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騰籠換鳥

其實,崇禎皇帝的心裡還是有那麼一點兒小小的遺憾。

畢竟,巴爾普坎請求內附,是迫於大軍已經進入到爾撣國國土的情況下,纔不得不請求內附。

可是朝鮮和琉球,還有緬甸,那就是完完全全的是因爲大明爸爸威武,大明爸爸霸氣,所以纔想着內附的。

兩者之間,可比性不大。

如果爾撣國一早就主動請求內附,那紙面上的數據可就好看的多了——最起碼,也能養活一大批的清流文人,針對此事水出一大堆花團錦簇的文章。

等到朱純臣的信件再一次回到崇禎皇帝的岸頭上之後,崇禎皇帝纔將目光投向了來宗道:“那爾撣國之主巴爾普坎不日將要來緬甸朝覲,一應事宜,倒是要麻煩來愛卿了?”

來愛卿出班後便躬身道:“啓奏陛下,此等盛事,微臣得附驥尾,實在是三生有幸。

不過,臣敢問陛下,原本那些前唐遺民,又該做何處置?”

崇禎皇帝道:“衆位愛卿不妨先議一議,看看到底該如何安置爲上。”

來宗道秒懂。

處置跟安置,兩個詞中的字面意思差不多,但是從不同的人嘴裡說出來,這兩個詞的意思可就差的太多了。

在自己用了處置這個詞的情況下,崇禎皇帝於無聲之間就轉換爲了安置這個詞,那麼今天討論的重點就要重點放在“民”這個字上了。

按照崇禎皇帝的意思來看,必然是把這些前唐遺民當成了跟大明百姓一樣的子民來看待,所以才用上了安置這個詞,否則的話,用處置這個詞纔是最恰當的。

既然涉及到了安和置,首先就得考慮到這些前唐遺民們自己的意願——願意回到大明去居住,還是願意留在這裡。

其實站在來宗道的角度上面來看,這些遺民們繼續留在曼尼普爾纔是最合適的選擇。

反正整個爾撣國已經內附大明,到時候阿薩姆也好,曼尼普爾也好,都會跟緬甸一樣,成爲大明的領土,朝廷該怎麼派遣官員的就得怎麼派遣官員,該怎麼治理的就得怎麼治理。

就連鐵道部,都得重新規劃設計線路,把阿薩姆、曼尼普爾、緬甸這些地方都考慮進去,進行統一的規劃和修建。

但是,如果這些人願意回到大明呢?那要考慮的事情可就多了去了,遠比讓他們留在曼尼普爾要麻煩的多。

首先,這些人回到大明之後,幾十萬的人在兩萬萬的大明百姓這個基數面前什麼都算不上,可是你總得給這些人安排吃住吧?到時候是戶部出銀子還是內帑出銀子?

這些人又該如何安置?是打散了之後混入大明百姓之中?還是再給他們挑個地方,讓他們集體住下,然後一步步的往裡面摻沙子?

而且,不管是另找地方還是打散了安置,其實都涉及到一個最大的問題——總得給這些人分地吧?

不給人家分地,人家吃啥?喝啥?連吃喝都沒了,不造反還在等啥?難道朝廷一直出銀子出糧食養着這些人?

如果朝廷不養着,這些人吃喝都沒有,然後再轟轟烈烈的打着恢復盛唐的旗號造個反,到時候誰今天支持了讓這些人回到大明,誰就得跟着倒黴。

來宗道可不認識崇禎皇帝會因爲自己白髮蒼蒼而心軟。

拉着一衆大臣們商議了半天之後,來宗道又找上了武將勳跺的大佬們開始研究了起來。

然而研究了半天,來宗道也沒有得出一個靠譜的結論。

武將勳貴的大佬們倒是信誓旦旦的保證,這些前唐遺民再怎麼着,在大明也掀不起風浪來,誰敢跳的話,直接按死也就是了。

然而來宗道敢信這種屁話?

這些武夫說的倒是好聽,可是這些人一旦造反,自己肯定得先倒黴,到時候還得拉上一大批同僚。

而這些武夫們就可以舉着刀劍唱着歌兒去平叛,去分軍功——好處全是武夫的,壞處可就全落到自己頭上了。

糾結了半天,又與衆多大佬們商量了半天之後,來宗道才咳了一嗓子,示意文武大臣們各自因到各自的位置上去。

等到大帳之中再一次靜下來之後,來宗道才躬身道:“啓奏陛下,臣方纔與衆位同僚商議了一番,在這些前唐遺民的事情上,卻是難處頗多。”

崇禎皇帝饒有意味的嗯了一聲後才問道:“比如說呢?”

來宗道躬身如儀:“最大的問題便是土地。中原原本就沒有多少空閒的土地,縱然藩王們將封地置換到了海外,空出來的土地只怕還是不夠分配給這些人。

民無地則不安,沒有土地的百姓連吃喝都會成爲問題,而官府又不可能一直養着這麼些人——這對其他的百姓來說也是一種不公平。

因此,臣的意思是,能不能先徵求一下這些人的意見,看看他們是留在曼尼普爾,還是願意回到大明?

若是這些人願意留在曼尼普爾,則是再好不過了。

若是這些人不願意留下,而想着回到大明,其實可以採取另外一種方法安置。”

崇禎皇帝這下子有些感興趣了。

這些人如果願意留在曼尼普爾,倒還真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最頭疼的是吏部,需要挑選出足夠的官員來緬甸。

本着一頭羊是趕,兩頭羊也是放的原則,吏部多弄點兒人出來也就是了,大不了多給郭老摳發點兒年終獎。

等着這些官員來了之後,阿薩姆和曼尼普爾基本上也就跟大明內地的那些地方沒有區別了——都是行的大明律,都是說漢語寫漢字,連科舉都是同樣的一套東西,還有什麼不一樣的?

就像是新明島一樣,現在新明島上的百姓還能感覺到新明島與大明的區別嗎?

答案是不能。

在把新明島的蠻子們清理乾淨了以後,新明島那裡跟大明本土幾乎就是一模一樣的,除了離大明遠一些。

但是崇禎皇帝自己也知道,讓這些人繼續留在曼尼普爾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都說是故土難離,從天寶年間到崇禎年間,足足千年的時間過去,這裡大概也已經變成了他們的故土。

然而這些人,是徹徹底底的漢人,他們的骨子裡那種對中原土地的懷念,卻是無論如何也抹不去的。

尤其是,這千年裡面,雖然在曼尼普爾繁衍生息,可是這千年的時間裡,征戰不休都是很正常的事兒,再加上天災人禍,真要說這些人對於曼尼普爾有多深的感情,卻也不見得。

所以,這些人有很大的機率會選擇回到大明。

之前自己腦袋一熱就同意了,完全就是腦袋抽瘋的原因,對於這些人如何安置等等問題上,還真的沒有考慮太清楚……

而這些問題卻又真實存在,想想都讓人頭大。

現在來宗道居然說還有另外的安置辦法?

端起王承恩放好的茶水呷了一口之後,崇禎皇帝才淡淡的道:“來愛卿不妨說一說,看看是什麼好點子。”

來宗道躬身道:“陛下,若是這些前唐遺民願意迴歸大明土地,那曼尼普爾這裡可就空下來了?”

崇禎皇帝眉毛一挑,頓時明白了來宗道的意思。

騰籠換鳥之術。

……(可能引發降維打擊的內容,自行腦補,大概兩萬字,頂五更的欠更!)

這些前唐遺民回到大明之後,曼尼普爾這裡確實就空下來了——沒有百姓居住的領土還能算自己的領土嗎?

難道,隨便抓兩個衛所過來守衛着這麼一大片的土地就算完事兒了?

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兒。

這麼大片的土地,哪怕是奢侈一些,誰來給誰一百畝呢,也不能就這麼荒着不管了不是?

而騰籠換鳥之術雖然在後世屬於陰損到斷子絕孫都不爲過的招數,可是放在現在的大明,卻根本就沒有這個顧慮。

前唐遺民跟大明百姓有什麼區別沒?

有,前唐遺民一輩輩的生活在曼尼普爾近千年的時間,是不是一代更比一代強不好說,可是一代更比一代黑是肯定的。

可是除了這一點之外,剩下的幾乎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

這些人的飲食習慣上可能會偏向於曼尼普爾這裡一些,可是跟大明的區別不大,更不要提漢字漢語依舊在被這些人使用。

從文化飲食再到服裝、生活習慣,這些人跟大明百姓幾乎就是一模一樣,扔在大明也不會顯眼。

被移民出來的大明百姓到了這進而之後也不會有什麼不習慣——官府的人都是大明的,附近住的可能還是原來的鄰居,頂多就是再加一些新面孔而已。

大概也就是山東的可能會遇到山西的做鄰居,僅此而已。

至於原本的蠻子——大明的鐵路還不知道需要多少勞工呢!

如此一來,騰籠換鳥之術實行起來,就完全的沒有問題了。

讚賞的點了點頭之後,崇禎皇帝開口道:“來愛卿的提議不錯,朕會認真考慮的。”

說完之後,崇禎皇帝乾脆提筆在面前的一張白紙上面寫了起來。

“成國公對曼尼普爾前唐遺民整編之事,朕已知之。令其指揮使對漢唐遺民進行普查,統計願留者幾何,原歸者幾何,待地方官員來彼之後,便造黃冊。

諸事完畢之後,成國公朱純臣,英國公張之極,曼尼普爾衛指揮使,爾撣國國主一併前來。”

……

崇禎皇帝的回信很快就被送回到了朱純臣的手裡。

朱純臣也沒有任何的廢話,在搞明白了崇禎皇帝的意圖之後,直接就把曼尼普爾衛指揮使樂文給找了過來。

樂文這段時間幾乎就沒有閒着的時候。

離家千年的遊子,雖然沒有對家這個概念有一絲的模糊,但是對於未來會怎麼樣,所有人還是帶上了一絲迷惘。

當大明天兵到緬甸的時候,樂文這些被一輩輩灌輸了故國這個概念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先找到大明的天兵,然後回家。

可是當這一天真正到來的時候,所有人又都迷茫了。

該不該回去了?

祖祖輩輩都想着回去的故土,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呢?

這裡的一切,真的就這麼捨棄不要了嗎?

然而迷茫歸迷茫,所有人收拾行裝的速度也沒有慢下來——等待了千年,爲的不就是這一天?

被任命爲指揮使的樂文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開始了不斷的忙碌。

每一家每一戶都得走過瞧瞧看看,然後叮囑要注意的事項,還得做好各方的協調和安排。

樂文覺得操刀子砍人比這些破事兒更適合自己。

等樂文到了朱純臣的大帳之中後,朱純臣便開門見山的道:“本督找你來,乃是有一件事情要吩咐你去做。”

樂文直接便抱拳拱手道:“請公爺示下!”

朱純臣道:“其實也沒有什麼,說簡單的話,其實也挺簡單。回去之後,你派人統計一下,有多少人願意留在這裡,又有多少人願意回到大明?”

樂文聞言,便有些遲疑了。

自己該怎麼回答?說所有人都想着回到大明的土地去?可是又捨不得這裡?

朱純臣見樂文滿臉糾結的樣子,便笑着問道:“可是有什麼爲難之外?”

樂文躬身道:“公爺,卑職前幾日聽說阿薩姆要內附天朝,此地以後便會和天朝的州府一般無二?”

朱純臣點頭道:“不錯。等到諸般事宜都交接完成之後,這裡便會成爲曼普州,還有阿薩府。

到時候,吏部會相應的派出巡撫和各級官員來此上任,連鐵道部也會想辦法將鐵路修到這裡來。”

樂文不清楚鐵路是什麼東西,沒見過的東西實在不好猜測——用鐵鋪路?有什麼特殊的作用嗎?

但是這裡以後會徹底成爲大明的疆土,卻是明擺着的事實。

那麼,自己這些人心心念念想着的回到故國又有什麼意義呢?這裡也是故國的一部分了啊!

頗爲迷茫的樂文想不明白,卻還是向着朱純臣拱手道:“請公爺放心,卑職一定將此事統計明白。”

朱純臣嗯了一聲後,又接着問道:“爾等祖上乃是大唐折衝府軍士,如今,還有多少兒郎能拿得起刀槍上陣?”

PS:更新還是晚了一些,累成狗了。第一更4000字送上。睡一會兒再起來接着碼字。

第三百八十七章 兩家少林寺第六百四十七章 他們是什麼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除爵衍聖公第一百五十二章 苦命之人易星志第六十九章 年終第四百九十八章 連你也算計我!第二百五十章 文人的事兒(4千字第一更)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玩意,嘿嘿嘿第七百零八章 當復蒙元故土!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之患,在好爲人師第六百九十八章 怕老婆,是美德……第二十三章 爲陛下死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掀桌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準備出海第五百九十二章 祖制是個好東西第六百九十八章 怕老婆,是美德……第七百九十七章 風!大風!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王不夠用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賜死藩王第四百六十章 瀋陽城門開第一百八十七章 想要北歸林丹汗第八十四章 你的事兒發了!第一百四十章 肘腋生變須臾間第二百五十七章 洪承疇與孝莊不得不說的故事(4千字第一更)第五百一十六章 先取哪兒爲上?第七百九十章 讓火炮去跟他們宣戰!第六百四十二章 這不是扯蛋麼!第五百七十四章 真香!第七百四十六章 趴在歐洲身上吸血第七百三十九章 就剩下我們六個了第八百三十六章 給洋人修鐵路第四百五十七章 單挑還是羣毆?第四百五十一章 狡兔死,飛鳥盡?第六百零三章 廠衛給禮,夜貓子上門第二十八章 上屋抽梯,關門打狗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湖傳言第三百九十九章 首例涉外案第七百零五章 不用替皇帝省銀子!第一章 風水輪流轉,到朕就跑偏第六十三章 忠臣第七百七十章 炮擊,炮擊!第三百零六章 集體辭官第二百二十七章 我家主人叫崇禎第七百三十九章 就剩下我們六個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這不科學!第一百六十八章 諜中諜與計中計第六百八十八章 與朕何干?與大明何干?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番籌劃盡付東流第二百零六章 朕欲借爾人頭一用!第八百一十八章 罪無可恕!第四百八十五章 團結一心的建奴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不需要補償!第三百九十七章 好好過日子不行嗎?第三百七十七章 咱們是一家人啊!第三百一十一章 爲了睡個安穩覺第一百一十六章 拿下!第八百二十八章 耗子舔貓第七百三十六章 玩狼的野人?狼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秦王和慶王兩個渣渣(4千字第二更)第一百八十章 天可汗崇禎大帝第五百八十九章 口含天憲,興亡繼絕!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八股摻沙子第三十七章 築京觀第五百六十六章 黑歷史第二百五十七章 洪承疇與孝莊不得不說的故事(4千字第一更)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鏖兵誰更狠第三章 朕沒有金手指?導演,換劇本!拿錯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敢不敢更不要臉一點兒?第三百五十三章 準備出海第五百零七章 滿腔謀劃付東流第四百六十八章 都是自己作死第四百一十八章 賭贏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夷之三問第三百六十二章 朕都替爾等臊的慌第四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百戶史可法第六百四十三章 還是拆了好!第一百三十九章 通遠堡城下鏊兵第七十八章 忠魂第五百四十五章 他們用過的名字,是漢唐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封賞(4K大章二合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理人慾朱扒灰第一百三十六章 殺人放火受招安第六百四十章 大明天子,不可輕侮!第二百七十六章 臣冒死彈劾第二百八十章 買買買第三百二十二章 講良心的崇禎皇帝第五百七十四章 真香!第六十三章 忠臣第六百六十一章 現實版三國演義第一百六十五章 背黑鍋的毛文龍第七百八十章 臣,不敢奉詔!第五百九十七章 朕有仇,向來不喜歡隔夜!第八百六十二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七百二十七章 賊來我死便是(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入宮第二百七十九章 動一動軍事體系第二十二章 大明不滅,香火永存第二百八十三章 內心是拒絕的第四百六十三章 吐血的阿黃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過是些野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