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平壤

隨着戰場的硝煙逐漸散去,明軍將士們開始忙碌起來,清理戰場、救治傷員、收繳戰利品,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着。

朱雄英站在戰場中,目光深邃,心中既有勝利的喜悅,也有對未來的深思。

很快,在北岸指揮大軍的藍玉就渡河過來了。

藍玉重重地錘了朱雄英一拳。

這一仗,朱雄英立下了實打實的大功,而且是開門紅。

《孫子兵法》雖然有“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的說法,但在現在這個時代的戰場上,面對基本孤立的營寨,對面其實兩倍人數就已經能夠形成三面包圍了。

所以,面對三倍敵人,尤其是高麗最精銳的部隊,朱雄英能夠正面堅持下來,並擊退敵人,功勞是沒有任何可以質疑的地方的。

當然,燕王朱棣在最後時刻的長途奔襲支援,作爲壓倒天平兩端的籌碼,功勞同樣不小。

兩人對視一眼,無需多言,彼此都明白這場勝利的意義所在。

“不過,此戰我軍雖勝,但也暴露了不少問題。”藍玉沉聲道,語氣中透着一絲凝重。

呃,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藍玉不想讓朱雄英沾沾自喜,要說真有多大問題,那也沒有。

不過出乎藍玉的預料,朱雄英很沉穩地點了點頭,表示贊同:“確實,開戰前,我們的行軍速度和補給線都受到了不小的挑戰,女真人的襲擾更是讓我們吃盡了苦頭。開戰後打的也不順利,還是存在輕敵的心理,小覷了高麗最精銳的部隊。”

藍玉微微頷首,繼續說道:“接下來,我們的目標是平壤,但在此之前,我們必須先解決鴨綠江北岸的高麗軍隊,確保我們的補給線暢通無阻,同時,也要防備兀良哈部南下攪局。”

朱雄英沉吟片刻,繼續說道,“如果高麗軍南下,我們可以分兵兩路,一路主力部隊繼續向南推進,直取平壤;另一路留守,確保後方的安全,防止對方殺個回馬槍。”

藍玉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之色:“除此之外,還需要水師的支援,如果水師有餘力,還是要爭取一些船隻過來,若是有戰艦,這一仗不會打的這麼費力。”

“水師怕是忙不過來了。”

這是實話,大明的遠洋艦隊,這時候都在南洋和南方沿海呢,經歷了一場大海戰,急需休整。

而北方僅有的,之前爲了維持從寧波到濟州島航線補給的水師,也全力運轉去支援釜山了。

渤海灣裡,比如遼東、山東之類的地方,倒是確實有一些船,但大多數都是小船,這些船過來沉沒的概率很高,黃海這個時節正是暴風巨浪不斷的時候,跟渤海灣裡面的風平浪靜根本比不了。

說實話,也就是事發突然,不然就東北亞秋冬這個海況,真就不該出兵。

濟州島的那支水師,現在也是硬着頭皮在運物資,幸好之前囤積的足夠,所以僅僅在濟州島和釜山之間全力轉運,還忙得過來。

但饒是如此,也沉沒或觸礁了不少了。

至於爲什麼藍玉和朱雄英談話,朱棣沒來,原因也簡單,朱棣連喝口水都不肯,追着撤退的高麗軍去繼續肉偵了。

朔州,戰後的高麗軍中,氣氛沉重的跟喪了娘一樣。

被朱棣帶領燕山左衛的騎兵撕咬了一路,狼狽丟下了數百具屍體,還有同樣數量的傷員,高麗軍纔好不容易向東撤回了朔州城。

高麗軍雖然後撤到了朔州城,但並沒有馬上轉移,一方面是因爲有着城池可以依託,另一方面則是需要等待後續北岸的隊伍撤回來。

而明軍雖然堅守住了,但損失同樣不小,再加上明軍渡江速度慢,所以短時間內,這支李成桂的精銳親軍,暫時沒有覆滅的擔憂,反而可以撤到朔州城從容休整。

甚至,高麗軍雖然沒達到戰役目的,但從人員傷亡方面,也沒有到傷筋動骨無力再戰的程度,還是有一戰之力的。

可即便如此,這一仗還是挫傷了他們的銳氣。

在高麗國內已經自覺無敵的他們,以三倍人數優勢,進攻明軍臨江匆忙立下的營寨,竟然被擊退,這裡面固然有其他因素,但從結果論上,還是太讓人沮喪了。

或者說,明軍在戰爭中表現出的東西,讓他們頗爲忌憚。

李和坐在主位上,面容憔悴。

營帳內,其他將領或坐或立,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沮喪。

“我們爲何會敗?”李和的聲音打破了營帳內的沉默,“我們的人數遠超敵軍,裝備也不遜色,爲何會落得如此收場?”

副帥李之蘭首先開口,他語氣中帶着幾分自責:“此戰失利,我難辭其咎。我未能準確判斷敵情,未能及時調整戰術,導致我們在戰場上處處被動。”

“不,責任不在副帥。”金正宇搖了搖頭,聲音堅定,“我們的戰術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在於執行,敵軍火炮在江上的突然出現,打亂了我們的陣腳,而我們在應對突發情況時顯得過於慌亂,沒有戰船,就未能迅速形成有效反擊。”

“火炮!”崔智勳咬牙切齒地說道,“誰能想到,明軍竟然會將火炮置於江上,利用船隻的機動性對我們進行轟擊?這簡直聞所未聞!”

“但這也恰恰說明了我們的情報工作做得不夠到位。”趙元赫補充道,“如果我們能提前得知明軍的這一策略,或許就能有所準備,避免這場慘敗。”

而緊接着,就開始變味兒了。

會議逐漸演變成了一場激烈的爭論,將領們各抒己見,紛紛指責戰敗的原因在於對方的失誤或不足,整個開成了一甩鍋大會。

李和靜靜地聽着衆人的爭論,心中煩急了此刻的爭吵根本無濟於事,唯有冷靜分析,才能找到未來的出路。

畢竟,李和是李成桂的親弟弟,李成桂完了,他們也得跟着掉腦袋,壓根就沒退路。

“夠了!”他終於開口打斷了衆人的爭論,“我們在這裡爭吵半天,對改變現狀毫無幫助,現在需要的是冷靜分析,然後制定大軍下一步的行動路線。”

營帳內再次陷入了沉默,將領們紛紛收斂了情緒,等待着李和的指示。

“首先,必須承認,此戰我們低估了明軍的實力。”李和沉聲道,“他們的戰術靈活多變,裝備先進,這是我們需要正視的現實。”

“其次,情報工作確實存在嚴重疏漏。”他繼續說道,“必須加強情報收集和分析,確保在接下來的戰鬥中能夠準確判斷敵情,做出及時有效的應對.多派探子,多派偵騎,明白嗎?”

“至於下一步的行動策略”李和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位將領,“我認爲還是應該採取守勢爲主、伺機反擊的策略,平壤是西京,我們必須全力防守,但也不能讓明軍推進的太順利,我們可以利用地形優勢節節阻擊。”

“但是,”他話鋒一轉,“我們也不能僅僅依靠防守,必須尋找機會,主動出擊,打擊明軍的補給線或薄弱環節,以削弱其戰鬥力。”

“我提議。”李之蘭接話道,“我們可以派遣精銳騎兵部隊,繞過明軍的主力,深入敵後,破壞其補給線或重要設施,這樣既能牽制明軍的行動,也能提振我軍士氣。”

將領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雖然戰敗讓他們心情挺沉重的,但兩位統帥的這番話卻讓他們看到了點希望。

“至於要不要直接退到平壤,還是在平壤北面的安州進行堅守,那就交給王上來決定總之,收攏了江北撤回來的兵馬,就馬上開始向南撤,山路難走點就忍一下,還是有兩條能並轡行軍的大路的,總比向西去跟明軍決戰要強。”

不久後,送信的騎兵跑廢了好幾匹馬,在開京城內,李成桂收到了前線的戰報。

得知明軍已經成功渡過鴨綠江並在朔州以西取得了勝利的消息後,他的臉色變得異常凝重。

作爲當世名將,李成桂的戰略眼光同樣精準。

對於高麗軍來講,這場阻擊戰的失利,意義並不在於死了多少人,而是先向西然後再向南走沿海大路的機會,被明軍給掐斷了。

打仗雖然不等同於下棋,但到了最高統帥這個級別,確實人命就是數字了,而軍隊的部署和城池的防禦,與棋子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所以,眼下一步走錯,即使不至於滿盤皆輸,也會陷入被對方連續先手壓制的被動,是十分不利的境地。

“明軍果然非同小可。”李成桂喃喃自語道,“必須儘快撤回來,否則平壤危矣,李和這三萬人也難以保全。”

身邊的謀士們紛紛出謀劃策,但李成桂心中卻已經有了計較。

他深知自己面臨的局勢異常嚴峻,必須做出果斷的決策才能挽救危局。

“傳令下去。”李成桂沉聲道,“立刻召回安州以北所有在外駐紮的軍隊,其他城池固守,機動兵力縮回平壤,安州留一萬兵馬守城,同時加強城防工事的建設,固守待援!等解決了南方的明軍,馬上就會有大量增援趕到。”

“另外。”

李成桂又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一直猶豫不決的兀良哈部。

兀良哈部之前捱過明軍揍,所以這次有些猶豫,但李成桂相信,對方見小利而忘義的本性是不會改的,只要利益給夠,令其下場攪局,騷擾明軍大後方也是極好的。

“派遣使者前往兀良哈部進行遊說,並承諾給予他們豐厚的賞賜和優厚的待遇。”

李和給李成桂送軍報的時候,明軍也沒閒着。

北平邊軍此時絕大部分還在行軍,有的剛剛到遼陽,有的還在長白山區裡緩慢移動,真正能夠抵達丹東的,也只有幾千人。

不過在高麗軍的野戰機動部隊不在江對岸,或者說,在高麗自知無力阻止明軍在擁有不少渡船,能夠從容渡過水麪平緩的鴨綠江的情況下,明軍假設浮橋,建立灘頭部隊,開始大規模運輸輜重,是沒問題的。

畢竟打仗真不是人過來就完事了。

十萬明軍,尤其還是明軍裡面最重裝的部隊,配套的箭矢、火炮、戰馬等等裝備,渡江需要的時間,比部隊渡江所需的時間只多不少。

十月初八,集結完畢並且運送了足夠輜重的明軍重裝兵團開始進軍。

到了十月十二日,就包圍了安州城。

至於沿途的城池,嗯,可能讓李成桂失望了,基本上沒什麼像樣的抵抗就投了。

安州倒是沒有馬上投降,因爲安州城裡除了有幾萬百姓,還有一萬軍隊,但這些軍隊並非李成桂嫡系。

見安州城還存有僥倖心理,藍玉也是不客氣.藍玉的好脾氣,一般只存在於對朱雄英的身上。

從攻城到掘地道埋火藥,一共用了八天的時間,就把安州城的城牆送上了天。

隨後,就是大規模的殺俘。

本來藍玉是想屠城的,但是被朱雄英給苦勸了下來除了於心不忍,還有就是屠城雖然可以有效震懾敵人,但是同樣後面也會遭到更嚴重的抵抗。

因爲有些城池,在李成桂嫡系軍隊的防守下,哪怕裡面的人有心投降,也是不可能直接投降的。

真把安州城屠了,後面這些無法直接投降的城池,裡面的百姓肯定會拼死抵抗。

但是殺俘這件事情,朱雄英就拗不過藍玉了。

咔嚓咔嚓,幾千顆腦袋掉了下來,直接在南方不遠處的平壤城北門外堆了個京觀出來。

平壤這地方,說實話,按自古以來的說法,真就是華夏的一部分。

要知道,半島的歷史,其實不說那些上古時代的事情,就是從商朝滅亡後,殷商貴族箕子來到朝鮮以平壤爲都城,建立箕子朝鮮開始的,這裡的百姓過去也十分崇敬箕子,把他作爲民族的始祖,因此平壤的地位也顯得神聖起來,被稱爲“箕城”。

而秦漢之交的時候,燕國人衛滿又逃到朝鮮,並取代箕子朝鮮,建立了衛滿朝鮮,此後漢武帝派兵滅亡衛滿朝鮮,設立了東北四郡,置於漢朝的管轄之下,其中平壤一帶即爲樂浪郡,是漢四郡的中心,直到高句麗崛起,華夏才丟失了這裡的統治權,高句麗的長壽王也正式遷都平壤。

不過很快,唐朝就滅了高句麗,在平壤設置了安東都護府,又把這塊地方拿了回來,從那以後平壤又成爲了唐朝和新羅對峙的邊界地,只不過經歷了多年戰爭以後,平壤城已經頹唐不堪了。

再後來就是高麗建立了,因爲地理位置確實重要,而且周圍都是平原,就開始遷徙百姓來重新經營這裡,並且將平壤定爲“西京”,而平壤也很快恢復了繁華,當年宋朝的使臣來高麗,都覺得西京比開京還繁榮,但是同樣,這裡也是抵禦各種外敵的基地,契丹人、蒙古人全都光顧過這裡。

高麗軍在平壤城中糾結了重兵,除了李和得到補充的三萬人,還有從前線撤回來以及平壤城中本身的士兵,所有兵力加起來足有五萬之衆。

而進攻的明軍,因爲還分出了不少兵力守衛後方的剛剛佔領的城池和綿長的補給線,所以也只有六萬人。

www¤ ttκǎ n¤ ¢ 〇

後面,預計明軍還能得到大約不到兩萬人的增援。

只不過,明軍攜帶了大量的火炮、火藥,以及包括雲梯車、盾車、配重式投石機、井闌在內的各種攻城器械,可以說是準備充分,而且重甲部隊極多,全都是精銳戰兵,跟對方的戰鬥力已經拉開了差距,最起碼,高麗軍的普通守軍完全不行,只有李和帶領的李成桂親軍,才能與明軍較量一下。

十月二十五日,距離半島北方往年下雪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明軍如果無法攻克平壤城,那麼就只能縮回安州城過冬了。

而守軍的戰鬥意志也還湊合,因爲他們有着高麗最堅固的城池,甚至比開京都堅固平壤城是四重城的結構,分爲內城、中城、外城、北城四部分,北城是單獨面對北方來敵的小嵌套城,更像是一個大型甕城,分爲轉錦門、玄武門兩個城門;外城,南爲車避門,西爲多景門;中城,南爲正陽門,東爲含毬門,北爲慶昌門,西爲普通門;內城,南爲朱雀門,東爲有甕城的大同門,東北爲七星門,東南爲長慶門,西爲靜海門。

光看這密密麻麻的城門,都知道這是怎樣的一座大城。

而一環套一環的四重城結構,更是能讓守軍不斷堅守下去。

所以對於守城,李和還是有信心的。

明軍並非對此一無所知,但還是毫不客氣地開始了攻城。

晨曦中,炊煙裊裊。

明軍天不亮就埋鍋造飯,將士們起牀吃飯。

“咚!咚!咚!”隆隆戰鼓聲響起。

隨着戰鼓的轟鳴,明軍將士們迅速集結,彷彿潮水般匯聚成一片鋼鐵洪流。

陽光逐漸灑滿大地,撒在甲葉上,反射的全是耀眼的冷光,真就是“甲光向日金鱗開”,憑白爲這即將展開的攻城戰添了幾分肅殺之氣。

朱雄英身騎高頭大馬,立於中軍,掃視着眼前整裝待發的雄師。

接下來的每一刻都將是生死較量,但他相信,這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明軍,定能不負使命,攻克平壤。

戰前訓話露臉的機會,藍玉讓給了朱雄英。

“將士們!”朱雄英的聲音穿透戰場的喧囂,堅定而有力,“我們肩負着國家的重託,承載着百姓的期望,今日一戰,平壤城就在眼前,唯我明軍,無堅不摧!”

“唯我明軍,無堅不摧!”

“唯我明軍,無堅不摧!”

話音剛落,全軍齊聲高呼。

震天的吶喊聲迴盪在戰場上空,把鳥雀都給驚得高飛不止。

藍玉站在朱雄英身旁,看着眼前的壯觀景象,心中滿是驕傲這場攻城戰將是對明軍實力與意志的終極考驗,但他同樣堅信,只要上下一心,這世界上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再難,能難得過捕魚兒海之戰嗎?

他沒說太多話,只錘了錘胸甲。

“明軍萬勝!”

隨着朱雄英照着藍玉教的步驟,一聲令下,明軍開始有條不紊地列陣。

重甲步兵在前,手持長矛與盾牌,宛如移動的銅牆鐵壁,輕步兵緊隨其後。

中程投射方面,弓箭手與火銃手的方陣交替排列,準備發射致命的箭雨與彈雨。

而在遠程投射方面,火炮部隊則佈置在陣後,巨大的炮口直指平壤城頭,隨時準備給予守軍毀滅性的打擊。

同時,射速更慢,但是不需要耗費炮彈,只需要耗費石料和泥彈的配重式投石機,也就是“回回炮”,同樣部署在了兩側,但他們的射程也不如火炮,所以更靠前一些。

嗯,當家的知道柴米貴,炮彈運輸不易,大石塊到處都是,所以能用投石機也得用,不能全靠火炮。

隨着指揮官的旗幟揮動,明軍的重甲步兵開始緩緩向前推進。

而當明軍推進至射程之內時,守城的高麗軍也開始了反擊。

“放箭!”

城牆上,高麗守軍嚴陣以待,隨着將領的一聲令下,箭矢如同烏雲壓頂般傾瀉而下,密密麻麻地射向明軍陣前。

然而,明軍的盾牌手們早已訓練有素,他們迅速舉起厚重的櫓盾,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將如雨點般的箭矢一一擋下。

箭雨過後,高麗軍並未停歇,投石機也開始拋射,嗯,他們也有投石機,而且數量不少。

之所以如此,是因爲從宋金夏時代開始,砲車就成了城池攻防戰的主流配置。

沒有遼,是因爲砲車成爲時代主角的時候,正好是遼被金滅亡的時候.

巨石劃破長空,帶着毀滅性的力量砸嚮明軍陣地。

然而,明軍的火炮部隊也早已準備就緒,他們迅速調整紅衣大炮的炮口,對準城頭進行還擊。

一時間,戰場上炮火連天,硝煙瀰漫,震耳欲聾的爆炸聲此起彼伏,彷彿要將整個平壤城都吞噬進去。

在這樣的炮火交織中,明軍的重甲步兵依然穩步前進,他們的步伐堅定而有力,彷彿任何困難都無法阻擋他們前進的腳步。

當距離城牆足夠近時,輔助重甲步兵的工兵們開始推動雲梯和井闌,準備向城頭髮起衝鋒。

與此同時,抵近到了較近位置的弓箭手和火銃手也開始了密集的射擊,他們利用城下各種攻城器械的掩護,不斷向城頭髮射箭矢和彈丸,壓制着守軍的火力。

而火炮部隊則繼續向城牆上的重要防禦設施進行轟擊,力求爲攻城部隊打開突破口。

隨着雲梯和井闌的架設完成,明軍的精銳重甲士兵們開始順着雲梯向上攀登,準備與守城的高麗軍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

城頭的箭矢如雨點般傾瀉而下,但明軍的盾牌與鎧甲有效地抵禦了大部分的攻擊。

緊接着,高麗軍開始往下扔滾木礌石和金汁。

這些鈍器和魔法傷害,終於讓明軍的重甲步兵出現了傷亡。

但近距離支援城頭進攻的虎蹲炮炮羣,此時也開始了第一輪轟擊。

這些能夠曲射的火炮,把炮口仰角拉到了最大。

隨着指揮官的一聲令下,數十門虎蹲炮同時怒吼,巨大的轟鳴聲震耳欲聾,炮彈劃破長空,精準地落在平壤城的城牆上,掀起一陣陣煙塵與火焰。

城牆在各種炮火的轟擊下搖搖欲墜,但高麗軍並未放棄抵抗,他們利用城頭的箭樓與各種守城器具進行還擊,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

然而,在明軍強大的火力與裝備優勢面前,高麗軍在外城的抵抗逐漸顯得力不從心。

因爲隨着戰局的深入,明軍事先準備的大量攻城器械開始發揮作用。

雲梯車緩緩升起,直抵城頭,而明軍的將士們是直接從那裡出來的,在踏板沒落下之前,根本就攻擊不到他們。

而等到這些重甲步兵踏上了城頭,那城頭的高麗軍,很快就被推搡着往後了,緊接着,骨朵和斧頭,成爲了修羅場的主力。

在城下,盾車與井闌則爲攻城士兵提供了堅實的掩護,很快,大量的明軍士兵們如同潮水般涌向城牆,與守軍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

戰場上血肉橫飛,慘烈至極。

但明軍憑藉着頑強的意志與精湛的武藝,還是逐漸在城頭上站穩了腳跟。

朱雄英與藍玉站在後方的指揮高車上,用望遠鏡密切注視着戰場的每一個細節。

終於,在明軍將士們的英勇奮戰下,平壤北城的城牆被徹底攻破,守軍沿着兵馬道開始後退,隨後,奪取了城牆的明軍,追擊守軍,繼而打開了城門,而大量的明軍則如潮水般涌入城內,展開了繼續進攻。

只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明軍就拿下了平壤北城的北門,也就是玄武門。

“有點不對勁。”

朱雄英看着眼前過於順利,就像是摧枯拉朽的一幕,感到了不安。

第266章 大航海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78章 下下籤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264章 海賊王陳祖義第287章 李成桂的自信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313章 宰了駱駝吃肉第275章 觀音奴:酸了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288章 釜山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53章 胡季犛身死第252章 渡江!第265章 風中殘燭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75章 鬼市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315章 戰後佈局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281章 半島博弈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284章 戰機第297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315章 戰後佈局第268章 強硬的滿者伯夷帝國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298章 導火索第302章 高取城第281章 半島博弈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292章 大勝!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307章 關東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