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迎月夜

聽聞杜安樘的話之後,衆人都點頭應是。

一名工部的官員敏銳的發現賈政在聽聞消息之後,點頭長吁一口氣的樣子,故笑道:

“我觀存周先時幾日臉上愁苦不已,必是爲你家小子擔心,如今知道泰安危險解除,存周兄可是能安心了?”

“呵呵,你又不是不知道存周家的孩子,那可是得到太上皇青睞的少年才俊!

шωш☢Tтká n☢co

你家若是有這樣的後輩,別說是親兒子,便是侄子侄孫,你也早捧到天上去了,哪裡還有閒心在這裡取笑存周?

可惜,你家並沒有......”

賈政被兩位上司同僚打趣,面上露出些許尷尬之色。

因爲,自從知道泰安有災民暴亂以來,他就確實懸着心。

雖然他知道賈寶玉已經和二皇子分開,在商陵縣主事,但是商陵和泰安並不遠,他很怕商陵也被波及。

他就這麼一個成器的兒子了,可不敢折損在這裡......

不過初時的尷尬之後,便是無盡的驕傲!

是呀,哪怕你們官位比我高,但是比起子嗣的出息來,你們可比老夫差遠了!

上首的杜安樘也聽見了下屬的談笑,他也笑了笑,然後又問信使:“二皇子殿下的境況怎麼樣?”

信使聞言,似有些唏噓之色,擡頭看了前面的賈政一眼,躬身道:“聽說,殿下身上的傷勢過重,已經不能署理賑災事宜,所以當衆下令,設立山東賑撫使一職,全權署理賑災事宜,並賜天子劍,且嚴令:凡山東境內,上至巡撫,所有官員需悉數聽從賑撫使號令,違令者當斬!”

“賑撫使?連巡撫都要聽從號令?這不是說,連我們也要聽從那所謂賑撫使的命令了?”

工部郎中覺得稀奇,從來沒聽說過這麼一個官職。

便有人追問得殿下信任,擔當此重任之人是誰。

“正是先前的商陵賑災使、巡按御史、昭信校尉賈寶玉,賈大人......”

“呃......”

好幾個官員以爲自己聽錯了,重複了一句:“誰?”

“賈寶玉,賈大人。”

一道道不可思議之驚歎聲,在此間此起彼伏。

衆人又看向賈政。

賈政自己也是愣愣的。

那小子,又升官了?

而且這一次還一下子升到天上去了?

這還真是,他母親的......

賈政心中,忍不住冒出這樣一個極能表示心態的詞彙。

“咳咳,存周,恭喜了......”

“恭喜賈大人......”

面對周圍傳來的充滿無盡嫉妒唏噓的問候聲,賈政只能無奈的點點頭,儘量讓自己不要笑出來。

事實上,他也真的笑不出來。

那小子雖然給他爭了光,但是同時,也將他的面子狠狠的擼到了地上。

老子不如兒子,這也許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

杜安樘顯然對於這麼個結果也是始料未及,有些驚訝。

不過他到底與別人不同,作爲工部尚書,他已經是國朝從一品重臣。

雖然同樣驚訝,但不至於心態失衡。

“殿下既然做出如此決斷,必有其道理,你們不可妄自非議。

另外,殿下病重,按理我們身爲臣子,當趕赴泰安問候。

然治水乃關乎天下民生,關乎千秋萬代的大業,不可以有一絲懈怠。

所以,從即日起,諸位當摒棄雜念,按照之前所議定的策略,各司其職,將山東水患,徹底掐滅在我們手中!”

“下官等謹遵部堂之令!”

......

帝都,紫禁城。

竺蘭法師腳步堅毅的跨進了勤政殿。

一如往常,這裡已經沒有多餘的人員。

恢弘威嚴的龍案後面,是氣息凜然的景泰帝。

“貧僧參見陛下。”

與往常不一樣的是,這一次景泰帝沒有讓他坐下。

而是一言不發。

竺蘭法師卻是絲毫急迫不安的情緒也無,就這麼保持躬拜的姿勢,一動不動。

足足十餘個呼吸之後,上首方傳來一道陰冷的聲音:

“大皇子府死了一個小妾,你可知道?”

“稟陛下,貧僧已經聽聞。”

竺蘭滿不在意的姿態,令前方本就陰冷的氣息一下子變得危險起來。

“哦,禪師莫非是要告訴朕,不知道此事系何人所爲?”

“貧僧確實不知。想來,大皇子乃陛下子嗣,天潢貴胄,不知道何人如此大膽,竟敢潛入王府內殺人。”

啪!

陶瓷製成的悲劇被揮在地上,摔成碎片的聲音。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竺蘭猶豫了一下,緩緩跪下。

壓抑到令人窒息的氣氛在此間瀰漫。

角落裡,兩個侍立的小黃門,已經被嚇的伏在地上,瑟瑟發抖。

“莫非,你以爲你爲朕立過功,是朕手中的一把利劍,朕,便不敢殺你?”

“貧僧不敢。”

景泰帝盯着下方之人,冷哼一聲,道:“再鋒利的劍,只有劍刃始終朝着前方,才能被持劍人所倚重。

若是有一天這把劍的劍刃倒轉,反而威脅到了持劍之人,朕想,或許此劍便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朕之逆鱗所在何處,你不應當不知道。

朕,只給你這一次機會。凡有下次,休怪朕不念昔日之情分!”

“貧僧明白,謝陛下不殺之恩。”

竺蘭跪伏道。

從勤政殿內光亮的可以倒映出人影的地面看去,可以看見,一張同樣陰沉如水的臉。

......

賈寶玉主政泰安。

災民暴亂之後留下了大片爛攤子,都需要慢慢收拾。

重新設立粥棚,清查災民當中的不安分子。

凡是在之前的暴亂之中,主動帶頭鬧事的,一經確認,立馬便被下入泰安牢獄當中。

除此之外,凡是在二皇子去曲阜期間,表現異常,貪墨災糧的官員,也一併拿下。

賈寶玉要知道,到底是何人在背後策劃的一切。

這也是二皇子的意思。

可惜,數日以來,雖然清查出一些線索,但是所涉及的幕後之人,早已經在之前泰安的暴亂之中,消失殆盡,一點蹤跡也無。

便是連二皇子所中的弓弩來源,也是一點頭緒也無。

敵人,確實狡猾。

利用數萬的災民天然形成的屏障,策劃了這麼一次完美到幾乎沒有留下痕跡的刺殺。

既然抓不到元兇,賈寶玉也不糾結,將重心重新放入賑災的事情上來。

八名之前賑災不利,貪墨災糧的官員、管事被押在城頭上,當着外面上萬雙災民的眼睛,斬首示衆。

八顆滾燙的人頭從高高的城樓墜落,算是朝廷對之前事情的一個交代。

先禮後兵。

朝廷表明了態度之後,所有災民,便也不再是之前那樣鬆散的管理模式。

所有災棚,進行軍營式的管制。

再有哄搶鬧事者,斬!

夜間隨意走動者,斬!

鮮血,纔是撫慰創傷的最佳良藥。

短短十餘日,泰安的所有秩序,便已經全部恢復。

至於糧食......

已經死了那麼多人了,也不在乎一個兩個。

在賈寶玉下令於菜市口處斬一個風評極差、惡貫滿盈的糧商,且抄沒其所有家產之後,泰安城內,所有糧商全部懂事了,將早已經“賣光”了的糧食,從城外、從地窖,慢慢搬了出來。

賈寶玉給了災起之前的糧價予以收購,並對囤積糧食夠多的糧商,賜愛國牌匾,彰顯糧商們“主動”爲朝廷分憂解難的功績......

此時,朝廷對於用災民修建大壩、築河堤的批覆也已經下來。

“同意。並,命工部尚書杜安樘調集境內所有可用官兵,沿途押送挑選出的災民,莫使擾民、暴亂之事發生。”

當杜安樘將這個消息傳遞至泰安之後,賈寶玉立馬便遣使去見杜安樘,商量具體的行事方案。

只要這件事一做成,山東賑災的緊迫感,將會立馬下降一半。

剩下的,就輕鬆多了。

......

時間流逝,轉眼,炎炎夏日早已過去,秋天也悄悄邁過了近半的步伐。

中秋,即將來臨。

青州,二皇子移居養病的行宮之內。

賈寶玉坐在二皇子的病榻之側,詳細的給他介紹着關於山東境內的賑災收尾事宜。

“這些日子以來,子衡辛苦了。看看你,都瘦了。”

二皇子經過兩個多月的調養,氣色已經好多了。

他聽完賈寶玉的彙報之後,滿意之餘,也露出幾抹關切之意。

賈寶玉下意識的摸了摸臉。

確實,似乎比以前多了些許棱角分明之感。

“呵呵呵呵......”

二皇子笑了起來,道:“明日便是中秋,可憐你我二人都不能在京與家人團聚了。今晚子衡就留下來,我們兩個湊一起,把酒對月,聊慰思鄉之情。”

賈寶玉剛想推辭,便看見二皇子不悅的面色,因此笑了笑道:“太醫說了,殿下傷勢未痊癒前,不能飲酒。”

二皇子頓時以一種生氣的情緒看着賈寶玉:“我已經很久沒喝酒了,今晚乃迎月之夜,子衡也不知道將就我一次?

再說,我已經痊癒了,不信你看看。”

二皇子起身,順勢下榻。

賈寶玉分明看見他臉上有一絲痛苦之色,卻強忍着。

便連忙扶過他來。

心中一嘆。

外面的人如何知道,這兩個多月來,這位從小錦衣玉食、養尊處優的天潢貴胄,經歷了怎樣的磨難。

傷口癒合,化膿,剜肉,癒合......

這樣的循環往復,不知道經歷了幾次,其中的痛苦可想而知。

好在,如今總算是穩定住了。

當夜,二皇子果真在行宮內舉行小宴。

所宴請之人,只有賈寶玉一人。

在後花園中空曠的涼亭之內,無人打攪,只賈寶玉和二皇子兩人,輕酌小酒,對月吟詩。

俄而,二皇子又嘆息:“我從小聽着周圍人的讚美與奉承長大,也自以爲博覽羣書,才智過人,所以纔會迫不及待的接下這次南下賑災的使命,以證明自己的才能。

可是,我還是失敗了,不但失敗了,而且連性命都險些被人謀去。”

二皇子目露追思之色,心情似乎也變得略有一絲沉鬱。

賈寶玉道:“殿下不必如此,泰安之事,實乃居心叵測之人精心謀劃,原非殿下之過。

殿下南下之後,不論是行事還是手段,都無不證明了,殿下的智慧與才學。

聖人云: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敵人處心積慮,置百姓安危、家國大義於不顧,殿下又何必將敵人的陰險歹毒,當做是自己的過失呢?”

“呵呵呵,子衡不必寬慰我,事實如何,我心中清楚。

倒是,今次若非子衡,我真不知道此次山東賑災最終的結果會如何。

如今好了,雖然因爲我的過失,讓其中出現波瀾,但總算結果是好的。

我這也算是識人有明,及時補救,也就不負山東百姓了。”

二皇子呵呵笑道。

賈寶玉道:“爲殿下分憂解難是臣子的本分,我實不敢當殿下此言。”

二皇子搖搖頭,知道賈寶玉謙遜的性子,也不過於糾結這個問題。

真正的感激之情,從來都不是流露於語言的。

“好了,說了今夜不談國事,不談國事,我竟又主動提起。我先自罰一杯......

嗯,山東巡撫那個老滑頭,人雖然不靠譜,但是送的酒,味道確實不錯。”

二皇子抿了一口酒,一臉享受的道。

在京城的時候,他明顯好茶不好酒,卻不知道爲何突然變了風格。

賈寶玉故笑道:“殿下認罰是假,想借機多喝一杯酒是真吧?趙巡撫給殿下尋來的,可是真正上等的女兒紅,放在外面,可是千金難尋。

連在下,今日也沾了殿下的光了,得以享了口福。”

“哈哈哈......”

賈寶玉敢和他開玩笑,顯然令二皇子有些高興,頓時道:“既然子衡喜歡,我那裡還有兩壇,我便送一罈給子衡好了。”

說完也不給賈寶玉拒絕的機會,就叫外圍侍立的太監去取出,往賈寶玉的下榻之所送去。

賈寶玉拒絕不得,也就罷了。

二皇子忽然又笑道:“子衡才智過人,有時卻未免太過於自律,以致有呆板之嫌。聽說上回巡撫趙大人給你尋來兩個小嬌娘,不但被你給拒了,還將趙大人申飭了一回。

如此不近人情和不解風情,可不是雅士所爲哦。”

賈寶玉心頭一動。

這等小事,沒想到都被二皇子知道了。

“我身負殿下重託,自當爲殿下之事殫精竭慮,實在不敢有一絲懈怠。

況且當時災情未靖,我身爲賑撫使,自當爲山東諸將官表率,焉能留念於風月之間。

是以如此而已。”

山東巡撫,從二品的大員。申飭是談不上,只是告誡了他一定要謹言慎行。

本來山東巡撫也只是看在二皇子的面上,纔想着巴結討好他一下。賈寶玉既然不受,那就算了。

只是一點小的不能再小的事。

“子衡做事,就是太認真了。”

二皇子搖搖頭,忽然露出一抹狡猾之色。

“今晚除了酒之外,我還有一樣好東西要送給子衡。”

“敢問殿下所賜何物?”賈寶玉心中升起不好的預感。

“到時候子衡自然就知道了。”

......

第128章 杜秋娘、金縷衣第547章 孔雀金絲服第24章 賜晴雯第748章皇太孫第599章 主僕之間第46章 赴宴第169章 滅門第300章 見妙玉第30章 降旨第293章 薛蟠的嫉妒心第793章 鳳儀閣第831章 準備(五)第109章 喬遷之喜第414章 王府密議第792章 岫煙之美第437章 約見第45章 透亮的眼睛第454章 蓮子湯第156章 慶功宴(十)第777章 曲樂和美人第202章 情話第658章 那朕算什麼?第629章 撞上第299章 雙俾第179章 審問第733章 三姐演貓第477章 補償第144章 三根金簪第156章 慶功宴(十)第416章 兩隻小麻雀第828章 準備(二)第9章 跪母挽仕女第67章 血刃第195章 軍餉第472章 大膽的秦氏第693章 寶釵歸位第828章 準備(二)第725章 感悟第353章 閒話第465章 猜疑第142章 調理第412章 姐妹秘語第518章 姐弟情深第195章 軍餉第186章 遮掩第761章 投桃報李第284章 滋滋的水花~第142章 調理第646章 玩“套”路第559章 分別、成長第186章 遮掩第369章 海棠社第159章 少給老孃裝蒜第210章 財帛動人心第267章 磨墨侍筆(爲“z九日凌天”盟主賀)第125章 子衡幫我,誅之!第263章 最妖嬈的小婆子第763章 家妻有三絕第418章 立你做皇后第479章 互有包容第816章 貴妃有孕第164章 大皇子出馬第554章 先鋒第466章 劉姥姥進大觀園(一)第751章 因“事”利導第588章 時運與命運第217章 歸省(一)第331章 探春的偶像第830章 準備(四)第92章 同歸於盡第141章 百死不悔第605章 撒潑第674章 離府前(四)第182章 安置楔子第88章 唯此,方能心安第122章 破天之事第598章 羣婢共拜第271章 醒第167章 燙手第84章 不是親兒子第539章 元春的失落第189章 傷心第455章 撞見第216章 貴公子豪贈千金裘第485章 挨個清算第631章 撞破?第507章 錯覺第293章 薛蟠的嫉妒心第146章 都虞侯第195章 軍餉第352章 釵黛解語第62章 秦氏第474章 蠢婦無心戳破豪門舊案第404章 寶姐姐,無可挑剔第484章 削髮爲尼第701章 萬般皆是命第163章 賈母生怒第434章 搜查第747章妙玉師父的遺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