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

汴梁東門碼頭,這個往日裡面,人頭攢動的碼頭,此時也算熱鬧,早在昨天,破冰船已經來來回回的清理,今天早晨,也同樣的出動,把夜晚因爲寒冷結冰的河面,再一次的清理了一遍,保證船隊的通行。

一個軍的禁軍,2500人,還有在周圍找到的勞力,差不多4000多人,聚集在碼頭上面,因爲結冰打滑的路面,早已經鋪上了稻草,爲卸貨做出準備。

相對於樞密院的高層,已經知道趙信前來船隊規模,這些禁軍和普通勞力,並不知道,到底來的是什麼,會卸下多少貨物,他們在稍稍交流之後,就知道,來的人不簡單。

禁軍啊,這可是大宋最精銳的部隊,如果說廂軍,或許在一些時候,還當勞動力使用,禁軍,完全不存在的。

可是現在,禁軍也動用了,還是整整一個軍,這不但要求財大氣粗,也需要實力超羣,他們紛紛議論,這一次來的人,到底是一個什麼來頭。

“來了!”前方傳來了一陣陣的騷動,在倉庫之中等待官員們,也都得到了消息,走了出來。

京官尊貴,別說是趙信一個小小的節度使,就算是曹劌,韓琦這樣位高權重的樞密副使到來,也不可能有高級官員前來迎接,他們也不需要。

一般回京之後,除非是有重要的使命,否則的話,都會暫時歸家,休息一兩天才處理事務,或者上朝,或者去樞密院,沒有必要迎接。

趙信又不一樣,從大名府的鐵匠作坊開始,已經逐步控制樞密院外購貨物的很大方面,之前,單純只是鐵料,現在已經發展到了各種成品,水泥,鋼材,等一系列的東西,特別是現在,賈朝昌已經決定在明年過完年,對着的遼國動手,專門從三司申請了大量的物資,這筆物資目的地,正是在遼宋邊境,興建大規模的棱堡。

按照一個棱堡2500貫來說,水泥的價值就高達1000貫,這可是一筆超過了40萬貫大宗交易,如果算上其他方面的使用,比如說,在城防的修繕上面,在各種物資的補充上面,樞密院跟定海軍之間交易額度,超過了2000萬貫,這中間,任何的一丁點的波動,都會讓樞密院結餘。

賈朝昌當然不可能來,甚至連一些實權中層官員,也不可能來,他們都是三四品的大員,他們的出動,會引發波動的,可是司官,五品左右的,來的不少,有兵器司,守備司,還有新成立物資司的主官。

物資司之前是沒有的,他們掌握的東西,是兵器司,守備司和鍛造司,現在鍛造司已經名存實亡了,其他的兩個司也大受影響,基本上,都是在物資司收回的東西,再分配的作用,反倒是異軍突起的物資司,有些位高權重。

頂頭上司到來,汴梁這邊的負責人,早在昨天,就快馬到了船上迎接,並且找趙信匯報了半年多來,在汴梁的發展。

定海軍,從無到有,成立的這一年的時間,是定海軍發展最快的時間,從一個不聞一名的小島,變成了實際上已經超過了汴梁的可怕城市。

人口還是在其次,關鍵是產值,可以說,短短一年,定海軍或許還沒有追上北宋的產值,可是在一些方面之中,已經超過,比如說,鐵,比如說日用品,這些成爲了定海軍的拳頭產品,在汴梁開疆裂土。

汴梁作爲整個北宋的首都,是整個北宋財富和權利的集中之地,哪怕普通的民衆,他們不可能如同官員富翁那樣的有錢,可是架不住人多。

定海軍的產品,爲什麼有這麼龐大的競爭力,並不是說,定海軍走奢侈的路線,賣出的都是利潤超高的奢侈品,這種東西會有,卻一定不會多,真正賺錢的,永遠是普及面最廣的產品。

在北宋各項稅收之中,處於很重要位置的鹽稅,就是其中之一,是人都要吃鹽,北宋的鹽稅還相對比較高,這就成爲了一個另類的人頭稅,每年超過千萬貫的收益,成爲了北宋重要支撐。

如果,將來,趙信控制北宋的話,一定會把鹽的價格降低下來,現在還不是時候,雖然說,在定海軍,也開闢了大規模的鹽場,用曬鹽的方法,大規模的生產鹽,可是這些鹽,卻只是用在定海軍的日常上面,或者工業生產上面,嚴格控制他們的流動。

鹽不能搞,看起來是喪失了很大的一批財源,可是實際上,在目前的北宋,能夠搞的項目太多太多了,日用品,各種鐵器,甚至是肥皂香水之類的,這些都可以面對普通的大衆。

就是憑藉着這個,哪怕是北宋同樣生產的東西,定海軍都可以在中間找到工業化生產的規律,或者降低生產成本,或者提升質量,總之各種各樣的優勢。

哪怕是不降低價格,也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更別說降低了價格。

定海軍當然不是再打價格戰,鐵這種對於軍事,對於國力有重要影響的,可以打打價格戰,其他的就沒有必要了,基本上,都是在市面上價格九成,或者是九成五,可是就算如此,定海軍出色的質量,在口碑相傳之下,也成爲了市場的主流,壓得其他的產品喘不過氣來。

一個100萬人的龐大城市,輻射1000萬人的京畿,會產生多大的市場,哪怕一個人,每年花一貫,就是1000多萬貫,可實際上,平均下來,每一個人不只一貫。

按照汴梁負責人提供的數據,下半年,整個汴梁銷售數據大概是4700萬貫,其中利潤差不多佔據了四分之一。

1000多萬貫的收益,對於這個負責人來說,是一個極高的數字,可是在趙信的眼中,那就又不一樣。

工業化的產生,就是讓價格逐步的降低,壓縮生產成本,壓縮人工成本,最終產生價值。

哪怕是沒有機器,沒有動力,單純藉助着工業化的規模生產,所產生的效果,都不是人們所能夠想象的。

目前送入到汴梁的產品,都是定海軍的拳頭產品,他毛利潤,趙信恰恰知道。

出廠的價格,跟變量規定的價格,這是不同的,衆多產品,按照熱門程度和銷售價格的不同,會給汴梁留出兩成到四成的利潤不等,汴梁完成的銷售,獲得四分之一的利潤,也就是來源於這個。

可是這些根本不是出廠價,出場的價格更低,最低甚至只有汴梁售價十五分之一,最高的那個,也只有四分之一,也就是說,這個利潤,要加個兩三倍。

這就是定海軍,工業化的現狀,哪怕隨隨便便涉足的產業,隨隨便便的銷售,就創造了比北宋的歲入更加高昂的利益,當然了,這些來自於北宋龐大的基礎和人口,換成他,如果穿越到西夏,哪怕他手眼通天,能夠走私物資到北宋,所獲得的利益,也不可能達到這樣的程度。

滿意聽了負責人的彙報,並且做出了調整,這個調整主要是價格上面,伴隨着產品越來越多,銷量越來越大,一些已經開發出來的市場,已經慢慢的被填滿了,哪怕一些是固定銷量的產品,也不可能在短時間爆出巨大的銷量,這就需要開發新的市場。

宣傳和廣告只是一部分,在沒有電視,沒有廣而告之的前提下,這個不現實,那麼,降價和增加新產品,就成爲了唯一的選擇。

負責人當然是一個懂得經商的,卻不知道這些商業裡面的一般規律,他只是按照北宋的商業習慣,進行操作,好在,趙信選擇的他,能力只是一個方面,最重要的,實際上還是聽話。

趙信的策略很簡單,用30%左右的新產品,衝擊原有的市場,並且推動原有產品的降價,從15%到25%不等。

這麼快就降價,這讓負責人有些不太明白,在他看來,這些產品都是很好的產品,質量也非常不錯,日常使用都非常的方便,他不會考慮到深層次的原因,比如說,原有市場飽和的關係,實際上,這個已經出現了。

趙信從定海軍的成立之後,就嚴格的要求表格制度,每天的銷量,銷售額,利潤,商品數量,等等這些,都會做一個記錄,雖然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卻在從上到下的高壓和獎勵之下,勉強的實行下來了。

這個數據,在目前的北宋看懂的不多,可是趙信卻是其中之一。

任何東西都可以騙人,但是基礎的,第一手沒有造假的數據,卻騙不了人,在整個彙總的數據之中,從最初半個月的峰值出現之後,後面逐步的平淡,可是每10天的銷量,都在緩慢的下降,到了第四個月開始,出現了一波較大的下降,然後平穩,一直持續到了現在。

這個負責人看不懂,甚至還引以爲榮,畢竟,總量是那麼大,可是趙信看懂了。

年節,這是一個非常重要日子,哪怕是手裡沒什麼錢的平頭百姓,都會給家裡添置一些東西,這種情況,在大城市也特別明顯。

第四個月的下降,已經是一個明顯的訊號了,市場已經飽和了,該購買的,大部分已經購買了,不會有太大的增幅,接下來,應該逐步的下降的,可是年節的出現,阻斷了這個過程,讓這個指標先對平穩。

對於負責人是這樣,他感覺這是穩定,可是在趙信看來,卻是非常不好的訊號。

連年節到來的時候,銷量都沒有大幅度的提升,那麼當年節過後,春節之後再回來的時候,銷量一定會有斷崖式的下降,之前被年節補充而來的數據,幾乎全盤掉落回去,也就是說,兩個月差不多持平的銷量,可能會有兩三成,甚至是五成的下跌。

以汴梁的盤子,哪怕是下跌,也是非常的可觀的,最少說,每年還有兩三千萬的銷量,這對於任何的商家來說,都是值得滿意的,可是趙信不再其中。

工業化,利潤是必要的,可是市場更加必要,沒有足夠的市場消化,生產出來的產品,就會堆積起來,只要不銷售出去,就會造成巨大的浪費,或許現在,利潤率超高的前提下,不會有很大的影響,可是這畢竟是浪費。

降低價格,把一些本來買不起這種產品的人,吸引進來,開發更多的市場,然後用更新換代的新產品,去搶奪高端市場,兩者兼顧,兩者都硬的前提下,纔是最正常的方式。

趙信心中尋思的這些,負責人都不懂,也沒有必要懂,降價,並沒有壓縮他們的利潤,比例還是差不多,還有新產品,想來會進一步的刺激銷售,這對於他來說,是好事情,作爲負責人,他是要收一份紅利的,哪怕非常吵,可是4000多萬貫的銷售額,他一年下來的分紅也超過了4000貫,未來更多,當然分的更多。

一天的行程,都在彙報和宣佈計劃之中度過了,老實聽話的負責人,也讓趙信很放心,只要按照這個銷售計劃來,明年的銷量,不會有較大規模的下降。

哪怕放棄了很多的市場,用於維繫那些商家,可是一個汴梁,就給定海軍留下了足夠的利潤,也側面證明了計劃進行的不錯,明年繼續了。

船停靠到了岸邊,負責人先下來,當前引導,他知道,會來一些官員,卻不知道會是這麼多,特別是物資司的主官,那可是4品官員,按照京官高一級的來說,只要下放,立刻是方面大員。

不敢怠慢,他立刻給趙信介紹,趙信當然知道他們來的目的,一個節度使的身份,還不足以讓這個物資司的主官過來的,簡單的寒暄了兩句,他又拿出了另外一個殺手鐗。

定海軍跟樞密院的大部分主要產品,比如說,鋼鐵,武器,水泥這樣的,在明年,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降幅,從5%到12%不等。

這也是這些官員們聽到的最好的消息,樞密院跟定海軍商業往來,高達2000萬貫,哪怕是5%的降幅,也等於說少支出了100萬貫,更別說總體差不多是9%左右,這也就意味着,明年最少少支出200萬。

熱情寒暄,差不多用了一個多時辰,纔在碼頭脫身,此時船隊已經徹底靠岸,在勞力的幫助下開始卸貨,而趙信則鑽入到一輛豪華馬車,向着汴梁城內快速而去。

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七百三十八章 仁宗心態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用的試探第三百六十六章 靈州和議擴大第七百二十六章 滅遼之戰第四百八十章 鉅額飛票和八音盒第三百二十五章 長驅直入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八百四十一章 託運和臥鋪第一百六十九章 應對方案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度和三態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十九章 禁軍裝備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五百七十三章 長牆建功第三百二十五章 長驅直入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船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六百六十八章 絕境的種諤第八百六十七章 百家工廠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動後退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六百三十三章 長江口漁場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三百七十六章 破壞測試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五百二十五章 航海測量第八百五十八章 養殖場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肅州第一百七十八章 軍事怪物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三百三十章 完勝第三百六十九章 韓琦的壓力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二百四十八章 銷售途徑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商和豬下水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三十五章 僥倖心理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記錄第七百七十二章 富弼的信第七百九十二章 藍鰭金槍魚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七百六十二章 母妃前來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五百四十四章 商品選擇第二百八十七章 港口選擇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八百一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四百五十六章 輕工業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四百七十章 錨泊地第五百一十六章 遠洋海船第二百五十六章 錢的重要第三百零七章 冒險的做法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一百九十五章 棱堡卡牌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八百三十九章 再次登陸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五百五十四章 辦公大樓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功出爐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奈的刺客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議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二百九十章 錢幣圈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十二章 蠻橫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京的消息第二百二十二章 奢飾品方略第二百七十三章 拍賣會第二百三十五章 瞭解元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