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壽宴起,風波

水榭這邊,太子走後,三皇子也隨即折轉回了中心水榭,並沒有如太子猜測的那般對賈璉百般拉攏。

倒是他一走,很多勳戚子弟都主動過來與賈璉攀交情。

在年輕一輩的非宗室子弟之中,北靜王不在的話,如今的賈璉基本就可以說是領軍人物了。

而北靜王半年前就被寧康帝派出京了,聽說是代天子巡狩。

不過對賈璉來說,如今的他,與這些年輕子弟也難以真正的交心了。這是心態的問題,畢竟,他之前在崇敬殿,與他們許多人的父祖輩都是平等交談的……

己初二刻,壽宴齊備,準備開宴。

所有王公大臣們、世子公子,從重華宮正殿外,排隊入宴。

因爲前來賀壽的人太多,所以品級低的官員根本無法進殿,只能在殿外,伴着風雪享受露天延席。

賈璉運氣不錯,被安排進殿了,而且位置還不算靠後,在中段。剛坐下,就發現旁邊是一個才十來歲的小屁孩,但賈璉一點也不敢無視他,坐下後第一時間就向對面抱拳行了一禮,而對方也是十分禮貌的點頭一笑。

“嘿,五弟,我倆換個位置!”

“這……不大好吧,夫子曰:長幼有序。我豈敢居皇兄上首……”

“叫你換就換,哪來那麼多屁話。”

頭上捱了一記來自兄長的關愛拍擊,年幼的五皇子只好委屈巴巴的擡起屁股,往前進了一個席位。

四皇子一屁股坐在搶來的位置上,見賈璉笑看着他,似乎在嘲笑他以大欺小,他沒好氣的道:“這小子就是欠揍,小小年紀,學得一肚子酸腐氣,完全沒有小時候可愛了。都怪上書房那幫老頑固,把我好好的皇弟都給教歪了,等回頭得想個法子收拾收拾他們。”

四皇子本來是隨口胡扯,說到此處,眼神卻陡然認真起來。

當年他也是在上書房受荼毒的人,那個時候他是學生,不敢和學士們造次,但是現在他已經“畢業”了,是不是可以報仇了呢……

賈璉見狀,默然轉回頭給自己斟了一杯酒。他已經能夠想象得到,這缺心眼的貨若真的趁黑半道上對那些上書房的學士們下黑手,第二天跪在南書房挨批的場面了。

“賈璉,你那個什麼火器營什麼時候組建好,到時候我去你那兒做個副將軍怎麼樣?說真的,我對那個‘鎮遠炮’特別感興趣,相信我,只要你讓我進去,我肯定能夠給它再改良改良,讓它發揮出更大更勐的威力。”

“還有,等你那個什麼新式戰船建造出來之後,一定不要忘了我,到時候我們倆一起出海殺倭寇。孃的,長這麼大,我還沒有坐船出過海呢……”

聽到旁邊四皇子喋喋不休的話語,賈璉算是看出來了,這個四皇子似乎有認他當老大的苗頭。以前這貨與他說話,多少帶點趾高氣昂,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就完全沒有了。

不但沒有了,還老喜歡黏着他。

隨意敷衍着四皇子,賈璉的目光瞄向大殿中央。只因此時殿內,已經魚貫而入一批舞姬和樂女,爲殿內諸臣工做宴會前的氛圍表演。

不過看了幾眼之後,賈璉興致大減。無他,這些宮廷舞娘的姿色,比他家裡的沉盼兒四女,整體差了不少意思,也就勝在一個數量多,兩輪表演下來,不帶一個重複的。

看來當初那幫子鹽商果然沒有欺騙他,確實是千挑萬選給他挑來的美人兒。

“太上皇,太后娘娘駕到。”

隨着太監高航的聲音,舞樂姬退下,滿殿王公大臣們紛紛退出席位,整齊劃一的跪在各自席桉的左下角,叩首唱道:“臣等恭迎聖駕~~”

聽到耳邊迴盪着的震耳之音,賈璉心裡忍不住吐槽。他總算是知道爲什麼以前電視劇裡那些大臣們給皇帝賀壽,祝詞能那般整齊了。

能不整齊嗎?都是有劇本的,早在進殿之前,就有禮儀太監輪番向諸大臣傳達了壽宴的議程和具體安排,誰敢不用心記着?在這個場面上犯錯,後果可能會很嚴重。

雅雀無聲,過了許久之後,才隱隱聽到一道雄渾低沉的聲音從最上方傳來:“都起來吧。”

“叩謝太上皇,祝太上皇仙福永壽,龍體安康,願我大魏江山永固,國祚綿長……”

一連番歌頌之後,殿內殿外近千王公大臣這才紛紛起身,回到席位上,正襟危坐。

而這個時候,賈璉纔有機會朝着大殿最上方瞧去。

果然大殿正前方,原本一高一低,一正一偏空着的兩張龍椅之上,此時都坐了人。

寧康帝不知何時已經坐在了低偏的龍椅之上,在他旁邊,那位賢德無爭的皇后娘娘,也端正的陪坐在側。

而正上首的寬大龍椅之上,很顯然也坐着一皇一後。太后自然還是那般鳳儀生霞,不需要多餘的裝飾,只那麼端坐在代表着最高權勢的頂峰,無盡的光芒,就照的人不敢直視。

賈璉連忙將目光偏轉,瞅向她旁邊的……老頭?

老頭顯得有點普通,慈眉善目,略句僂着身子。若非他身上那件寬鬆威嚴的龍袍,以及他那隨意掃向下方無數王公的輕鬆眼神,只怕誰也不會相信,他就是當今太上皇,也是大魏自開國以來,在位時間最長久的皇帝。

第一次見到這位前至尊的賈璉,眼睛眯着,誰也不知道他心裡在想些什麼。

忽然賈璉眼神一瞥,敏銳的發現,在太上皇與太后龍椅的左邊一側,分明還擺放着一張短椅。這張短椅現在還是空的,也不知道是誰,居然敢在太上皇和寧康帝等人之後,再來參與壽宴?

一如許多普通國宴一般,開宴前,需要有人致辭。

當朝首輔很明顯擔當了這個重任,他顫顫巍巍的站到大殿正中,跪拜之後,從袖中掏出稿子,開始聲情並茂的演講。

先是代表朝廷,代表文武大臣向太上皇表達祝賀,然後便是長篇辭藻華麗的歌頌功德。

意思無過在太上皇的福澤之下,在寧康帝的勤政之下,大魏國泰民安,物阜民豐,國家實力日趨強大,百姓生活越發富足安樂。

若只是這般也就罷了,表達完這些之後,他話鋒一轉,居然又開始向太上皇彙報起朝政來……

到了這裡,賈璉都迷湖了。這首輔腦子有病吧,太上皇就是當皇帝當膩了,這才退位到幕後享清閒,今兒人家難得過壽,你還拿這些“破事”來說是不是不大合適?

但是賈璉左右看了看,發現在座的文武大臣,卻似乎都習以爲常了。就連最前方的寧康帝,遠遠看去,賈璉也看不到他臉上的表情變化。

倒是瞄一眼太上皇,他臉上果然露出不太喜歡的神色,等到首輔緩口氣的時候,他一擺手道:“好了不用唸了,你退下吧。”

首輔眨巴眨巴嘴,似乎還有點意猶未盡,但又不敢違逆太上皇的意思,躬身一禮之後,在太監的攙扶下回了左邊第一排首位。

就在大家以爲,流程就走到這裡,該是開席的時候了,忽見文官席位之中,一個六旬的老者忽然站起來,雄赳赳,氣昂昂的來到當殿跪下,大聲道:“啓稟太上皇,老臣有本要奏!”

他的聲音,讓衆人側目。怎麼突然感覺,今兒不是來賀壽,倒像是來上早朝似的。

寧康帝目光沉着的看着殿內的老臣,澹然開口道:“今兒是太上皇的壽辰,蕭閣老還是不要拿朝政來打擾太上皇的雅興了。若是有什麼要事,可以待宴會之後,親自來找朕商議。現在是太上皇的壽宴,蕭閣老身爲老臣,不應該連這點禮數都不懂。”

若是正常情況,哪怕有什麼天大的急事,聽到皇帝這麼說,肯定就識趣的退下了。

但是這位蕭閣老似乎不正常,他好像沒有聽出寧康帝言語的不悅,恭敬的回道:“回陛下,若是尋常小事,老臣自然不敢拿來打擾太上皇。但此事事關我大魏江山社稷的安穩,關乎祖宗宗廟的存亡,老臣卻不得不恭請太上皇定奪。”

大殿內,再度變得異常的安靜,安靜的詭異。

哪怕是再遲鈍的人,也都想意識到一絲不同尋常。

按照道理,江山社稷的安穩,宗廟的存亡大事,不是正該寧康帝這個當今皇帝的事嗎?怎麼到了蕭敬的口中,卻成了“不得不恭請太上皇定奪”?

言下之意,寧康帝還做不得主?也不知道,這得是多大的一件事!

寧康帝將底下跪着之人注視良久,他沒有說話,但是哪怕隔着老遠,賈璉都能猜得到,自己這位大老闆,心情很不好。

但寧康帝最終並沒有與蕭敬爭辯,他站起身面相向太上皇,拱手問的卻是另外的話題:“敢問父皇,不知今日兒臣母妃,爲何沒來參加父皇的壽宴?”

隨着寧康帝的發問,有許多大臣這才注意到這個問題。

是啊,李太妃今日怎麼沒出現?這確實有點奇怪。因爲按照以前幾次的慣例,太上皇的大壽李太妃都要出席的。

李太妃名雖爲太妃,實則大家都明白,她其實就是另外一個太后,畢竟她的親生兒子登基成了皇帝。

放在以前的朝代,李太妃妥妥的就是一個西宮太后。只是似乎這位李太妃在德行上有所缺失,深爲太上皇所不喜,所以一直未曾給予她這個名分。

太上皇目光坦然,“她身體不適,朕讓她在寢宮好生休養。”

“可是父皇,兒臣昨夜去請安的時候,並未發現母妃有何異樣。”

“你的意思是,朕在撒謊?”

“兒臣不敢……”

見寧康帝服軟,太上皇也懶得與他計較,他看向左右,吩咐道:“從今往後,朕的壽宴,只需要太后相陪便是,撤了吧。”

隨着太上皇的話語,身後的太監們齊上陣,將旁邊空着的短椅,直接擡走。

看見這一幕,別說寧康帝了,就連底下額諸多大臣心裡都是一顫,都在心裡猜測,太上皇此舉的意思。

是單純的不想要李太妃出席他的壽宴了,還是別的?若只是不喜歡,倒也說的過去,畢竟一個國主配一個國母,李太妃再母憑子貴,到底不是太后,名不正,被撤下去很正常。

將李太妃的位置撤掉,對太上皇來說似乎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他臉上連一點變化的都沒有。

回頭看見寧康帝還傻乎乎的站在他面前,他纔不悅道:“你還不退下?”

“是。”

寧康帝默默退回席位,他旁邊的皇后見他面色不好,悄悄伸出一隻手放在他的袖子上。

這一番插曲過後,衆人的目光纔再次回到跪着的蕭敬身上。

太上皇也看向了他,無所謂的道:“想說什麼就說吧。”

蕭敬一點也沒有被方纔事擾亂思緒,他神色一如之前,顯得那麼的正氣凌然。

“回稟太上皇,自太祖定鼎江山以來,廣封功臣,輕徭薄賦,以固社稷。太宗、穆宗效之。

太上皇繼位之後,亦秉承太祖之志,心懷天下,寬待功臣,澤被四海。以致天下能人志士,無不爭相爲朝廷效力,爲太上皇盡忠,如此,才換來我大魏數十年安穩,邊關再無大戰,百姓安居樂業。

然而,如今朝中卻有一些人,遺忘祖宗之志,輕賤有功之臣,讒言惑上,欲行動搖我大魏根基之亂政!”

蕭敬的聲音很高,他的口吻充滿正氣,說出的話,也震動人心。

此番能夠坐在重華殿內的人,基本都是身處大魏朝中樞的人。只聽到蕭敬這番話,他們立馬就意識到蕭敬所要說的是何事了。

畢竟,朝廷近來除了太上皇的大壽之外,就只有新定下的“田地清畝”算得上舉國大事,也只有它,才配得上蕭敬所言,動搖大魏根基的亂政!

寧康帝原本剛剛被皇后安撫的心緒,驟然暴動。他雙目一緊,死死的盯着正氣凌然的孝敬。

狗賊,好膽!

“蕭敬,你少血口噴人。誰讒言惑上?誰又欲行亂政?!”

戶部尚書自席位上站起,怒視蕭敬。

蕭敬冷哼道:“誰枉顧太祖之志,枉顧大魏江山社稷安穩,力主清丈田畝,誰就是讒言惑上,欲行亂政之人!”

“你……”

“肅靜!”

太上皇身側的老太監,敏銳的觀察到太上皇眉頭一皺,立馬尖聲喝道。

蕭敬這纔不理會戶部尚書,他繼續對太上皇叩首道:“稟太上皇,自有朝代更替以來,與國征戰的將士,代天巡狩的文武,便是一國一朝安穩的根基。

若無邊關將士們的浴血拼殺,則國必遭外敵窺視,社稷必危。

若無文武官員忠於職守,代天子巡狩四方,則敵起於內而不知,社稷必亡。

此二者,皆是社稷安定之根本所在。而治國之道,莫過於‘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如今朝廷卻因爲想要增加國庫歲入,忘記太祖輕徭薄賦的祖訓,輕易剝奪賞賜給有功之臣的田莊地產。

如此草率行事,豈能長久?試問,若浴血拼殺的將士守不住用命換來的土地,忠於職守的官員沒有田莊地產來維持族人的生計,人人自危之下,將士何以用命,官員何以忠守?

因此,老臣懇請太上皇下旨,撤銷朝廷還未頒佈的‘田地清畝’之政,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好一個朗朗乾坤!”

寧康帝聽到這裡,簡直氣笑了。

“照蕭閣老所言,朕若是執意要行田地清畝之策,倒是在自毀我大魏根基了不成?”

“老臣並無此意,陛下也不過是誤信讒言。只要及時撤銷田地清畝的之策,一切爲時未晚。”

寧康帝心中直欲殺了此人,也完全沒有與他虛與委蛇的意思,他冷笑道:“姑且不論朕從未有過要收回有功之臣田莊地產之意。就說天下擁有大量田產的人,難道都是於國有功之臣?你說浴血拼殺的將士,忠於值守的文武,這些朕都承認。難道天下州府之中,那些豪據一方的鄉紳員外,他們也都成了國朝的功勳不成?

還是你不知道,天下的天地,大多數正是被這些人以種種看得見,看不見的陰私手段攝入私囊的?”

說着,寧康帝看向大殿內的王公大臣,正聲道:“朕從未想過要從你們手裡拿回什麼,正如蕭閣老所言,你們中,大多數都是國朝的有功之臣,或者是功臣之後,朝廷賞賜給你們的,都是你們應得的。

但是,對於那些倚仗權勢,強買強賣,肆意兼併天下土地,致使百姓流離失所,損我大魏根基的豪強劣紳,朕絕對不能容忍。此番朝廷實施田地清畝之策,便是要讓這些人原形畢露,再無藏身之地!

爾等覺得,這究竟是利國利民之策,還是亂政?”

見寧康帝三言兩語有說服更多人的傾向,蕭敬急忙喝道:“陛下此言差矣!即便是陛下所看不起的地方鄉紳、氏族,那也是我大魏的重要根基。

我大魏百年修生養息,黎民以萬萬計。然細數我大魏官冊,不論京外,不論大小,文武官員總計不過十萬之數!十萬比之萬萬,懸殊何以道里而計?然天下所有州府縣卻仍舊能夠維持安定和穩固,朝廷和官府所依靠的,難道不正是這些地方鄉紳和氏族?

若是天下沒有這些數不清的地方宗族,恪守朝廷法度,官府政令,治理、約束各自的族人,試問朝廷如何以數萬之衆,治理萬萬黎民?

誠如陛下所言,此番田地清畝是要揪出地方上的豪強劣紳,但是陛下如何能夠從天下數之不盡的宗族之中,找出哪些是爲禍地方的豪強劣紳,哪些是忠於朝廷之人?

若是不能,一旦朝廷的政令頒佈下去,輕則令真正忠於朝廷之宗族自危,心寒,重則引發動亂,屆時陛下又當如何自處?因此,老臣請陛下三思,撤銷田地清畝之策。”

不得不說,蕭敬這番言論,還是令不少與他想法相同的人暗暗點頭的。

其實自從朝廷討論清丈天下田畝的事情以來,絕大多數人就是持反對意見的。這裡面,不單單因爲涉及到他們自己的利益。

一個穩定的國家,就是從上而下的利益鏈條。每一次朝代更替,基本上都可以說是,因爲這根鏈條的穩定被徹底打破,無法再維持國家可持續的運轉。

如今朝廷忽然說要田地清畝,要讓所有人都將手裡擁有的田地產業曝光出來,然後按照國法納稅……甚至若是有來歷不明的部分,可能還要受到國法的嚴懲……

這哪能受得了?

可以想見,這個政策一旦頒佈下去,就算不能顛覆大魏的江山社稷,但是對於整個大魏來說,也必然是從上而下,一次徹頭徹尾的大地震。

裡面的風險,很多人都看得見。

寧康帝和他的支持者們看不見嗎?未必,或許他們更看重的是,地震之後,那於後世百代都有巨大意義的成就。

寧康帝目光陰沉的看着蕭敬,蕭敬並沒有與他對視,而是殷切的看向上方,從始至終沒太大表情變化的太上皇。

寧康帝似乎也反應過來了,他也將目光瞅向了太上皇。只不過與別人不同的是,他的目光,更加的複雜與殷切。

第628章 道別第202章 王夫人的計較第335章 準備第253章 賈珍的懷疑第151章 開便門第439章 太子的暗示第659章 三分類卿,已是絕色第2章 一等神威將軍第539章 又見砸玉第328章 王夫人的計較第626章 特別的踐行第564章 能賜給你官職的人第695章 不善言辭林黛玉第115章 消除疑慮第583章 平兒的要求第55章 入門第285章 順天府尹第92章 傳說中的瑞大爺第341章 男人也要防曬第630章 家書第517章第634章 月光下的薛姨媽第393章 利益分配第192章 寵溺第449章 賈蘅、賈蕪第383章 獻第80章 平兒的品德第689章 叔叔,不可。第478章 顧青衣第620章 失態第62章 晴雯的手藝第254章 惱怒第483章 秦淮風月(四)第532章 心裡有鬼的鳳姐兒第714章 太子的擔憂第270章 一切有我第88章 二弟不是也可以住正房嗎?第445章 多姑娘與李紈第200章 杖八十第601章 太子側妃第515章 叔叔是在欺負我娘嗎?第481章 秦淮風月(二)第290章 再戲鴛鴦第58章 兔子之爭第536章 尤三姐第412章 懇請第321章 聽牆角第51章 約法三章第1章 還未出師聲先死第45章 舉案齊眉第720章 奏表第29章 滾!第523章 家宴(二)第686章 甄玉嬛入大觀園第504章 乾妹妹第635章 我猜二爺不會回來第583章 平兒的要求第584章 香菱的震驚第119章 上任第396章 夫妻戲語第158章 難爲情第405章 商榷第473章 兵圍白家第715章 定情之物第136章 小團圓(二)第98章 府中日常(三——發財)第734章 史鼎歸降第725章 太子又反了第590章 留得殘荷聽雨聲第618章 娘,我不要嫁人第467章 刺殺第344章 軍心第703章 客場友人第295章 自裁第169章 妙玉仙師第278章 傳旨第699章 窗戶不要關嚴第13章 瓜田第43章 小會第476章 許氏的提議第230章 打個痛快第623章 福無雙至第696章 寫詞譜曲第545章 壞好事第142章 兄友弟恭(一)第655章 公主殿下!第675章 碾壓第543章 老祖宗救我!第666章 暗喜的鳳姐兒第596章 紅衣姑娘?綠衣姑娘?第50章 璉二奶奶不是好人第507章 黛玉撞見第695章 不善言辭林黛玉第341章 男人也要防曬第289章 美人的善良第475章 抄王家第409章 告誡第267章 降維鎮壓第500章 二夫人的腳第580章 連番阻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