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俄國人的造艦計劃

俄羅斯波羅的海造船廠。馬卡諾夫看着遠處忙碌的船臺若有所思,而一旁的羅茲德文斯基則在和一幫海軍部的高級將領們饒有興趣的探討着聖安德烈旗下將要新加入的戰艦。受到意大利人在清國“北海閱艦式”的嘲諷後,俄國沙皇勃然大怒,聲稱要給意大利人點顏色看看,而前不久,意大利人更是用實際行動提醒俄國人,誰纔是世界第三海軍。(當時俄國噸位佔優,但是因爲分散的問題,實戰未必就能贏意大利)新開工的9000噸級裝巡加里波第號以其強大的動力,配上新式裝甲和武器系統而在歐洲巡洋艦中稱雄稱霸,而英國人更是認爲,這種裝了10寸火炮的近萬噸級戰艦,從某種意義上講已經不是純粹的巡洋艦了,在必要的時候完全可以參與艦隊對決。承擔部分戰列艦的任務,所以,英國人將其稱爲二等戰列艦。意大利人鋒芒畢露的同時,俄國人自然也不會落後於人,而這種裝甲巡洋艦的設計思路也給俄國人以啓示。既然主力艦隊上,俄國人不能與阻礙自己稱霸大洋的英國人相比,那爲何不走英國人的老路子,從巡洋戰爭做起?

法國人的“綠水海軍”理論強調用高速襲擊艦配上較小口徑的火炮和較大的續航力在遠洋對敵國航線進行破壞,進而牽制和消耗對方的實力。而俄國人,尤其是作爲俄國海軍中資歷最老,威望最高的馬卡諾夫對這種戰法卻不屑一顧。“法國人的辦法也許確實不錯,但是絕對不適合俄國,法國人在世界各地都有殖民地,戰艦可以在任何一個港口進行停泊補給和維修,而俄國呢?看似強大的艦隊被分割在波羅的海,黑海和遠東,無法形成合力,而作爲主力的波羅的海艦隊想要出去必須經過北海,這可是英國人家門口啊。而黑海艦隊更是不濟,連達達尼爾海峽都無法通過,破交更是紙上談兵,唯一的希望是在遠東,而在遠東又缺乏不凍港和殖民地補給站。在這種情況下,法國人的巡洋戰爭根本就無從談起。”馬卡諾夫如是說。但是這回,意大利人的加里波第型戰艦給了俄國人一個新的思路。

遠洋破交依然因爲地理環境和沒有海外基地的限制而很難進行,但是在戰艦選型上,有了加里波第型做爲參考,俄國海軍高層徹底摒棄了法國人的小炮快船的思想,決定生產出續航力較大,火力壓過一般巡洋艦,航速快於戰列艦的新式巡洋艦。說白了就是能跑遠路,打得過比它快的,跑得過比他強的。和後世的戰列巡洋艦的建造思想如出一轍。在艦型選擇上,俄國人決定將這幾艘承載了俄羅斯帝國海軍新希望的戰艦做成裝甲巡洋艦,防護巡洋艦雖然成本低,但是介於遠洋破交的使命以及必要時還要上戰列線。面對速射炮打來的彈雨,防護巡洋艦的側弦肯定會被打成篩子,即使能保證核心區不被擊穿,因爲進水過量而造成艦體傾斜翻沉或者因爲防護面積太小造成戰艦被燒燬。都會使帝國喪失一艘寶貴的遠洋襲擊艦,所以俄國海軍決定建造裝甲巡洋艦,而裝甲巡洋艦也有自己的問題,首先,俄國人只有鋼面鐵甲,沒有意大利人生產的硬化裝甲,依照以往的經驗,如果想抵抗住8寸以上的速射炮攻擊,側弦厚度至少要10寸。所以,整艘戰艦的排量一定不會小。另一個問題是,相對於意大利人新裝備的10寸炮,俄國人自己的8寸炮威力有過小的嫌疑,但是12寸又太大,於是,俄國人決定放棄已經使用了很久的8寸炮,新研發一種10寸炮。在這種情況下,俄國人決定造兩種戰艦,互相配合。於是乎,歷史在這一刻發生了改變,一些原本應該出來的戰艦沒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批新船。

經過無數的扯皮和爭執後,俄國人終於敲定了2款新式巡洋艦,一種是排水量7200噸的亞速海型巡洋艦,首尾裝備2座雙聯裝8寸主炮,側弦分別有4門6寸炮,4門12磅炮。裝甲爲康邦裝甲(也就是鋼面鐵甲)。厚度8寸到4寸。輸出功率10000馬力,航速19節半。載煤1200噸。基本尺寸暫定爲長120米寬19米吃水8.5米。在海軍部的設計中,爲了多遠洋航行,高幹舷和大巡航力是必須的。而8寸鋼面鐵甲對抗6寸炮是沒問題,但是面對9.2寸可是不行,不過還在英國人的巡洋艦上9.2寸炮一般只有2門,主要還是6寸炮,8寸鋼面鐵甲勉強夠用。而另一款戰艦則是完美型戰艦,可謂是集俄羅斯海軍設計之大成。爲了能充分壓制住英國的1等巡洋艦,俄國人可以說是不惜工本,這就是後世被人稱爲19世紀俄羅斯巡洋艦的扛鼎之作,集中了法國和俄國技術的留裡克級裝甲巡洋艦,這艘1萬多噸的裝甲艦一出道,所產生的震動不亞於意大利的加里波第型戰艦。不但直接促成了聲望級2等戰列艦的量產(歷史上只有一艘),而且還迫使意大利緊急推出來加里波第型裝甲艦的改進版。而更讓海軍史學家津津樂道的不僅僅是這艘戰艦的性能,而是這艘戰艦的服役歷程!!

這艘排水量高達1萬2千噸的戰艦,首尾裝備了新研製的單裝12寸40L重炮,(歷史上這款火炮是1891年開始研製,1895年服役。)並從法國進口正在研製的新式炮塔(炮塔結構這東西法國人在90年代也研製出來一套,法國的bouvet的274MM和305炮炮就是用的該型炮塔結構,據說前者能達到1分鐘3發後者是1分鐘1發,筆者表示懷疑,這性能先進的有些匪夷所思!!)在戰艦的4角,俄國人也決定採用法式炮塔,但是武器爲單裝254MM火炮,在側弦安裝10門6寸炮,而且還有10門12磅炮,這樣一來這艘戰艦的側弦火力就達到了令人震驚的2門12寸炮2門10寸炮和5門6寸炮5門12磅炮。其中12寸炮和10寸炮都是炮塔炮,射速驚人,火力已經不亞於一艘一等戰列艦。而在動力方面,俄國人也引進了法國人的水管鍋爐作爲動力。最高功率1萬7千馬力,完全可以讓這艘戰艦跑出20節的高速,強壓通風的情況下速度會更高!而爲了保證續航力,這艘戰艦的最大載煤量居然達到了2000噸!!(歷史上留裡克也是這數量)在裝甲方面,爲了能保證留裡克能在對方9.2寸艦炮的攢射下生存,俄國人爲它裝備了10寸的鋼面鐵甲,而爲了保證核心艙的生存率,俄國人在後面設計了煤倉,並且也安置了一層穹甲!所做居然和意大利的加里波第如出一轍!!以至於事後有人認爲改型戰艦參考了從“特殊”渠道得到的加里波第部分圖紙。當然這只是傳言,不可信。(後世,隨着哈維硬化裝甲的面世,這艘戰艦也將裝甲削減到7寸,並相應的擴大了裝甲帶的高度,雖說因爲修改圖紙化了一部分時間,但是還是在甲午之前完成服役)而炮塔部分的防禦更是高達12寸,被稱爲堅不可摧的炮塔!!而這艘戰艦的主尺寸更是達到了137米長,22米寬,吃水8.5米!!

“將軍閣下,我們的新式巡洋艦就在船臺上,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在您麾下爲俄羅斯海軍榮耀而戰。”一個設計師討好的說道。

“我代表海軍部對閣下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謝,這3艘開工的新式巡洋艦如果能部署到遠東,我想就夠英國人忙活的了。”一旁的羅茲德文斯基笑着說道。(其實此人並非像歷史上說的那樣無能,能把艦隊帶過來參加對馬海戰就已經夠可以了!!)

“留裡克型戰艦要建造幾艘?”馬卡諾夫突然問道。

“目前只有一艘的預算,而且開工時間還待定,一艘留裡克的造價可是高達85萬英鎊,這個價格比一艘戰列艦都不便宜。”羅茲德文斯基低聲說道。

“亞速海型只能破交,性能不足以對抗意大利的加里波第型戰艦,只有留裡克纔是最適合的,擁有了巡洋艦的航速,以及戰列艦的火力。能抵禦9.2寸艦炮,這纔是最好的選擇。”馬卡諾夫語氣中帶有一絲的失落。

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這樣作者纔有動力啊~~~

第213章 全線進攻第1041章 蘇默VS葉銘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35章 初步合作意向第951章 協約國的野望第1231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1016章 華夏空軍第1343章 貓捉老鼠第1532章 烏克蘭之戰!第595章 輕巡大亂鬥第132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967章 陰魂不散第347章 再會丁褶謙第150章 火炮生意第1314章 夜幕下的戰鬥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隊第1439章 大西洋啓示錄4第232章 戰與和第569章 神棍VS學霸第918章 戰爭準備第1240章 海空對抗第917章 波雲詭異第645章 追獵者的初戰第1193章 破局第1060章 K計劃和魔鬼之翼第1316章 打還是不打第1165章 局勢第1151章 北線局勢第640章 裝甲長龍第620章 陰影中的巨人第845章 一艘潛艇引發的血案第62章 談判桌外的合作第1021章 你們陰我?第1082章 金融危機爆發第237章 大同江血戰第1073章 擔憂第1515章 再打一場第704章 雷霆手段第1065章 鑄造中堅1第44章 大生意(一)第617章 艦隊編組完成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國第286章 伊藤博文來訪第494章 第二次談判第51章 規模龐大的意大利代表團第793章 大地震第507章 蒸汽輪機和重油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807章 大洋洲的快樂時光第589章 傑里科在行動第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932章 被忽視的預警第320章 北洋艦隊的新旗艦第1276章 後續反應第1452章 繁華背後第31章 論勢(一)第932章 被忽視的預警第766章 瘋狂購物的德國人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195章 主力艦隊的碰撞第969章 撞上了第662章 追蹤第641章 運動戰第625章 前哨戰第1461章 冰島海戰第919章 西線癥結第1389章 激戰第634章 鐵錘砸雞蛋第193章 朝廷的對策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1174章 最強艦隊!第765章 反潛戰第979章 被騙了?第1391章 殺戮盛宴第1450章 目標英倫第1493章 孟加拉灣的風暴第728章 經驗教訓第351章 伏擊戰第1317章 海上幽靈第971章 相持第729章 斯佩艦隊的意義第1500章 不爲己甚第935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795章 英國人的補救措施第153章 琅威理的疑惑第30章 兩場談判第538章 馬卡諾夫的建議第108章 艦隊備戰第1042章 蘇默VS葉銘2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486章 談判開始第1254章 陷阱第1271章 長角犀牛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803章 再見了,遠東!第91章 嚴博勳第1101章 亞平寧風暴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446章 全局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