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閉關十二載,開門聞潛虛
“你好自爲之!”楊戩一笑,帶着哮天犬而去。莫閒心中想起了孟盈丘的長老們,心中突然殺意生,他一皺眉,隨即醒悟過來,口誦清淨咒,胸中殺意消散,好險,差點心魔發作,好在他平時就注重心性,不然在這種情況下,會爲天魔所趁。
楊戩也許是在提醒他,也許是他的又一次攻擊,挑動他的心魔,到底是什麼,莫閒不知道,他只是腦海中一閃而已,縱是如此,又如何?,一切外部因素都是動搖不了他的本心,這就足夠了。
莫閒本來出來想到地仙界走一趟,現在卻返回了孟盈丘,回到棲靈峰,立刻閉關,這一戰給他極大的啓發,他要好好消化這次所得。
他這一閉關,就是十二年,在第八年,莫閒還在沉浸在混沌之中影像之中,由於他以過去之法不住重現混沌的產生,那是道的一種基態,給莫閒啓發也是極大,這種狀態,思維已經不起作用,只有無念無想之中,一點靈機萌動,不神而神,才能窺見一斑。
他沉浸在其中,而不周界的潛虛子終於突破了太乙散數,他能突破太乙散數,也是他自己的努力所成,他在不周界中若壺城坐鎮,若壺城靠近接近蠻荒地帶,他數次出擊,聯合蠻荒部落,使之脫離神庭的控制,並且使蠻荒部落反戈一擊,在一次行動中,見蠻荒古樹,恍然有悟,回來後閉關,遂入太乙散數,道門和佛門祝賀,領若壺城摘星樓,若壺城資源一成歸之。
要知道,每一座大城,周圍一千多裡都屬於它,這份資源都足以培養數十個天仙之輩,甚至從中可以誕生出新的金仙。
潛虛也依慣例拜見凌霄天尊,得到了指點,留下一個願身坐鎮若壺城,回到了孟盈丘,孟盈丘早就得到了消息,潛虛子進入到太乙散數,而且又是在不周界突破,幾乎大部分天仙都在談論這件事,兩個天仙,還是師徒,師傅飛昇至孟盈丘已幾百年,都是未能到突破金仙,而徒弟飛昇不到十年,由於入了不周界,成了金仙中太乙散數,榮歸孟盈丘,在他介紹下,師傅入了不周界,結果也在十多年的時間內,成就太乙散數,坐鎮一城,大量資源從他手中經過,成爲他私人的藏品,這不由得天仙們想到不周界有什麼魔力,從前避若蛇蠍的不周界遠征軍立刻炙手可熱。
許多人都走後門,想從執事堂手中拿到去不周界的名額,他們只看到了利益,卻忘記了其中風險極高,莫閒是在凡間經歷過數場戰爭,將修士們硬用紀律凝聚在一起,完全是違反的修士自由的天性,才堪堪躲過一劫,界之門傳送雖然有方向,但還是隨機性較大。
莫閒甚至懷疑過凌霄天尊故意這麼做的,讓新來的人見識一下血與火,倖存者才能聽從他們的命令,成長爲一位戰鬥仙人,而在此中不幸遇難的修士,甚至連封神都撈不到,運氣好的,還能撈一下天兵噹噹,不好的話,就完全墜入冥土,而冥土之中,也是風險重重,到了道佛二家控制的冥土中,纔有機會封神,不能的話,甚至能魂飛魄散。
由於名額有限,這次帶隊人員又多了一名,兩位天仙,而其他的是神仙、地仙等,這回的兩位天仙卻是專門想入不周界,等成就了太乙散數,再揚眉吐的回去,這兩人都與長老們有關係,兩人以爲穩的進階太乙,根本沒有想到困難,又不通行軍打仗,只是帶着一幫烏合之衆,結果進入界之門後,遭到神庭的伏擊,結果損失高達七成,二個天仙差點把命送掉,這才知道,不周界雖然未開發,還有許多秘密不是隨口說說,是真的要人命。
兩人領着殘兵,隊伍中的人好在不是刺頭,倒沒有出什麼事,到了朱雀城,隊伍隨之打散,二人也分配到下面城市之中,以道門監察使與開拓者身份儘快融入當地人中,這是天仙的待遇,一方面負責保護傳道者,另一方面,也儘快熟悉當地的情況,偏偏兩人自視甚高,拿出了在孟盈丘的那一套,結果半年後,便因和當地信衆衝突,被調回了朱雀城,成爲一個天仙道兵,這可是數百來的第一例,天仙本身功力深,即使在軍中,最起碼也是將軍,但兩人卻成爲一個小兵,兩人當然不服,被金仙出手鎮壓,綁在轅門口示衆三日,還痛責二十軍棍,封了渾身修爲,這一下兩人老實了,乖乖做一個小兵。
這些事情許多年以後才披露出來,兩個人最終在三百年後回到孟盈丘,不要說修爲精進,不倒退就不錯了,不過,兩人的武藝倒是精進。
莫閒睜開了眼睛,問了一下童子,過去十二年了,他體內倒是天書玉字不少,他隱隱感到,以前對玉字理解錯了,本來就無玉字一說,不過人爲抽象,便於智慧生命把握天地大道,所謂天書玉字,赤書玉字等皆是如此,不過法則的具現而已,並不存在玉字,只是仙佛爲了方便,人說有玉字,便有玉字誕生。
還有一項收穫,卻是將大道演化混沌一種形態深深刻入心靈,終於達成一種平衡,在他心靈深處,一遍遍地重複着當日與楊戩那一擊,混沌現形的情況,本來身爲物質演化的結果,大道無形中會令他忘卻,因爲混沌已不是理性所能理解,根本沒有時間空間等,卻因爲莫閒一次次在心靈中倒轉時間,終於現形,但不入無念無想,非想非非想之中,還是不見其真面。
他問童子,在他閉關期間,有什麼重要的事發生?
“老爺,四年前,潛虛老爺來了,你正在閉關,他沒有驚動你,留下了許多資源,說是老爺願身託他帶來!”石生說。
“潛虛師傅進階太乙散數了,他的洞府在什麼地方,我應該支拜訪他!”莫閒笑了。
“潛虛老爺說,他離師傅不遠處的大憫山。”石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