三清等大能擁有一些。
混元聖人的先天息壤,大鯀可不敢打主意,大鯀便是退而求次的打算前去天庭盜取後天息壤,這後天息壤威能雖然遠不及先天息壤,但是在大鯀想來,用於治理人族洪災應該是綽綽有餘的。
於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一場悲劇誕生了。
開始的時候,大鯀藉助自己手中的後天息壤就是化出一座座山丘土壩,每當洪水高百丈,土壩山丘也是在大鯀手中長了百丈,因而開始時任憑洪水滔天,也不能破開大鯀息壤所化的土壩鎮壓。
可是大鯀他沒有考慮到,他的息壤能夠迎風而漲,天地自然的岩石山川卻不能,水從這邊過不去,等到漲到一定程度,自然可以從另外之地的一邊過去。
因而時間一長,大鯀治水是能堵而不能疏,治標不治本,只能東邊有水堵東邊,水到西又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