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章 皇權至高無上

“他叫什麼名字?怎麼這麼大年紀了還來考科舉?”朱由校轉頭看着沈庭筠問道。

“回陛下,他叫王徵。”沈庭筠連忙說道。

顯然徐光啓用自己的馬車來用來送王徵讓陛下多少有些懷疑,所以沈庭筠沒有遲疑,決定把王徵的事情都告訴陛下。

只不過聽到這個名字之後,朱由校就愣住了。

對明末的歷史瞭解一些的人,大部分都應該聽過王徵這個名字。這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雖然沒有盧象升、孫傳庭他們那麼有名,但是這個人的作用很大、很重要。

“陛下,王徵的父親是個擅長數學的私塾先生;舅父通曉兵法,善制器械;王徵本身的學問也是很好,二十四歲便中了舉人。”

沈庭筠在不斷的說着,但是朱由校卻沒有繼續往下聽,因爲他的腦海之中不斷的浮現着這個王徴的資料,他越想越明白。

王徵這個人與徐光啓一樣都是西學的領導者,兩人被後世稱爲南徐北王,是對兩人非常高的褒獎。

王徵之所以這麼多年都沒有考中科舉,是因爲他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科學上。

而且王徵對思想上非常的有想法,認爲大明的思想出了問題,學問風氣很有問題,官場貪腐橫行,各地軍隊沒有戰心,這個國家出問題了。

王徵曾經求助於佛教,後來又轉信道教,給自己取了一個道號“了一道人”。

而後在發現道教救不了國家之後,王徵又轉向了天主教。

在薩爾滸之戰以後,王徵曾經給朝廷上過書,大力提倡實學,希冀能藉此富國強兵。

王徵在入京會考時曾以舉人身份上書皇帝,願以“布衣從戎”報效國家,積極練兵備戰。

後來,王徵參考古代諸家兵書,寫成《兵約》一書;不久又著《客問》一書,具體地提出了制敵方略。

這是一個心中還有想法的報國之人,與徐光啓一樣;也糾結於大明與西學之間,入了天主教之後卻因爲沒有子嗣的納妾問題活得十分糾結。

同時對力學,風學機械製造都有非常深厚的研究。王徵編寫了一本新制器圖說,闡明瞭很多他的想法。

可以說這個人是明代科學家之中造詣非常高的一位,無論是在力學,還是在機械製造都有非常高的天賦。

同時,他也抱有憂國憂民的情懷,可以說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個人。

王徵五十多歲入仕,間任直隸廣平府推官、南直隸揚州府推官及山東按察司僉事等職,從來沒有登上過高位,也沒有機會實踐自己的理想。

他又非常的精善數學,對數學和幾何都有非常高的造詣。

朱由校輕輕地舒了一口氣,轉頭看向身邊的沈庭筠,問道:“怎麼不說了?”

沈庭筠有些無奈。

我說了這麼半天,您什麼反應都沒有,我還怎麼說?

不過這話自然不敢說出來,沈庭筠只能說道:“回陛下,臣說完了。剩下的事情臣知道的並不多,如果陛下想知道更多,可以問徐閣老。”

聽了這話之後,朱由校擺了擺手說道:“這就算了,不用問了。”

說完這句話之後,朱由校也沒有繼續看下去的心思,轉身向後走去,同時說道:“回宮吧!”

“是,陛下。”衆人不敢怠慢,連忙跟着朱由校一起往回走了。

等朱由校下了樓之後,他轉身對陳洪吩咐道:“讓人去找徐光啓,讓他馬上進宮,朕有事情要和他說。”

“是,皇爺。奴婢馬上安排人。”陳洪連忙說道。

等到朱由校回到西苑的時候,徐光啓也已經到了。

見到朱由校一身便裝從外面走進來,徐光啓一愣,隨後連忙行禮道:“臣徐光啓,參見陛下。”

朱由校示意他免禮,說道:“行了,就這說吧。”

等到徐光啓坐下之後,朱由校才問道:“王徵,你跟他很熟嗎?”

“回陛下。並不是很熟。”徐光啓說道。

聽了這話之後,朱由校就是一皺眉頭,直接問道:“今日朕去了貢院,見到你的馬車送他去考場了。你和他還不熟?”

“回陛下,只是志同道合而已。”徐光啓連忙說道。

朱由校點了點頭。

徐光啓的這句話,朱由校還是相信的,因爲他沒必要瞞着自己。

在朝堂之上他們這些人結黨,自己也不是不知道,所以這種事情根本就沒有瞞着自己的必要。

“那就說說看吧。”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

聽了朱由校這句話,徐光啓連忙說道:“我聽說王徵,還是因爲看到他寫的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做《遠西奇器圖說》。”

“《遠西奇器圖說》一書共分三卷。第一卷論重心、比重等各種力學原理,其中因“其術能以小力運大,故名曰重,又謂之力藝,大旨謂天地生物有數、有度、有重,數爲算法,度爲測量,重則即此力藝之學。皆相資而成,故先論重之本體,以明立法之所以然。“

“第二卷論述槓桿、滑車、輪軸、斜面等各色力學器械;”

“第三卷繪有五十四幅機械樣圖並附有解說,其中起重十一圖(由下向上運送重物)、引重四圖(平面牽引重物)、轉重二圖(利用轤轆原理提取重物)、解木四圖(將巨木截斷)、解石一圖(將巨石截斷)、轉錐一圖(舂米機)、水日晷一圖(水力計時企三)、代耕一圖(耕田用機械)、水銃四圖(救火用高壓水槍),另外還有取水九圖、轉磨十五圖。”

“這些機械以農業用具居多,皆裨益民生,並且製作精巧。臣觀看之後,頗有裨益,便將王徵請到了京城。”

“這次他去參加科舉,也是想着爲朝廷效力。如果此次科舉不中,那麼臣也想着向陛下舉薦王徵,這樣的人才不應該埋沒在鄉野之間。只是臣沒想到陛下居然先見到他了。”

聽了這話之後,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他這些東西都是從哪裡學來的?”

“回陛下,臣也曾經問過王徵。萬曆四十六年四月,金尼閣、鄧玉函等二十二位耶穌會士來大明,帶來七千餘部書,其中有部分書籍記載這些知識。”

聽到這話之後,朱由校點了點頭。

“事實上,王徵譯繪的《遠西奇器圖說》正是源於此次帶來的三部書。”

“這三部書是:當時歐洲最新出版的荷蘭數學家、工程學家斯蒂芬(1548--1630)的著作《數學通論》(1608);”

“德國礦冶學家喬治.鮑爾(1494--1555)的劃時代鉅著《礦冶全書》(1556);”

“意大利工程技術家拉梅理所著《論各種工藝機械》。”

聽到徐光啓的話,朱由校說道:“有個事情想讓你去辦。”

“陛下但說無妨。”徐光啓連忙說道。

“其實也很簡單。朕想多收集一些這些書,然後讓人翻譯成大明文。這件事情可以交給你來做。”朱由校想了想說道。

聽了這話之後,徐光啓頓時大喜。

其實很早之前,徐光啓就希望陛下能夠接受自己的這些想法,甚至是自己所信奉的天主教。在他看來,那是一個理想國。

現在陛下終於有了這樣的想法,雖然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但是也足夠讓徐光啓高興了。

於是徐光啓連忙站起身子說道:“陛下放心,臣馬上就辦。”

“你想怎麼辦?”朱由校看着徐光啓,直接說道。

“臣馬上寫信給各地的那些傳教士,讓他們全都到京城來,把他們所攜帶的書籍全都帶過來。這些人懂大明話,會寫大明文,甚至他們手中已經有翻譯好的書本了。”

徐光啓語氣之中帶着興奮的說道:“只要陛下讓他們傳教,他們肯定會欣然前來。”

事實上,在現在的京城,天主教徒也不少。這個結果要歸功於利瑪竇,他曾經無數次的想在這片土地上傳教,也曾經磕磕碰碰,道路也一直不順,不過後來進入北京城之後,境遇就改變了很多。

按照當時慣例,西方傳教士死後本應移葬澳門,但在內閣首輔葉向高等人的斡旋下,萬曆皇帝破例准許利瑪竇葬於北京西郊的藤公柵欄,使其成爲首位葬於北京的西方傳教士。

利瑪竇初到北京時,住在專門接待外國使臣的賓館中,隨後獲准在城內擇民房長住,並可以進行傳教活動。

利瑪竇選中了宣武門內的一塊土地,他在這裡修建了一座教堂,這就是著名的南堂——北京地區現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堂。

這些事情朱由校的心裡面都很清楚,但是他卻不準備接受天主教的教義。

宗教神權與帝王之間的權力,本身就是發生衝突的。

朱由校不想要一個宗教國家,更不希望宗教參與到政治中來。

在華夏這片土地上,宗教權力從來沒有登過頂,一直都是皇權的天下。

朱由校不想讓外國人蔘與進來,所以他不會接受他們的教義,也不認爲天主教的教義能救得了大明。

不過看徐光啓的樣子顯然是準備傳教的,這自然是不行的。

第一零五章 終於等到這一天第四七六章 捷報傳來第一三七章 化險爲夷(第七更,求打賞!)第二九二章 恩寵二妃第二七五章 安邦彥造反了!第三九三章 努爾哈赤被炮轟了第五五四章 黃臺吉、代善之死第五零三章 造反的帽子就這麼扣上了?第四八二章 籌備大明海軍第二七六章 畢節求援第四五六章 陰陽師第六四七章 平戶島第六二九章 張餘出使朝鮮第三二二章 皇帝要離京第四六七章 代善的策略第四六六章 科技代差第二零五章 審覈司第四零八章 君臣鬥第六二六章 藩王往國外封第三二七章 到濟寧第五八二章 即將迎娶姐妹倆第三三三章 魯王來了第六二零章 蒸汽機第六三一章 鯨吞計劃第五一零章 盯上徽商第五七八章 拒絕海蘭珠第三八七章 被重用的孫傳庭(松鼠生日加更)第五一六章 韓琦的謀劃第一八二章 刷一波聲望第十五章關門放狗第二四六章 紀檢衙門第五四八章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第五四五章 幾十秒真男人第六五一章 龍虎兄弟第五三三章 離開揚州第六九八章 奪嫡變造反第五七四章 對朝鮮的政策第一四六 楊漣的三觀崩塌了第六七三章 真相(求全訂!)第一二七章 說曹操曹操就到第六九四章 皇帝的密信第三三五章 魯王背後另有其人第四二一章 拆遷隊隊長——朱由校第三八三章 從首善書院開始改第一一九章 掀起更大的浪第四四六章 一場騙局第三六一章 給瘋狗一個機會第八章 飛熊解夢第五五一章 這個盧象升過於謹慎第九十一章 去慈寧宮選後第一六一章 推銷天主教第六八五章 策反鳳林第六九零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六九四章 皇帝的密信第六十五章 魏忠賢叫屈第四五四章 十歲新娘(日萬求賞!)第三三七章 行刺第一二一章 錦衣衛,出發!第三一五章 定國公徐希求上門第五四零章 回京第四三六章 布木布泰第二十二章 到遼東了第六六九章 中興名臣傳第三十五章 召見鄒元標第三七七章 敲打京城衆人第二九八章 彈劾陛下苛待功臣第二八三章 四大金剛(三更求打賞!求月票!)第六一四章 全國土地勘察行動組(元旦快樂)第三十九章 大戰要來了第一五六章 變天了第二零四章 帝王就得行王道、行霸道!(求全訂)第六一零章 憲兵督查處(求月票求打賞!)第五五三章 黃臺吉被炸成重傷(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六六一章 松浦大郎被嚇壞了第八十三章 準備大反攻第三一三章 選一個狀元第二八二章 樊家龍虎兄弟(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六八一章 清掃朝鮮第六二三章 朝鮮的讓步第三四三章 大明的天下姓朱第六一九章 朝鮮世子李溰第六十三章 收了戚金的忠心第六九二章 先見鄭旭紅第三一四章 要離京第六六六章 裁撤衛所第四九六章 戰艦第二四三章 大明火器時代來臨第二九五章 輪到成國公進宮喝酒第二十一章 批龍鱗第二七二章 遵義城,打富裕仗第三十七章 考成法第六十三章 收了戚金的忠心第一三五章 劉一璟被坑(求訂閱!)第五五七章 朝鮮國王來覲見第二六五章 陳奇瑜升官至京師第四二二章 火藥是一切的基礎第二三一章 陛下還年輕第一五九章 討要職位第七十三章 沒得選第二四一章 關門,放魏忠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