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工人新村(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

貸款!

對於十六世紀的人們來說,無疑是極爲新鮮的名詞,不過對於施奕文來說,卻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儘管非常平常,但在徐思誠的提醒下,他還是明白,工人們不一定樂意借錢買房子。

畢竟,借錢是需要付利息的。

“這個事情,等回頭我們慢慢的再議,先把房子蓋起來再說,咱們的這幾家工廠,將近兩千多工人,還能沒有人願意和家人住在一起?”

施奕文隨口笑道,房子賣給誰?

當然是賣給人的,既然有人,肯定就不愁賣房子。

只用了一天的時間,施奕文就選定了新村的位置——距離鐵工廠不到兩裡的一片農地,在那裡買下了幾百畝地之後,便大張旗鼓的在京城的難民中招起了工匠,按照“以工代賑”的做法,只要是難民,無論是否具備技能,都可以招攬。

不需要保人作保,不需要他人介紹,所有的一切都是公開的,不過只是幾天的時間,在工廠附近就多出了幾千上草棚,那是難民和他們家人生活的地方,他們就吃住在工地上。

當然在一開始的時候,他們是一邊培訓,一邊整治着土地。與此同時,其中的一些泥瓦匠、木匠也被招集在一起,進行培訓,畢竟這裡要建的房子不同於過去他們常建的房子。

考慮到成本的關係,新村的宅院與這個時代的房屋有所不同,而是與後世農村常見的三間主屋瓦房,兩間偏房類似的小院,不僅如此,施奕文還特意從空間的圖書館裡,找來了一些建築資料,根據那些資料繪製了圖紙。

“你看,這種三角桁架不同於我們用的穿鬥式屋架,它製作起來對木匠技術的要求更低,而且更成更底,穿鬥式屋架不僅需要數根大木作爲支柱,而且還對工匠的技術要求很高,這並不符合咱們的需要……”

拿着圖紙,施奕文對李興初等人解釋道,儘管早在興建廠房的時候,就已經引入承重牆與豪威式桁架,但因爲趙國業等人正忙着建廠房,這邊的興建住宅,只能臨時在難民中招集工匠,向他們解釋“三角桁架”的優點和好處。

中國古建不僅柱子多,而且更重要的是浪費材料。爲了多提供一些橫向支撐做斗拱做柱子,浪費的木料和工時無數。相比於傳統的擡樑式結構和穿鬥式結構,近代引進自西方的桁架結構,可謂是省時省力,而且可以用於大跨度的廠房建造。對於木結構而言,只有桁架結構能夠大大提高結構跨度,據測算,不採用桁架結構,受限於木材本身的材料特性,最大隻能做到15米。而大跨度木質三角桁架的跨度可以達到50米,而這種大跨度的房間,本就是發展工業建設廠房的必段。

也正因如此,從創辦鐵工廠的那天起磚柱木屋架大車間,就一直是這邊的特色,現在只不過是把它引入到民宅上而已。

有時候,即便是解釋,也不一定能解釋得通,除了圖紙之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帶着這些人到現場去看一眼,對於李興初那樣蓋了半輩子房子的工匠來說,當他們來到那些磚柱木樑大房間的瞬間,擡頭看着幾根木頭用鐵盤釘搭扣在一起的模樣,在心底一對比就意識到它的優點。

“東家,這樑可真省料啊!”

可不就是省料,非但省料,而且還省時。

“可不是,我估計這樣蓋三間房子,還沒有過去蓋一間用料用得多。”

“嗯,確實能省不少木料,這樣吧,就按照這樣的圖紙,先蓋一千棟院子出來。”

“一千棟!”

周圍的人一聽,無不是驚訝道。

“蓋這麼多房子,給誰住啊?”

當然是給工人們住,按照在另一個時空裡養成的習慣,即便要建小區,那自然要畫出小區規劃圖,向人們直觀的展示小區的整體規劃,於是乎在工廠附近又多出了幾個報欄,報欄上畫有新村的整體規劃。

規劃圖是現成的——從雜誌上抄下來的,甚至就連建築圖紙,也是現成的。這些劃時代的房屋,雖然只是被畫在了紙上,但仍然引起了工人們的興趣。

一時間,在茶餘飯後,各家廠子裡的工人們,無不是在那談論着房子,談論着買或者不買的問題,當然,那些沒有多少餘錢的小工,往往只望房興嘆了。不過這一切並不沒有妨礙,新村日益熱鬧起來。

不到半個月的功夫,那裡不但聚集了一兩萬從南邊逃荒過來的難民,當初的小市集,甚至隱隱的變成了一座市鎮,只是這沿河建在河灘上的市鎮,着實也太簡陋了一些。

雖然簡陋,但是這裡仍然吸引了很多流民,至少在這裡他們可以很容易找到一份工,那怕就是在河邊挖沙子,微薄的收入也可以讓他們保證家人不至於餓死,這總好過在城中乞討。

“致遠,也就是你,能不記名利的做這麼多事情。”

置身於河堤上,看着無主的河灘荒地上,一間挨着一間的草棚,草棚間升起的炊煙和孩童們的歡笑,所有的一切都在提醒着張靜修,這些流民現在生計已經有了着落。

“怎麼是不記名利了,你沒瞧見嘛,我這也是能掙着銀子的,這一千處房子,一處掙個幾兩銀子,那也是幾千兩的利潤。”

利潤不高,但總歸還是有利潤的。

施奕文的回答,讓張靜修笑了笑,他又豈不知道,這點銀子於施奕文而言是不入眼的。

靜靜的看着流淌的河水,張靜修長嘆道。

“哎,這次旱災,不知又有多少百姓流離失所了……”

“旱災?”

施奕文不解的看着張靜修問道。

“子宣爲什麼這麼說?”

“致遠,你看這河水。”

指着盧溝河,張靜修說道,

“京城周圍也是足有一個月沒有下雨了,就是盧溝河的水位都已經下去一尺有餘,盧溝河尚是如此,更何況北直隸的其它小河,只恐怕這時,不知多少小河干涸,現在正是糧食用水的時候,河流乾涸、無水灌溉,大旱自然無法避免,這百姓的日子啊怕是難過了……”

第100章 人情冷暖(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71章 雲臺召對(第2更,求支持)第217章 所謂夫妻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18章 農夫山泉有點田(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章 他不能,我能 (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318章 大事件第381章 通海就國第334章 離別第10章 這情欠大了 (第三更,求收藏,求推)第260章 努爾哈赤(第一更)無題第128章 時光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38章 小皇帝的諾言第89章 石印術(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38章 土豆 (第一更,求支持)第195章 民風初變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9章 暢銷(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15章 中途偶遇(第四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7章 老奸巨猾(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39章 帶鋸機(第二更,求支持)第227章 現代化的生活(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09章 工人新村(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2章 驚呆的努爾哈赤(第一更,求支持)第285章 殺人不見血(第二更,求支持)第222章 赤誠(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89章 石印術(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99章 兩家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3章 宋家的厚禮(第一更,求收藏,求推薦)第137章 皇家合夥人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7章 良機第220章 化肥(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31章 攀咬第40章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80章 人吃人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80章 機械(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8章 新的機遇 (第一更,求支持)第314章 客氣的魏國公 (祝大家平安健康)第275章 要通海 (第二更,求支持)第349章 閣老與藩王第138章 新的機遇 (第一更,求支持)第253章 襄城伯(第二更,求支持)第250章 家奴(第一更,求支持)第337章 帝友第274章 另一個選擇(第一更,求支持)第253章 襄城伯(第二更,求支持)第33章 金貴的西瓜皮(第一更,求收藏,求推薦)第245章 豐收(第二更,求收藏,求支持)第276章 新的機遇 (第一更, 求支持)第344章 征服者第367章 致遠救朕第66章 睚眥必報(第一更,求支持,求收藏)第261章 李如鬆的禮物(第二更)第16章 明朝市街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88章 鐵路(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39章 不辨忠奸第329章機會第286章 人人愛銀子(第一更,求支持)第146章 化銃爲槍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73章 改變大明的作物(新年快樂!)第58章 有何不可(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2章 寶物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03章 來自21世紀的仙湯(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85章 和皇帝談生意(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59章 豹子膽第196章 跟風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87章 家人(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40章 忠臣義士第133章 仇人見面(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6章 明朝市街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3章 仇人見面(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09章 教訓(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86章 小生意(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77章 肥肉 (第二更,求支持)第23章 宋家的厚禮(第一更,求收藏,求推薦)第125章 大明好莊主(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章 宅子(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296章 主人與家奴(第一更,求支持)第233章 皇帝與首輔 (第二更,爆更!求首訂)第321章 主持公道第382章 有何不敢第381章 通海就國第97章 禍事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6章 抓耳撓腮(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98章 憂心忡忡的皇帝(第一更,求支持)第92章 路見不平(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61章 封建之意第307章 太后的決斷(求支持,求月票)第152章 朕的朋友(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4章 新紮小管家(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92章 劉戡之(第一更,求支持)第183章 不掙錢的煤礦(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4章 西遊記(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43章 皇帝拉生意 (第二更,求支持)第176章 抓耳撓腮(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71章 易封南洋第218章 首輔看報(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99章 兩家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34章 離別第17章 碰瓷(祝大家中秋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