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再訪歐洲

一艘龐大的鐵甲戰列艦停泊在臺北,這艘戰列艦排水量高達驚人的12070噸級!裝備有四門305毫米巨炮,十門152毫米副炮,無論主炮副炮,都是先進的後裝炮,另有十門十管30毫米機關炮,雖然這艘戰列艦中部有兩根高聳的煙囪,但是仍然保留了兩根高大的桅杆,在遠航的時候,可以使用風帆和蒸汽雙重動力,以減少燃煤的消耗,增加航速。

只可惜這艘萬噸級巨無霸,並非是蘭芳海軍的戰列艦,而是大英帝國皇家海軍的戰列艦!這艘戰列艦船名“堅定”號,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戰列艦。

稱霸了大洋三個世紀之久的風帆戰艦時代已經過去,取而代之的是鐵甲艦時代。美國和法國拼命的造艦,美國人建造了一批2000-8000噸級的鐵甲艦,法國人也造出了一批3000-9000噸級的鐵甲艦,德國人也在拼命造艦,一艘艘7000-8000噸級的鐵甲艦陸陸續續下水。

可是老牌海洋大國,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在世界列強瘋狂建造新式鐵甲艦的時代,大英帝國並沒有落在他國後面,而是以更加瘋狂的速度建造鐵甲艦。

早在八年前,英國人就率先造出了9250噸級的鐵甲艦,之後英國人更加瘋狂的下水鐵甲艦,鐵甲艦越造越大,新式的鐵甲戰列艦也出現了,英國人建造的鉅艦噸位很快就突破了萬噸級大關,接着一艘艘萬噸鉅艦紛紛下水。

由於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英法聯軍吃了俄國人*艇的虧,因此,一種新概念的戰艦也在英國人的計劃中。

*的技術在發展,精度越來越高,射程越來越遠,*的航速也越來越快,列強各國都把大批杆雷艇改成*艇。*艇的大量問世,嚴重威脅了大英帝國皇家海軍的海上霸權地位。

爲了應對*艇的威脅,英國人提出了一種專門對付*艇的小型軍艦,名叫*艇驅逐艦。

那些排水量只有200-500噸級的小型軍艦,使用76毫米小炮,40毫米機關炮等武器,專門用來對付*艇,而且*艇驅逐艦上,還裝備有*管,本身就是一種放大的*艇。再後來,可能覺得*艇驅逐艦名稱太彆扭,於是乾脆改名成驅逐艦。

這次跟着堅定號一起來到臺北訪問的,還有一艘3860噸級的艾伯特王子號巡洋艦、一艘9693噸級的蘇爾坦號戰列艦,一艘4139噸級的酒神祭司號巡洋艦、一艘2814噸級的雄辯女神號巡洋艦,六艘240噸級的驅逐艦。以兩艘戰列艦,四艘巡洋艦和六艘驅逐艦組成的艦隊來到東方的時候,陳新元也是被英國海軍的強大所震驚了,就英國人這一支來訪艦隊的戰鬥力,估計蘭芳海軍所有的軍艦加起來,都很難打得過他們。更何況,這支出訪艦隊,只是大英帝國海軍的一支小部隊,英國皇家海軍還有好幾支這樣規模的艦隊。

陳新元在臺北的皇宮接見了前來蘭芳訪問的英國艦隊司令巴爾克,他握住巴爾克的手,感嘆的說道:“大英帝國皇家海軍確實是強大!強大得不可戰勝!這個世界的海洋都是英國的。”

英國艦隊對蘭芳進行友好訪問,一方面是訪問,祝賀陳新元登基當了皇帝,而且採取了和英國人一樣的君主立憲制,另一方面,也是爲了敲打陳新元,讓他知道,他在東亞的海軍看起來很強大,但是在大英帝國皇家海軍面前,蘭芳海軍簡直是不值一提!陳新元當然明白英國人來訪的道理,於是在恭維的同時,也表示出了對英國皇家海軍的尊敬。

陳新元是開啓了金手指,使得東方的實力和武器都比原本歷史上強大了許多,但是金手指開啓的同時,英國人也變得更加強大!

英國艦隊來訪,陳新元也剛好準備乘坐英國軍艦前往英國。

“請問尊敬的巴爾克將軍,蘇伊士運河進展如何了?”陳新元問了句。

“那是法國人在開鑿,我們還是繞道好望角。不過蘭芳皇帝陛下您若是不願意走好望角,我們可以把您送到埃及,在那裡轉乘火車,即可抵達地中海,連接地中海和紅海的鐵路線已經開通了。”巴爾克說道。

“那我還是轉乘火車吧,可以節省許多時間。”陳新元說道。

準備出訪歐洲,陳新元讓人去做安排。

這次出行,陳新元將會帶上週秀英和葉赫那拉兩名妃子,皇后趙紫楠和其他妃子都留在國內,由趙紫楠負責朝政。不過現在的蘭芳已經採取了君主立憲制,就算沒有皇帝都能運轉起來。

1858年5月5日,陳新元乘坐英國人的堅定號戰列艦,踏上了出訪歐洲之旅。這次他出行,和十二年前的歐洲之旅已經不一樣了,當年他是以科學家的名義,帶着夫人出訪歐洲,這次是以國家領袖的名義,帶着幾百名隨從人員浩浩蕩蕩出發。

堅定號戰列艦雖大,但是低級艦員的生活卻十分艱苦,水兵們擁擠在鋪着三層吊鋪的房間內,艙室內充斥着汗臭味、腳臭味和各種怪味,冬天還好,夏天艙室內熱得像蒸籠一樣。而輪機兵就更苦了,夏天的時候,輪機艙內的溫度高達50多度,輪機兵們打着赤膊,只穿着一條大褲衩,揮汗如雨的在輪機艙內工作。

而設在艦橋內的高級艦員生活區,和水兵生活區比起來,簡直就是天堂和地獄的區別,艦長有獨立的套間,有臥室、衛生間、會客廳,艦長室外面還有一間高級艦員餐廳和會議室;高級艦員是兩人一間帶有衛生間的套間;中級艦員四人一間,房間內有洗臉池,但是衛生間是公用的。這艘戰列艦因爲具有旗艦功能,因此設有一間司令室,陳新元就住在司令室內。而跟隨他一起出訪歐洲的衛兵住在英國人的水兵艙內,官員住在中級艦員室內,還有一部分其他的代表團成員乘坐另外幾艘軍艦。

當看到身穿一身白色寬袍大袖,頭戴方巾的陳新元登上了堅定號戰列艦,巴爾克笑着道:“蘭芳皇帝陛下看起來很精神啊!這身衣服,確實挺好看的。”

“這是華夏儒裝,我要出訪歐洲,到了外面,自然不能穿朝服了,還是穿着便裝舒服一些。”陳新元回答道。

龐大的艦隊從臺北啓航,途徑香港的時候,在香港停靠了一日,陳新元又回到他發跡的地方去看看。看到香港,他心中感慨萬分,十四年前來到香港的時候,是孤身一人,是逃往來到香港的,進來的第一天就被投進了監獄。如今他也是一國之主了,自己一手創建了一個強大的帝國,這個帝國雖然和西方列強還不能比,但是在東亞卻是無敵的存在。

艦隊在香港停留了一日,又繼續啓程,穿過南中國海,進入馬六甲海峽,在新加坡短暫停靠,補充了煤炭、淡水和食物之後,繼續往西航行。離開新加坡的時候,艦隊中多出了一艘運煤船,專門負責給艦隊補給煤炭。艦隊中那六艘驅逐艦航程太短,航行兩千海里,就需要補充一次煤炭。

經過二十多天的長途航行,艦隊抵達了陶菲克港。

陳新元一行人下了軍艦,向巴爾克告辭。在這個蘇伊士運河南段的港口,可以看到正在施工的蘇伊士運河。負責修建運河的工程師以及高級技術工人都是法國人,工地上飄揚着法國旗幟。

“法國人也是大膽,也不看看埃及現在是誰的地盤,他們出錢在這裡開鑿運河了,也不怕被英國人吞得連骨頭都不剩了。”陳新元指着蘇伊士運河的工地對肖柏說道。

肖柏笑着道:“法國人可能就想,蘇伊士運河完工之後,每年收取船隻過河的費用都能賺一大筆錢了,他們把英國人當成了盟友,畢竟克里米亞戰爭,就是英法聯軍同俄國人打的。”

“英法目前是盟友,但今後就不知道了。英國人爲了自己的利益,完全有可能會吞併運河,到時候法國人就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陳新元說道。不過真實歷史上,法國和英國在將來很長時間之內都是盟友,一直到一戰、二戰都是。

距離陳新元上次來到埃及,已經十二年過去了。這次穿過埃及,從紅海到地中海,不需要騎駱駝了,貫通紅海和地中海的鐵路已經通車,現在的火車比起十二年前的火車來,檔次提高了許多。

這時候的火車,已經不是原來比馬車車廂大不了多少的車廂了,而是和後來的火車差不多大了,車廂寬度增加到了三米,車廂高度達到了三米多高,轉向架採取了四個輪子的轉向架,一節車廂下有兩個轉向架,車廂和車廂之間的連接處貫通,旅客可以從這節車廂走到另外一節車廂,只不過還沒有像後世的火車那樣連接處有風擋,在車廂和車廂的連接處,既沒有風擋,也沒有封閉的空間,而是敞開式的,車廂和車廂連接位置上面鋪設了一塊木板,讓旅客和乘務員可以從這節車廂走到另外一節車廂。

當旅客從敞開式連接處走過去,通往另一節車廂的時候,外面的風很大,但是這個時代的車速不快,只有40多公里的時速,敞開式的連接處影響不很大。

這列火車有一等車,二等車和三等車,一等車就是豪華軟臥,一節車廂內有六間豪華套房包間,包間內有獨立衛生間,每間房間內可以容納兩人;二等車是普通軟臥車,一節車廂有八間包間,每間包間內兩張上下鋪;三等車就是普通的座車,內有木條座椅,一排五人,一邊是三人的座椅,另一邊是兩人的座椅,座位面對面,中間有茶几,就和後來的硬座車幾乎一模一樣了。每節車廂均有衛生間和洗臉池。車廂的顏色是褐色木頭的,看起來十分奢華。豪華軟臥包廂內,裝飾豪華,地面鋪着大紅色地毯,牆壁是淡黃色木頭的,傢俱是紅木的,房間內燃着鯨油燈。

蒸汽機車一聲長鳴,牽引着列車緩緩加速。火車以每小時45公里的時速行駛,從紅海到地中海,只需要一個晚上即可抵達。

陳新元一行人是晚上22點上的火車,火車一路上走走停停,行駛速度爲40公里左右,旅行速度爲25公里,經過一晚上的行車,於次日早上6點便抵達了地中海邊的港口。

一行人在地中海邊坐上了一艘法國輪船,橫渡地中海之後,陳新元再次踏上了歐洲的土地。

輪船抵達馬賽港,陳新元一行人下了輪船,再次轉乘火車前往普魯士。此時的歐洲鐵路線已經連接成網絡了,鐵路線四通八達,能直接從法國乘坐豪華的國際列車抵達普魯士,火車技術發展極快,已經由原來簡陋的小火車,演變成今天車輪上的豪華旅館。

第68章 落第洪秀才第87章 定時*第10章 手術斧頭截肢第41章 珠江口海戰(下)第179章 琉球王國第35章 抵達新加坡第395章 法蘭西使團第217章 同淮軍交易第129章 金田起義第72章 就叫洪宣嬌吧第356章 敵後破襲戰(中)第195章 長毛條約第88章 法國之行第158章 桂林戰役(上)第191章 長毛的威脅信第5章 三級戰列艦第375章 平板船和飛艇第310章 慈禧新軍(上)第163章 海澄公(上)第88章 法國之行第279章 一戰成名第471章 敵後特種戰(六)第172章 太平軍攻長沙(二)第462章 英國阿富汗(三)第281章 法軍侵越第104章 英國子爵第200章 福州之戰(四)第74章 抵達普魯士第267章 印度之戰(3)第496章 聖雄甘地第412章 法軍熱氣球第5章 三級戰列艦第114章 蘭芳駙馬第275章 火燒江戶第247章 迫擊炮第359章 裝甲列車(二)第326章 蓋茨堡戰役(5)第400章 聯盟國統一(四)第405章 美國農民的幸福生活第279章 一戰成名第400章 聯盟國統一(四)第410章 普法戰爭爆發第475章第94章 金礦防禦戰第264章 加冕印度女皇第52章 盾車和炮彈第26章 海盜打水師(中)第435章 艦載機(九)第382章 紐約海戰(一)第164章 海澄公(下)第189章 太平軍破長沙第70章 南海的春節第176章 太平軍攻長沙(六)第361章 裝甲列車(四)第419章 普軍渡河第451章 裝甲車(八)第391章 實驗飛機(三)第193章 同盟軍戰長毛第145章 廣州城東戰第187章 黃金*第232章 八里橋之戰(三)第202章 福州之戰(六)第311章 慈禧新軍(中)第364章 內燃機(下)第199章 福州之戰(三)第166章 英國人的擔心第353章 慘烈巷戰(三)第377章 空襲(二)第288章 俘虜阮知方第449章 裝甲車(六)第283章 三國侵略軍第455章 坦克(一)第351章 慘烈巷戰(一)第373章 美法海戰(上)第12章 招了一個小弟第233章 八里橋之戰(四)第448章 裝甲車(五)第41章 珠江口海戰(下)第286章 收買人心第170章 連續賣國第429章 艦載機(三)第24章 羅大綱練兵第404章 貸款買拖拉機第136章 天地會廣東起義(下)第34章 勤儉節約好皇帝第290章 美國拜上帝教(上)第310章 慈禧新軍(上)第329章 武器還是戰術第19章 天地會第299章 美利堅聯盟國第401章 聯盟國統一(五)第361章 裝甲列車(四)第53章 鐵絲網溝壑第165章 登陸廈門第369章 普法戰爭的禍根第319章 板載衝鋒第297章 華工起義(4)第129章 金田起義第308章 薩姆特要塞第379章 空襲(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