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6章 北守南攻

陶振宇造成的戰果誰最有資格評價?自然是被打的德國人了!當陶振宇帶着剩下的部隊撤退後,克魯格還在爲後方亂成一鍋粥的部隊進行梳理。雖然對方並沒有衝到自己的物資基地、飛機場或者指揮部等要命的措施,但是在幾天內接連爆發的三次戰鬥依然讓德國陸軍留了相當多的血!

“算上第一天的偷襲,我們徹底損失了2個營的坦克和裝甲車輛。再加上這幾天的持續追擊和破損的車輛的車輛,我們目前能動用的坦克不超過150輛!我們一共就只有2個裝甲師,所有坦克加在一起不超過600輛,而現在算上開戰後的損失,我們的保有量只剩下300輛左右,從裝甲力量上看,我們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沒有能力繼續進攻了。如果制空權再出問題的話,我們可能就要面對對方的進攻了!”

“對方派出的重裝甲單位並不多,但是他們卻有很多的輪式坦克殲擊車,它們的防禦足夠正面抵禦小口徑機關炮的攻擊,而火力足夠摧毀大部分裝甲單位,這種車輛最大的特點就是速度快而且對後勤的依賴很小。而華夏就是依靠這樣的輕型車輛彌補了重型反裝甲火力的不足。而且他們的坦克上都裝有先進的夜視設備,這讓華夏在夜間佔據相當大的優勢。”參謀從己方損失和對方的技術特點兩方面進行了講解。

“很好。讓一線部隊做好準備,應對對方可能的反擊,另外。我希望和空軍方面聯絡一下,我想知道他們的看法!”克魯格現在最關心的不是己方兵力和對方的技術優勢,而是想知道,華夏爲了這次攻擊是否動用了總預備隊!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如果動用了,那麼就意味着華夏不會再有別的後招,等到自己實力恢復後還可以接着打。畢竟大部分受損坦克都可以拉回去修修接着用。華夏雖然取得了非常大的戰績,但是他們的損失也不小。根據前線的統計,他們損失了至少50輛坦克以及近80輛左右的各種半履帶和輪式戰車。這些兵力怎麼也有一個機械師的三分之一左右的力量了吧,雖然坦克數量肯定不到,但是輪式車輛和半履帶車的數量絕對超了三分之一了!

這個兵力非常的微妙。如果說華夏正面3個師湊一湊的話,也是能攢出這點家當的,調用預備隊的話也是可以擠出這支部隊的。但是導致的結果卻截然不同,如果是一線部隊湊出來的話,那就意味着華夏還有成建制的裝甲單位可以使用。自己即使突破了對方的防線也絕對討不到好,而如果是後者的話,自己似乎依然佔不到什麼便宜,但是對於南線卻是一個機會!克魯格還是很有大局觀的,也許自己不是最後能成功登頂的人。但是隻要能讓德軍獲勝,他也不會計較太多。

短暫的陰雨很快就會過去。德國空軍迅速恢復了活力,或者說就在陶振宇撤退的時候他們已經和華夏負責掩護的機羣交上了手。而幾個回合下來,德國人也感覺到對方實力恢復的也很快,至少在局部戰場上華夏的戰鬥機數量已經不比德國人少多少了!“我們一定要搞清對方的預備隊是否還在原地!”根據陸軍的請求,德國人遠程偵察機部隊曾經穿越防線來尋找華夏的預備隊,在付出慘重的代價之後,他們確實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比如說對方防空部隊的位置變化,比如說道路上出現的大量車輛碾壓後產生的痕跡。再比如說照片中出現的部分疑似坦克的車輛等等。這一切似乎都在證明華夏動用了他們寶貴的預備隊。

北線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布勞希契不可能不知道!相反,他竭盡全力蒐集關於這場戰鬥的情報以及華夏後方的動向。而經過彙總和整理後的情報讓他頗爲樂觀。“華夏終於提前透支了自己的力量,不過他們的主攻方向不是我們而是北面的克魯格,這一擊真凌厲啊,而且非常大膽!”布勞希契這樣評價對手,他可比克魯格看的要開,他認爲不管是華夏動用了預備隊還是從前線各部隊抽出了一些部隊,都造成了部隊力量的消耗。和德國完全損失不一樣,華夏扔在敵後的車輛算是徹底沒了。上百輛各種戰車呢!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如果再算上跑回去需要修理的車輛,那麼這個數量就更大了!

如果說在此之前,華夏可以通過震懾來勉強維持兩線的均勢的話,那麼現在似乎已經做不到了,他們在北線取得了優勢,但是卻沒有更多的力量來支持南線!大量的防禦部隊被固化在工事和塹壕中。南線能擁有的只有一個裝甲師外加一個旅!也許這支部隊放在幾個月前還有機會抵擋布勞希契的進攻,但是要是放到現在的話恐怕就不行了,原因很簡單,華夏不僅僅提前透支了他們的兵力,同時也透支了他們的科技優勢!29型坦克殲擊車的出現確實讓德國裝甲部隊難受了很長一段時間,而現在,4號坦克殲擊車的出現同樣讓華夏的坦克部隊難受!同理還有火箭炮的大量入役,德國人雖然比華夏晚了一些,性能也差一些,但是隨着這段時間的恢復,雙方的技術水平已經拉近了不少,要是還按照原來的黃曆來計算雙方戰力的話,那華夏可要栽跟頭了!

“這是一個機會啊,一個一雪前恥的機會!”當參謀將華夏預備隊已經調動的消息告知布勞希契後,他興奮的在指揮部中說道。對於布勞希契來說,現在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華夏能夠動用的全部兵力加在一起也將處於劣勢。而自己這邊還有空軍優勢。而且對方是分散部署,自己的兵力相對集中。3個師的兵力一線推過去的話,對方根本難以阻擋。

不過雖然有大好的形勢。但是布勞希契還是做了一番部署的,自己從側翼繞過對手正面向縱深進發,那麼就必須防備華夏防守部隊對側翼展開攻擊,對方大概有一個師和一個旅的部隊,那麼爲了保證側翼安全,自己至少要有一個裝甲師!而且這個師必須加強反裝甲力量,需要從其它部隊抽調4號坦克殲擊車。畢竟長角犀牛已經把德國裝甲部隊打出陰影來了。沒有足夠強悍的反裝甲火力,布勞希契都覺得不安生。

按照布勞希契的估計。對方剩餘的預備隊最多爲一個旅,自己剩餘的攻擊部隊至少有一個師的兵力優勢。考慮到華夏空軍的復甦,德國陸軍需要靠自己的火力,所以布勞希契必須攜帶着諸如k18型重炮這些笨重的支援火炮。而這會拖累部隊的進攻速度。爲了彌補這一點。布勞希契考慮採用多點突破的方式,用坦克、坦克殲擊車和輪式裝甲車組成快速集羣來快速穿插,反正對方後面沒有連續的戰線了,冒進一些問題也不大。

而就在布勞希契雄心勃勃的策劃着自己的進攻計劃,南線德軍爲大戰進行最後的戰役準備的時候,華夏預備師和南線的徐懷德部也在做着準備,他們準備給北上的德軍佈置一個巨大的陷阱。“相對於德軍,我們的兵力處於微弱劣勢,而隨着4號坦克殲擊車的大量服役。我們的技術優勢也變得小了,所以我們最好在戰役初始階段處於防禦狀態,在不斷的防禦戰中消耗對手。而不是開始就展開鉗狀攻勢,開始的攻擊對於我軍十分不利,一方面是處於防禦狀態的德軍戰鬥力會很強,另外一方面是空軍需要時間恢復戰鬥。戰役拖得時間越久對於我們反而是最有利的,而且布勞希契不是新手,他肯定會把側翼護的好好的!”徐懷德對形勢還是有一個非常情形的認識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我們固守原有陣地的意義就很小。從側翼進攻看似很美好,但是會遭到對方的強力抵抗。得不償失。而防禦更是沒必要,從德國人前期的作爲來看,他們是打算直接繞過現有防線進行穿插。所以我希望把主力集中在對方的正面和右翼!德國人肯定會抽出一部分兵力防禦我們在左翼的防線,而如果我們能在右翼部署一支部隊的話,那麼到時候肯定能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徐懷德在給彭毅的電報中這樣寫道。當然這段話後面半截有點臆斷的意思,他完全建立在對方無法獲得足夠信息的基礎上,能否實現這一點還要看空軍能否阻斷對方的偵查。

“很有想法,但是開始的時候很難實現,不過我們可以改動一下,這場戰鬥雙方都將在沒有陣地依託的情況下交手,敵我戰線錯綜複雜,雙方的部隊都有極大的流動性,既然如此,我們爲何不在進行短暫防禦消耗了對方力量後,再隨後的反攻階段對敵人進行穿插呢?這樣的話對方發覺的時間會更晚,更容易出其不意的打擊對手。”彭毅在回電中提出了另外一個思路。

在曠野中隱藏一支部隊是很不容易的,很容易讓對方發現,既然如此,爲何不在德國人竭盡全力發動進攻後抽不出身來的時候從右翼進行一波反擊?德國人會把左翼看的好好的,再去除正面進攻的敵軍,那麼右翼所能動用的防禦部隊就所剩無幾了,只要動作足夠快,就能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最終,經過一番協調之後,彭毅和徐懷德敲定了攻擊計劃,徐懷德率領主力緩慢後撤從正面擋住對方的穿插路線,而總預備則向西北方向迂迴運動到徐懷德和克魯格的西北方向,德軍攻勢開始時徐懷德指揮兩個師的兵力用於阻擋對方的第一輪進攻,等到對方攻擊受挫之後,再發動全面反擊。爲了保證行動計劃的順利進行,空軍方面願意全力配合,此時秦嶽能在前線使用的戰鬥機數量已經恢復到400架左右,約3個聯隊,他表示可以派遣其中兩個聯隊爲南線的戰役提供掩護。200多架戰鬥機數量雖然不多,但是至少也可以和南線的德軍打個旗鼓相當了!雙方的計劃都已經制定完成,整個南線戰役也進入了倒計時階段。

雙方都對自己的計劃有十足的信心,雖然布勞希契在此之前已經得到了空軍的提醒,下一階段的戰鬥中空軍的支援恐怕回答一個折扣,但是已經爲這一戰準備多時的克魯格可不會因爲空軍支援的不到位而放棄。“我等待這一天已經很久了,這場戰鬥的意義不僅僅是我們能重創對手,重新獲得中東地區的主動權,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重建德國陸軍裝甲部隊的信心。我甚至希望這次空軍能不參與戰鬥,地面的決定性力量應該是坦克、火炮和步兵而不是那些空中盤旋的禿鷲!”在日記中,布勞希契曾經這樣寫道自己戰前的感受。作爲一名陸軍軍官,他實在不想看到未來地面戰爭的決定力量居然是那些單獨成軍連20年都沒有的空軍!

而作爲友軍,雖然北面的克魯格本身麻煩不斷,需要一段時間休整,但是當布勞希契表示要發動南線攻勢的電報和德軍總部的命令送到他桌前的時候,這位宿將表示願意盡力配合前者的攻勢,雖然發動大規模攻擊有些困難,而且成功的概率也很低,但是克魯格依然表示會盡力牽制華夏的北線軍團的調動。於是兩支德軍如同鉗子一般的攻勢終於展開,雖然北面那個鉗子看似不太好用吧!

“這將是一場真正的裝甲戰,雙方几乎處於對攻狀態,而且空軍的影響力都非常有限,我也很期待這場戰鬥,我想看看華夏裝甲部隊和德國裝甲部隊在沒有外界干涉的情況下水平到底如何!”戰役開始前,彭毅收到了徐傑的電報,徐傑對這次戰術級別的較量也是很上心的!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旭日中華的月票支持~~~。()

第367章 最後的準備第741章 雷神之錘第138章 俄國人的造艦計劃第1340章 出擊第709章 遲到的馬卡諾夫第261章 勝利的幻象第597章 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第1401章 虎嘯法蘭西1第1482章 大戰前夕第862章 不一樣的誘敵第1009章 停戰吧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364章 巡洋艦的黃昏第72章 後勤問題第241章 兵分兩路第480章 雙保險第1001章 新的方案第118章 巴達維亞條約(一)第1195章 伊朗攻略第645章 追獵者的初戰第578章 不能明說的事情第795章 英國人的補救措施第1356章 盲目樂觀1第454章 交鋒第1289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2第1395章 混戰開幕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1434章 急轉直下第1275章 坦克大戰第1334章 血火藍天4第1299章 爆發第419章 從天而降的主力艦隊第1341章 我們好像在他們身後1第336章 黎明第360章 主力碰撞第1423章 出發第181章 休息一下?第1112章 血灑長空第277章 擱淺的巨鯨第218章 英國人與俄國人第1106章 對策第1409章 南大西洋之戰第1330章 呼嘯長空3第1224章 大戰前最後一次預演第73章 飛旋的火龍第1070章 交鋒第965章 兩頭下注第1351章 血與火2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146章 龍潛於淵(二)第486章 談判開始第1234章 戴高樂的擔憂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629章 勝利了?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第1092章 先下手爲強第675章 堵回去第288章 戰爭結束第1494章 乘風之神!第385章 整合陸軍第504章 俄國海軍部的爭執第792章 大膽一雷沉第1130章 機會or陷阱?第234章 裝甲巡洋艦的時代第306章 德國之行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1041章 蘇默VS葉銘第1238章 無法防禦的攻擊第644章 夜戰第1127章 混亂的夜戰第186章 血戰月峰山第137章 爲民族而戰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354章 謀劃第679章 要不別打了?第751章 土耳其人的應對第1308章 宿敵3第1216章 快速機羣2第205章 後院起火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1011章 背叛和抉擇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1334章 血火藍天4第1127章 混亂的夜戰第284章 談判第1139章 重創第193章 朝廷的對策第52章 北洋的困境第433章 大洋彼岸第953章 準備行動第73章 飛旋的火龍第53章 意大利人的首秀第1164章 帝國鐵馬第1377章 戰爭倒計時第765章 反潛戰第529章 美國人的算盤第1440章 談判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