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懷素城邊築高壇,代天封神補符籙
莫閒不語,他的符詔正是如此,除了調用自己的身神外,並不能使神靈響應。凌霄子見莫閒不語,一笑道:“這不是沒有辦法,可以行封神之事,而封神之事,由天庭完成,但這次閬雅山之戰,你可以試封神,當然要天庭專門爲此界煉製的封神榜,也罷,我與你討一個封神吏,你好好體會一下封神的奧秘。當然,也有人不需符詔,但需要五行本源大圓滿,也能進階太乙金仙。”
說完,一道符詔直上天庭,一會兒後,天庭飛來一道聖旨,和封神榜,莫閒拜謝領旨,起身後又謝過凌霄子和各位前輩,各位前輩都含笑點頭。
莫閒收好了封神榜,回到閬雅懷素城,他要封的神不過是山神土地之類,還有懷素城的守護神,以及冥土的一些神祇,他在城的西南要人築起封神臺,他自身卻入靈境去見懷素元君。
“見過道友,還沒有恭喜道友成就金仙!”懷素含笑到。
“道宮命我坐鎮懷素城我們以後會通力合作。我討了封神吏,不久之後就當封神,娘娘可以斬出一願身,坐鎮冥土,爲冥土地君。”
“願配合道友,道友怎麼討了封神吏?”
“沒有辦法,我要成就符詔,尚缺一點,在凌霄子前輩指點下,欲以封神補完這點缺憾。”莫閒說。
轉眼間,到了封神日,封神臺上旗幟招展,莫閒一身道裝,捧符敕進了封神臺,將符敕在**放,傳令懷素城的守備官:“立八卦紙幡,鎮壓方向與干支旗號。”又令三百六十五壯士,按五方排列。
莫閒吩咐停當,方沐浴更衣,拈香金鼎,酌酒獻花,繞臺三匝。莫閒拜畢誥敕,手往空中一伸,風起雲涌,空中飛下一鞭,正是那打神鞭的投影。
莫閒開讀天庭誥敕:“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敕曰:嗚呼!仙凡路回,非厚培根行豈能通;有心自修持,貪癡未脫;有身已入聖,嗔怒難除。須至往愆累積,劫運相尋。或託凡軀而盡忠報道;生死輪迴,循環無已;業冤相逐,轉報無休。吾甚憫焉!憐爾等身從鋒刃,日沉淪於苦海,心雖忠藎,每飄泊而無依。特命莫閒依劫運之輕重,循資品之高下,封爾等爲山川冥土正神,分掌各司,按布周天,糾察人間善惡,檢舉三界功行。禍福自爾等施行,生死從今超脫,有功之日,循序而遷。爾等其恪守弘規,毋肆私妄,自惹愆尤,以貽伊戚,永膺寶籙,常握絲綸。故茲爾敕,爾其欽哉!”
臺下香風起,懷素元君的願身已到。
“今奉昊天上帝敕命:懷素元君身系此界天帝之妹,歸入道門,當享尊位,今敕封爲冥界聖母感應懷素元君之位,總領冥土,協調輪迴之職。”
懷素元君在臺下叩首謝恩,封神榜上一道光華直射而下,一個玄妙的玉字生成,懷素元君出壇而去。
又是一陣陰風,殷開雷現身,莫閒道:“今奉昊天上帝敕命:爾殷開雷曾入名山,證修大道,雖聞朝元之果,未證至一之諦,登大羅而無緣,受刀兵之苦,今敕封爾爲閬雅山脈之神,總領山川之事!”
封神榜上一道金光現,頓時他爲之一變,渾身放出金光,全身金甲,一個玄妙的玉字生成,他叩首謝恩,出了封神臺。
又一陣陰風起,木青出現,莫閒道:“今奉昊天上帝敕命:爾木青爲世間豪傑,修有異術,爲道門捐軀,今敕封爾爲冥土聖母殿前大將軍,統領鬼卒,行冥土征伐之令,協助冥土聖母娘娘調理地府諸事。”
又一道金光過後,木青謝恩,玉字生成,木青出了封神臺,莫閒一一分封戰死的將士修士爲土地和山神等職,享受香火,調理山川地脈之氣。
在此過程中,一個個玉字出現,莫閒總算明白了凌霄子的苦心,他算是竊取部分威能,融入他自身符詔之中,他的符詔本是在凡間所成,調到天地威能,並沒有一般符詔的作用,但一次封神,使他的符詔不自覺帶上刻召鬼神的性質,一句話,他也能享受香火,他算是明白,仙道與神道並不相同,神道以香火爲主,但如果直接受香火,很容易被香火中意志所惑,成爲衆生的奴隸,而道門的正神,卻用封神榜護住的元靈,從而超脫香火的害處。
金仙卻是分界點,因爲法身,即太乙元神寄託於世界本源中,因而與天地同壽,不受外界香火的影響,故此佛門的菩薩忙於收集香火,而不受香火的害處所影響。
而道門的金仙,可以受香火,也可選擇五行本源,從而五氣朝元,莫閒本來不必以符詔成,他的五行本源雖不完善,但也五寶合身,但走那條路,他的五行之物需要先天才成,他手中只有先天冰魄,合身的五件寶物都是後天寶物,要返還先天,得尋找先天五行之精,那不如走符詔之路,先入了太乙金仙,自然誕生先天五行之氣,將寶物點化爲先天,從而達到五氣朝元的境界。
而先天五行之精。要在遠古時期,倒可以選擇,現在在仙界,先天五行之精終是大派也幾乎看不到,倒是不周界這個世界,說不定有,莫閒念頭一轉,又搖搖頭。
封神已畢,打神鞭化作一道光影,和封神榜消失,他感受着符詔的變化,現在符詔可以刻召鬼神,不過僅限於他所封之神,但原理是一樣,莫閒代天封神,從而明白,符詔召喚鬼神不過是投影,而非神的本體,甚至就是不存在之神,憑空也能召喚出來,神明本來就沒有,只不過是一種精神,恍惚之間便成了神,他完全是生命的一種願望而已,道門封神不過是將此種願望具現化。
莫閒現在看問題,都不自覺間的追根溯源,這是他的道所造成,許多仙人卻不是這樣,他們從不追問,因爲事實就在那裡,隨着功行加深,該明白的就會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