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哪怕早就做了安排,但是誰不能保證萬無一失。到了內宮和外宮分別的時候,蕭鐸還是不安,讓她身處荊棘虎狼環飼之中,如何能夠不擔心?再三叮嚀和囑咐,“你就跟在王妃身邊,少說話,也不要跟別人走,我儘量早點過來接你。”

接你?旁邊的端王妃心中冷笑連連,很好……,丈夫現在眼裡只有表妹,徹底沒有自己這個妻子了。

蕭鐸一直在擔心鳳鸞,哪裡還功夫管她是個什麼表情?吃不吃醋?視線完全落在鳳鸞身上,再次重複,鄭重道:“我說的話,你記住沒有?”

這是把自己當成了小孩子?鳳鸞能夠清晰的感受到他的關切,再想起最近這幾個月他的專寵陪伴,細心照顧,聲音不由放柔了些,“知道了,進去以後我就跟在王妃身邊,不多走一步,也不多說一句話。”

或許,是自己要求的太多罷。

其實按照規矩來,自己只不過是一個側妃,就算家世好一點,那也是一個“家世好點的側妃”。正常情況下,他寵愛自己,肯維護自己,經常到暖香塢留宿,就已經達到世俗要求的標準了。

說起來,現在王妃得到的還不如自己多呢。

自己總想着斬斷感情,可是卻每每都是無法真的斬斷。或許,是因爲心底深處害怕受到傷害,所以總想着若不曾得到,將來就不會有失去的痛苦。卻沒想想,其實過程也是一種得到。

他已經對自己很好了,爲什麼非要執著於他的不好,讓自己不開心呢?想到此處,聲調不由更柔和了一些,“王爺放心吧,去罷。”

蕭鐸還是放心不下她,但眼下人來人往的,一直站在不走引人注意,不便久留,只得凝重頷首,“好,你當心一些。”

端王妃在旁邊勾了勾嘴角,心下嘲笑。

正在說話,有眼熟的宮人跑了過來,說道:“酈邑長公主已經到了,正在轎子裡等鳳側妃過來,還請鳳側妃快些過去。”

蕭鐸笑道:“有大皇姑陪着你我就放心了。”一臉放鬆之色,故意掩蓋內心對她的擔憂,擺了擺手,目送她和端王妃先進了內宮。

鳳鸞到了裡面,上了酈邑長公主的軟轎,請安道:“見過長公主殿下。”

酈邑長公主看着她,“別怕,今晚我一直陪着你。”

鳳鸞看着她那柔和慈愛的目光,目光微微一頓。就算自己和她有芥蒂,但終歸是站在同一條戰線上,她是護着自己的,不是來害自己的。眼下有她陪伴,的確安心,自己心裡承她這一份人情。

因而道了謝,“多謝長公主殿下關懷。”

“坐罷。”酈邑長公主所用的軟轎比較寬大,但兩個人坐還是稍顯擁擠,不可避免的會挨在一起,“阿鸞。”替她掠了掠耳邊碎髮,繼而微笑不語。

自己和鳳淵一起算計了她的婚事,小姑娘心思直來直去受不了,這是難免的,外孫女還年輕,將來還要經歷很多風雨。等她將來回頭一看,這點磕絆其實不算什麼。蕭鐸並非拿不出手,就算現在功不成、名不就,等到將來鳳家把他推上了那個位置,不就是天下第一矜貴人了嗎?

至於端王妃,皇后的位置她想都不要想!

就憑她和穆夫人搗的那些鬼,暗地裡對阿鸞做的那些手腳,自己早就不能容她,不過是想着現在讓阿鸞藏在後面,以免成爲風口浪尖的靶子罷了。

軟轎往前行了沒多久,到了內苑,到此處換了肩輿。

酈邑長公主領頭坐在最前面,後面是端王妃、鳳鸞,三人一起到了永壽宮,分別給秦太后見了禮。然後酈邑長公主在旁邊坐下,端王妃和鳳鸞則是站着,周圍還有太子妃、成王妃、安郡王妃,以及各府的側妃。另外半屋子則是一些低等嬪妃,只有嬪位以上和公主才賜有座位。

範皇后保持着得體的微笑,掃了一眼。

鳳鸞原本站在角落裡面,儘量隱藏自己的行跡,被那道眼風一刮,頓時覺得渾身汗毛豎起。那目光怪怪的,像是硬羽毛撓過一般不舒服。皇后肯定是恨自己的,自己知道,但卻只能裝作不知道。

可能是酈邑長公主的震懾很有用,大半天的儀式走下來,居然風平浪靜。

不過想想也不難理解,範皇后就算恨自己,也不會明着來,直接抓人打殺是不可能的。或許是自己太過緊張,範皇后會爲了太.子黨的大局隱忍?又或者,她會選在別的時間地點動手?總之,儀式走完就早點回去好了。

但是早不成,得先去蔣恭嬪宮裡呆一會兒,一則拜見,二則等蕭鐸過來。

不然自己單獨一個人走更不妥。

酈邑長公主依舊全程陪護,在景合宮內撥着茶,像是嫌棄茶葉不好,始終撥來撥去都沒有喝。蔣恭嬪和端王妃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話,並不搭理這邊,反正大家心知肚明合不來,不撕破面皮就行了。

“母妃,大皇姑。”蕭鐸的聲音終於在外面響起。

其實沒有等多會兒,他就匆匆過來,鳳鸞卻覺得過了很久很久,聽到他的聲音,趕忙扭頭看了過去,一直提着的心像是有了着落。

她不由一怔。

原來……,自己是如此的期盼着他過來嗎?有他在身邊才覺得安心?畢竟……,他纔是自己名正言順一輩子依靠的人。想到此,不由喊了一聲,“王爺來了。”

蕭鐸看着她那殷殷期盼的目光,一顆心都化了半邊,可是當着別人,還得一本正經繃着臉,輕輕點頭,“嗯,前面剛忙完。”

“老六。”蔣恭嬪覺得總算有個可以說話的了,說了幾句閒篇,便問:“你府上的苗氏二月裡該生了吧?等生了,記得給往宮裡送個信兒。”

若苗氏生的是兒子,就抱她的;若不然,就退而求其次抱魏氏的年哥兒。

不是自己着急等不得,而是眼瞅着鳳氏已經是一人獨寵,聽說最近連王妃都摸不着兒子的邊兒,更不用說其他人,等下次有姬妾懷孕,誰知道是什麼時候去了?自己可沒功夫慢慢等。

蕭鐸見母親臉色焦急,心下明白,母親這是惦記着抱養孫子的事兒。因爲苗夫人那邊還沒有生,並沒公開,連王妃都不知道,只之前跟阿鸞道了幾句煩惱。眼下不是細說這個的時候,只應道:“是,苗氏生了就派人進宮送消息。”

端王妃也笑道:“只等苗夫人一生,就往宮裡給娘娘報喜訊。”

蕭鐸又陪着蔣恭嬪說了幾句,都是一些喜慶話,沒說太久,便道:“今兒宮裡人多忙亂,兒子和王妃她們先回去,母妃歇着,明兒兒子再來陪母妃說話。”

端王妃心下輕笑,和王妃她們?這會兒倒是記得拿自己當筏子了。

蔣恭嬪則是比兒媳更加不滿,這凳子還沒坐熱,兒子就要走,不就是怕他那寶貝心肝有事兒嗎?可見兒子大了都不由娘,全給狐媚子勾引走了。

也怪自己當初沒有親自帶他,多託付於長孫嬤嬤,母子感情不夠深厚,----不過這能怪得了自己嗎?當時生他的時候還年輕,整天巴望着皇帝能多來幾趟,好再生下一個男胎固寵,卻不想是個女兒。

想到此,要抱養一個孫子親自撫養的心更強烈了。

蔣恭嬪再次叮囑,“記得,苗氏生了趕緊送消息進宮。”

端王妃心下微微怪異,婆婆怎地如此關心苗夫人懷孕了?不管生男生女,那都和嫡長不沾邊兒,和愛寵也不沾邊兒啊。

“好。”蕭鐸應了,打斷了王妃的思緒,“走罷。”

端王妃和鳳鸞都福了福,一起告退。

酈邑長公主跟着一起出門,一直到出了宮門,才分別,還叮囑蕭鐸道:“最近妖魔鬼怪太多,你小心點兒,別讓阿鸞被人給算計了。”

蕭鐸應道:“大皇姑放心,侄兒心裡有數。”

鳳鸞福了福,“長公主慢走。”

端王妃對這種局外人的處境感到厭煩,只等酈邑長公主一上車,她就鑽到了馬車裡面,眼不見、心不煩,省得看他們的嘴臉。

丈夫不管自己,行啊,那就權當他已經死了。

反正自己有兒子,養大兒子就好了。甚至惡毒一點的往深遠處想,丈夫死了,崇哥兒是名正言順的下一任端王,自己做了老封君,日子不知道比現在快活多少呢。

端王妃在馬車裡面閉上了眼睛,心中怨懟。

今兒是正月初一,哪怕王府的侍衛已經在前面開道,但還是擋不住人多啊。因而馬車行進的頗爲緩慢,而周圍各種叫賣聲、吆喝聲,都是不絕於耳,隱隱還有小孩子的嬉笑打鬧聲。

端王妃聽得心煩,只想早點回去歇着躲清靜。

忽地聽得外面有人喊道:“哎呀,我看見孔明燈了。”又有人道:“還沒有到十五上元節,又是白天,放孔明燈做什麼呢?看着也不好看啊。”

孔明燈?端王妃雖然好奇,但是不能掀開簾子伸出腦袋去看,也只有聽聽了。

“天哪!掉下來了!”

“快跑……”隱約聽到這麼幾句驚呼,馬上便是人羣大亂的動靜,周圍全是各種慌亂的腳步聲,驚呼聲,顯然已經亂作一團。

端王妃吃驚不已,正要詢問,“撲通”一聲,一盞孔明燈正好掉在馬車前面,火油潑灑,頓時把車簾子給燎了。外面駕車的婆子的衣服也給燎着,一面跳下車,慌不迭的撣自己身上的火,瞅着車簾子燃起,又趕緊不顧燙手扯了車簾子。

婆子驚慌道:“王妃,快下來吧!等下要燒着了。”

端王妃被嚇得呆了一瞬,繼而醒神,趕忙戴上帷帽出來。

剛下馬車,就見丈夫在前面打算掉頭騎馬衝過來,偏生人多太亂,馬兒根本就行不動。他目光焦急,拔出利劍喝斥道:“讓開!”被刀劍一嚇,加上週圍的侍衛拼命幫忙,這纔開闢出一條勉強通行的道路。

“王爺……”端王妃目光殷切的看了過去,喊道:“我在這兒!”

蕭鐸看了她一眼,匆匆道:“讓侍衛護着你,找個僻靜的地方躲着!”然後頭也不回的離開,直接上了鳳鸞的馬車,掀開簾子,聲音隱隱傳來,“阿鸞,你下來,站在我身邊……”後面人羣聲音太吵太亂,聽不清了。

端王妃的整個魂也被抽離了。

她忽地笑了起來,“哈,哈哈……”眼裡盡是無邊無盡的恨意,無邊無盡,把她整個人都籠罩起來,恨意濃濃。平時丈夫偏寵表妹自己都忍了,可眼下生死關頭,丈夫居然不顧自己這個嫡妻的性命,一心一意只有表妹!

讓自己找侍衛護着?找個僻靜的地方躲着?他怎麼不這樣跟表妹說!

或者,丈夫早就存了等自己死,然後把表妹扶正的念頭?這個萌芽一生出,就像毒草一樣在端王妃心裡瘋狂生長,再也不能控制。

蕭鐸,你的良心都讓狗吃了!

“王妃,王妃別站在這兒了。”旁邊的嬤嬤拉她,急道:“剛進到廊子上頭躲一下火,不然燒着了。”又喝斥周圍的侍衛,“快點護住王妃娘娘!”

就在此刻,蕭鐸那邊的侍衛忽地驚呼,“有刺客!啊……”像是受了傷,一聲痛呼之後又喊,“快,保護王爺!擋住刺客……”

端王妃被人護着連連後退,躲到臺階上,被王府的侍衛圍在了圈中央,冷冷看着前面的刀光劍影,看着丈夫將表妹掩護在懷中,生怕她受了一絲傷害。

有那麼一瞬間,她忍不住想……,讓他們都這麼被人行刺死了吧。

他死了,自己的兒子就可以做端王了。

表妹死了,自己就更暢快了。

眼下整個街面都亂作了一團,幾十盞,不,上百盞孔明燈好似一片巨大星子,從高空不停墜落!裡面事先準備了有燈油,濺在地上,火光四射,加上街面酒樓店鋪都掛了燈籠,很快就燒成了火紅一片。

鳳鸞根本就無法思考,整個人被蕭鐸強行拽着,一面躲避刺客,一面躲避天空中落下的孔明燈,險象環生。有刺客殺了侍衛帶着傷衝過來,被蕭鐸一劍砍下半條胳膊,卻拼盡最後一絲力氣,在倒地不起前揀刀扔了過來!

“不!”她頓時嚇得尖叫起來。

“叮----!”王詡一劍揮了過去,砍掉那刀,“王爺、側妃速速離開!”

鳳鸞被蕭鐸半拉半抱,跌跌撞撞之中,忽然間……,一盞孔明燈從天而降,剛好要落在自己和蕭鐸的頭上,不由驚呼,“天上有燈,當心!”

人羣擁擠慌亂,情勢危急,蕭鐸雖然看見也沒法子帶着她躲避。

電光火石之間,根本就不可能有時間細細想,只知道她若被孔明燈的熱油潑中,整個人就毀了。一把將她摁進了自己懷中,然後俯身,用自己的後背擋在上面,然後用劍狠狠的一拍,想把孔明燈推到遠處!

“撲!”孔明燈頓時碎成兩半,爛在地上。

蕭鐸的衣袍卻沾了熱油,迅速的燒了起來,火燒火燎的灼熱疼痛不說,眼下必須趕緊滅掉身上的火,否則兩個人一起燒成火人棍。旋即用劍挑了玉版腰帶,用最快的速度脫了外袍,撣滅火焰摔開!

“王爺!”鳳鸞急了,見他裡面的夾棉袍子也燒着了,趕緊爬了起來,摘下帷帽用力拍打,帷帽“呼哧”一下燎起,嚇得她趕緊扔了。

蕭鐸喝斥她道:“走開!”然後迅速的在地上一滾,滅了火,但是胳膊、脖子和背上疼痛難忍,稍微一動作就是撕裂般的疼,更別說拿劍殺人了。

“王詡!”他一聲斷喝,將她推進了他的面前,“看好她,別讓她受傷!”

王詡接了一個燙手山芋,但……,還是護住了她。

鳳鸞面色慘白,此刻已經不能正常思考了。

周圍不停有慘叫聲響起,王府侍衛衆多,加上還有二十個專門保護鳳鸞的,對方刺客武功雖然厲害,但是不過四人,最後並沒有得手!王府死了兩個侍衛,輕傷重傷好幾個,最終將四個刺客全部撲滅!原本想要留一個活口問話,但對方明顯是死士,看着殺不了、逃不過,就都咬毒自盡了。

而孔明燈也漸漸停下,似乎放完了。

周圍雖然東一處西一處火光映照,到底沒有火焰從天空落下,至少可以尋個躲避的地方。一個王府侍衛的小頭目跑了回來,氣喘吁吁稟道:“啓稟王爺,我們找到放孔明燈的人,對方要跑,剛被人抓就服毒自盡了。”

----又是服毒自盡!

蕭鐸眼裡綻出火光四濺的光芒,用腳趾頭想想都明白,能一口氣派出五個死士的人不是等閒之輩!皇后?太子?或者是範家?肅王?別的人,根本就不能拿得出這麼大的手筆!更不可能和阿鸞有這麼大的仇恨!

“王爺!”高進忠驚呼道:“你的後背被燎起泡了!”

火光濃煙中,蕭鐸高大頎長的身上穿着一件夾棉內袍,不,應該說是半件,因爲已經被火燒了一個大洞,烏黑烏黑的洞裡面,露出一溜燎出水泡的紫紅色肌膚,從後背蔓延的脖子上,肩膀上,委實觸目驚心!

鳳鸞的心像是被什麼東西狠狠戳了一下,酸澀的疼,----他不顧一切來保護自己,他用身體爲自己擋住了孔明燈,他受傷了,他爲了自己,撇下猜忌將自己推到王詡的懷裡!

那一刻,心裡有堅冰一樣的東西在融化,淚水溼了眼眶。

******

“還請父皇爲兒臣做主!”蕭鐸將鳳鸞等人送回了王府,連門都沒進,便直接騎馬進了宮,一副狼狽的樣子跪在皇帝面前,稟告道:“五個人都是死士,一個活口都沒有抓到!兒臣府上死了兩個侍衛,傷了六個。”

並不特意提起對方鳳鸞,皇帝心裡自然有一把秤,用不着自己添油加醋的,只要把當時的情形說清楚就好。

自己沒有指望,受一點傷就能夠扳倒皇后和太子。

除了這副悽慘慘樣,可以加深皇帝對太.子黨的厭惡以外,另外還有一層擔心,今兒的事不管是皇后動手,還是太.子,----是不是都過於急躁了?難道他們已經不管皇帝的猜忌,一點都不擔心太.子的地位?

若只是皇后心中偏激爲了蕭寧報仇還罷,若是他們已經肆無忌憚,那就……

皇帝一直靜默着,靜默着。

京城裡能有如此本錢的人,沒有幾個,而太子估計他的儲君之位,多半不會爲了妹妹衝動,肅王就更不會了;範家要保家族平穩,不會爲了一個小爺鬧事,而跟鳳家過不去,那不符合百年大族的作風。

只有皇后,爲了女兒纔會行事如此偏激!

皇后太猖狂了!她真的當自己老了?不中用了?連枕邊人有幾斤幾兩都不知道?她一共養了八個死士,上次行刺鳳氏用了一個,這次居然大手筆用了五個,----只消讓人到她養爪牙的鹿苑瞧一瞧,便就有大致眉目了。

皇帝傳了太醫,吩咐道:“給老六把燎泡敷一敷,再把衣裳換了。”

蕭鐸忙道:“多謝父皇垂憐。”

這邊藥剛剛敷完,蔡良的小徒弟就從宮外匆匆回來,跪下回道:“啓稟皇上,鹿苑只剩下幾個宮女和看門人,其餘的人都不見了。”

皇帝面無表情,揮手道:“下去罷。”

蕭鐸敷完藥從裡面出來,沉吟了下,避開人說出了剛纔的顧慮,“人人都知道阿鸞和寧兒有過節,寧兒一死,外頭總是有些不乾不淨的流言,甚至牽扯到了皇后……”他不便直接說自己的嫡母,只能迂迴,“可是兒臣想,皇后豈會是那種不懂顧全大局的人?豈會隨便遷怒?不論如何,皇后總還是要顧忌父皇這邊的。”

皇帝眉頭一挑,那皇后若是不顧及自己,豈不是……?頓時靜默無聲。

作者有話要說:前世今生的政治局勢有點略不同,可能會根據劇情加快一點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