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別裝了,你哪來的眼線

三位塞王,可謂是一臉委屈。

千里迢迢給父皇祝壽。

一開始對他們和顏悅色,誰知道看了太子跟寧王的賀禮,竟變了副嘴臉。

如今更是直言讓他們趁早回封地。

“父皇真是不講情面!”

秦王朱樉心中不爽道:“擺明了是偏袒大哥和老十七!”

晉王朱棡冷哼一聲:“大哥是太子也就算了!老十七一個妾室所生,算什麼東西!”

燕王朱棣眼中閃過一絲不悅之色。

寧王是妾室所生,他這個燕王何嘗不是?

你們秦晉二王,若不是馬皇后所生,恐怕早就被削去藩王之位!

朱棣很喜歡一句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憑什麼皇帝的位子,生來就要讓嫡長子去做?

他纔是最想父皇的人!

皇帝之位,就該立賢不立長!

“父皇這是在告誡你我,不要妄談應天之事。”

朱棣嘆氣道:“好在大寧之地,落在你我手中兩年。”

兩年時間,足夠將大寧處理的固若金湯!

到時候寧王就藩,留下的就是一個空殼。

朱權神通廣大,也無人可用,無人可信!

朝廷想讓寧王來鉗制他們三人,殊不知他們三人也在算計朝廷。

“四弟!你我三人,何時離開應天?”

秦王朱樉果斷問向燕王,心思深沉還要看朱棣。

“不急!父皇就算要讓咱們走,也會設宴!”

朱棣笑道:“我等準備好臨別之禮,父皇定會感動。”

“二位兄長,也可以趁機拿捏老十七!”

朱樉聞言大喜,“不愧是四弟,果然想的周到!”

朱棡笑道:“到時候咱們就挑肥揀瘦,讓他朱權下不來臺!”

——

武英殿。

老朱將奏摺直接扔給了內閣。

“咱打了一輩子仗,累了一輩子,誰知現在卻落得一身輕。”

老朱大有炫耀的意味,“老十七這內閣制,想的周到!以後標兒你也不必受累了!”

朱標躬身行禮道:“父皇明鑑,十七弟一片孝心,感動天地!”

朱權一臉嫌棄,大哥現在爲了催婚,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果然,朱標兩句話,將老朱哄得十分開心。

“所以啊,父皇要對十七弟的婚事上心。兒臣以爲,藍彩蝶文武雙全,跟十七弟乃天作之合!”

朱標趁熱打鐵,想要讓父皇直接賜婚。

老朱擺了擺手,“此事不急!若是其他女子,咱肯定答應了。”

“不過藍玉麼……咱還要再觀察。”

朱標一臉不解,朱權卻深以爲然。

藍玉明年,將會立下不世之功,而他也會變得愈加囂張跋扈!

樑國公也會變成涼國公!

藍玉能活多久,全看朱標的壽命。

乃至王弼等名將的性命,都與大明太子息息相關。

老朱並不想處理藍玉的時候,多了朱權這個顧慮。

這纔沒有直接賜婚。

洪武大帝還要觀察,隨着自己出生入死的藍玉,究竟有無異心。

朱標還想再勸,卻被老朱擺手制止。

“老十七啊,你瞞着咱,做了多少事?”

朱元璋笑道:“單騎斬殺汗木爾,囤糧救災民就算了。”

“告訴咱!爲何要佈置眼線!”

朱元璋突然震怒,令朱標猝不及防。

一旁處理朝政的閣臣,更是爲寧王捏了把汗。

“實話告訴你們,咱提防倭寇,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老朱起身,冷哼道:“一羣矮倭瓜,還敢將主意打到我大明頭上!”

朱標這才反應過來,十七弟所說大明之患,當真有扶桑!

“父皇?”

“胡惟庸,暗中勾結倭寇謀反!想要染指我大明沿海!”

見朱標不解,老朱給出了答案。

朱標聞言震驚不已,不少朝臣都以爲胡惟庸被殺,是樁冤案。

現在來看,老朱恐怕早就蒐集好了證據。

“咱有錦衣衛,才能截獲胡惟庸跟倭寇的書信。”

老朱虎目微睜,看向朱權,“你又是怎麼知道的?”

朱權笑道:“父皇明鑑,兒臣是聽翰林院的流言,進而分析得出。”

流言?

“我大明海納百川,與扶桑通商,更准許其來學習。”

朱權怒道:“可惜這些扶桑人,來翰林院後,便故意結交官員。”

“明面上是私人交情,但兒臣以爲,不少人在不知情下泄露機密。”

“某些人看起來是求學,實則是爲了蒐集我大明情報。”

朱元璋聞言震怒,“咱這就讓那些矮倭瓜,都滾出翰林院!”

朱標皺眉道:“父皇,若我等如此行事,還沒有證據,豈不落人口實?”

朱權同樣勸道:“父皇不如將計就計,先讓這些跳樑小醜逍遙自在。”

“待到我大明平定北元,安撫西南後,便可對扶桑出手,將其一網打盡!”

師出有名!

老朱聞言一喜,“老十七,莫非你已經在籌謀扶桑?”

朱權搖頭道:“扶桑之地,多火山地震,並不適合百姓居住。”

“兒臣以爲,扶桑之人,欺軟怕硬,不過是一羣披着人皮的惡鬼。”

“這等之地,這等之民,我大明不可收納,只能壓榨!”

“以後長派駐軍,讓扶桑之地,成爲我大明的後花園。”

好!

說得好!

老朱拍手稱快。

朱標聽聞父親和弟弟的談話,心中卻倍感不適。

他是仁慈之君,不忍扶桑被如此對待。

“大哥!爲了後世不被侵擾,這等惡名就讓兄弟我幫你背了!”

熟知歷史的朱權清楚。

在萬曆年間,統一扶桑的豐臣秀吉,最終發動了戰爭。

他們妄想攻佔高麗,依次爲跳板,進攻大明遼東。

大明之軍久疏戰陣,哪怕最後贏得了戰爭,也遭受了不小的損失。

戰爭的結束,還是伴隨豐臣秀吉的死亡,讓扶桑人不得不回去爭權逐利。

朱權絕不允許,扶桑有威脅大明的機會。

既然他來了,那扶桑就趁早淪爲大明的殖民地!

“好!咱就暗中讓蔣瓛,盯緊了這幫矮倭瓜!”

老朱冷笑道:“標兒啊,老十七可是爲你準備兩項大禮了!”

朱標不明所以,唯有老朱心裡清楚。

無論是吸納女真,還是覆滅扶桑。

恐怕都不是他有生之年能做的了。

“老十七,咱給你兩日,準備辭行宴吧!”

老朱嘆氣道:“老四他們,也該離開應天了!”

第656章 本是同根生,豈能不相救?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本布衣,躬耕於應天第639章 燕王助我?無人響應第513章 韃靼?收廢品的第579章 越後白甲第433章 大明九塞王第225章 寧王設宴,洋相百出第535章 大明汪汪特工隊第325章 士別三日,你還是一盤菜第278章 寧王當真在救人?第141章 整裝待發,劍指北元第717章 談判?本王是專業的第465章 彪悍龍宮島第七章 君子有言,龍蛇之變第433章 大明九塞王第302章 背叛大明?全是誤會!第289章 聯手蔣瓛,計殺毛驤第246章 朮赤北歸第292章 寧王定親第504章 王妃求情,跪拜門前第428章 足利義滿?滾過來道歉!第742章 汗國怒火,瓦剌承擔第144章 誰說廚師不能打?第三十章 寧王善謀?分明善武!第237章 兄弟同心,算計遼王第395章 表叔救我第十五章 就憑我無敵第745章 子母陰雷,汗國探路第149章 國公對決第492章 三衛危矣,道衍鬼謀第670章 老夫撩發,戰車禦敵第682章 五毒叛徒,安南助力第237章 兄弟同心,算計遼王第646章 朱權滅我韃靼之心不死第五十九章 在下明教,王寧第九十六章 羣英匯聚寧王府第536章 一二三四,換個姿勢第586章 烤肉王與囂張居士第534章 靈藏歡迎你第577章 藝伎入蝦夷第五十四章 彈劾朱權第397章 雷公助我第200章 烈火燎原,火德大明第403章 女真不滿萬第139章 洪武斷案,百姓歸心第205章 大汗,傀儡而已第629章 談判?阿西巴!第217章 教子當如太子爺第413章 四哥,還買嗎?第404章 女真賀禮送寧王第二章 朱權慶生,別出心裁第643章 我觀高煦賢侄,適合掃城門第546章 荒王朱檀,寧王朱權第545章 毒酒一杯,兄弟情斷第468章 三尺雕弓丈八矛第180章 兵發三路,敵在捕魚兒海!第401章 游過去第九十一章 道衍之計第681章 這種要求,我第一次見第590章 猛虎潛深山,長嘯自生風第七章 君子有言,龍蛇之變第729章 龍虎再臨,道姑思君第716章 出使瓦剌,寧王佈局第170章 曹國公吃癟,朱十七養傷第706章 太子解徵袍,狼兵終歸明第418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447章 名將之後張文遠第194章 大明兒郎,無人可敵第五十五章 鬼哭狼嚎寧王府第196章 臥冰踏雪,刀斬不平第341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281章 商乃賤籍?真香!第268章 大明皇孫在此第一百一十章 一身勇烈,以死報國第606章 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第744章 燕王北上,奉旨抗敵第八十四章 巧舌如簧辯三分第643章 我觀高煦賢侄,適合掃城門第631章 鐵嶺,比較大的城市第612章 朝鮮變動,芳雯求助第222章 威名遠播,高麗遣使第388章 陣斬馬哈木第527章 吐蕃僧兵,不過爾爾第281章 商乃賤籍?真香!第302章 背叛大明?全是誤會!第707章 好安達,可讓我逮住你了!第六十四章 想走?得加錢!第四十三章 別裝了,你哪來的眼線第701章 陽謀禍根種安南第163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357章 大明第一孝子第185章 大明鐵騎,天下無敵第267章 朱權練兵,皇孫來援第524章 藏邊神犬?狗肉火鍋!第一百一十章 一身勇烈,以死報國第385章 大寧武卒,敢當天下先第298章 團戰,在於拉扯第507章 巧舌如簧,笑辱韃靼第273章 皇孫對皇孫第739章 殺了你,我大哥就是指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