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戰略

伴隨着列車的繼續向前飛馳,當越過了這個小小的高地的時候,鋼鐵基地已經看不到了,趙信的擔心也開始放下了,他真的怕韓琦不顧一切的想要去鋼鐵基地,那就對不起,只能夠失陪了,韓琦雖然說重要,真的跟苗妃比起來,差得不是一點半點的。

接下來,一個小時左右的旅程之中,再也沒有熱鬧的聊天了,三個人各懷心思,偶爾看到一些感興趣的景物,有一搭沒一搭的說一句,然後就是寂靜,周圍的人,也不敢上前,甚至連車廂之中,聲音也小了許多。

列車呼嘯的過了一個小鎮,趙信在車站,看到了這個小鎮的名字,微笑的對着韓琦說道:“歡迎,瀋陽已經到了!”

“瀋陽到了麼?沒有那麼快吧!”韓琦還沒有說話,富弼擡頭來,看看周圍,當看到了小鎮的名字的時候,轉而對韓琦解釋道:“還真的是到了瀋陽,不過是到了瀋陽的衛星城市南三市,這是一個紡織業爲中心的城市!”

南三市距離瀋陽,還有差不多50公里左右的,可是在越過了南三市之後,就已經是進入到瀋陽的外圍了在第一個小時之後,就進入到瀋陽的圈子之中,這裡,正是一個以紡織爲主體的小城市,一共擁有70多萬人口,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紡織,還有紡織相關的產業工人。

重工業中間,蘊含了很多不理解的知識,富弼感覺到他有些看不懂,輕工業,特別是以紡織和成衣爲核心的工業,因爲簡單,並且利潤較高,直接引起了富弼的重視。

男耕女織,這是歷史上賢明的常態,用工業的方法,用機器提升效率,到底如何的提升的,這一點,富弼並不太瞭解,可是比起其他的東西,他看的更加清楚一點,並且,問過了,這個機器並不是特別貴。

在定海軍的產品目錄之中,是分成了幾個檔次,比如說,技術含量很高的,並且製造難度巨大的,一般而言,就算是會出售給北宋,也會考慮到種種方面,減少數量,同時提高價格。

反倒是一些沒有技術含量的,定海軍生產比較方便,價格相對較低。

紡織業就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利潤很高,卻相對比較簡單,整個機器是鐵木結構,比較的簡單,一旦向北宋出口,可能不長時間,就可以仿製出來,同樣的,這個紡織業,或許比較的賺錢,可是使用女工的數量較多,不太符合定海軍的基礎的,控制好定海軍本身的紡織業就可以了,再拿下北宋的,創造不了太多的利潤,反而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就算是發展到21世紀,紡織業也是無可爭辯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這個產業使用的工人,絕大部分都是女工,女人心靈手巧,他們在紡織業上面,有着天然基礎,比起男人的效率高的很多。

可是目前定海軍的基本國策,卻是減少女工的數量,保持一個相對較低總量,讓絕大部分的女人都回歸家庭,作爲家庭之中的保障。

在目前定海軍的工業規模,還有機器的使用程度,定海軍根本就不缺乏勞動力,甚至目前定海軍龐大的工業水準,3700多萬人之中,絕大部分都是不工作了,只有幾分之一的青壯年工作,就可以養活一家幾口的。

在定海軍成立的初期,定海軍的人口,都是從周邊蒐集的,還有一部分災民,他們是什麼樣的都有,爲了保證足夠的工人數量,最初的時候,並沒有刻意的追求。在定海軍最缺乏的時候,是使用了一點點的女工。

當時別無選擇,而逃荒的人,還有被工資吸引的人之中,都是青壯年,少數孩子和老人,不需要照顧,也不需要家庭。

可是很快,伴隨着定海軍的發展,工業體系開始誕生的,整個定海軍生產效率越來越高,同時,影響力擴張,從兩淮影響到了大半個中原,越來越多的人抵達了定海軍,人的問題的解決,定海軍不需要這麼多的勞動力了,很快就減少了女性人口。

這算是迴歸家庭,也複合一般的規律,對於女性來說,不是說,不讓她工作。只不過,在整個全面的範圍之中,在工業的領域之中,向女工提供的工作崗位非常之少,反倒是在第三產,還有家庭,爲她們提供的崗位衆多位置。

這個,不突兀,真的要是女權主義,解放女性,那纔是讓北宋人不習慣,後世是在中國徹底的被打垮了,從國外流傳過來的規矩。

北宋發展到如今,朱程理學的奠基人還沒有出頭,最早的周敦頤、張載、邵雍,他們的年紀還輕,才二十多歲,甚至十幾歲,還處於求學和嶄露頭角的時候,真正奠基和成熟,是在十幾年之後,他們都成爲一方大儒之後。

Wωω ¸ttκΛ n ¸co

可是歷史的發展是有脈絡的,程朱也不可能憑空的創造出一個學說,他們是在儒學的基礎上面,放養廣大,所以這種女人相夫教子,甚至禁錮和壓迫的理論,還沒有形成理論,卻也已經有了初步的基礎,對於女性的制約也在加大。

先不說,這個到底對不對,可是如果解放思想,讓女性投入社會,看起來,是增加了就業的人口,可是實際上,女性對於社會生產的貢獻並不是很高的,應該是低於男性,效率不高不說,當女性工作的前提下,會造成人口繁衍的問題。

類似北宋這樣,平均適齡女性,兩年,或者3年繁育,那是不可能的,甚至因此引起的一系列的問題,還會影響社會平衡。

國外形成的女權主義,是在工業革命之後,勞動力成爲了供業主爭奪的重點的前提下出現,並且逐步發展起來的。

爲了獲取勞動力,他們推動的羊吃人,用耕地圈起來牧羊,發展工業,生產商品,把農民趕出土地,進入到工廠創造價值的。

在基本的勞動力不夠的前提下,女人,孩子,都成爲了工廠之中最底層的。

這是歷史發展一角,卻不是必然,有天然基礎,那就是工業革命的核心歐洲,他們沒有一套完整的醫療體系,西醫的強大,是在20世紀之後,在19世紀之前,更多的西醫都是騙子,依靠着放血,神經病的療法,甚至是欺騙的手段。

沒有一個完備的醫療體系,很自然的,就生育率一直都很低,在工業革命暴漲了產能之後,人口缺乏就成爲了終點,爲了獲得足夠的勞動力,把這個目標放在了女人和孩子身上。

可是這是對的麼,不對,工業革命發展最強的英國,首先,就受到了這樣的惡果,當大量的女人走進工廠之後,數十年的時間之中,英國的嬰兒死亡率不斷的攀升,後來達到了駭人聽聞的程度。

故而,在後來,伴隨着人口增長,達到臨界值,再加上工業化的程度很高,保障體系的健全,一部分女性離開工作迴歸家庭,可是幾十年,上百年的歷史,形成的女權主義,也成爲了社會上面的一種認知。

跟歐洲不一樣,中國在工業革命上面,有着天然的優勢,本身生產力一直都比較發達,人口的保有量和增長率一直都比較的高,不說北宋的超過一億的人口,這個數量,夠工業革命3.0所需要的勞動力了,就說定海軍,直接從北宋和周邊吸血,也獲得了3700多萬的人口。

不說是高端的工業2.0和3.0,就說工業1.0,根本就不缺乏勞動力,在不缺乏的前提下,肯定要使用效率更高的勞動力,

對於定海軍來說,除了使用更高的生產力之外,還有一點蘊含着趙信的野心。

在目前,定海軍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口,成爲了定海軍最主觀的額問題,3700萬人口,已經足夠了,保持着自然增長率,可能30年50年的時間,人口翻一番絕對沒問題。

可是趙信不想等這麼長的時間,他更希望,10年翻一番,最慢,也不能超過15年,這就幾乎比自然增長率高出了3倍,年均人口增長在7%左右。

爲什麼這樣,還不是爲了佔據土地,在目前,整個世界,都處於一片荒蕪,類似於城邦一樣的國與國的發展的時候,定海軍擁有的遠洋的能力,這一點,根本就不差,甚至說,有了殖民的基礎了,那麼整個世界,需要多少人來填充,如果沒有足夠的人數,就算是如同蒙古那樣,打下了整個歐亞島,又能夠如何,

蒙古在佔據了整個世界的前提下,只能夠暫時的領導,這就是少數民族的悲哀,一旦他們的實力大規模的下降,他們的唯一的結果,就是被迅速的推翻,失去了控制權。

可是定海軍不一樣,當人口不斷放大,10年翻翻的前提下,在加上從北宋,從周邊獲取人口,在龐大的人口基數面前,當定海軍的基礎人口達到8000萬的時候,從周邊融合個1000萬,2000萬,這沒有任何的問題。

有這個作爲基礎,10年可以達到2億人口,20年就可以達到四億,最遲也不會超過30年。

也就是說,按照現在的時間來算,30年之後,人口增加到4億,這是一個很龐大的數據。

趙信是學歷史的,對於世界歷史,有一個很鮮明的例子,在北宋的時候,1.2億的人口,已經佔據了世界三分之一了,整個世界,有歷史記載的,大概有3.2億左右。

當然了,當時沒有人口普查,很多東西,都是依靠着歷史記載做出來的,甚至連北宋的都不算太準確,更別說整個世界了。

可是3到4億人,應該是比較確定的數字,因爲再多的話,就養活不起了的,除了文明發達的國家,可以農耕種植,來提高人口的總量,其他的國家,比如說落後的封建國家,奴隸國家,甚至是原始部落,他們根本支撐不了那麼龐大的人口,靠天吃飯,甚至是捕獵,他們的人口不會增長很快。

北宋已經是佔據了整個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了,如果在北宋的基礎上面,再爆發一波的增長,4到5億的人口,會直接佔據世界人口的7成以上。最關鍵的是,在龐大的資金和土地的支持之下,這種放大不會減少,哪怕是15年翻一番,30年達到4億的,45年就是8億,60年就是16億。

人口增長,會惰性,會逐步的減少,可是隻要中國的人口超過了10億,單純人口本身,就是一個可怕到極點的力量,更別說這種力量,還受到了科學教育,有足夠的支撐。

不說60年,100年,就說30年之後,以趙信的身體狀況,活到那個歲數根本不成問題,而30年的飛速發展,30年的積累支持,當一大批,受過了專業的技術訓練,經過了12年,甚至更多的教育背景,培養出來的新的中國人,他們擁有怎麼樣的戰鬥力。

在可怕的科技支持之下的,擁有鐵甲艦,火炮,火槍,還有世界地圖的前提下,整個世界,還有的地方能夠抵抗麼,別說是這個時代的世界各國,就算是17,18世紀的世界各國,面對着一個平均的生產力,比英國巔峰時期還要強,人口比英國要多的10倍,甚至是幾十倍的國家的時候,誰哪能打的過。

黃種人的領先,可不是說說而已,不但要科學技術,工業基礎,引領整個世界潮流,同時,人口也同樣,爲什麼後世,世界上的主流是白種人,因爲世界強國,地盤,還有科技等諸多方面,都是白種人領先,中國和黃種人,被壓制在了東亞。

現在,整個中國,擁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有足夠的人口,爆發工業1.0,2.0,3.0的,只要人口不斷增長,教育和科研延續下去,工業帶來的改變,會越來越快。

同時,也擁有了必要的武力和交通工具,目前定海軍的軍事實力,已經基本上相當於19世紀中葉,世界強國的水平,人口更是幾個強國加起來那麼多,對付還遠沒有發展的世界各國,恐怕能夠制約的,也只有地球本身的距離吧。

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撈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爐鍊鋼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盜島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三百六十六章 靈州和議擴大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選確定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上城頭第十九章 禁軍裝備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八百一十五章 地球帝國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六百二十八章 拖網製作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八百五十四章 玉米推廣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二百九十五章 絕對不行第三百五十二章 體術 宿遷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義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京政局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一百七十八章 軍事怪物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京的消息第三百六十五章 拔不出來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三百九十三章 離開渭州第五百四十章 不能冒險第八百一十五章 地球帝國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五百零八章 點睛一戰第八百四十五章 禮物和提親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八百七十八章 水運和新鐵路第八百五十八章 養殖場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二百九十三章 星辰大海第八百六十章 前進基地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二百五十三章 樞密之爭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三百二十九章 靈州地位第四十三章 危機迫近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八百四十六章 舉家搬遷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晶坊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五章 普通卡牌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五百四十二章 船材選擇第二百七十五章 鉅商雲集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攻略第六十四章 斬首絕殺第八百六十章 人口素質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八百二十四章 房子的問題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二百五十八章 韋貴的打算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路波折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六百六十八章 絕境的種諤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五百七十八章 軍事思想第七百七十一章 視察寢宮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撈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第三百零七章 冒險的做法第三百六十五章 拔不出來第五百零七章 勢如破竹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七百零九章 生命和死亡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洲橋頭堡第三百三十章 韓琦到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銷代理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