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惡名照章

江南新朝的官員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是皇帝的奴才。

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是大明朝的根本,新朝沿襲了這個傳統,對於官員的禮遇非常之高,這一點從南京的城市佈局就能體現得出來。

皇宮之前的御道之南,聚集了大量的官府衙門,尤其是部堂司寺等直屬衙門,幾乎全都集中在御道之右,形成衆星捧月之形。

一街之隔的御道之左,則是官老爺們的私人住所。

爲了方便辦公,同時也是爲了便於往裡,很多官員都居住在這一片區域。

完全是爲了攀附,很多富商大戶也紛紛在這一帶購置房產。

居住在這一帶的,不是豪門富戶就是達官顯貴,門樓子修的一個比一個更高,宅院樓宇一個比一個更豪華,儼然就是一片“高檔社區”。

平日裡,這一帶車水馬龍人流如織,往來其間全都是金章玉帶的當朝權貴,或者是鮮衣怒馬的仕子王孫,最起碼也得是腰纏萬貫的一方豪富,反正就是非富則貴,全都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

但是這幾日,這片“高檔社區”卻出現了明顯的反常。

昔日裡的高聲唱和的人潮已經完全看不到了,寬闊的街道顯得空空蕩蕩,偶爾有幾個行人經過,卻再也不象以前那樣用很高的調門相互打招呼,而是唯恐被別人看到似的,行色匆匆的疾行而去。

以前那些個高朋滿座的朱門大宅也沒有了門庭若市的喧囂,一家一家就好像商量好了似的,全都深居簡出緊閉門戶,唯恐招惹禍事上門。

只有一隊穿着黑色軍裝手持大扎槍的士兵昂首闊步往來巡視。

昔日繁華熱鬧的“高檔社區”變得死氣沉沉,完全就是因爲這些個穿了黑色軍裝的士兵們。

自從劉良第謀逆被平定之後,劉乾龍就開始大肆緝捕“逆黨餘孽”。

劉良第犯事兒了,都帶着人殺到宮裡去了,據說還勾結就清兵準備開門獻城。

這麼大的罪過,必然身死命喪,被抄家滅族完全在情理之中,接下來肯定要緝拿他的同黨,也在預料之中。

想不到的是,劉乾龍把這個事情嚴重擴大化了。

纔過去了三日,劉乾龍就緝拿了十三名官員,全都是上門抓捕然後抄家,稍有分辨立刻就動手殺人。

比如說那府學學政王大人,大家都知道他早就與劉良第不和,不可能參與到逆黨一案當中,卻依舊莫名其妙的上了劉乾龍的黑名單。

王學政當然不服,剛剛分辨了幾句,就被劉乾龍上了一個“武力拘捕”的名頭,大開殺戒之後,可憐王學政一家老小被殺了個乾乾淨淨,連坐飯的廚子和粗使的丫鬟都沒有能夠倖免。

還有那工部的粟大人,幾乎和劉良第沒有任何交集,照樣打了一個“逆黨餘孽”的罪名,一繩子捆了去,至今生死未卜音訊全無。

這分明是胡亂抓人,因爲劉乾龍拿出的那些個證據根本就無法取信與人。

大家已經看出來了,這個劉乾龍是打着搜捕逆黨餘孽的幌子,行清洗之實。

大家都知道他劉乾龍是毅勇軍元帥張啓陽的人,而張啓陽又是太子的人。

如今太子當朝,當然需要騰出一些位子來。

纔剛剛過去三天,就抓了這麼多官員,殺了那麼多人,劉乾龍的所作所爲,連他的頂頭上司王宣同往府尹都看不下去了,曾經在私下去勸說不要把打擊面擴展的太大,更不要動輒殺人。

劉乾龍卻拿出那份“逆黨”名單,把王府尹的建議給頂了回去:“我這是爲朝廷辦事,若是不把逆黨緝拿乾淨,再有此類事情發生,你王宣同王府尹擔待得起嗎?”

連府尹大人都約束不住閻王劉,大家也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正是風聲鶴唳人人自危的時候,誰家敢在像以前那樣高調的在街頭亂晃?

萬一把閻王劉招惹來了說不得就是一場滅門之禍。

有了閻王劉的強力彈壓,昔日無比張揚無比高調的官員們全都噤若寒蟬,紛紛關起門來在家裡燒香拜佛,禱告神仙保佑,千萬別讓閻王劉登自己家的門檻兒。

沉重的腳步聲中,窮兇極惡的劉乾龍有帶着毅勇軍士兵過來了,這一次,他們敲響的是禮部尤大人的大門。

開門看到劉乾龍的瞬間,尤大人的腿都軟了,哆哆嗦嗦好半天,甚至想不起問一問自己究竟犯了什麼事兒,就語無倫次的說道:“我……我跟你……我跟你們走,跟你們走,千萬保全我的家小……”

面對早已嚇破了膽的尤大人,劉乾龍已懶得再去給他安一個罪名,直接從懷裡摸出一份“認罪狀”,讓他按上手印簽上花押,然後一揮手就給帶走了。

罪名?

需要罪名嗎?

根本就不需要。

反正這些個當官的,屁股底下全都不乾淨,真要是仔仔細細的插一遍,每個人都應該抓,每個人都有罪,還不如隨隨便便安一個罪名來的省時省力。

不把這些人清洗下去,如何給毅勇軍的有功人員進行安置?

他們不把位子騰出來,怎麼好換毅勇軍的人頂上去?

真以爲劉乾龍就是個心狠手辣敢殺人的屠夫?

誰要是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能被張啓陽默認爲“軍師”“謀主”的人,怎麼可能是沒腦子的屠夫?

被劉乾龍拿下的這些人,全都是張啓陽勾選過的,他們是不是真的參與過逆黨案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某些職位必須換自己人上去。

若真是隻是一味的屠殺,就算是王宣同王府尹這個頂頭上司約束不住劉乾龍,難道蔡楓華、許文才甚至是太子殿下還約束不住他嗎?

爲什麼太子一黨的新朝君臣都默許了劉乾龍的行爲而不加任何阻攔,就是因爲他們也想把弘光朝的舊臣清洗掉,至少需要清洗掉一部分。

這是出於一種需求。

帶走了尤老大人之後,劉乾龍毫不停留,繼續來到下一家。

這一次,是製造局的苗郎中家。

和前幾次一樣,上前大力拍打院門,當苗郎中從門縫裡看到劉乾龍的嘴臉之時,無奈的一聲長嘆,朝着身後的夫人躬身一拜:“我要去了,家中一切全都拜託夫人了。”

苗夫人看了看擺在庭院裡的那口棺材早已泣不成聲,那是苗郎中今天才給自己準備好的。

這劉乾龍真是催命的小鬼奪命的閻王,只要是被他盯上的人家,就不會有好下場。

雖然焚香禱告了一整天,期待着劉乾龍千萬別敲自家的門兒,奈何神佛不佑,他還是來了。

苗郎中有些不捨的看了看低聲飲泣的夫人和夫人懷中的幼子,硬起心腸整了整衣冠,邁步上前打開了大門。

“你就是製造局郎中苗鳳?”

“是我。”苗郎中說道:“我所犯之事與家人無關,一家老小全不知情,無論多大的罪責,我一人承擔,還望劉君看在你我同朝爲官的情分上,手下留情。”

又是一個主動承認罪責的。

其實這樣最好,若是分辨惹惱了劉乾龍,閻王劉的兇性一上來,說不好就要血濺當場,到時候連一家老小都保住。還不如學一學隔壁的尤老大人,也不問什麼罪名更不加以辯解,直接承擔下來,反而最好。

劉乾龍又從懷裡摸出一份“認罪狀”來。

苗郎中也懶得看了,接過印泥就按上了手印,然後昂然做束手就擒狀:“我跟你們走。”

劉乾龍看了看那份已經按上了鮮紅拇指印子的“認罪狀”,頓時尷尬的笑了。

“錯了,錯了,這一份不是你的。”

又從袖子裡摸出一張紙,遞給了苗郎中。

苗郎中早已心如死灰,看也不看一眼就又要按手印。

這一下,可惹惱了劉乾龍:“苗大人,你看看這是什麼東西再按手印不遲,難我道就真的那麼可怕?竟然把你這堂堂的朝廷命官嚇成這個樣子?”

苗郎中這才注意到拿在手裡的那張紙根本就不是認罪狀,而是一張圖紙。

“你認得紙上畫的這是什麼玩意兒嗎?”

“火銃。”

“說清楚點,這是什麼樣的火銃。”

“這是彷彿郎機人的自打火長筒銃。”苗郎中在製造局的工作就是設計製造火器,而仿製紅毛人的火器就是他的本職工作。

伸出手指稍微比量了一下:“這長筒銃又與佛郎機人所制有些不同,銃筒更長銃口更小,雖威力更大射程更遠,卻不利於速射。”

“我大明火器營中有這樣的火銃嗎?”

“沒有。”

“爲何不制?”

“因爲這樣的火銃只能用來打獵,卻不適合用於實戰。”

其實劉乾龍並不是很明白苗郎中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但是有一點卻是非常明確的:他的回答和張啓陽提前給出的答案几乎完全一致。

雖然還不明白張大帥爲什麼會對火器這麼有興趣,但劉乾龍必須按照張啓陽的交代去做。

取出苗郎中剛剛按下手印的那份“認罪狀”,雙手一分撕的粉粉碎碎,然後一招手帶着那隊黑衣士兵揚長而去。

苗鳳苗郎中已經做好了被劉乾龍帶走的心理準備,想不到劉乾龍竟然放過了他,反而把苗郎中搞的無所適從,過了好半天在終於回過神兒來。

自己沒事了,安全了。

轉身邁步進門的時候,兩條腿都是軟的,好像麪條一樣絲毫也不受力,不知不覺之間早已冷汗淋漓。

見到他安然無恙,並沒有被兇狠的劉乾龍抓起,一家人喜極而泣。

苗鳳苗郎中,是第一個從崔耀祖手下全身而退的官員!

至於劉乾龍爲什麼獨獨放過了他,連苗鳳自己都不知道,他甚至不敢去想。

只要是沒有被捉去就好,哪裡還敢去想那麼多?

別說是苗鳳不明所以,連負責具體抓捕事宜的劉大牛都不知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老劉,我說劉府丞,你認識這個苗鳳苗郎中?”

“我怎麼會認識他?”

“那你爲何要放過他?”

“不是我要放他,是咱們大帥要放他。”劉乾龍取出那張火銃圖紙,對劉大牛說道:“這是昨天晚上大帥送過來的圖紙,還專門讓人仔細叮囑,工部和製造局的人,只要是能回答對了這幾個問題,只要他們的答案和大帥早就給出的答案一致,不管是不是逆黨,都得先保下來。”

“這就怪了,大帥怎麼突然會火銃有興趣了?莫非他想讓兄弟們拿着火銃去打仗?”

“估計不是……我真的想不明白……”

“大帥的心思又有誰能想明白?咱們只需按照大帥說的去做就好了。”

作爲毅勇軍中的“十三莊少壯派”,劉大牛對張啓陽的崇敬無以復加,甚至已經達到了盲目迷信的程度。

只要是張啓陽的命令,不管理解還是不理解,都一定會不折不扣的執行。

這主要是因爲張啓陽所表現出來的判斷力和洞察力,都異乎尋常的準確,尤其是對於大局的提前預判,簡直超凡入聖讓人不得不服。

“你爹要來了。”

“什麼?”

“我說你爹要來了。”劉乾龍說道:“明天午後,最遲不超過後天清晨,你爹就要來了。”

“我爹?現在?這個時候我爹來到這兒?這不是添亂嗎?兵荒馬亂的,不好好的在淮右待着,跑來這裡做甚?萬一……”

“這是咱們大帥的命令。”

“哦,既然是大帥的命令,那肯定不會有錯,大帥一定早就安排好了!”

第552章:生意第601章:老兵不會死,只是漸凋零第228章:改變主意第564章:身體檢查第224章:輿論所向第481章:勸關第五十七章:示意(第三章)第342章:要變天了第328章:思想第547章:聖人也不知道的知識第199章:元帥府第122章:轟的一聲巨響,城牆閃亮垮塌第490章:先行者第479章:勸降第516章:追擊第606章:新世界第531章:地理課第九十一章:安寧公主夜訪第五十四章:談價第184章:戰爭本質第588章:打起來了第511章:帝師人選第599章:世界級鬧劇第255章:御花園第224章:輿論所向第555章:大敗第593章:鬢白髮第361章:思想覺悟第492章:派誰去朝鮮第九十二章:公主的試探第369章:一步踏錯步步錯第309章:對手一定是傻子第515章:無名軍隊第209章:決戰第328章:思想第242章:遺女第567章:夢醒第七十九章:安全返回第276章:父子相見第196章:惡名照章第313章:讓我給他打下手,不可能第541章:風塵女子第六十六章:江湖騙子又來了第566章:仁第400章:狐狸與老狐狸交鋒第592章:墊腳石第423章:這一次是對的第588章:打起來了第276章:父子相見第248章:復隆皇帝發怒了第九十七章:賞花第475章:均田第222章:慌了第582章:殺第562章: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451章:恩斷義絕第394章:懵逼第512章:神說要有光第328章:思想第六十九章:炸藥包第524章:星火燎堡壘第444章:在上一課第436章:以死相逼第四十六章:襲擾第八十五章:儀式第九十六章:勸你善良第十七章:錢萬貫第584章:別樣浪漫第十一章:救美第604章:京城日常第561章:極端思想第534章:雨林計劃第559章:皇權漸空第114章:文兵第394章:懵逼第488章:張夫人第344章:野心第186章:比拼第393章:那就一起覆滅吧第373章:英雄氣第242章:遺女第313章:讓我給他打下手,不可能第579章:走出去第251章:楊豐第五章:招降第454章:重返北京第八十五章:儀式第369章:一步踏錯步步錯第八十六章:離開第365章:滾第524章:星火燎堡壘第607章:爲了賺錢而戰爭第122章:轟的一聲巨響,城牆閃亮垮塌第八十七章: 遷徙第294章:宴會2第一百零二章:死士第338章:局面恐怖第425章:送死第542章:相送一程第264章:善惡雙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