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四章 轉折34

看到史可法的臉色,自是十分的鬱郁不歡。

高弘圖卻是微微一笑,向着史可法道:“皇太子危矣。”

一句話卻是說的史可法一徵。

現在看來,皇太子樣樣事做的順手,就是使團一事有點犯忌,但理在太子這邊,就算是史可法自己雖然碰的灰頭土臉,但私意並不曾有怨恨太子的地方。

要是真的派了個奸細往北京去,那纔是真的誤國誤民,也誤了自己一生的清譽。

後世人當然是知道陳洪範投降與暗中與唐起龍勾結的經過,但當時的人可不會清楚,衆口爍金,萬一人人都傳言是他史閣部暗中縱使降敵,這一盆污水在身上,可怎麼解釋的清楚?

所以史可法的鬱悶,只是感覺內閣權力被侵削而皇太子太過咄咄逼人之故。

若是萬事可以商量,並且太子漸漸老成,而不是現在這樣動輒就改祖宗先製成法,並且完全叫人跟不上趟,其實史可法倒是很敬佩太子在各種政務和軍事上所展露的才幹。

而高弘圖一語,在他看來,自是有故作大言,危言聳聽之感。

他不以爲然的樣子,自然也是完全落入高弘圖的眼中。當下高弘圖只是搖頭,見史可法面露不解之色,高弘圖只得苦笑道:“火耗!”

“火耗……”

史可法眼神之中還有一點迷茫,不過,畢竟是當國秉政的人,渾身一震之後,便是也恍然大悟。

當下便是連連點頭,長嘆道:“我竟不知道說什麼是好!”

高弘圖的神色也漸漸冷峻:“於國而言,是大好事,天大的好事!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做這件事而不能成功,就算以張江+陵之才,也只看到一條鞭的好處而不見弊端,現今全天下人已經仰賴這件事發了多少年的財?一下子就徹底掐了,皇太子這是與天下九成的官員士紳還有爐房銀商過不去,原本厘金之事已經得罪了太多人了!”

就算皇太子有崇禎的信任和庇護,但那又如何?

時間久了,三人尚且成虎,況且是天下人都與之爲敵。

而今之勢,除非皇太子有絕對撼動的威望,並且直接手握天下大權,掌天下勁兵,有不可動搖之勢才能免禍。

就算如此,恐怕身後還會有小人一直造謠生事,當年神宗皇帝殷鑑尚且不遠!

“吾等此時不能持門戶之見,此大有益國計民生之事!”史可法的神色也是從迷茫再到堅定,向着高弘圖,他一字一頓的道:“戶部也要成立鑄幣司,此事內閣會向皇帝奏議,一力支持太子殿下的做法。”

有此鑄幣一事,不僅是方便了百姓交稅或是用錢,對市場流通,商業繁榮,都有強大的積極意義。

史可法秉持國政,這一層是一早就想到了。

而最要關鍵和要緊的,也是高弘圖論斷太子危急的地方,便是因鑄幣之後各布政司,府、州、縣,各級官府和與之相緊密相關的錢莊,爐房等一批產業鏈都會受到影響。

鑄幣之後,從此再無火耗!

雖然在鑄幣之時肯定會有相當的火耗,但這個火耗在中央,在戶部或清江+的鑄幣局,已經與各地無關。

而等銀幣通行天下,輔之以少量的金幣和大量的銅幣,不論是大宗交易還是民間的小額交易都可以滿足需要,到那個時候,爐房和兌換貨幣的錢莊當鋪,無形之中就會受到重創。

這並不是關鍵,因爲產業可以轉軌或是升級,而真正蒙受慘重損失的,便是那些向來指着火耗發財的各級官員們。

收一萬兩白銀的賦稅,有的官兒能加到五分甚至更高的火耗。每年收稅之時,就是這些齷齪官兒大發其財的時候。

火耗情弊由來已經非一日,自然也有不少雄才大志的想要改革,但這潭水太深太深,深的足以把任何人給淹死。

而且,各地情形不一,散碎銀子的質量不一,火耗確實沒有辦法制定一個可以放之全國的標準。

於是,只能是看各官的良心與良知。在一定範圍內的,包括自己收入,養師爺的費用等等都在裡頭,和漢唐不一樣,明朝官員的“公使錢”就是個悲劇,火耗其實也包括這一部份的費用了。

沒良心的,就是隨心所欲的亂收,三年知府幹下來,幾萬銀子落袋是很輕鬆的事。

這個錢,還算是正經的收入,不算貪污和受賄賂。

當然,如果收的太狠,激起民變,或是擾亂地方弄的士紳們不滿意,暗中鼓動本籍的言官參上一本,丟官也就是必然之事。

所以怎麼收,如何收,完全就是一個大的業鏈,上下分潤,是一個龐大的叫人難以想象的利益集團。

東林黨不過就是一個江+南,掌握的不過就是一些海貿與礦脈工廠,當初神宗皇帝要收商稅就鬧那麼大的動靜出來。

太子這個鑄幣一事,徹底從根源上把火耗徵收這一個發財的大門路給免了。

再加上稅賦改折色爲本色,驛站禁止接待任何官員,只負責傳遞物品消息,哪怕就是北使團北上時,也是自己花錢吃飯住店,事後按每日用度覈算後報銷便是。

這一條,也不知道卡了多少官員的脖子。不論是收規費的地方官和吏員驛丞們,還是過路打秋風的官員,光是這一個規定,就已經使得天下人側目了。

驛站系統糜爛至此,這麼一刀切的搞法總比裁撤要好的多,畢竟驛站還在,馬匹和驛夫也在,將來吏治涮新了,可以再從容恢復。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只是如此一來,太子得罪的人可真的是海了去了。而且,現在史可法也有點迷糊,改制到現在,算是把地方官吏伸手撈錢的門路給堵的差不多了。

再加上清江+行營的那個什麼“廉政司”,直屬皇太子管轄,將來也不會受內閣和軍務處來管,直屬於皇帝或皇帝任命的大臣之手。

查貪肅奸原本是都察院的責任,在朝是都院,在地方是巡按,但時間久了,根本虛應故事,聊勝於無。

但廉政司一立,明眼人都知道,這個部門最少在相當時間之內,會是認真做事,絕不會敷衍了事。

種種跡象表明,這段時間以內,在大明當官的成本會非常高,而收益將會變的極低極低。

“唉,殿下這麼弄法……”

史可法身爲首輔,對鑄幣這樣的大好事唯有支持,驛傳、賦稅、肅貪,哪一件大事都是在情理法上無可挑剔。

他身爲國之首輔,總不能說由着官員們貪污去?

“瞧吧!”高弘圖臉上的莫測高深終於完全消失,換上來的就是舒心暢意:“雖然這陣子咱們要跟着太子走,不過長久不了。老夫雖然佩服他,不過也是覺得,太子畢竟還是太年輕,太聰明瞭,鋒芒太露了。其實這些事,若是換三十年來行,太子將會是千古第一聖君。現在麼……嘿嘿,難了,難了。”

確實如他所說,這些大事如果堅持不下去,或是半途而廢,太子本人或是被剝兵權,在東宮待罪,這樣等若干年後太子即位就算最好結果,等那時候,朝野上下一心,自又有別的辦法來敷衍對付。

世宗是何等樣的精明人,開始的時候玩的內閣和整個中樞團團轉,到最後,還不是被嚴嵩和徐階等人玩兒的團團轉?

皇帝自詡精明,但其實長居深宮,就是聾子與瞎子,太子現在久在於外,接觸人多,知道的真信息也多,所以還能做一些大事出來,等二十年後,恐怕也就只能任人擺佈了。

不知何故,史可法此時倒是隻覺得心中一片蒼涼,與適才那種不甘和不服的情緒倒是截然相反了。

良久之後,看着跳動的燭火,他才幽幽嘆道:“吾等,盡人事,聽天命吧。”

他這樣的反應自也是在高弘圖的意料之中,這個首輔,無急變,無遠思,亦全無擔當。公心正義倒是有一些,不過,於事無補。

當下只微微一笑,便是將此事揭了過去。至於鑄幣發行一事,自然也是如朱慈烺所願望的那樣,南京戶部也是加緊進行,也是多方設法,徵求良工巧匠,在泰西傳教士和匠人的監督支持之下,在南京等地擇地來辦鑄幣局。

自崇禎十七年後,各地解來銀兩將不再熔鑄成銀寶官錠,而是全部以水力鑄壓,製成銀幣來發行天下。

至於少量的金幣和開採銅礦多發銅幣,亦是在緩步的進行之中。

到了此時,數月之間,皇太子也是給這個大明天下帶來了數不清的變化,從內到外,從中樞到地方,幾乎沒有不曾改過的地方。

種種改變,也是帶給人心極大的變化,所有人都覺得會發生點兒什麼,結果到了這個時候,鑄幣之事一出,所有人心裡也是明白,皇太子牌出到這裡,如果沒有化解之策,沒有進一步更深的更好的辦法之前,大約也就是在這種程度要止步了。

正是與所有人的想法想同,清江+的牌出到這裡似乎也差不多了。

畢竟這幾個月來,皇太子無一日沒有革新,到了此時,終究是漸漸沉寂下去了。

第136章 南京(24)第179章 變化(5)第172章 李巖(1)第320章 會戰(38)第110章 立基(12)第一百一二十八章 南京16第165章 淮上(3)第316章 會戰(52)第336章 決勝(11)第3章 武官第118章 南京(6)第59章 熱血(3)第239章 轉折(19)第99章 立基(1)第216章 收穫(9)第62章 熱血(5)第210章 收穫(3)第17章 渭南第199章 餘波(7)第290章 會戰(26)第201章 餘波(10)第166章 淮上(4)第215章 收穫(8)第189章 變亂(6)第95章 風雲(11)第327章 決勝(2)第14章 先聲第172章 李巖(1)第259章 序幕(5)第307章 會戰(43)第42章 好手第173章 李巖(2)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第27 年末第77章 驕兵第341章 決勝(16)第110章 立基(12)第308章 會戰(44)第70章 免送第138章 南京(26)第19章 都中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五章 序幕1第213章 收穫(6)第245章 轉折(25)第174章 李巖(3)第49章 城門第336章 決勝(11)第340章 會戰(40)第23章 機緣第59章 熱血(3)第321章 會戰(56)第232章 轉折(22)第299章 會戰(35)第180章 變化(6)第230章 轉折(20)第176章 變化(2)第103章 立基(5)第49章 城門第101章 立基(3)第235章 轉折(15)第267章 會戰(3)第160章 南京(48)第276章 會戰(12)第227章 轉折(7)第168章 淮上(6)第40章 陣列第160章 南京(48)第270章 會戰(6)第76章 彷徨第291章 會戰(27)第200章 餘波(8)第323章 會戰(58)第174章 李巖(3)第53章 撲騰第312章 會戰(48)第137章 南京(25)第307章 會戰(43)第212章 收穫(5)第224章 轉折(4)第324章 會戰(59)第23章 機緣第2章 親人第65章 熱血(8)第46 父子第95章 風雲(11)第92章 風雲(8)第338章 決勝(13)第6章 人心第313章 會戰(49)第335章 決勝(10)第91章 風雲(7)第267章 會戰(3)第75章 告示第261章 序幕(7)第280章 會戰(16)第3章 武官第42章 好手第272章 會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