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奇功定聖恩

大周宮城,幹陽宮。

最近因大同鹽鐵違禁大案牽聯甚廣,整個神京城都隱含着動盪不安的情緒。

大同邊軍指揮北上投敵,正二品邊鎮總兵牽罪入獄,多達八家勳貴牽扯其中。

據說再過幾日,數十名牽扯落罪的邊軍將官,將被陸續押送至神京受審。

今日早朝,都察院幾名御史上奏,嚴斥勳貴子弟目無國法,驕奢貪鄙,倒賣違禁,擾亂邊陲,應予嚴懲,不可姑息。

更有繕國公之孫世襲三品鎮武將軍石光珠等勳貴,彈劾孫佔英、錢紹揚等人身具高位,屢受皇恩,卻不知感恩。

此二人相互勾結,爲禍邊城,敗壞人心,國法難容,應早日明正典刑,以安人心。

又言勳貴子弟戍邊,本秉承報國之心,卻被錢紹揚等人蠱惑教唆,犯下失矩之舉,令人痛心疾首,懇請朝廷予以教化,準其自新贖罪。

自來文武不同路,存在天然的隔閡。

如今邊軍出現舞弊投敵之事,多家勳貴子弟牽扯其中,足見武勳粗鄙失德,文官自然照例要踩一腳。

而繕國公之孫石光珠等人皆爲世家勳貴,這次大同鹽鐵違禁大案,他們都有親友子弟牽扯其中。

或爲同氣連枝之意,或爲勳貴羣體張目,自然要給涉案勳貴子弟做些開脫。

嘉昭帝收到諸般奏本,留中不發,對各方看似義憤公道,實則各藏私心,心中雖明晰,卻皆不置可否。

……

等到下朝之後,傳召內閣大學士蔡襄、兵部尚書顧延魁、禮部尚書郭佑昌、忠靖侯史鼎等心腹之臣入殿議事。

等到傳召之臣入殿侍立,嘉昭帝說道:“大同鹽鐵違禁要案已審訊完備,相關人犯罪證確鑿,只是此案牽扯極大,引動朝野波動,衆目睽睽。

因此,召集各位愛卿諮事議論政,以備裁決。”

大學士蔡襄說道:“啓稟聖上,大同鹽鐵違禁之事,牽扯大同邊軍,茲事體大。

大同總兵錢紹揚,身爲軍鎮首官,位高權重,包庇下屬,倒賣鹽鐵,收取賄賂,爲惡極大,應予以嚴懲,以束國朝綱紀!

孫佔英投敵叛國,更是死不足惜,待國朝使臣交涉北虜,引捕此賊,明正法典。

其餘從犯之人,依臣愚見,根據其罪大小,由三法司依律進行處置,以彰律法森嚴。”

蔡襄是文官翹楚,擅長政事緩急權衡,深通理事輕重機變。

他這一番話對於事態主旨立場鮮明,對事情的旁枝末節,也留下一定餘地。

畢竟今天嘉昭帝召集議政的官員,除了他這樣的文官,還有忠靖侯這樣的武勳。

蔡襄作爲文官,骨子裡難免有打壓武勳的潛意識。

但他深通爲官之道,聖上既會召集文武同殿議事,就是想在文武兩道尋求平衡。

自己如果完全以文官立場議事,必定難以全部如願,所以他才提出首惡必誅、餘者依律而辦的主張。

大周九邊重鎮,自八年前大敗蒙古土蠻部,去歲賈琮平定遼東女真,其餘並無大的戰事發生。

九鎮邊軍承平日久,已生出懈怠驕奢之狀,大同總兵錢紹揚包庇枉法,便是邊軍這種狀態的明證。

蔡襄身爲文官閣臣,目光長遠,精於權謀,深通以文制武的手段。

武勳開始驕狂擡頭,擾亂邊鎮安定,打掉一個正二品大同總兵,清洗掉一批邊軍將領,打壓遏制武將羣體氣焰,也就達到了目的。

所謂的從犯之人,依律處置,不過是他給武勳留的一個活口,那四個紈絝勳貴子弟,不論生死,都左右不了大局。

……

蔡襄稱錢紹揚爲此案首惡,也不是信口而言。

錢紹揚雖沒直接參與鹽鐵違禁販賣,但他身爲大同軍鎮首官,手中權柄極大。

孫佔英雖出身大同世家,但不過區區一個軍指揮,如果不是錢紹揚的包庇維護,他沒有足夠的依仗,如何能肆無忌憚做鹽鐵生意。

如今孫佔英投敵北虜,一時難以成擒,錢紹揚身爲大同總兵涉案,自然是此事無可辯駁的首惡。

大同鹽鐵違禁大案,已經轟動朝野,官民兩道衆目睽睽,朝廷要向天下示之以公,先誅首惡,首惡必誅,便是最要緊的一條。

……

等到蔡襄話音落地,兵部尚書顧延魁說道:“啓稟聖上,此次大同指揮孫佔英罪行敗落,便立即北上投靠土蠻部安塔汗。

此舉不可能是孫佔英倉促起意,必定是他與蒙古土蠻部早有勾結。

自八年前,平遠侯樑成宗五戰五勝蒙古土蠻部,土蠻部安塔汗的實力大受折損,遠走塞外休養生息。

但是,根據各鎮斥候探馬收集的信息,安塔汗雖因實力受損,暫時放棄南下牧馬的打算,卻沒停下積蓄實力的圖謀。

自從大敗與平遠侯之後,雖沒再領軍襲擾大周九邊重鎮,但在塞外草原卻從沒停止過殺戮征伐。

這些年他東征西討,征服殘蒙流散各地的多個部族,如今麾下掌控十萬餘戶,控弦精銳號稱二十萬衆。

比之當年與平遠侯對峙鏖戰之事,實力優勝往昔,以安塔汗的秉性和野心,他遲早還是我大周邊陲心腹之患。

臣受陛下聖意,協同禮部郭大人確定人選,籌備出使殘蒙土蠻部之事,曾向錦衣衛調閱孫佔英相關宗卷資料。

錦衣衛從孫家店鋪中繳獲的賬目,顯示孫家歷年出關遊商路線,和土蠻部活動控制區域,多有重合之處。

孫佔英販賣鹽鐵違禁之物,只怕多半都入了土蠻部安塔汗的囊中,以供其積蓄物資,蓄養刀兵實力。

孫佔英果斷投靠之事,說明土蠻部安塔汗的勢力,這些年對邊鎮之地沒有停止過滲透,像孫佔英這樣被他收攏的人物,只怕不在少數。”

……

顧延魁這一番話,讓嘉昭帝心中凜然,在場的蔡襄、郭佑昌、史鼎等都臉色一變。

他們都知道顧延魁乃是兩朝老臣,生性剛直忠誠,處事嚴謹務實,從來不是一個危言聳聽之人。

他作爲兵部尚書,會有各種渠道接觸軍武敵對信息,蒙古土蠻部是大周在北疆一大隱患,歷來是兵部關注的重中之重。

顧延魁出身邊鎮軍伍,如今官居兵部尚書,他對於北虜動向的判斷,具有相當的權威性。

剛纔他這一番話,思慮縝密,有理有據,誰都能聽出是中肯實明之言,只怕也是離事實最近的推斷。

顧延魁繼續說道:“土蠻部首領安塔汗,是殘蒙各部族罕見的一代梟雄,蒙古人稱他有乃祖之風,此人多謀好戰,野心極大。

八年前他大敗於平遠侯樑成宗,視爲奇恥大辱,這些年他私通邊關,收集鹽鐵物資,吞併蒙古部族,積蓄人口兵馬,其志不小。

臣以爲安塔汗雄心不死,來日必定會捲土重來,他和大周終歸會有一戰。

戰者,上下同欲,將士用命。

國朝世傳勳貴,曾數代在軍中征戰效力,即便天下承平日久,武勳之家永烈之氣減退,但武勳之門在軍中人脈和號召,不容忽視。

此次大同鹽鐵違禁大案,牽扯多家世勳之門,多家承爵人和嫡脈子弟落罪,以至於神京世勳豪門人心惶惶。

臣贊同蔡大人的諫言,對大同鹽鐵案首惡錢紹揚須嚴懲不貸,其餘涉案之人依律處置,不做過多牽連。

使武勳之家深明聖上教化寬宥之風,來日需爲國征戰之時,依舊保持武勳勇烈之風。”

……

顧延魁的話語說得雖然含蓄,但是在場的幾位大臣都是久經宦海,自然都聽得懂其中意思。

顧延魁對大同鹽鐵大案的處置態度,幾乎和蔡襄完全一致,首先都是要對首惡錢紹揚嚴懲,以正國法,以彰視聽。

對其他參與從犯之人,按其罪責大小,依律法辦。

予以嚴懲和依律法辦,可是天差地別的兩個尺度。

顧延魁所說的依律法辦,與其是說那三十多名涉案軍官。

不如說是特別針對四名豢養軍資的勳貴世子,還有謝鯨、戚建輝、裘良等三家勳貴。

顧延魁陳述土蠻部安塔汗居心不軌,其與大周遲早會有一戰,並隱晦勳貴將門軍中隱勢不小。

不外乎大周和土蠻部一旦開戰,要想將士用心,不出節外之患,軍中影響力不小的勳貴將門,便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此次涉及大同鹽鐵大案的八家勳貴將門,除榮國府早已退出軍武權柄,其他七家都還活躍軍伍之中。

如因此次鹽鐵大案,對這七家勳貴涉案之人,嚴加懲處,甚至除爵取命。

以嘉昭帝一貫對四王八公等舊勳的打壓態度,必定會使勳貴將門羣體心生防範。

即便這次沒有涉案其中的武勳將門,也會因兔死狐悲,而與朝廷生出忌憚和嫌隙。

一旦戰事來臨,勳貴將門與朝廷必會離心離德,畏戰退縮,動盪軍心,從而動搖國事,釀成難以預測的禍患。

其實在這一點上,蔡襄、顧延魁的諫言和顧慮,幾乎完全一致。

只不過蔡襄身爲閣臣文官,不好將寬宥獲罪勳貴的話說得太露骨。

……

嘉昭帝聽了蔡襄和顧延魁的諫言,露出思索的神情,但並未馬上表態,而是看向一直沒有發言的忠靖侯史鼎。

作爲在場唯一的勳貴將門,史鼎因身在其位,他對此事的觀感和意見,會比蔡襄和顧延魁更加直接和準確。

嘉昭帝問道:“史愛卿,你對此事有何諫言?”

史鼎正色說道:“臣以爲蔡大人和顧大人之言,目光長遠,皆爲老成謀國之論。

此次獲罪鹽鐵之事的諸家勳貴,聖上可念其先祖有功於國,施以教化之心,寬宥之情。

死罪可免,活罪難饒,可削承爵之資,可除勳爵之位,論罪流配,永不敘用,是爲國法懲戒。

此舉可存其家武勳勇烈之氣,使子弟感聖上惜功憐憫之誠,一旦瀕臨社稷武事,其家必定奮勇向前,以贖前過,再取功業。”

……

等到蔡襄、顧延魁、史鼎等人告退出宮,嘉昭帝還在思慮推敲幾位大臣的諫言。

今日被嘉昭帝傳召議事的臣子,可以說都是極其代表性,蔡襄代表文官口舌,史鼎立足武勳將門,顧延魁以國事兵事居中。

而他們的意見最終殊途同歸,雖按嘉昭帝的心意,對這些狂悖妄爲的勳貴,恨不得一擼到底。

但嘉昭帝深知,身爲九五之尊,想要明斷大局大勢,註定不能以個人喜恨好惡爲準,而須以權衡利弊爲上。

方纔顧延魁等人的主張諫言,纔是處置大同鹽鐵違禁大案的中肯之論。

嘉昭帝想通此節,對如何處置涉案多家勳貴,心中便有了大概定論。

此時,他突然想到,顧延魁所言涉案七家勳貴之家,如今皆活躍軍中,在軍中人脈勢力不淺。

這其中並不包括榮國府賈璉,世人都知,自從賈代善、賈代化過世之後,賈家已完全退出軍中權柄。

雖然榮國府扶持出一個王子騰,但嘉昭帝借賈琮被同科秀才誣告,略施手段,就斬斷了王子騰和榮國府的情分。

如今王子騰根底已失,如同水中浮萍,只是嘉昭帝手中傀儡,予取予奪,或生或死,都在君王一言而決。

依着顧延魁顧慮之事,榮國府賈璉可以說不在此列。

嘉昭帝突然想到十多日前,賈琮已上奏爲家兄求情,自己因大同鹽鐵案處置方向未定,一直沒有予以迴應。

嘉昭帝對郭霖問道:“賈琮自上本求情以來,賈家東西兩府,可有什麼動靜?”

郭霖說道:“啓稟聖上,最近賈家一切如常,只是昨日賈琮去了趟城東郊外火器工坊。

據說工坊眼線回報,賈琮問過後膛槍部件鑄造進度,且和副監劉士振商議許久,似乎對後膛槍圖紙做了改造。”

嘉昭帝聽了目光一亮,賈琮畫的那張後堂槍圖紙,他曾無數次鑑賞觀看。

他曾傳喚安插火器工坊的管事錢槐,聽他詳細解說後膛槍詳情,錢槐曾對這種後膛槍讚不絕口。

這讓嘉昭帝對這種新式火槍頗爲期待。

如今聽說賈琮對後膛槍圖紙做了改進,也不知是什麼形狀,倒是激起嘉昭帝滿腹好奇。

嘉昭帝從御案上堆疊的奏書文牘中,抽出賈琮那冊祈恩奏表,若有所思的翻閱了一下。

對郭霖說道:“傳朕旨意,召賈琮入宮覲見。”

……

寧榮街,伯爵府。

書房之中,賈琮又將昨日所寫的奏書,仔細潤色了一遍。

這份奏章之中,他詳盡敘述後膛槍的簡化設想,這種枯燥的營造敘述,想讓外行人讀懂其意,言辭斟酌讓他費了些功夫。

等到奏章潤色完畢,又仔細謄抄了一遍,準備明日就呈報宮中,以嘉昭帝對新型火器的熱衷,這份奏章必定會發生預想的作用。

這時,院子外傳來五兒的聲音:“平兒姐姐怎麼來了,三爺正在書房呢。”

賈琮聽到平兒翠麗動人的聲音:“二奶奶得了喜信,王家老爺送了不少滋補之物、時令鮮果。

其中還有一箱嶺南來的新鮮荔枝,據說是冰鎮保存,走了上千裡地過來的,看着有些稀罕,二奶奶讓我送些給三爺嚐鮮。”

五兒笑道:“這個季節的荔枝倒是稀罕物事。”

當日在鳳姐院裡,王熙鳳當着賈母和王夫人的面,說來了平兒的事情,東府這邊自然都已知道。

因此賈琮院子裡的人,如今見到平兒,多半有些自己人的意思,言語之間自然要多些親近。

王熙鳳或許也是有意爲之,最近日常都會找些藉口。

或是來問賈璉之事的消息,或是送些新奇好用的物件,讓平兒時常來往東府,在賈琮院子進出多混些臉熟。

賈琮知道清楚王熙鳳的心思,不過也不放在心上。

王熙鳳已在榮國府將話說開,平兒除了入自己房頭,已經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他自然會好好待她。

……

賈琮將謄寫好的奏本放好,見平兒提了籃紅豔豔的荔枝進來書房。

笑道:“這一籃荔枝從西府拎來可是不輕,太過勞累平兒姐姐,以後有這樣的事,傳個口信過來,讓二姐姐吩咐人去拿就好。”

平兒俏臉微微一紅,顯得異常俏麗動人,說道:“二奶奶如今不管事,只是在院子裡養着,我也比平時清閒了許多。

我可沒那麼嬌貴,一籃子東西自己走幾步罷了,那裡還有吩咐別人來的道理。”

兩人正說着閒話,突然娟兒來報信,說宮裡內官到府上傳信,聖上口諭傳三爺進宮面聖。

賈琮和平兒聽了都吃一驚,賈琮看着桌上的奏本,心說這事情來得倒是及時。

這天正巧芷芍帶了英蓮和邢岫煙,去了城外尼牟院看望修善師太和妙玉,齡官去了黛玉房中,晴雯也不知去了那裡。

五兒連忙進屋,幫賈琮梳髮淨面,還要翻找得體衣裳,因賈琮如今丁憂卸職,入宮只能穿戴常服。

只是這些房內之事,尋常都是五兒和晴雯一起做,一個人有些手忙腳亂。

平兒在一旁見了,臉色變得愈發俏紅,見五兒翻箱倒櫃找衣服,便上前幫賈琮拆了髮髻,用篦子細細梳理頭髮。

她雙手甚是伶俐,沒一會兒就幫賈琮重新結了髮髻,上了髮簪玉冠。

兩人圍着賈琮一頓忙碌,好不容易收拾完畢,賈琮對着平兒一笑:“今日勞煩平兒姐姐了。”

五兒在一邊笑道:“以後勞煩的時候還多着呢。”

平兒紅着臉正待說話,卻見賈琮拿了寫好的奏本,已快步出了內院。

第五十七章 啓子入局深第426章 解釦春夢香第515章 巨孽可覓蹤第二十七章 母爲花魁第185章 賜宮花釵裙第497章 風雲出我輩第239章 寧國爵之爭第174章 暗室騰刀光第三十六章 好個女賊第292章 富貴惑人心第三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458章 榮國孽情生第135章 藥盂搗脂香第238章 心思各自藏第403章 相見勘迷局第113章 纖手梳青絲第347章 清流洗舊孽第393章 湮滅的世家第八十一章 鮮花插糞土第327章 防禍改薄命第473章 生死轉乾坤第404章 鄒氏遺秘賬第499章 落罪待承爵第272章 離別各自情第351章 秘盒生疑竇第467章 邪孽爲龍種(月初求票)第545章 秘冊掀風雲第470章 詔旨賜姻緣第119章 初見秦可卿第九十五章 榮國出案首第359章 若絕鴛鴦偶第八十八章 孤清生緣法第二十八章 詠梅驚四座第六十八章 怨懟從天降第508章 榮盛引覬覦第139章 佛前種情因第九十四章 蟾宮初折桂第188章 中旨彰聖心第135章 藥盂搗脂香第313章 勳恩意鏘然第472章 問吉迎婚詔第119章 初見秦可卿第三十六章 好個女賊第104章 帝心感其類第334章 深院亂別情第342章 枉法引災患第335章 解裳生暗愫第517章 薛門顯鳳姿第八十九章 宮闈傳密辛第493章 送美謀破局第111章 恩賜觀秘劄第159章 咫尺紅塵香第128章 無因喚香菱第210章 宏文驚世法第三十五章 黛玉讀詞第322章 不嫁豬狗輩第五十五章 泓秀夜探第四十五章 寫不得字第381章 小院生春光第316章 恩怨有爲法第265章 嚴冬的殺戮第126章 寒門生嬌花第466章 蕭牆生巨禍(月初求票)第542章 危緣自有途第494章 奏除榮國爵第543章 金風迎玉露第321章 打蛇在七寸第207章 字帖藏私隱第428章 籌謀引賜婚第410章 恩義延兩世第399章 巧語渡陳倉第305章 上皇的賜禮第522章 遼東生端倪第九十章 拜壽意不軌第166章 文華動江南第三十三章 聲名初顯第112章 書山再啓程第371章 巾幗傲鬚眉第426章 解釦春夢香第453章 抄滅終成禍第168章 玄墓蟠香寺第八十七章 辭鋒快如刀第四十二章 刁奴逞兇第542章 危緣自有途第302章 高麗的野望第七十六章 素手錄書言第178章 無由招舊怨第133章 棲霞見寧王第326章 喬遷伯爵府第418章 中車展血戾第141章 奇思達天聽第375章 江流現疑蹤第528章 紅顏逾情歡第541章 天命終有無第551章 暢言留香軟第468章 榮國傳婚訊(月初求票)第201章 未雨先綢繆第471章 聖心不可欺第186章 緇衣承芳澤第535章 籌謀佞聖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