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

受到打擊之後的北宋使節,有些鬱悶,他們感覺到,自己一個月的做法,是做了無用功,這可比某一個項目受挫沉重的多了,這就是意味着,他們之前的方向,全部都是錯誤,錯誤的方向,最終找尋到的結果,也是錯誤的。

一些北宋的官員們,甚至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在最初的時候,富弼也是有這樣的想法,可是很快的,他就重整旗鼓了。

富弼,從他的觀察之中,總結出了一些東西,定海軍的強大,就是在這些潛移默化的東西,正是這些細微的東西,才讓丁海軍強大,而工廠是一個部分,組織結構,還有日常的生活水平,也是其中一個關鍵。

發現了這個問題之後,富弼立刻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讓這些官員們,再一次的行動了起來的,讓他們觀察瀋陽民衆的生活,還有日常的花費,以及工資水平。

在街道工廠的時候,富弼從介紹之中,看出來了定海軍缺人的原因,也隱隱把握到了,定海軍給出的薪水很多,這樣才能夠給的起管理費,可是具體的工資數額他不知道,或許這個中間,也能夠得到一些東西。

之前調查了很多日常的東西,數據是現成的,只是在其中,要帶入一些別的東西,比如說的普通民衆的生活水平,購買力的水平,工資水平,這些東西,只要用心,應該能夠得到的。

在趙信的命令之下,定海軍對於北宋,並沒有隱瞞,只是不主動引導而已,只要北宋想要知道的東西,除非是類似鋼鐵研究所這樣,比較高端的東西,其他的東西,當然是儘量的滿足北宋的願望。

不過是詢問一下工資的問題,不用富弼出馬,底下的官員,就通過相熟的定海軍人員,知道了這個工資水平。

不過得到數據之後,北宋的調查人員,絕對是嚇了一跳,天然的不怎麼相信,以爲定海軍故意擡高騙他們,可是之後,隨機的在街上,調查的結果,只是比他們調查的高,而沒有比他們低,同時,通過分析數據,瀋陽這邊居民每月的花費,或許,數據有可能有誇張,但是最終這個數據不會相差很大。

得到了這樣的而結果,更加的讓這些北宋官員沮喪了,他們忽然的發現,他們讀聖賢書,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科舉之中一路走過來,脫穎而出,做了官之後,居然連一個普通工人的工資都不如。

富弼不說,作爲參知政事,還有不菲差遣,爵位,可是這些加在一起,每月的大概就是500貫到600貫之間,如果算上上補助和其他的,可能要上萬貫。

聽起來是不錯,萬貫的年薪,如果按照米的價格,100斤700文來說,1貫錢兌換現代的價格,大概是300元,萬貫基本上是300萬到360萬之間。

聽起來,這個數字非常高,可是在北宋,伴隨着官職的逐步降低,這個待遇比例也會大量的降低,到了尚書,也就是二品官職,月俸就降低到了60貫的基礎,加上其他各方面賞賜之類,最終也不過150貫左右,比起宰相,最少降低了三分之二。

伴隨着官職的極具下降,這個待遇也會下降的很厲害,如果按照每月平均收入100貫,在汴梁過上比較體面的生活來計算的話,北宋大體上13000人的文官,能夠單純依靠薪水達到這個比例的,只有200人不到,那麼基本上,除了三司和宰撫,最多加上六部尚書,剩下的就沒人了。

按照最低標準,30貫這個水準的話,可以進一步擴大,但是這個基礎月俸是五品官,這也跟北宋的官職有關係,北宋的官職,分成了幾個檔次,不入流和流內是一個關卡,9品到7品是一個關卡,6品到5品是一個關卡,基本上是步步艱難。

對於富弼來說,這筆錢,不可能全部都給富弼,一個參知政事,需要撐起來的幕僚團隊,差不多每年會消耗掉6成以上。

單純收入上面,也就是4000貫左右,這個月俸,可不是給富弼一人的,在封建時代,家族都不是以小家居住的,而是以大家,少則四五十人,多則成百上千,類似富弼,韓琦這樣的宰撫之家,幾百人那是很正常的,其中大部分的人,都需要這份俸祿來生活的。

這中間,如果基礎的生活,都需要相當多的錢的,拋開迎來送往,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花費,可能也就剩不下什麼錢的。

富弼做到了什麼程度,樞密副使的,參知政事的,甚至還封侯了,這纔有這麼多,一般的地層官員,比如說,6品以下的低級官員,他們的薪水並不高。

拿一個普通的給事,6品左右的京官來說,每月的月俸和補助,加在一起也不會超過50貫,根本無力支付幕僚的費用,最多就是樣一個小廝,一個月給出5到10貫而已,稍稍強一點的幕僚都配不起。

在瞭解了定海軍在瀋陽的一些最低工資,所有人都不淡定了,最低工資超過70貫,如果加上全勤,補助和獎金,一般都可以拿到120貫到140貫之間。

這個基本的俸祿代表着什麼,代表着尚書的一類的高官,這樣二品京官,他們的俸祿,也就是在120貫到180貫之間,那麼就意味着,北宋的二品官,跟這裡的工人差不多。,

這也就是意味着,加上補助和一些灰色收入之後,一個6品的京官,不如一個定海軍最底層,剛剛加入到工廠的普通人的收入。

甚至在定海軍,類似這樣的普通人,也是非常少的,只有剛剛到了瀋陽,剛剛完成最基本的一些課程學習的工人,纔拿這個數字,稍稍學習一下,掌握了基本的技能,那就是30,50貫的上漲,在街道工廠一類的小廠之中,也擁有月俸能夠達到300貫到400貫的人。

這不是意味着,在一個只有2000人規模的小廠之中,居然有跟宰撫拿着一樣多的人存在。

一部分官員,在調查的時候,還聽說了在定海軍,還有一種收入超高體系,他們工資聽說更高,幾千貫,甚至上萬貫的月俸都聽說過。

一個月四五百貫,相當於宰撫,這個已經超過這些北宋官員的想象了,超過5000貫,甚至上萬貫,這可能麼。

腰纏萬貫,這被稱之爲有錢的象徵,可是這個萬貫這筆錢,一個月就能夠拿到,怎麼也感覺到不那麼真實。

定海軍當然有這樣的存在,一些有專業技術,研究人員,他們的工資更高,不過也就是在1000貫以內的月俸,之所以有更高的傳言,那是因爲做研究的獎勵,這個獎勵是上不封頂。

能夠拿到獎勵的研究人員,這個在定海軍的研究體系之中,也是最頂尖,這些人,普通的市民都接觸不到,更別說來自北宋的這些年輕的官員了,同時到了一定級別的研究人員,就有另外的一個研究體系。

在定海軍之中,已經形成了一個科研體系的項目,這些項目,更多的,則是在前沿的研究之中,只要有合理的理由和級別,就可以申請的項目,這些項目會統一被科技部調查,通過幾個步驟,進行研究和確定,只要被批准通過,那麼對於這個項目來說,就有一定的撥款。

根據項目不同,會有20萬,到2000萬不等的撥款,研究人員的薪水,就是從中間出的,不說牛大力這樣的頂尖的研究員,就說的普通的那種學科帶頭人,每月收入8000到1萬貫,這根本不是問題。

就算是普通的研究人員,起碼的月薪也是在500貫以上,最高資深一點的,2000到5000貫也是有的。

這樣的收入非常的高,同時,這些研究員,他們的花費相對較小。

北宋和封建王朝,都是以家族爲一個基本的單位,在縣以下的治理之中,家族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家法比國法還大,這個還真的就不是很少出現的,那是普遍出現了,家規處理之後,在官府報備之下,打死人都沒有問題。

這是趙信不願意看到的,家族的觀念相對比較的狹隘,雖然在封建王朝比較穩固,卻扼殺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整個社會固化,這對於封建王朝而言,穩定就是最大的好處,可以讓王朝穩定,可是對於工業革命的時代來說,這就是扼殺天才想法,穩固就代表着一成不變,對於變革的工業時代來說,是有害的。

小家庭纔是最正確的選擇,同時,把無數人都集中到一起,真的形成幾個大家族的宗族勢力,對於定海軍的管理也不利,所以,定海軍從成立的第一時間開始,就確立了以一家幾口的形式存在的社會體系。

在這個社會體系之下,一般三代同堂,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子女,最多,也就是十幾個人,而不是動輒幾百個,甚至上千個的大家族。

普通的研究人員,因爲不用對項目負責,他們按照固定的薪水還有完成項目的獎金,基本上的收入,都是自己的,不用給別人分,也就是說,從這個意義上面說,定海軍的這些錢,都是可以花出去的錢。

看不到萬貫,只是幾千貫的年收入,已經讓他們驚歎不已了,甚至連富弼,都有些心驚肉跳的感覺,他突然有一些看不懂定海軍了,這個定海軍發這麼多錢,真的能夠支撐下去麼。

定海軍的人口,大概是3500萬,這一點是通過北宋確認的,或許會有一些出入,可是這些出入,不會超過500萬的,那麼,扣除了一部分老人和孩子,2500萬的青壯應該是有吧,按照平均每個人2000貫的話的,那不就意味着,每年定海軍,單純工資的發放,都超過了500億貫,這個數字,是目前北宋歲入400多倍,這還是提升了五六倍的歲入,換做幾年之前,就是一兩千倍。

實際上,數據差不多,可是勞動力人口沒有那麼多,2500萬的青壯,其中男女各半,定海軍的工資水平,加上定海軍實現的社會體系,讓女性在家裡安心帶孩子,一個男性的工資水平,已經可以養活一大家子了,當然了,500億這個數字,確實是沒錯的,因爲定海軍的平均收入,達到了的3700貫,也就是說,1300萬左右的工作人員,他們收入加起來,差不多就是500億貫。

在北宋纔剛剛讓財政升入,突破了1億,都有些沾沾自喜的時候,定海軍,已經有了北宋的數百倍之多了,這個多多少少,讓富弼無法接受。

富弼也真正明白了,爲什麼定海軍可以開出那麼多的管理費,一年120貫,在北宋,已經超過了勞力的一年的薪水了,可是在定海軍,這只是一個開始的數字,稍稍培訓一下的人員,可以年收入1000貫,120貫,只是八分之一,說是抽取的管理費,還真的是確切,

富弼隱隱感覺到不好的,本身,定海軍的吸引力就相當的強,以他們現在瞭解的定海軍的集市來說,集市上面的各種物產,極爲的豐富,

各種琳琅滿目的菜品,肉類,海產品,還有各種各樣的日用品,這些你能夠想到的,你想不到的,都擺放在那裡,在這裡,會擺放的相當多,各種各樣都有,就算是北宋汴梁,甚至連富弼,都沒有嘗試過這樣的多的物產的,更別說這些升斗小民了的,單純吃這一點,就可以吸引很多人前來定海軍,更別說錢。

能夠在工作的時候,養活一家好多口,還是穩定的,並不的是偶爾得到的東西,這種前提下,那些希望改變自己命運的人,會怎麼樣。

這些人會不會離開北宋,加入到定海軍,毫不客氣的說,只要定海軍,在人的待遇上面,不會區別對待的話,這些被選出來,派遣到定海軍人員,有很大可能,加入定海軍,不再回歸北宋了。

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七百八十五章 發現問題第一百九十二章 臨界點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六百六十章 時機已到第二十五章 筆墨紙硯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八百七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二百七十一章 銷售遇冷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禦選擇第五百八十三章 電的實驗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問題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風暴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路波折第三百零一章 出頭的炮灰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第二百六十章 講述棱堡第七百零五章 北方大本營第四百一十八章 韓琦野心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攻略第四百零九章 糧食和國運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五百零三章第三百五十二章 體術 宿遷第八百章 辭官去向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遼國第五百一十四章 鋼龍骨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起廣南第七百八十一章 四星和自助餐第四章 科技卡牌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撈第七百八十八章 裝甲列車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四百八十章 鉅額飛票和八音盒第八百三十章 通信手段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選新屋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第八百六十七章 百家工廠第五章 普通卡牌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場建設第八百七十四章 互助會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四百四十二章 鎮國基石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疑驗證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八百零二章 韓琦的探索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增長率第二百四十九章 反擊成功第二百七十八章 複雜心情第二章 船到南樂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第二百七十九章 他還活着第七百七十三章 應用疑惑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上城頭第二百五十八章 間接影響第一百章 便宜硬道理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問題第二百二十七章 神兵和鐵器第一百六十九章 應對方案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二百二十七章 罷工和動盪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二百八十三章 後退一步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測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奈的刺客第四百一十九章 移民政策第八十三章 簡單與複雜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八百六十七章 植物收穫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