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親自上陣砍韃子

三路先鋒,一路潰敗,主將被生擒。

另一路纔剛看到朱元璋,就望風而逃。

唯有阿魯臺,保住了晚節,不至於被人詬病。

韃靼三大將,再次少了一個,這令鬼力赤異常惱火。

“你們這幫廢物!”

“脫火赤連朱元璋的孫子都打不過!”

“哈爾木,你爲何有機會殲滅朱高煦,卻放任其離開?”

鬼力赤冰冷地看向手下,他知道如今單憑自己的實力,已經難以壓制阿魯臺和哈爾木。

沒有了義父別勒古臺相助,他這個大汗之位,可謂是相當窩囊。

只能勉強韃靼保持表面上的團結,各個部落只見,早已經分崩離析。

“回大汗。”

馬哈木並不懼怕,即便暴露了真實身份,“除了朱元璋以外,明軍主力系數到來。朱權,朱棣,朱棡哪一個不是百戰驍將?”

“大汗莫不是以爲,末將有三頭六臂,能夠以一己之力,獨戰大明這些名將?”

“何況,還有一位將我大元末代皇帝逼入絕境的藍玉!”

此言一出,鬼力赤竟無言以對。

朱權和朱棣兩人,韃靼便處理不了,更別說其他的各路好手。

шωш ⊕ttκá n ⊕℃o

很多人印象之中,北伐功臣乃是徐達,藍玉這些個名將。

實則卻忽略了洪武大帝的戰略眼光。

遙想第二次北伐,朱元璋一眼看清了敵我局勢,認爲如今大明新立,應該對敵人採取守勢,接住長城之險,抵禦北元騎兵。

徐達,李文忠等大將,則認爲大明理應採取攻勢,一舉覆滅北元。

最終朱元璋被徐達說服,結果就是深入敵後,缺乏補給,冒進輕敵,被王保保擊敗。

這足以看出,戰略大局觀上,洪武大帝一直領先於他人。

說朱元璋不知兵,恐怕是天大的笑話。

馬哈木雖然不知道這些軼事,卻明白一個道理,老子英雄兒好漢。

能生出寧王朱權這樣的人物,會差到哪裡去呢?

僅是年近花甲高齡,還能御駕親征的勇氣,便不知勝過了多少皇帝。

“先鋒之戰已經結束,諸位還是說說與朱洪武對壘吧。”

鬼力赤借坡下驢道:“本汗已經向朱元璋遞去了戰書!我韃靼全民皆兵,單憑萬箭齊發,便可將明軍射成篩子!”

愚昧!

無知!

阿魯臺與馬哈木對視一眼,在未來執掌韃靼與瓦剌的雙雄,均不看好鬼力赤。

現在對上明軍,不選擇避其鋒芒,反而主動請戰,這不是傻X行爲麼?

是朱權揮不動刀了,還是你鬼力赤飄了?

離開中原這一年,就讓你鬼力赤好了傷疤忘了疼?

“明軍僅有五萬人馬!拿什麼與我韃靼抗衡?”

“想要一舉殲滅我韃靼,簡直是癡人說夢!”

“我襲承大元正統,就該保護祖宗之地!”

對於鬼力赤的漂亮話,阿魯臺和馬哈木並未接茬。

明軍主力,可並非先鋒能比。

即便是應對朱雀騎,就讓馬哈木頭疼不已,更別說還有他的苦主玄武卒。

至於阿魯臺,則深知指揮大將的重要性。

之前擔任先鋒之人,都是朱元璋的孫子輩。。

到了兒子輩兒,強如朱棣,猛如朱棡,還有韃靼親爹朱權,哪一個不要人命?

更別說還有個開國太祖朱元璋。

真要是打起來,韃靼除非能把老祖宗成吉思汗邀請出來,否則拿頭跟明軍抗衡?

“咳咳!大汗,我覺得形勢沒人強,還是選擇避其鋒芒爲妙。”

“如今明軍勢大,我軍要麼向西遷徙,學習突厥西進,欺負那些個白夷。”

“要麼便向東遷徙,爭奪野人女真的地盤。”

爲了生存麼,不丟人!

馬哈木的想法很是簡單,與其跟明朝死磕,不如積攢力量,再明朝衰弱之際,捲土重來大事可成。

可惜鬼力赤顯然不是個孬種。

“祖宗之地,說丟就丟?”

“你哈爾木在明廷就學會了委曲求全?”

“只有站着死的大汗,沒有跪下生的大汗!”

鬼力赤眯眼看向二人:“你們若是不敢打,便率領各自部落離去,本汗自當一死,也有顏面去見列祖列宗!”

這話,算是將二人推到了火上烤。

誰若是敢說個不字,那就是將祖宗之於不顧。

阿魯臺恨不得現在一刀捅死鬼力赤,可對方戰書已經送過去,算是火上澆油,將衆人逼入了絕境。

馬哈木則雙眸靈動,他並非韃靼人,準確的說是瓦剌人。

他在思考,如果韃靼戰敗,他能夠撈到多少好處。

“馬哈木,你快勸勸大汗!莫要被朱洪武和他的兒孫們一窩端了!”

阿魯臺看向馬哈木,他知道此人巧舌如簧,說不定能令鬼力赤改變主意。

“大汗!在下願爲大汗一戰,即便戰死,也有顏面面對列祖列宗!”

馬哈木單膝跪地,令阿魯臺猝不及防。

“好!果然是成吉思汗的子孫!不像某些人,只想東躲西藏,當個藏頭露尾的鼠輩!”

鬼力赤緊盯着阿魯臺,“愛卿,你當真要棄我等而去?”

阿魯臺咬牙切齒,現在馬哈木支持鬼力赤,他若是敢說一個不字,肯定走不出軍營。

“在下,願與大汗共同迎戰!”

“好!來來來,本汗敬你們一杯!”

——

明軍軍營。

鬼力赤的挑釁,在明軍眼中就是個笑話。

“想當年,咱拳打張士誠,腳踢陳友諒!”

“然後再將元順帝踹回草原!”

“如今這些個韃靼小輩,也敢跟咱齜牙咧嘴?”

人老了,總是喜歡回憶過往,誰讓老朱的過往那般輝煌?

“父皇說的是,不過您還是要注重龍體。”

朱棣恭敬道:“上陣殺敵之事,交給兒臣便是!”

朱棡同樣不甘落後:“老四說的是!父皇保重龍體,莫要與這些小韃子置氣!”

朱植,朱栴等塞王,同樣是一套說辭,希望朱元璋擺擺樣子,莫要親自動手。

“逆子!”

朱元璋看向朱權,“你那些兄弟都知道關心咱,就你當個木頭,一句話也不說!”

朱權撓了撓頭,笑道:“父皇,兒臣倒是想讓你老夫聊發少年狂,親自上陣砍韃子!”

切!

一衆藩王冷眼看向朱權,這特娘算是什麼提議?

洪武大帝眼前一亮,大笑道:“正合我意!就這麼辦了!”

父皇不可啊!

第二十九章 十招不夠,二十招!第258章 告老還鄉信國公第198章 者勒蔑,我等對手第358章 精打細算夏原吉,爲子至孝楊士奇第329章 鹽池紛爭第九十三章 寧王問訊,景隆心驚第286章 皇上,全是誤會第十二章 朱權的老師第702章 寒山寺,繡春刀第705章 寧王三問,太子勞軍第209章 此乃元主之妃第九十八章 耿直方孝孺第630章 寧王算計,大明駐軍第192章 你們明軍有完沒完?第158章 蒙古十三翼第十七章 吃啥不吃蒜,香味少一半第299章 除夕賀禮,三羊開泰第183章 進擊,舉長矢兮射天狼!第281章 商乃賤籍?真香!第八十九章 毛遂自薦徐輝祖第一百零五章 何人可爲寧王妃第552章 逐出大明,剝奪王爵第八十八章 我叫平安來聽課第七十七章 能不能整點陽間的東西?第588章 朵顏三衛,莫敢不從第745章 子母陰雷,汗國探路第720章 附骨之蛆,毒害人心第七百三十六章 沒了你,活下去又如何?第430章 請250號覲見寧王殿下第十一章 咱家老十七,藩王當第一第471章 誰言王妃不丈夫?第436章 天門對食二人組第680章 錦衣易主,安南跳梁第537章 明軍到來,死期將至第六十章 他在向朝廷示威第546章 荒王朱檀,寧王朱權第614章 燕王八千?寧王十萬!第222章 威名遠播,高麗遣使第400章 抱歉,手滑了第477章 夢想破滅,改行山賊第711章 寧王苦心,允炆難知第570章 海寇?弱小可憐又無助!第484章 聽風辯位,扶桑太小第二十四章 洪武誕辰,何人挑釁第183章 進擊,舉長矢兮射天狼!第218章 夷狄之分,千古陋習第689章 慶遠炮戰,紅夷揚威第578章 池中之物?甕中之鱉!第八十三章 誰要沒什麼用的女人?第671章 盤燿的奶粉錢第533章 寧王一怒,佛祖退後第514章 寧王謀劃,三衛動盪第171章 無形撩妹,最爲致命第292章 寧王定親第510章 孝孺極限一噴二第439章 聞雞起舞?聞鼓先跑!第261章 革新第170章 曹國公吃癟,朱十七養傷第336章 朱權妙計平藩鎮第681章 這種要求,我第一次見第285章 誰言商人無義氣?第622章 八門金鎖,困狼囚虎第六十七章 詩萬首,飲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第453章 如此對聯,再不想玩第246章 朮赤北歸第350章 明軍所踏之地,皆爲明土第467章 青龍艦隊雛形顯第570章 海寇?弱小可憐又無助!第226章 兩朝使者,朝堂亂鬥第410章 本王成了旗主?第十七章 吃啥不吃蒜,香味少一半第526章 敵人?分明是軍功!第691章 你管這叫醫者父母心?第663章 將軍百戰英雄血第317章 此乃,扶桑賀禮第450章 皇孫有一個夢想第178章 輝祖捕蟬,燕王在後第六章 錦衣衛?洗洗睡第311章 扶桑寇海,鄭瀟攔駕第四十六章 珍珠翡翠白玉湯第五十五章 鬼哭狼嚎寧王府第543章 隨風直到夜郎西第456章 祭天?我只用韃子第136章 父子談心,洪武心疾第269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636章 傷口撒鹽?撒辣椒第732章 拼爹,我是專業的第422章 救你,只因你是明軍第二十二章 就藩大寧,非此人莫屬第二十二章 就藩大寧,非此人莫屬第384章 瓦剌炮襲,古都餘暉第七十一章 厚顏無恥之徒第250章 敵在瓦剌第159章 身入斥候營第574章 浪崗精兵?全軍覆沒!第五十四章 彈劾朱權第397章 班師?蕩平女真!第457章 海疆行第742章 汗國怒火,瓦剌承擔第378章 大寧之地,臥虎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