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

柳湘蓮走在愚園外院子裡,只見園林織錦,堤草鋪茵,鶯啼燕語,蝶亂蜂忙,景色十分豔麗。須臾,轉到一處叫桃蹊的地方,只見那裡花渾如萬片丹霞,千重紅錦,好不爛熳!有詩爲證:桃花開遍上林春,耀服繁華色豔濃。含笑動人心意切,幾多消息五更風。

走了幾處角門,來到一處臨湖的亭閣裡,只見裡面坐着兩人。左邊坐的那位柳湘蓮認識,正是他曾經救過一命的薛虯。右邊坐的那位,頭戴一頂前一片後一片的竹簡中兒,旁縫一對左一塊右一塊的蜜蠟金兒,身上穿一件細領大袖青絨道袍兒,腳下着一雙低跟淺麪灰佈道鞋兒。雖有三分儒雅,卻是藏不住那七分英雄氣概。若非漢祖斬蛇時,定是光武馭龍來。

“草民見過漢王殿下。”柳湘蓮上前唱諾作揖道。

“起來吧。”劉玄揮揮手道,“先到一邊坐着歇息會,我還有事跟虯哥兒說。”

“遵鈞令。”柳湘蓮老老實實地應道。

“賈府那邊的事情查得如何?”劉玄轉向薛虯問道。

“回殿下,新成立不久的京師警政署財稅偵緝支隊接辦了這件案子,有了利豐社京師分號的帳薄,案件很容易就找到了突破口。涉案的掌櫃、二掌櫃、賬房、庫房二十三人,悉數被緝拿歸案,然後封存了賈府在京師商鋪所有的帳薄。從十年前到現在,採用虧空假賬等各種手段,總計貪墨了一百六十七萬兩銀子,佔賈府商鋪收益的近四成。主犯是賴大,其餘周瑞、吳登新等七位賈府外管事皆牽涉其中。”

聽到薛虯的話,柳湘蓮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只是漢王殿下跟前,他不敢失態,只能強忍着心中的詫異,保持着平靜。

劉玄看了他一眼,繼續對薛虯說道:”果真是勳爵世家第一府,養出的家僕下人都這般不同凡響。案犯自有有司處置,賈府那邊怎麼個態度?”

“回殿下,賈府還能什麼態度?聽到涉案金額和人員後,是驚得目瞪口呆,老太太、政老爺和寶二爺都有些驚慌失措了。以爲只是個不大不小的窟窿而已,卻不想居然是個無底洞。財稅偵緝支隊查封賴大家產,居然有十幾畝的園子,養了近百位家僕下人,比州縣一般的高門世家還要闊綽奢靡。”

“他們以爲只是甄家治家不慎,御下不嚴,才鬧出下人貪墨、惡僕凌主的事情來,我早就提醒過他們,可是這些人安逸日子過慣了,只要還能對付得過去,卻是不願意去擠膿包,除寄蟲。卻不知道癰疽寄蟲一日不除,一日就在吞食着本體血肉,禍害無窮,直到本體燈枯油盡。”

說到這裡,劉玄揮揮手,不客氣道:“後續的事自有他們自己去頭痛,關鍵是我們從賈府這起案件能總結些東西出來。京師和地方的高門世家,能像薛府出你這樣能人的府邸不多。想必大多數是像賈府那般的,不會親自去打理生意,總是委託下人和家生子去打理產業。”

“殿下英明,京師和地方的情況莫不如此,主人家或忙着讀書做官,或只顧享樂,家裡的田地、山林和商鋪,都是交由下人處置,多半是族人和家生子,覺得信得過。像賴大這等無法無天的有,但是恪守職責,謹守本分的也比比皆是。”

“我會叫《商報》、《吳華字報》等報紙把這事好好報一報,引起大家注意。這不是小事。不僅事關高門世家的田地產業,海船商隊也息息相關。虯哥兒,你說海船裝上滿滿一船的貨品,遠渡萬里海路,或是商隊數十上百匹馱馬,沙漠草原數千裡,一路上不知道會遇到什麼事情,安危盈虧悉數操於領隊掌櫃的手裡。”

“以前靠道德操守,這樣不行。既不能讓恪守職責的吃了虧,也不能讓失職貪墨的逃脫了。我琢磨了一下,是不是該定個《信託準則法》。”

“殿下,請問信託是個什麼意思?”

“很簡單,比如說,我把指定的財產委託給你,悉數交給你經營,然後所得盈利可按指定方式收回,或者轉付給指定的某一位。同時,你也能夠分享一定比例的盈利。這一系列的行爲,是以誠信爲基礎,所以叫信託。我設想的信託行爲分三方,財產委託人,被委託人以及受益人。”

薛虯琢磨了一下,問道:“殿下的意思屬下大致明白了,《信託準則法》就是約束和規範信託行爲三方的權利和義務,以及責任和收益的律法。”

“沒錯,信託行爲有多種。信託時約定還要收回財產的,那如果委託人破產了,信託出去的財產要不要受牽連;約定不能再收回財產的,能不能不受牽連。還有信託的財貨也有很多種,有田地,有工廠股份,有的乾脆就是銀子銅錢,那這些不同財產的信託又有什麼規矩,如何分配收益等等。都需要考慮得清清楚楚。所以我想讓你召集一羣幫着各高門世家打點生意的掌櫃們,合計下,把這些事情都理順了。再找幾個精通律法的,擬定一份草案出來,遞交給中書省的李相他們去審覈。”

“殿下,這萬萬使不得。律法乃國器邦典,屬下一介草民,怎麼能夠輕易涉及其中。”

“專業人的做專業的事。這《信託準則法》就屬負責經營的掌櫃們最熟,不以你們的意見爲主,難道叫李老大人帶着一幫翰林在中書省裡拍着腦袋亂想。當然了,肯定還要保證委託人的權益,所以需要李相召集代表委託人的世家官勳們,討論掌櫃們提出的草案。”

薛虯不做聲了,他知道閣老李秀其正奉劉玄之命,帶着一幫精通律法的官員在編撰和草擬《國家制度和職責法》、《訴訟、起訴和審判程序和制度法》、《民法通典》和《刑法通典》,爲下一步的資政院做準備。

而劉玄的做法也正符合他所說的,“專業人做專業的事”,農林耕種相關的律法,徵集農牧有關的官員意見之外,還隨機召集各地的老農牧民,詢問他們的意見;營造水利方面的律法,則徵集擅長營造水利方面的官員和工匠等意見;還比如新草擬的《專利保障和授權法》則大部分是在徵求工匠和商人們的意見,官員們的意見是其次,因爲明白專利保障和授權的官員真沒幾個。

《信託準則法》叫熟悉這塊的掌櫃們來草擬,那就不叫事了。

“屬下謹遵殿下鈞令。”薛虯決定接下這件事來。

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一百四十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五)第六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一)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九十三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三)引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四)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四)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三百零三章 束手小心觀浮世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一)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九十三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二)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二)大秦官職 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二)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十三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第十章 喜逢茶樓有私會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間何處無春到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一)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一)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十三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二)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第七十五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四)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七十五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