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三代天子詠自鳴鐘

第73章 三代天子詠自鳴鐘

早在明朝萬曆年間,自鳴鐘這個西洋玩意兒就傳入了華夏,也進了皇宮。

但明史裡並無相關記載。

或許明朝的皇帝對自鳴鐘不是多在意,只當成了擺設。

到了大周,自鳴鐘纔多了起來,而景安帝早就喜愛上這玩意兒,早年就作過一首詠自鳴鐘的詩,還特意將這首詩拿給袁慶柏看過。

此刻,面對景安帝的詢問,袁慶柏笑道:“孫子自然記得。”

景安帝又笑問:“可能背得出?”

袁慶柏笑道:“所幸孫子特意背過皇祖父的這首詩,不然眼下被皇祖父這般考問,孫子可就要沒臉了。”

景安帝笑道:“哦?你竟特意背過?”

袁慶柏笑道:“皇祖父特意讓孫子瞧的這首詩,孫子怎好不背下來的?”

景安帝又欣慰了:“你背給朕聽聽。”

袁慶柏當即背了起來:

《詠自鳴鐘》

法自西洋始,巧心授受知。

輪行隨刻轉,表指按分移。

絳幘休催曉,金鐘預報時。

清晨勤政務,數問奏章遲。

“好,果真還能背得出!”景安帝聽完又笑容可掬,“有好幾個月不曾叫你作詩了,目下伱也作一首詠自鳴鐘的詩出來,讓朕瞧瞧?”

袁慶柏當然不會拒絕。

恰在這時,陶全來報:“太上皇,聖上來了。”

景安帝道:“讓他進來。”

承泰帝走了進來,袁慶柏忙恭聲道:“兒臣給父皇請安。”

承泰帝點了點頭,對景安帝恭聲道:“兒臣給父皇請安。”

景安帝點了點頭,笑道:“你來得正巧,朕正在讓慶柏作一首詩呢,你這做父皇的,也順便瞧瞧你兒子的詩如今作得如何了。”

承泰帝微微一笑:“父皇讓慶柏作何詩題?”

景安帝道:“詠自鳴鐘。”

承泰帝道:“怎讓他詠起自鳴鐘來了?”

景安帝道:“適才朕的一個自鳴鐘壞了,恰好慶柏來了,幫朕修好了,朕便提到曾經自己作的一首詠自鳴鐘的詩,慶柏竟還背出來了,朕也幾個月沒讓他作詩了,便讓他也來詠一詠自鳴鐘。”

承泰帝笑道:“既是如此,兒臣倒也想瞧瞧他詠得如何。”

當即,袁慶柏站到書案邊,背後一左一右站着景安帝和承泰帝。

呵,這回作詩的壓力不是一般的大啊!

好在他沉思過後便有了靈感,援筆濡墨寫了起來:

《詠自鳴鐘》

奇珍來海舶,精製勝宮蓮。

水火明非藉,秒分暗自遷。

天工誠巧奪,時次以音傳。

針指弗差舛,輪推互轉旋。

晨昏象能示,盈縮度寧愆。

抱箭金徒愧,挈壺銅史捐。

鐘鳴別體備,樂律異方宣。

欲得寂無事,須教莫上弦。

一詩寫完,景安帝不由稱讚:“好,詠自鳴鐘可不易,你這首雖不算多好,至少不壞了。”

承泰帝道:“確實不壞,只是這最後一句‘欲得寂無事,須教莫上弦’不好,慶柏,你這輩子定要一直勤奮下去,可不能貪圖‘寂無事’這三字。”

袁慶柏忙恭聲道:“父皇訓教得是,兒臣記住了。”

心裡悄悄想着,你這勤政過度的父皇,在位時應該就能把大周治好了,等到將來我繼位當了天子,雖也需勤政,但至少不用像你這般勤政過度了…… 承泰帝看向景安帝,笑道:“兒臣倒也被勾起了作詩的興致,父皇若不嫌棄,兒臣今日也詠一詠這自鳴鐘,給父皇湊個趣兒,如何?”

景安帝當然不會拒絕。

當即,袁慶柏將書案邊的位置讓給了承泰帝,承泰帝略一思忖,便援筆濡墨寫了起來:

《自鳴鐘》

八萬裡疏域,恩威悉感通。

珍奇爭貢獻,鐘錶極精工。

應律符天建,聞聲得日中。

蓮花空制漏,奚必老僧功。

景安帝看完點頭:“你這首也不壞。”

承泰帝笑道:“父皇覺得不壞,兒臣就滿足了,這個趣兒算是湊成了。”

承泰帝其實也喜歡寫詩文,登基前寫過不少詩文,包括了三百多首詩歌,且不少都是詠風花雪月之類的。

這個時代的讀書人,有幾個不學作詩的呢?

只是,對承泰帝這種事業咖而言,作詩是業餘愛好罷了。

此刻袁慶柏看着承泰帝寫的這首《自鳴鐘》,心中打算着今日就要將這首詩背下來,以免將來承泰帝跟他提起,他背不出來,而背出來了,承泰帝自然會欣慰,就像今日的景安帝一般。

這也算是一種心機了。

這時,景安帝對承泰帝問道:“你此次過來是有何事?”

他可是瞭解他這個已經當了天子的三兒子,知道這個三兒子當了天子後勤政得很,這點也讓他滿意。

更滿意的是,這個三兒子在勤政之餘還能惦記着對他敬孝,不僅每日特意來請安,還特意讓慶柏幫着敬孝。

但眼下這個時候,這個三兒子過來,多半是有正事請示他的。

承泰帝也不弄虛的:“確實有一事要和父皇商議。”

景安帝點了點頭,當即坐了下來,也讓承泰帝落座,對袁慶柏道:“慶柏,給你父皇斟茶來。”

袁慶柏忙斟了兩杯茶,遞給了景安帝和承泰帝。

承泰帝呷了兩口茶便娓娓說了起來。

承泰帝說的是丁稅、田賦的問題。

華夏百姓自古以來都要交丁稅和田賦,大周也不例外。

景安帝親民。

他曾說:“朕四次經歷山東,於民間生計無不深知。東省與他省不同,田野小民俱系與有身家之人耕種。豐年則有身家之人所得者多,而窮民所得之分甚少;一遇凶年,自身並無田地產業,強壯者流離四方,老弱者即死於溝壑。”

他還說:“爲民牧者若能愛善而少取之,則民亦漸臻豐裕。今乃苛索無藝,將終年之力作而竭取之,彼小民何以爲生?”

於是,十年前景安帝下旨“滋生人丁永不加賦”!

饒是如此,大周人丁、地畝的雙重徵收標準還是讓無地少地的農民負擔大。

此事是嚴峻的。

承泰帝雖剛登基幾個月,就迫切想要治理此事,這次就是特意來找景安帝商議。

當景安帝得知承泰帝的來意,心裡欣慰,他也早想治理此事,只是下不了狠心,也力不從心。

此刻,景安帝深邃的眼眸看向袁慶柏:“慶柏,關於此事,你有何想頭?”

他想看看慶柏在這種國事大事上有沒有好的想頭。

承泰帝聞言也看向了慶柏,他也想看看……

有書友提到,太上皇在世,其皇后該稱“太上皇后”而不是“皇太后”。

作者寫成“皇太后”,是按原著來的,原著寫到“當今自爲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尚不能略盡孝意”。

作者設定爲:按大周制度,儀妃並非景安帝封的皇后,是承泰帝登基後尊封的皇太后,因此稱作“皇太后”。

第85章 鳳姐懷胎,可卿狐媚第60章 冷麪王和大將軍王第96章 請太上皇重掌朝政第7章 父子,夫妻第61章 大將軍王:兒臣不服第51章 皇祖父的訓斥第101章 大周是世界頭號強國第115章 天子駕到太醫院第131章 四公主:求皇兄救我第131章 四公主:求皇兄救我第100章 慶柏力挺承泰帝第53章 是誰指使的第80章 太后宮中第121章 慶柏改革欽天監第123章 賈珍犯事,查辦賈珍第92章 元春急了第31章 冷麪王的兒子們第108章 景安帝駕崩,軍機房誕生第42章 武狀元袁慶柏第51章 皇祖父的訓斥第84章 慶柏偕尤氏探喪第59章 隔代天子的待遇第29章 老皇帝之心第47章 三皇子繼位機率最大第50章 慶柏神勇救父第143章 遇上天子,行了大運第41章 慶柏對景安的請求第97章 袁慶柘死,五皇子死,北靜王死第5章 出類拔萃第145章 懲惡第133章 太監杖斃,夏侯氏薨(大章)第83章 廢太子之死第16章 驚濤巨浪再起第84章 慶柏偕尤氏探喪第89章 詩弟不會是詩帝第64章 皇后不是夏侯氏第68章 王熙鳳和平兒第147章 君與臣,兄與弟第46章 初見尤秦第81章 滿堂笑聲第56章 九叔歸來第104章 大勝仗歸來第90章 慶柏任議政大臣第68章 王熙鳳和平兒第92章 元春急了第18章 元春的親事第115章 天子駕到太醫院第100章 慶柏力挺承泰帝第47章 三皇子繼位機率最大第130章 報行天下(大章)第89章 詩弟不會是詩帝第114章 慶柏的帝王術第71章 鳳姐被打哭了第1章 皇孫袁慶柏第148章 九叔的深謀遠慮第58章 慶柏任領侍衛內大臣第111章 飛龍在天,先帝傳承第103章 竟然把巧姐生出來了第13章 弒君第82章 元春醉酒第90章 慶柏任議政大臣第73章 三代天子詠自鳴鐘第58章 慶柏任領侍衛內大臣第113章 奏摺第16章 驚濤巨浪再起第111章 飛龍在天,先帝傳承第130章 報行天下(大章)第43章 尤氏和秦可卿第52章 何爲人生第68章 王熙鳳和平兒第25章 御花園詠飛雪詩第37章 讓賈珠活下去第76章 大婚第143章 遇上天子,行了大運第128章 夫天子者,權傾天下第96章 請太上皇重掌朝政第112章 龍騎部隊和特種部隊第73章 三代天子詠自鳴鐘第135章 太后見榮府女眷第145章 懲惡第5章 出類拔萃第76章 大婚第37章 讓賈珠活下去第23章 父子雙打爭位第43章 尤氏和秦可卿第63章 榮國府喜事第134章 慶柏嫡子也要夭亡?第86章 太子不可犯第88章 杜貴妃的野心第87章 滾出宮第12章 慶柏讓朕滿意第60章 冷麪王和大將軍王第56章 九叔歸來第2章 挽弓驚人第62章 下詔禪位第43章 尤氏和秦可卿第84章 慶柏偕尤氏探喪第3章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第8章 賈代化的想法第105章 晉封忠武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