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三)

劉玄見惠如和尚這般樣子,微微一笑,不去管他,只顧往下說。

“我看那些倭兵,穿扮皆是半僧半俗,臨刑前都是一聲阿彌陀佛。我又看了一些他們帶着身上的家信,知道這些倭兵不是僧兵,就是信奉你宗的武士。求財以爲立宗資本只是其一,更想借由肆掠我東南,與三吳州軍接戰,磨練你的這些佛兵,以爲此後回國後的根本。當時我傳令將這些倭兵悉數斬殺,你眼中全是絕望悲憤之色,雖然一閃而過,卻逃不得我的眼力。你這廝,可不是什麼心存善念的正經和尚,那些海賊被斬殺,你定然不會如此悲憫絕望,只有絕了你的謀劃希望,纔會有這等神色吧。”

“我看你書信手札,你在東倭國內如過街老鼠一般,各處皆容你不得。但你出身清貴,又素有薄名,怎麼就容你不得?你到底做了什麼傷天害理之事,才被逼不得不出海避難?自然是異端邪說了,你書信字眼間透着要建地上佛國的意思,且這佛國與你本家的一向宗不同,以淨土宗爲本,僧俗合一,以佛義戒律爲法。恐怕只有如此偏激,東倭僧俗兩界才容你不得。”

“你要想實現大願,錢糧兵馬缺一不可。可這些你在東倭皆不可得,一出頭就要被各方絞殺。無計可施時,全麻子、片湯李拉你入夥,卻是正中你下懷,借襲擾肆掠即可聚財,又能練兵,一舉兩得。所以你暗遣人去,把你的信徒武士們都招了來,混入海賊中。惠如和尚,我說得對還是不對?”

惠如和尚看向劉玄的神情,如同是見了鬼神一般。過了許久才長嘆道:“小僧聽聞大人的神明燭照,屢明奇案,心中有了大忌,所以纔不敢應侯孝康等人之約,去杭州勾當。以爲是高估了一番,現在想來,還是低估了大人的才智。”

說罷,惠如自跟倒竹筒一般,徑直說道:“侯孝康、楊鳳棲等人與海賊勾連私通的罪證,我全有。當時我設計,叫全麻子、片湯李如此這般,逼得侯孝康、楊鳳棲等人寫了片紙書信,雖然沒有具名,但字跡不會錯,一對便出。還有明、溫、臺、越、杭、處、秀、湖等州縣的富商世家,或爲求得海上平安,或求掩護走私,轉輾求託,書信、兌票等證物皆有。我自叫心腹藏在了杭州靈隱寺某處亭子外的樹下。”

“就這些?”

“回大人,還有還有,海賊倭兵在兩浙外海有四處巢穴,我都能一一指出;海賊和倭兵們搶掠所得,皆藏在兩處海島上,地點位置我知道,我都能一一指出。”

“就這些?”劉玄還是這般不淡不鹹地問道。

惠如和尚一咬牙說道:“耽羅島的防備都是我佈置的,各處要害虛實我都能一一指出,屆時天朝水師趁風而至,可一舉而下,不費吹灰之力。”

劉玄盯着惠如和尚看了一會,才悠悠地說道:“惠如啊,你這和尚,真正的一顆狐狸心啊,要是你這廝來我朝做官,妥妥的奸諂權臣啊。我要的是浙西白蓮兩宗教的消息。”

聽到劉玄一字一頓地擠出來的最後一句,惠如和尚嚇得猛地站起身來,但是在劉玄的目光中,又喏喏地坐了下來。他的喉結上下滾動,低着頭,半天還是不願開口。

劉玄卻是開口了,“你這和尚,事到如今,還不死心,居然還隱瞞。你將護衛武僧雲月掛單在永嘉縣的崇光寺,怕是自己從溫州逆甌江潛行而上,轉處州入衢州婺州,面見白蓮兩宗教的那位掌教。大家都是淨土宗而出,一蓮生多枝,說不得還真能談到一塊來。”

惠如和尚面如死灰,卻是在兀自強辨道:“大人怕是猜錯了。小僧只是遊歷閩海,遍訪名寺而已,雲月那時得了病,只得暫居崇光寺。”

“惠如和尚,你的一封書信,一位叫做高藤秀明的人寫給你的,上面寫了一句話,‘爾前述的勾蓮藤,頗有藥效,求採購一二,以行試用。’我在永嘉縣查破毒妻案時,事主李由蒲的族兄李由志善用草藥配蛇毒,可無色無味,其供述中一味草藥名叫雷藤草。此草在兩浙諸地皆叫此名,唯獨在嚴、衢兩州卻叫做勾蓮藤。本官如何得知的?永嘉縣主簿原是藥材世家,故意在本官面前賣弄了一番。”

惠如和尚滿頭是汗,臉色轉爲鐵青,坐在那裡還是一言不發。

“你這和尚,我如何不知你的心思?這浙西兩宗教之處,怕是你最後的退路吧。無妨,不如跟本官做個交易,把他們的消息悉數託告,本官得了富貴,不妨送你一程,助你回東倭國建地上佛國。”

“大人此言可真?”惠如和尚眼睛一亮,迫不及待地問道。

“兩宗教,本官已知其懷有異心,就算沒有你的訊息,我也可上奏朝廷,四處佈局,慢慢圍住,他能逃出生天去?所以兩宗教訊息對於本官只是錦上添花,本官要是沒有誠意,你說出兩浙那些人的罪證時,便可棄你不用,視爲死物。”

“大人,小僧犯了天條,只恐難逃天朝法度?大人如何度我活路?”惠如和尚不相信地問道。

“你這和尚,卻是沒在本朝做過官啊。起出罪證,你再結下具狀,便是鐵證如山了。屆時你是死是活無關緊要了。到時我隨便指個倭兵賊首,說他是惠如,那他就是惠如和尚。何老將軍、謝大人是見過你,但我說明利害,他們自然會幫忙遮掩。到時再報個病故,漏澤園裡一燒,這惠如和尚便在朝廷的文檔裡了賬。屆時你再化作他名,自去安妥之處便可。”

惠如和尚聽劉玄這麼一說,臉色露出喜色,如此一來,還真是一條活路。

“大人,你真願助我?”

“在東倭立地上佛國又何妨?要是爾等舉國拜佛吃齋了,我朝倒可以絕了倭寇之患。再說了,就算我助你,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就憑你現在的底蘊實力,能捲起多少風浪?不過是讓你東倭再多亂一番,多死上一些人,卻與我何干?”

聽着劉玄的這振振有詞,刷新了惠如和尚對天朝官吏的認識。不過他如此坦言,倒讓他相信劉玄的真誠了。

“小僧知曉了大人的誠意,願說。”惠如最後說道。

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三百三十九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三)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七十六章 元夕聞名青玉案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二)第一百九十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二)第三百零三章 束手小心觀浮世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二百六十七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卻謀史館清貴職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二)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七十六章 元夕聞名青玉案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四十四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六十八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四)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五)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一)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只當遠引過平生第一百六十三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二))第一百四十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