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節 友軍藏敵意

王允是幷州的大名士,人稱“一日千里,王佐之才”,所代表的王氏一族,又是太原郡的名門望族。於夫羅原本就與此人打過一次交道,知道此人性情剛硬,即使對上當前權勢滔天的宦官十常侍,也絕不低頭。

擁有這種性情的人,通常是不屑於大言欺人的。於夫羅此時,又正值人生際遇的低谷期,身上可沒有什麼東西,是值得王允這樣的大名士圖謀的。所以,當於夫羅得到王允表示,願意支持自己復國的承諾之後,就將自己如今所擁有的軍事實力,全力動員了起來。

爲了應對漢室的巡視,也由於王允應允提供的糧秣數量限制,於夫羅從依然追隨自己的一千餘部衆裡,挑選了五百精銳,一人配上三馬,用於此次出征。在其餘留守部衆的掩護下,他對外稱病,自己卻領這支精銳騎士大軍,潛入了幷州。

一進入幷州,於夫羅便感受到王允這位幷州首屈一指的大名士,能夠動員起來的強大潛勢力。不但沿途的豪強大族,主動爲匈奴騎兵準備好了足夠的糧秣補給,就連幷州州師,也暗中掩護他們的行跡。從天井關到汾陽縣城,這上千裡的路途,於夫羅率軍,居然只花了六天。

不過,當於夫羅率軍進入了草原之後,王允的勢力,就顯得鞭長莫及了。念及這一點,於夫羅既感到欣慰,又難免有些失落。

好在草原本就是南匈奴的地盤。於夫羅來到西河郡的廣闊草原上,就如同魚入大海那樣自在。

不得不說,“欒提”家族【於夫羅的姓氏】的威信,在匈奴人當中,還是相當好使的。雖然不少上層的匈奴貴人,對“欒提”家族很是不滿,可是那些小部落的牧民,對這位“名正言順”的“單于”,還是心懷敬仰。

如果讓於夫羅一路慢慢收羅部衆,他在一個月之內,至少可以拉出一支,人數達到兩、三萬人的“大軍”。饒是於夫羅選擇全力突進,手下的精銳數量,依然在緩慢增加。當他到達美稷城外二十里的地方時,部下的精銳騎士,數量已經突破了一千!

但是,太行軍的戒備向來森嚴。尤其是張狂在當年的“黃巾之亂”中,曾多次遭到敵人奇襲。痛定思痛,張狂從此以後,對於斥候的敵情工作,便一直抓得極爲嚴密。若光是憑藉自身的實力,於夫羅是不可能成功奇襲對方的。

這個時候。於夫羅彷彿得到了後世的“豬腳光環”,缺什麼就來什麼。在途經的匈奴部落那裡,他意外的遇到了幷州太平道的“祭酒”之一,名士韓暹。

韓暹所屬的太平道,歷來以推翻漢室爲己任。而於夫羅身爲南匈奴首領之一,對漢室也是敬畏多過親近。若是太平道能夠擾亂漢室的天下,南匈奴說不定就有好處可撈。

由於這些原因,幷州太平道與南匈奴部落之間,關係雖然不算親密,卻也不差。而韓暹與於夫羅,是各自所屬勢力裡的重要人物,在原來也曾經打過幾次交道,算是有些交情。

然後,故舊相逢,於夫羅就從韓暹的口中,瞭解了不少太行軍的內情。特別是關於太行軍的斥候偵查情況,被韓暹指出了一個巨大的漏洞。

產生這個漏洞的原因,當然是韓暹的作爲。韓暹利用自己在幷州人心中的影響力,讓幾名幷州遊騎兵,暗中調動了太行軍斥候。這樣一來,於夫羅這支聲勢浩大的匈奴騎兵,纔會在迫近到離美稷大營不過幾裡地的時候,才被太行軍察覺。

“可惜,沒有料到,你這個黃巾賊手下,居然有那麼多的英傑猛將!單于殺不得你,也是實力不濟,怨不得別人。”

大當戶的口齒甚爲清楚,這些因果枝節,說的極爲具體,明顯是於夫羅的心腹之流。不過,對這個匈奴人的話,也不是誰都沒有意見。

“奴子胡說!老韓怎麼會是這樣的人呢?”

宋果滿目猙獰,彷彿要吃人似得。

不過,大當戶不爲所動。他喝了一口酒,淡淡的說道:

“我一個將死之人,有何必要騙你?”

“你想挑撥額們之間的關係!”

“笑話!”

大當戶驟然轉頭,冷笑一聲:

“區區謊話,能夠挑撥的動誰?獾子【傻瓜的意思】,不知道吧?只有實話,一查就可以確認的實話,纔是最能讓你們內訌的!”

說完,大當戶不理滿臉漲紅的宋果,仰視着張狂,說道:

“謝謝校尉的美酒。可惜,校尉是沒法子與單于做朋友的……”

話音落下,大當戶突然一把抓起案几上的拍髀短刀,在親衛們驚慌的撲上來之前,一刀刺進了自己的心房。

雖然已經有所預感,不過,當這一幕真的呈現在張狂面前的時候,張狂依然吃了一驚。

自刺了一刀,大當戶明顯活不了了。不過,他也不會立馬就死。忍着胸口的心痛,大當戶詭異的一笑:

“我在下面等着,看你送了多少漢人下來陪我……”

聲音漸漸低去。這一刻,即使是憤怒的宋果,也不願對此人再表示什麼不恭了。唯有呂布,想了一想,突然哈哈一笑:

“想不到匈奴蠻子裡,居然也有些忠信之士……”

不過,沒有人理會這笑聲。呂布笑了幾聲,自己也覺得無趣,聲音也就慢慢變小,最後小到不見了。

張狂撫了撫耳邊的亂髮,心潮澎拜:

——區區一個匈奴,也有呼衍閼氏這樣的奇女子,也有大當戶這樣的忠信之士。卻不知,我大漢……

——不!五千年的歷史,已經記載了太多華夏的忠信之士!我華夏一脈,五千年不滅的傳承,卻正是無數忠信之士捨身奮鬥的結果啊!

想到這裡,張狂來到支撐未倒的屍身面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大禮。然後,他抽出寶劍,做了一件誰都沒有料到的事情。

張狂長劍削出,將大當戶的人頭,一舉斬下!

“我敬重你是個忠信之士。但是,只有死掉的匈奴人,纔是好的匈奴人!”

張狂大聲的宣佈着自己的觀點。他霍然轉身,對周圍的士卒們說道:

“厚葬其屍,將首級懸掛在城頭!”

“諾!”

爲張狂咄咄的目光所震懾,周圍的士卒齊聲迴應。

張狂轉身返回自己的大帳。一路上,無論是太行軍士卒,還是幷州遊騎兵,或者美稷的居民,在看見他之後,神色都比原來恭謹了幾分。特別是美稷居民,原本在張狂面前,他們還敢偷偷的擡頭看上一眼。現在,張狂目光所及,盡是低垂的髮髻。

——這就是展示勇氣以後的收穫嗎?

——冒險死戰,果然值得……

回到帳中,張狂坐下,立刻吩咐親衛:

“請宋渠帥進來吧。”

話音剛落,宋果就自動進了大帳,長鞠一躬:

“張校尉,額是來……”

“宋渠帥不比如此。我心中明白。韓暹與郭大賢,並不是一路人。”

在太行軍統領數十萬軍民的經歷,讓原本在二十一世紀時期,接受過完好大學教育的張狂,積累鍛煉出不錯的領導能力。在這些日子裡,張狂自然看得出,楊奉、韓暹、宋果三人中,哪一個纔是幷州太平道領袖郭太郭大賢,最爲信任的人。

簡單的說吧,楊奉出身當地豪強,雖然信奉太平道,卻絕對不是堅定的骨幹分子。此人投身太平道的目的,多半是想要藉此壯大自己的實力,在這個日益顯示出動亂的世上,幹出一番他心中的大事業。

韓暹雖然被周圍的人,視作郭太的心腹謀士。但是,他畢竟是士人出身,有着自身對事物的認知。對於郭太定下的各種策略,韓暹當然會有自己的想法。

wωω▲тTk ān▲CΟ

如果想法符合韓暹的意向,他便會認真執行。但若是策略不被此人認可,他當會暗中抵制策略的實施。

所以,此人若是知道張狂與郭太暗中定下的協議,恐怕不會覺得甘心。那麼,如此一來,想辦法藉助別人的手,除去張狂,對韓暹來說,就會是最爲有利的一種結果。

這種看似複雜的因果聯繫,其實只要找到基礎的利益計算,就能夠讓整件事情,變得清晰明瞭。在穿越了幾年以後,張狂對這種手段的瞭解,已經遠遠超過穿越之前。

反倒是宋果,此人做人行事,向來以信義爲先。他早先得到郭太的伯父郭泰、郭宗林的提點,從此以後,對郭氏向來全力輔佐。此人雖然不是太平道中人,但郭太若是有事,第一個出來幫忙的,怕就是他了。

“不是,韓博士【韓暹】對郭大賢向來忠心。那個尋死的奴子,說話可不靠譜!”

宋果見張狂直接將話語挑明瞭,連忙辯解。畢竟,韓暹在幷州一呆十多年,根基穩固,是郭太手下有數的心腹謀臣。更兼此人學問廣博,太平道中人都尊稱此人爲“博士”,張狂若是輕易就想拿下他,只怕會牽連甚廣。

第27節 朝堂擬新帝(上)第23節 回春有良方第39節 彭城有曹氏第14節 難現太平齊第86節 難解心內意(下)第30節 先登知是誰?(下)第58節 聲東而擊西第62節 無忌思好逑(上)第33節 客來意帶殤第30節 顏良意且猶(下)第61節 梟雄大事成(三)第49節 好鹽入味道第49節 屯田有章法第14節 強軍初露頭第61節 梟雄大事成(三)第2節 名族遭毒手第57節 短弓對強弩第19節 烽火遍地起(一)第49節 屯田有章法第82節 銳士悄悄至第53節 迴天因無意(四)第31節 顏良戰典韋第47節 歌“明月幾時”第54節 歸去復來兮第3節 需勝方由己(上)第60節 王庭選良馬第15節 亂石穿空過第2節 朝中風波惡(下)第2節 黃巾據太行(中)第90節 巷裡敵可踩(下)第43節 歡宴隱殺機(下)第4節 諸侯洶洶勢(二)第21節 運籌謀千里(五)敵訊水上敗一第58節 聲東而擊西第65節 冀州換方伯第67節 袁術攻劉表第10節 冀土奇襲諧(二)第66節 大旗力可扶第9節 田豐無明主(上)第18節 董卓思時局(下)第7節 兩軍窺匈奴(一)第18節 董卓思時局(下)第23節 征戰漫天急(二)第33節 客來意帶殤第4節 天下可布武第21節 運籌謀千里(五)第26節 白馬悠悠突(下)第58節 貳臣動干戈(下)第29節 程普搶先攻第31節 水火騰刀浪第42節 何得識天機(二)第5節 天子何留去?第7節 青州有變故(上)第47節 歌“明月幾時”第55節 磨刀向東胡第51節 當朝有太傅第4節 天子坐明堂(上)第56節 一教留傳人第7節 兩軍窺匈奴(一)第9節 冀州一人故第51節 迴天因無意(二)第12節 張楊諜影纏第75節 呂布遭暗算第1節 黃巾據太行(上)第26節 伏兵城中來(五)第70節 曹操平黃巾第32節 科舉立新制(下)第12節 張狂屯民戶第81節 智者細細思第71節 袁術累三軍第62節 征程鞍未解(中)第49節 殺伐天子殿第49節 好鹽入味道第73節 呂布非叛將第44節 勝負難明言第22節 伏兵城中來(一)第37節 俠士亦官迷(中)第66節 苦鬥馬不歇(下)第16節 樂進破陣弩(下)第1節 縱敗無降意(上)第56節 閹黨鳴輓歌(下)第48節 漢宮現連環(六)第12節 北騎若入口(下)第39節 勝負終落定第60節 飛將不可追第14節 時窮節乃現第46節 淮陳已被奪第51節 自當順人意(五)第27節 大軍急急退(上)第28節 搶城若兒戲第36節 相逢是冤家第17節 董卓思時局(上)第60節 子龍搏激流(中)第3節 需勝方由己(上)第51節 自當順人意(五)第54節 歸去復來兮第22節 征戰漫天急(一)第37節 白波起亂戰(一)第4節 劉虞心在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