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場旅行,在旅途中你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騙局和困難;此時,有的人能逢凶化吉收穫幸福,有的人卻傻傻的沉醉其中不可自拔,甚至甘之若飴。
此時的李知畫便是如此,傻傻的戀愛中的女人。
“表哥,畫兒……”她一時有口無言,回想自己已嫁作他人婦,從小所受的‘三從四德’的教育如枷鎖,讓她無法掙脫,也不敢不守婦道。
這些道理,皇后懂、二皇子也明白,但不會有人告訴李知畫。
皇后已屏退左右,自己也悄悄離開,二皇子將李知畫攬入懷中,甜言蜜語及漫天承諾迷得李知畫暈頭轉向。甚至不顧道德倫常環抱二皇子的腰。同時,她承諾,會成爲三皇子身邊的細作,監視他並將探聽的消息傳給二皇子。
只爲了換取二皇子對“表哥說話算話,登基之後會封我爲後?”這個疑問肯定的回答。
此時不趕緊好言好語哄着更待何時,二皇子許諾,一旦登基,就冊封她爲皇后,她的孩子爲太子等等,讓她心花怒放,徹底淪陷了。
“好,我答應你!”
李知畫如含羞待放的花兒,開得正嬌豔卻不知暴雨將至。
就在此時,嚴貴嬪宮中,三皇子陰沉着臉,握着茶杯的五指逐漸收緊。
昨日他大婚喝得酩酊大醉,絲毫沒有洞房花燭夜的氣氛,今日清晨他更是早早起牀,先是在校場鍛鍊一會兒才進宮,至始至終沒有提起李知畫此人。但當得知李知畫進宮後直接去了宣昭宮且到現在都沒有出來,三皇子心裡十分不快,覺得李知畫瞧不起母妃更是瞧不起自己。
相對於他的生氣,嚴貴嬪要冷靜得多,眼看就是午膳十分,嚴貴嬪吩咐宮人準備吃食,並安慰他道:“皇兒何必生氣,不過小事罷了,不值得。”
家世差,位份低,這麼多年嚴貴嬪在宮裡摸爬滾打,人情冷暖、冷眼白眼什麼都看過。若這些她都放在心裡,都計較,那她絕對在後宮裡活不下去。
“你要切記,不可輕易吐露喜怒哀樂,尤其對無關緊要之事,這些都是爲君者需記住的。”
嚴貴嬪私底下竟教導他爲君之道,而他也沒有變現出驚奇情緒,想來這並非第一次。
“兒臣記下了。”三皇子自小長在嚴貴嬪身邊,嚴貴嬪雖爲女流,但見識不弱,故而三皇子每每聽了嚴貴嬪之言都受益匪淺,也很佩服。
見狀,嚴貴嬪滿意的笑了。
就在此時,外面傳來‘奴婢參見皇子妃!’的聲音。
“她還有臉來?”三皇子忘形低怒後,惹來嚴貴嬪怒視才收斂自己的情緒。
李知畫款款而來欠身請安:“臣妾見過母妃,見過三皇子。”
她語氣不鹹不淡,略帶幽怨,很符合洞房花燭夜被冷落的氣質。也博得嚴貴嬪同情,且不管真心還是假意,至少嚴貴嬪對她態度不錯。
“畫兒來了,快來一起用午膳,母妃不知你喜歡吃什麼,如果這些都不喜歡,母妃吩咐小廚房重新做。”
滿滿一桌菜,色香味俱全,很豐盛。李知畫也沒有故意挑刺,淡笑道:“母妃,這些就很好,不必麻煩了。”
還算識大體,三皇子滿意的點頭。
他最怕女人撒潑無理取鬧,只要李知畫安分守己,他雖然給不了她恩愛白頭,但皇子妃之位定會施捨給她。
一家人沉默的用了午膳,李知畫被留在宮裡陪嚴貴嬪說話,三皇子則出宮去了,剛回府便有下人來稟告,說是安樂侯承襲爵位的消息。
這可大大不妙啊,安樂侯乃大皇子舅舅,門楣氏族哪有不相幫的道理,這段時間大皇子在廟堂上十分活躍,雖然大皇子一直說被逼無奈不得不聽從父皇旨意,但他仍覺得大皇子並非真的與世無爭。
三日後李知畫回門,三皇子作陪。
前腳剛踏入李府,三皇子與李相到書房密談至傍晚,若非下人們稟稟告晚膳已備好,估計他們的長談不會停。
偌大的李府唯有他們父女兩位主人,據瞭解,李夫人生李知畫時難產而亡,而李相對其夫人情深意重這些年沒有續絃,獨自撫養李知畫長大成人;身爲相府獨女,皇后侄女,李知畫被寵得很任性,囂張跋扈,乃京中一霸,現在收斂穩重許多,少不得李相請來教養嬤嬤好好打磨一番的功勞。
晚膳過後,兩人又鑽進書房繼續剛纔的密探,徒留李知畫一人百般無聊的在院子裡亂逛。
奈何如今是冬天,花草凋零,唯有梅花孤單綻放,沒什麼看頭。
於是,李知畫帶着好奇心一點點靠近書房,爲了掩人耳目她特意叫丫鬟端着茶水跟上。
書房外,有小廝看守,遠遠望着李知畫過來,小廝匆匆跑過去問安:“奴才參加皇子妃。”
“起來吧!”李知畫剛準備過去便被小廝攔住了,說是相爺吩咐不許任何人靠近書房。
無奈,李知畫只得憤憤不滿的離開。
“爹他們在說什麼呢?這麼神秘?”
次日,李知畫的疑惑被朝堂上一則突如其來的消息揭開。
同時,這則消息也讓許多人氣急敗壞。
朝堂上,李相上了一道摺子,內容只有陛下知曉,隨後陛下下旨將三皇子放入兵部學習。
那可是兵部啊,非陛下親信不得進入之地,憑什麼三皇子能輕而易舉地進去。雖然沒有掌控實際兵馬大權,但有機會和兵部官員接觸培養感情,將來就有可能發展爲黨羽,俗話說:見面三分情不是嗎?
“父皇,此舉萬萬不可啊,兵部乃六部重中之重,怎可隨意變動啊,萬一機密泄露,大秦怎麼辦?”死對頭二皇子最先跳出來反駁。
自上次被馬踩斷腿,好了之後,走路有點顛簸,二皇子變得不太自信,更是見不得別人好。
其他皇子及其黨羽也不同意陛下之決定,有二皇子這隻出頭鳥在前,其他人也紛紛上書請陛下收回成命。可惜木已成舟,覆水難收。
陛下怒斥衆人不知造福天下百姓反而在雞毛蒜皮小事上揪着不放,劈頭蓋臉的怒罵讓衆臣不敢言。但紛紛猜測,曾經陛下英明神武,這段時間怎麼變得喜怒無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