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聖人出世

金虹氏攔住太陰女神羲和,祭起伴生靈寶驅山鐸,一道泰山虛影自體內生出,迎風而漲,片刻間已經頂天立地,橫亙於一衆星神面前。

金虹氏將身一合,融入泰山虛影中,但聽轟隆一聲巨響,泰山虛影由虛變實,接着彷彿活了過來一般,一陣變幻中,生出手腳眉眼,正是金虹氏的模樣。

“此乃貧道先天傳承中的法天象地之術,以己身合泰山,效法盤古大神頂天立地之勢。貧道今日便要捉星拿月,一會高高在上的衆星神明。”金虹氏化作一個擎天巨人,哈哈大笑着,嘴中發出嗡嗡的聲音,震的九天之上的無盡罡風層陣陣涌動,吹向四野八荒。

羲和清冷絕麗的臉上一片凝重,胸前月明珠中流出一道太陰之力,化作白色絲線,將十二顆珠子練成一串,而後猛地拋出。

但見這串明珠越飛越高,越長越大,待到升至九天之時,已然比金虹氏的頭顱都要大上一圈,隨後微微一轉,朝着金虹氏頭頂落下。

金虹氏右手握拳,猛厲一拳擊出,激起的勁風吹蕩萬里之外,空間寸寸碎裂,那串明珠被拳頭上的磅礴巨力轟擊的倒飛而出,轉眼便要消失不見,卻見自太陰星上垂落一道光柱,將明珠倒推而回,再次朝着金虹氏頭頂套過去。

金虹氏再次打出一拳,卻只是將那串明珠打的向上彈起百里之高,又在無盡的太陰之力下迅速套下。

金虹氏連出幾拳,一拳比一拳威猛,將明珠擊打的漫天飛舞。羲和臉色漸漸變得蒼白,全力催動月明寶珠和金虹氏僵持,更引來太陰星之力助陣。

然而這裡畢竟不是穹頂之上,跨越無盡時空之後,能接引的太陰星之力終究不完整,比起站在泰山之畔的金虹氏不可同日而語。

眼見太陰寶珠逐漸不敵金虹氏的拳頭,在一旁施法協助羲和接引太陰星之力的嫦曦娥眉一皺,右手中現出一宗靈寶。

但見一隻通體碧綠,頭生三目的晶瑩玉蟾蜍靜靜的蹲在嫦曦掌中,口中發出‘呱’的一聲,而後頂門上閉着的第三眼突然睜開,一道撕裂天地的白光從眼中生出,宛若太陰之箭一般射向金虹氏。

金虹氏心中一凜,預感到這道神光不好對付,本想避過,但一來法體實在太大,騰挪不便。二來元神之中突然被一股冷入骨髓的漢意定住,陷入一種恍惚之中,等掙脫開來時,那光束已經射到額頭。

隨着轟隆一聲巨響,天地爲之一靜,金虹氏頭顱碎裂,法體消融,霎時間又變回正常大小。

此時衆星神已經各自按照對應星辰的位置站好,齊齊接引太古星辰之力降臨,一時間星光搖落如鬥,三百多顆星辰綻放出遠超尋常的明亮光芒,在天際交織出一片璀璨光柱,異常宏偉壯觀。

隨着星光入體,衆星神實力大增,彼此聯合呼應,神通術法如雨而落,鋪天蓋地的將金虹氏淹沒。

金虹氏站在暴風中心,承受猛烈打擊,看似危機重重,實則有驚無險。一來衆星神不過金仙或太乙金仙,便是接應星光入體,也難以突破大羅天塹,神通術法雖多,但對金虹氏傷害有限。

二來此地乃是泰山,金虹氏立於自己的法域之內,自有源源不絕的泰山之力涌入體內,人山一體,先天不敗。

他的修爲本就是大羅中期,雖然一個不察,吃了嫦曦的悶虧,但倒也沒有受到致命的傷害。

金虹氏臉色有些蒼白,以一人之力對抗諸天星神,縱然實力強大,也免不了吃力。

他深吸一口氣,青色甲冑流轉着濃郁的甲木之氣,形成一道盤旋的蒼龍,抵擋着源源不盡的神通術法。

金虹氏將驅山鐸置於腳下,手中掐着印訣,一股凜然神威透體而出,口中喝道:“五方五嶽,聽吾號令。臨!”

隨着話音落下,從遙遠之極的地方,傳來數道雄渾偉力,逐漸凝成四座高大的神山虛影,同泰山一起,將金虹氏圍在中間。

金虹氏踏着驅山鐸,雙手打出一個個的法訣,但見法訣沒入五座神山之中,而後驅山鐸毫光大作,將五座神山虛影牽引一處,化作一座金木水火土之力循環不休的五行神山。

金虹氏道體融入五行神山在中,化作一個比先前更大更恐怖的巨人,伸出左手,五行流轉中一掌將衆星神掃的七零八落,不成陣勢。

嫦曦玉容一寒,再次祭出玉蟾蜍,神光離合,凌厲無比,卻被五行環繞的一隻巨掌牢牢擋住,最終和五行之力一道崩解。

金虹氏大發神威,一人之力獨鬥三百多星神不落下風,心中尤不滿足,記起先前的豪言,眼中神光暴漲,猛地一把抓向一顆太古星辰。

他體型巨大,頭頂天腳踏地,無盡罡風層在他胸腹之間,廣袤星辰海仿似離他只有咫尺之遙,擡手之間,一顆小型的星辰已經被他抓在手中,隨着巨力涌動,太古星辰光輝亂顫,星辰精華零落如雨,不停灑下。

金虹氏催動甲冑,無視下方一衆星神的狂轟濫炸,只對着手中這顆太古星辰發力,隨着他另一隻手合過來,十指之中五行之力輪轉不休,竟將太古星辰捏出道道裂痕,無數星辰本源溢散出來,落入大地中,滋潤着花草樹木和野獸山精。

金虹氏目光一掃,見此顆星辰所對應的星神氣息萎靡,隨時都有隕落之厄,不由發出一陣暢快的大笑聲。

同時心中有些可惜,到底是天地初開之時誕生的太古巨星,即便只是最普通的一顆也具有無窮玄妙,難以毀壞。

以他大羅金仙中期的修爲,也只能挑些軟柿子捏,否則若是對着太陰星捏一下,足夠下面那兩個月神喝一壺了。

金虹氏雙手發力,誓要將這顆星辰捏爆,給帝俊太一二人一點顏色看看,然而就在他積蓄全身巨力,準備一舉成功之時,天地之間卻突然傳來陣陣異象。

只見道道極光起於西側玉京山,蔓延無盡,渲染整個天地。隨後大道轟鳴,穹頂之上飄來陣陣異香,沁人心脾,此香非凡俗之花、酒、靈茶等一切有形有質之香,乃道韻散發之香外在顯化,吸上一口,便離道更近一步,造化無窮。

又有金蓮從大地涌出,各成九品之相,層層疊疊鋪滿大地,蓮瓣開闔間,功德無量,消去一切苦痛之厄。

極東之地亦有異象生成,道道紫氣憑空而現,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從上到下,各有三萬裡之遙,盡被瀰漫的氤氳紫氣充滿,尊貴之氣遍佈洪荒。

隨着天地異象越來越宏大,無量生靈莫不被驚動,有感大能出世,自發的匍匐在地,非爲朝拜聖人,僅以表達對先賢開闢道路的崇敬,對混元大道發自本能的嚮往。

隨着那三萬裡紫氣自極東飄來,一個慈眉善目的白髮老道從玉京山中走出,一步一金蓮,立於紫氣之上,做歌曰:“高臥九重雲,蒲團了道真。天地玄黃外,吾當掌教尊。盤古生太極,兩儀四象循。一道傳三友,二教闡截分。玄門都領秀,一氣化鴻鈞。”

“貧道鴻鈞,今已成聖,修成混元大羅金仙道果。有感無量生靈只有先天傳承,而無超脫之法,故將於千年後在三十三天外的紫霄宮中宣講大道,有緣者皆可來聽。”

洪荒生靈心中莫不涌起一陣大歡喜、大超脫之意,普天同慶開天闢地以來第一位走出混元之道的先天神聖。

自此衆生道途更進一步,超越命運長河之外,亦可與道同存,萬劫不磨,因果不沾。

鴻鈞老祖說完之後,身形在原地消散,三萬裡紫氣亦歸於虛無,天地間種種異象漸次消散,復又歸於平靜。

第五五六章 羅睺再擺誅仙陣第一百八十二章 雙天之戰第五五四章 兇寶吞皇第四一五章 儒學大興,孔丘成聖第五八三章 自爆的雷神,復甦的祖神第三零零章 君王法術勢,諸子第一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立國祭天第三一二章 百家齊動第二七二章 虛無君捕蟬,東王公做雀第三零零章 君王法術勢,諸子第一家第二九二章 迴歸洪荒第五二零章 破封第三四五章 聖位落各家,幾人歡喜幾人愁第三六八章 魔神過境第五八七章 勝利的天平第三三七章 燭龍嘲諷,準提求聖第一百六十二章 溯流時光,混沌靈寶第二七五章 青天的使命第四八七章 天帝態度,崑崙拿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皇出,八卦成第三二三章 聖人可死,人道自強第三九九章 開皇盡,延康替第一百五十六章 神農證道,三清吃癟第三二三章 聖人可死,人道自強第四四三章 天柱折,地尊殤第十三章 三清分蓮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方有大能,玉清棄青華第二四二章 妲己進宮第三五五章 因果蛛醒,量劫至第五二五章 三清動,戰神敗第六十七章 勝負之論第九十九章 兵戈再起第五一八章 亙古機緣第二一二章 道界第九十九章 兵戈再起第五零八章 敗退,落幕(二合一章節)第四四八章 魔神之隕第二零八章 佛門出,青蓮折第五七六章 誅戮陷絕起,魔神一劍分第二四二章 妲己進宮第二一七章 棄魔入仙第一百八十三章 當歷一千七百五十劫第一百五十七章 精衛填海,吳剛伐桂第二三六章 碧遊宮進言第四零七章 魔化宇宙第五五零章 帝俊之帝,太一之一第三二六章第四四七章 絕殺一斧第九十四章 嫦娥奔月第四六七章 菩提下界,石猴稱王第三八五章 戰事安排第三四零章 混元太極大羅金仙,父子兄弟其證道第四七零章 龍宮受挫第五零七章 劍歸原主,穢佛生變第五十二章 金蟬氏第三一零章 以朝證道,人族盛世第二二六章 仙道殺劫第五五五章 魔祖反天第五六八章 無極圖第一百七十九章 蚩尤落幕第八十六章 回返第一百一十二章 封印第三六九章 羅睺一指,大音希聲(求訂閱)第三二八章 三皇五帝失尊位,大秦天子傳二世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逃第二一五章 昊天迴歸,瑤姬下凡第六十三章 天帝登位第三四九章 神位調整,人道泰皇第二八八章 鴻鈞話證道三劫,羅睺解殞聖毒丹第六二五章 塵世之火與虛空鎖鏈第二百八十章 魔教攻須彌,元始上天庭第二零七章 西方謀自立第四八三章 龍城運起,諸神下界第三四七章 碎夢一刀,界中佛國第二零二章 西方困境第四九二章 兌子,劫至第二二九章 虛無君的隱秘第五五零章 帝俊之帝,太一之一第四零七章 魔化宇宙第七十六章 挖牆腳第二四九章 改變的命運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意之爭第二六二章 天魔之心第五二一章 死亡女神和長青劍第三九三章 時間不夠,營養來湊第二一七章 棄魔入仙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皇五帝鎮氣運第一百一十章 斬斷規則之劍第十一章 鳳棲山論道第五七五章 煌煌劍威,帝尊手段第一百一十五章 太微紀年第三四六章 禹皇讓聖第二四九章 改變的命運第三十章 天界出第五七五章 煌煌劍威,帝尊手段第四零九章 內亂第三八八章 三道並行,魔神逝去第一百五十四章 三陣困伏羲,天帝索至寶第九十五章 大能接連隕落第五一三章 福禍無門,惟人自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