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過是午後,距離天黑還有一段時間,如果這個時間的話,回去就不顯示了,3個時辰,夜肯定深了。
這不是蒸汽機,不可能長時間的運轉,在夜間,馬車行進時一個非常危險的事情,遇到了什麼事情,也不容易控制,所以,除非是丁海軍那樣,大規模普及了各種照明設施,讓30多公里長的鐵路,如同白晝一般,否則的話,夜間一般不會前進。
一車的高官,單純參知政事就有7個之多,也不可能冒險讓他們夜間行駛。
因爲高官衆多,特別是還有一些頂頭上司,應天府的留守們,也都紛紛前來,跟大名府比起來,應天府的級別低了許多的,他們是以下官的方式,出來見的。
如果說,之前還有疑惑,見到了應天府的城門,還有衆多應天府的官員,最關鍵的是,老百姓們那明顯的語言,誰還不知道,已經到達應天府了。
2個半時辰,拉着最少100人,從開封抵達應天府,這個如果之前說出來,誰也不會相信,一天就已經算是快馬加鞭了,現在卻真真正正的放在所有人的面前的
其他官員,有些聰明的,已經開始考慮這個用途了,這中間,考慮的最深入的,就是葉清臣。
從這個項目開啓,是趙信拿出了這個項目的一些東西,這纔開啓的,這中間,三司投入的資金不多,精力卻不少,無論是建設,還是實驗,他都有些瞭解,之前就有一個基礎,現在,更是在這個基礎上面,提升了很多。
或許,大規模的運用之後,整個的速度,不可能加的那麼的高,可是就算是降低許多,也非常的可怕。
千里馬,被稱爲罕見的,就算是大宋朝最快的通訊方法,800里加急,也不是每天都在應用,這麼一個火車,只要在白天,開行8個時辰,就已經超過800里加急了的。
夜間無法行駛,那是在深不見底的深夜,一般夏天,白天的時間超過8個時辰,甚至天擦黑的那一段時間,也不是不可以運行的。
就算是打一個折扣,一天開行6個時辰,超過700裡的速度,也超過了絕大多數的交通工具。
葉清臣已經在默默計算了,單純這個的,消耗,都不算太大,哪怕是的客運已經能夠有不小的收益了,貨運的收益更高,建設這個用來分流,甚至是一定程度上面的軍事用途,
當天晚上,應天府對他們進行了熱烈的招待,一部分人沉迷其中,可是更多的人在考慮,接下來,當第二天,火車同樣用兩個半時辰不到的時間,把他們拉到了汴梁的時候,一場爭鬥就此開始了。
還沒等葉清臣規劃,把鐵路劃歸到哪一個部門,樞密院就提出,鐵路的出色功能,應該跟600里加急合併,逐步的鋪設整個國家的鐵路網絡,並且交給樞密院管理。
幾乎比樞密院晚了半個時辰,戶部上書,要求這個交給戶部管理,戶部和漕運,每年肩負着大宋90%的運輸任務,需要把賦稅,糧食,從江南運送到北方,以保證整個國家的正常運轉。
伴隨着北宋的人口逐步的增加,漕運的壓力越來越大,哪怕這一條鐵路並不是很長,只是聯通汴梁和應天府,可是對於解決汴河的交通問題非常有用,應該劃歸漕運。
這兩個,加上三司,還算是有些理由的,可是其他的幾個部門,比如說,開封府,應天府紛紛的要求管轄權,甚至連一點都不搭界也加入進來。
人人都看好這麼一個鐵路項目,人人都想要來管理,這就是實驗之後的後遺症。
對於此,葉清臣是早有準備,因爲邀請的這些官員,只是看了一個效果,他們並沒有參與到這個項目之中。
原因很簡單,連三司都是投入不多的,最多是資源和人力上面的,沒有顯示到了財務上面,其他人就更加不知道,他們只是看到了這麼一個項目的出色效果,沒有考慮到成本的問題。
實際上,成本上面,就算是葉清臣也有些咋舌,整個鐵路的投資,差不多是40萬貫,這中間,不包括馬,附屬設施,還有鐵路車皮,加上這些,差不多就是90萬貫左右。
這中間,還是馬的價格大規模下降的結果,如果按照以前的馬的價格的話,單純3500匹馬,每一個200貫,就高達70萬貫。
現在,西夏獲得的大量牲口,逐步的流入到中原,馬的價格逐步的降低,從200貫,到100貫,再到目前,好馬大概是80貫左右,一般的馬在20到50之間。
這一個鐵路的馬的採購,是集中採購,從樞密院和西北獲得,都是按照相對較低的價格,40貫左右,也就是說,整個馬的價格是十幾萬貫,加上機車,差不多就是90萬貫。
這纔是300里長的鐵路,按照這個來計算的話,平均每百里就是30萬貫,這個數字就算是少,也少不了多少。
就算是跟丁海軍合作,讓丁海軍拿出大頭,那麼北宋建設的話,投入的資金,也不會少於10萬貫。
按照樞密院提出來的,興建一條聯絡着整個邊軍的大型鐵路線路,最少也是2萬里以上的鐵路,那也就是說,單純樞密院的配套,就高達2000萬。
漕運要少一點,可是也不會少於1萬里,那就是1000萬貫,這筆錢,兩者都拿不出來。
三司雖然緊張,可是當整個北宋的赤字,得到了有效的解決,從西北的新的收穫,加上丁海軍旺盛的商業活動,形成的稅金。
別的權貴,在做生意的時候,無不想方設法,利用自己的能力,影響力,減少支出。
可是丁海軍和趙信不一樣,他基本上都按照朝廷規定的來繳納,這樣帶來了新的財源。
趙信真的沒有葉清臣想的那麼高尚,本身,他所投資的製造業,就是一個的利潤和規模相當高的行業,從後世走來,交稅是一個必要的事情,連他不多的薪水之中,都會交一定的稅。
北宋的上稅不但不貴,而且相當的低廉,他交一點,也算是給北宋輸點血,甚至從某種意義上面說,他全部繳納的稅金,恐怕都沒有他給仁宗的零花錢多。
葉清臣當天沒有上書,他是做了一天的準備,畢竟,任何人上書,都需要一段時間發酵,這件事情驚動了仁宗之後,引起了朝野之間的熱潮,然後,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甚至沒有參加過這一次體驗的,也邁入進來,總之,爭奪利益。
這就更大了,這不是短時間能夠結束的事情,最終被仁宗放在了3天之後的大朝會,讓所有的參知政事,還有5品以上的京官共同的商討。
鐵路是一個新的東西,可是他的神奇在於,他可以拉600人,在2個半時辰之中,就前往到了300裡外的應天府,這種速度和運輸能力,真的讓人側目的,就算是現在還看不到這個鐵路未來的,也紛紛覺得,把它掌控在手中,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在大朝會之上,開始葉清臣冷眼旁觀所有人的爭奪的,看着這些人一知半解,甚至有些人,因爲丁海軍的投入,而大放厥詞的時候,他冷冷的笑了。
沒有丁海軍的財力支持,沒有趙信提供的保證,怎麼建設,就算把三司的錢全部算上,也不過是修建1萬里而已。
三司的錢,不可能都去修鐵路,這根本不現實,恐怕擠出來的,也就是1000萬貫左右。
如果使用丁海軍的資金,甚至讓他們傾斜一下,可以修建1萬里,甚至更遠的鐵路,如果不適用的話,可能只是3000裡,這個不短了,可是對於需求來說,就差遠了。
幾天的時間,葉清臣除了梳理之前的一些信息,也對必須要修建鐵路的地方,進行了一個簡單的計算。
四京是肯定要的,邊境也肯定要,最少說,一條通往西北,一條通往遼國,一條通往四川鐵路是必要的,這中間,還要加上一條丁海軍的。
丁海軍產出的商品,已經在北宋佔據了重要的地位,單純樞密院,三司,甚至是六部,都跟丁海軍,有非常緊密的聯繫,這種情況之下,丁海軍的地位也顯現出來,一條鐵路絲毫不爲過。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七八九條的鐵路,最長的三四千裡,最短的也有一兩千裡,算下來,最終可能修建的鐵路,差不多有5萬里以上。
這中間,還沒有考慮,趙信所說的複線,馬車的制動力不行,就算是密集的使用,相隔的距離也很遠,這就不能夠完全發揮出鐵路的作用,再加上,只要有一個疏漏,在計算和放入的時候,出點差錯,一條鐵路兩個火車對開,連躲閃的地方都沒有,堵在哪裡,會出不小的問題。
爲了提升效率,加強運力,複線是肯定要的,甚至丁海軍在汴梁跟應天府的鐵路線修築的時候,就已經預留了一些,比如說,所有的橋,都是雙面的,只是使用了一半。
只要這邊同意,可能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能夠把複線修建起來的。
單線就要命了,複線,就差不多是10萬里,這個太龐大了,龐大到葉清臣也忍不住顫抖。
可是一旦這些完全貫通,北宋大部分的道,跟京城之間的聯繫,就逐步緊密了,最多就是兩三天的時間,這對於北宋,對於中樞的管理,簡直是太重要了。
正因爲如此,葉清臣在之後的一系列計劃之中,還是要跟丁海軍合作,甚至會拿出種種的條件,增加中樞和三司的話語權,當然了,錢方面,還是丁海軍多出一點。
葉清臣的想法,趙信不知道,就算是知道了,也不會在意的,鐵路對於一個王朝的整合,是巨大的,他會讓偏遠的地方,叛亂再也不是那麼的容易了,就算是葉清臣不提出,未來趙信也會努力的做到,甚至就算他沒有控制北宋,也會有直接的好處,工業化生產的龐大物資,將會傾銷到北宋,這對於擴大工業化,並且招募人口,都有巨大的作用。
在所有人都爭吵不休,甚至胡說八道的時候,葉清臣看時機已經到來了,拿出了他的奏摺。
先聲奪人,首先就提到了鐵路的造價,當100裡,30萬貫的造價出來的時候,整個朝堂上面,鴉雀無聲。
北宋也是近兩年,纔有點好日子,之前別說30萬貫,3萬貫的支出,都可以上大朝會了,一些重點的項目,因爲沒錢,而被推遲,甚至引發了非常慘烈的後果,現在,一個百里30萬貫,一條貫通的汴梁和京兆的鐵路,千里多的話,豈不是要300萬貫。
一些本來只想掙一爭便宜的,基本上都偃旗息鼓了,這個數字之下,不是下面的部門能夠爭奪了。
昂貴的造價出來,一部分老學究們,立刻提出了反對,這個勞民傷財的項目,應該廢止,不應該興建下去。
這一點,葉清臣也有準備,他根據趙信的提點,加上鐵路運轉的實際情況,講述了鐵路貨運可能獲得的收益,只要火車能夠運轉30%,這一條鐵路每年的收益,就高達18萬貫。
5年回本,還是投入巨大的,這門生意絕對是值得做的,雖然對於民間而言,高利貸的收益很高,可是那不適合政府的行爲,更別說,這個鐵路對於北宋在運輸上面的重要作用。
當葉清臣一條條的把所有的東西,都給講述出來,樞密院和戶部都知道,他們沒有機會了,無論是準備,投資,還是計劃上面,三司都擁有天然的優勢,這一點,不是他們能夠左右,同樣的,收益上面說,這一條鐵路也必須要併入三司。
朝會就這麼的結束了,鐵路最終歸屬於三司,不過,在戶部和樞密院需要的時候,可以協調,優先保證軍方和戶部的需求,而不是賺錢。
這一點,葉清臣代表了新成立的鐵路司決定了,然後仁宗定下調子,給三司一段時間,確定接下來鐵路修建的計劃,拿出一個完整的方案,然後在大朝會上面討論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