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倔強父子

轉眼已是來年。

正月初四這一天,天空中飄着雪花,呼嘯的寒風掠過空曠無遮的黃土高原,發出嗚嗚的怪嘯之聲,愈發冷的厲害。

一個身形高大的老頭子穿着厚厚的老棉襖,頂着風雪站在高處極目遠眺。

“老爺,這風狂雪盛的鬼天氣,想來大姑娘是不會來的了。”打着傘的僕人說道:“還是回家吧,別等了。”

“胡說!”狂風暴雪席捲之下,老頭子那雙原本就是狹長的老眼已經眯成一條縫:“大姑娘肯定會來,我就在這裡等。”

“老爺的身體骨要緊啊,若是吃了風寒……”

“這點風雪算個屁!”倔強的老頭子努力挺直了腰身:“想當年,老子和洪承疇那狗賊廝殺的時候,那纔是真正的風雪哩。老子一個晝夜急行軍一百一十里,帶着三千多兄弟跳出了狗賊的包圍圈。”

這個老頭子就是闖營三十六將之一的大紅狼。

大紅狼這一生活的非常精彩,耕過田種過地,要過飯逃過荒,造過反殺過官,最終還是成了毅勇軍的一員。

只不過所有的這些都是已是隔了年的老皇曆,再也翻不得了。

現在的他,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鄉下老頭子,居住在故鄉郎家寨。

年輕的時候,大紅狼走州過縣征戰四方,足跡遍佈天下。

自從他正式退休之後,就回到了故鄉,並且從來都沒有走出過村寨一步。

上了年紀的人,總是會變得更加戀家,這個小小的鄉村就是他的整個世界,至於外面的天下是什麼樣子,早就不關心了。

就在這個時候,在漫天的風雪之中隱隱出現了一個小小的黑點兒,那好像是一架馬車。

大紅狼頓時就歡喜起來,完全不顧雪大路滑,彷彿衝鋒的勇士一般衝下了山坡,迎着那架馬車跑了過去,一邊跑一邊喊:“我早就說過,就算下刀子,大姑娘也會來,怎麼樣?讓我說準了吧,哈哈哈……”

“老爺,慢着些,慢些跑,歲數不饒人吶!”

那架馬車上的人也看到了狂奔如風的大紅狼,趕緊高聲大喊起來:“二爹,二爹,別跑了,別跑了。”

從車上下來一家三口,一個約莫三十六七歲的婦人帶着兩個孩子。

這個婦人和大紅狼沒有任何血緣上的聯繫,但卻視若己出,真的比親生的女兒還要親近三分,因爲她是羅長腿的女兒。

這個世界上,真正能讓大紅狼心服口服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他的生死弟兄羅長腿,他永遠的羅大哥。

只可惜天妒英才,羅大哥早早就戰死在揚州城下,已天人永隔二十餘載!

自從羅長腿以身殉國之後,大紅狼就把羅大哥的家眷接到了身邊,照顧着羅大嫂和一個孤女,復隆六年,羅大嫂因病過世,是大紅狼親自發送埋葬的,羅大哥遺下的這個孤女也是他張羅的親事。

對於大紅狼一家而言,羅大哥的女兒就是他的女兒,雖然不是親生卻勝似親生,而這個女子也把大紅狼當做是自己的親生父親,把洪家當做是自己的孃家,每年正月出自都會過來走親戚,早已成了慣例。

“路挺難走的吧,啥也不說了,先回家,回家。”

剛一走進家門,大紅狼就高聲叫喊起來:“大丫頭來了,大丫頭來了,餃子下鍋,趕緊下鍋嘍!”

洪夫人早已迎了出來,羅家大丫頭遠遠的就拜了下去:“不孝女拜過二媽,問二媽的吉請二媽安好!”

“哎呀呀,都是自家人,好弄這些個俗禮。”洪夫人的臉上已經笑開了花,掏出早就準備好的紅包羅家大丫頭的孩子塞了過去:“一年不見,都長這麼高了哩,真真的喜死個人。”

對於大紅狼一家而言,羅家大丫頭登門,那就是嫁出去的女兒回到了孃家,自然要隆重款待。

按照當地的習俗,羅丫頭稱大紅狼夫婦爲“二爹”“二媽”。

一家人脫鞋上炕,擺開了炕桌子,圍攏在了一起。

羊肉餡的餃子端了上來,雖然很快就吃的熱汗直冒,大紅狼還是擔心回到孃家的“親閨女”受了風寒,不住的吆喝着:“再多添些柴火,把炕燒的更熱些。”

“二爹,怎不燒石炭爐子?”

隨着蒙古的開發,煤炭和鋼鐵的產量與日俱增,很多人家都開始習慣於使用石炭做燃料了,而且那玩意並不算貴,甚至比上好的無煙碳還要便宜些,而且火力猛也更加省事。

洪夫人笑道:“你二爹始終不讓家裡人用石炭。”

大紅狼笑的像個孩子:“我聞不慣石炭的那種味道,還是喜歡燒稻草。”

“石炭也不賴哩……”

“我這人吶,聞了一輩子燒稻草和谷秸子的味道,不想再換了,哈哈。”大紅狼笑道:“對了,你男人還在忙?”

“可不是怎的?”羅大丫頭有些不滿的說道:“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就忙的手腳朝天,連個走親戚的閒暇都沒有。”

羅丫頭的婆家是做燒酒的,逢年過節就會更加的繁忙。

“東林柳西鳳酒”名動天下,遠銷塞北甚至閩浙,只不過絕大部分的利潤都給賣酒的酒販子們賺去了,真正釀酒的作坊人家卻只能維持着微薄的利潤。

“忙點好啊,”洪夫人笑道:“男人家只要手腳勤快就行。”

羅家丫頭稍微停頓了一下,完全就是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態,猶豫了片刻才終於說道:“我長安兄弟今年還是沒有回來?”

每逢佳節倍思親,連不是親生的閨女都回孃家探親了,按理說作爲家中獨子的郎太平就應該回來看看,但是他好像沒有回來,事實上,洪長安從來就沒有回家過。

“不要提那個孬貨。”提起親生的兒子,屋子裡的喜慶氣氛頓時一掃而空,大紅狼已經惱了臉面:“我就只當是個老絕戶了。”

洪長安從來不回家,到底是因爲什麼,在場的所有人都心中有數。

軍務繁忙?

就算是再怎麼忙,抽空回家看看的時間總不會沒有吧?

膝前盡孝的時間還能沒有了?

不管現在的洪長安是多麼高級的軍官,首先他是一個人,是大紅狼的兒子。

真正的原因是大紅狼不讓他回來。

究其根源,還是因爲洪長安的親事。

當爹的大紅狼卻希望能夠迎娶一個當年同爲闖軍出身的兒媳婦進門,但兒子卻看上了一個寡婦。

雖然大紅狼持極力反對的態度,並且不惜以“斷絕父子關係”相威脅,但洪長安卻始終不肯低頭,不僅正式迎娶了那個寡婦,據說還生下了孩子。

就爲了這麼個事兒,父子關係弄的非常僵。

“二爹呀,無論怎麼說,我長安兄弟都是你和我二媽親生的,就算是不認他,他也是這一家的人呢。回頭我給長安兄弟去一封書信,讓他給二老認個錯。”

認錯?

這種事情是個認個錯就可以解決的嗎?

他洪長安都已經把那個寡婦娶了,連娃娃都生出來了,再認錯還有用嗎?

“那二爹也不能不讓長安兄弟回家吧?”

“他要是敢進這個門,老子就打斷他的腿,丫頭你知道我的脾氣,我說得出就做得到!”

“長安兄弟終究是要回來的,就算是現在二爹不讓他進門,說句打嘴的不孝之言,等二爹二媽百年之後,這扛幡出殯的時候,不還得……”

“老子就只當沒有那個混賬兒子,真要是到了老子閉眼的時候,這不是還有你呢麼?”大紅狼很是豪邁的說道:“再者說了,人死如同燈燭滅,我征戰一生,早就把生生死死看的淡了,只要我一閉眼,路死路埋溝死溝葬,就算丟到荒郊野地裡頭喂狗又有何妨?”

“二爹又在說氣話了。”羅丫頭笑着說道:“現如今這世道啊,比不得以前了,什麼寡婦不寡婦的?就要生生的守一輩子活寡不成?總是要成家的嘛。寡婦再嫁的事情多了去了。”

因爲張啓陽提倡重新組建家庭,調整因爲戰亂而產生的破碎家庭結構,曠夫再娶寡婦重嫁的現象非常普遍,人們早就習以爲常了呢。

但大紅狼卻邁不過心中的這個坎兒:“別人家的事情我管不到,但這個家還得是我說了算,既然那混賬東西娶了個寡婦,那就不要再認我這個爹,這事沒得分說。”

“二爹不必太在意這個事情呢。據我所知,便是連張大帥都贊同這個事情,我那長安兄弟成親的時候,張大帥也隨了喜錢喝了喜酒呢。”

不提這個還好,一提起張啓陽,大紅狼立刻暴走,當即就破口大罵起來:“既然他張啓陽贊同,那他爲啥不娶個寡婦進門?偏要我兒娶了寡婦,他還隨喜錢喝喜酒,他當即死了我定會敲鑼打鼓唱大戲慶賀慶賀。”

想當初,大紅狼曾經試圖讓張啓陽勸說洪長安放棄娶個寡婦的念頭,但張啓陽卻沒有幫忙,本就讓大紅狼有些不滿。

若張啓陽在這個事情上裝聾作啞也就罷了,竟然還去喝喜酒,擺明了就是一種支持的態度。

現在看來,兒子之所以這麼幹,很有可能就是受了張啓陽的慫恿。

無論是政務還是軍事,大紅狼都挺佩服張啓陽的,卻在這個問題上產生了巨大的分歧,雖然大紅狼已經“退休”了,霹靂火爆的脾氣依舊不減當年,若不是因爲回了老家,估計早就找到張啓陽的家裡去罵大街了呢。

“人家張大帥惹你了?至於讓你這麼爹孃老子的臭罵?”洪夫人說道:“你這脾氣,真是越老越不成個樣子了。”

“我偏要罵他,就算是當真他的面兒我也要……”

“啪”的脆響聲中,洪夫人猛然將碗摔在地上,摔了個紛紛碎碎:“你不讓兒子進門,如今丫頭來了又說這些個有的沒的,做臉子給誰看呢?這年還過不過了!”

大紅狼這人雖然勇猛無畏,卻最是懼內。

大紅狼怕老婆那是出了名的,夫人把碗一摔發起了脾氣,他登時就沒了脾氣,趕緊換上一副笑嘻嘻的模樣,一疊聲的陪着情:“夫人說的極是,說的極是,吃飯吃飯,再也不說了再也不提了還不行嗎?我……我這就是給丫頭準備住處去。”

按照往年的慣例,閨女回了孃家一定會多住幾天,至少也要過了元宵節纔會走,趁着大紅狼去給女兒安排住處的機會,洪夫人忍不住的一聲長嘆:“丫頭啊,你打小就跟着我,雖說你姓羅,但是在這個家裡邊,從來都沒有拿你當過外人。”

“二媽待我如同親出,孩兒怎能不知?”

“雖說我和你二爹都把你當親閨女,但這……閨女終究是閨女啊。”

在這個時代,兒子和女兒終究不一樣,更何況不是親生的女兒?

女兒出嫁之後,每年能回來看看,已經算是盡孝道了。

但兒子不一樣啊,兒子是要繼承血脈香菸的,那纔是這個家庭的未來和最終歸宿。

雖說大紅狼已不再領兵打仗了,老夫老妻的回到了老家,確實不愁吃喝,但兒女不在身邊,終究是一個大遺憾。

到了大紅狼夫婦這個年紀,最大的人生樂趣就是抱着孫子享清福,現如今這個局面,別說是孫子了,連兒子都見不到,心裡頭還能不窩火嗎?

“二媽的意思孩兒明白的很,我那長安兄弟一日不回來,這個家終究就不算是個家,您二老這心就放不下來。”

洪夫人往羅家丫頭身邊湊了湊,小聲說道:“你二爹的臭脾氣……哎,你是知道的,他總是邁不過這個坎兒,有機會你就應該多多勸勸長安,讓他抽時間回來一趟。哪怕是……哪怕是他帶着老婆孩子回來了,還能真的把他打出去不成?到了那個時候,就算是你二爹不認他這個兒子,這不是還有我呢嘛。”

“二媽呀,我早就這麼辦了,只是……只是我那長安兄弟也軸的不行不行的,去年秋裡我給他去過一封書信,說的就是這麼個意思。但是,我那長安兄弟的脾氣二媽需是知道的,他就是不肯低着頭,始終說他沒有做錯什麼。他說還需等到二爸的氣消了之後再回家。”

大紅狼的心意就是兒子不回來他就不消氣,這事就沒個完。

而洪長安的意思則是你不消氣我就不回去,如此一來就陷入了無解的死循環,父子二人就這麼槓上了。

“這個混賬東西!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全都倔驢子的性情。”洪夫人很是無奈的說道:“可終究不能總是這樣吧?丫頭啊,這事需得着落在你的身上。”

經過“母女二人”一番商議之後,很快就想出了一個辦法,並且很快就給洪長安去了一封書信。

書信的內容非常簡單明瞭,除了慣有的噓寒問暖之外,最主要的內容其實就是一句謊言:你老爹病了,而且病的不輕,非常想見你,只是他的脾氣太過於火爆,實在轉不過這個彎來,不好意思親口說軟話,所以我這個當姐姐的就給你寫信了,你一定要儘快回到家中一趟,若是回來的太遲,恐怕就連最後一面都見不上了。

原以爲洪長安見到這封書信之後就會火急火燎的趕回來,至少也應該來一封書信仔細詢問一下父親的病情,但是卻遲遲沒有看到郎太平的回信。

難道說兒子真的再也不想回家了?

已經忘記了爹孃?

每每想到這一點,洪夫人就忍不住的暗自神傷時常長吁短嘆。

大紅狼依舊是原本的那個態度:既然兒子不遵父命,和老子“槓”了好幾年,那就索性“槓”到底好了,最好老子死的時候他也別回來。

其實,這是有誤會的。

不是洪長安不想回來,而是他根本就沒有收到那封書信。

因爲現在的洪長安早已不在軍校那邊,而是奉命西行,率部駐守在肅州的嘉峪關一帶,根本就不在老家的東邊,而是在遙遠的西方去了。

書信在途中週轉,先是到了京畿一帶的大旗莊,又被轉到了西安,最後通過軍驛系統到了肅州的洪長安手中。

一封書信跨越大半個國土走了兩個來回,當洪長安看到書信的時候,已經是春暖花開的三月份了。

以洪長安的精明,一看就能破書信中的謊言:羅家丫頭基本上就是自己的親姐妹了,若是父親真的病危,她一定會在二老的膝前盡孝小心服侍,又怎麼會說出“家中無人”的話語?

若是父親真的病重,又怎麼可能會在書信中說那麼多噓寒問暖的客套話,一句“父危速歸”不是更加直截了當的麼?

退一萬步來講,就算書信中的內容是真的,母親早就給自己來信了,又何必要等到這個時候呢?

洪長安知道羅家姐姐的書信十成中有九成九是在說瞎話,爲的就是把自己誆騙回去。

儘管已經知道了事實的真相,但他還是請了一個假,帶着老婆孩子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因爲他也想借這個機會緩和一下早就弄的非常僵的父子關係。

第249章:空了第448章:醫學院第380章:這天下爲什麼不能姓吳第九十三章:潁州知縣第326章:就此揭過第273章:晉商第511章:帝師人選第142章:最後動員第329章:燎原之火第212章:勳章第358章:生與死第554章:西域征討計劃第九十五章:閻王?菩薩?第二十九章:賞官第234章:人情冷暖第223章:告天下書第七十八章:炸藥包第三十三章:喜當爹第176章:大戰在即第600章:神靈歸天第356章:扯皮第六十章:兄弟相爭第132章:勸降史可法第553章:尋月初長成第162章:毀城第344章:野心第273章:晉商第394章:懵逼第110章:裝傻第112章:歸順第488章:張夫人第604章:京城日常第358章:生與死第129章:弘光帝的手段第十四章:鬥惡僕第315章:潰敗第585章:加稅風波第235章:榮譽社長第579章:走出去第328章:思想第116章:弘光帝第435章:押送官府第606章:新世界第535章:世道輪迴第191章:平亂第八十章:等第490章:先行者第146章:戰鬥第377章:做的不錯第230章:怕了怕了第118章:結黨第四十三章:驛摩黑的心思第518章:毛子第334章:開炮第124章:史德威來訪第318章:更進一步第247章:抓賣考題的人第338章:局面恐怖第七十七章:擋路者死第383章:完了第568章:欠債的張大帥第423章:這一次是對的第273章:晉商第423章:這一次是對的第266章:人情第541章:風塵女子第543章:敬小慎微的前朝皇太后第137章:暴怒的小多第439章:除名第459章:上課第581章:西域戰事第265章:前五後三第213章:授勳第459章:上課第六十章:兄弟相爭第372章:有功無罪第428章:賭徒第260章:爭吵第452章:種子第358章:生與死第209章:決戰第609章:歸宿第112章:歸順第三十一章:野孩子第383章:完了第312章:你們來的太慢了第559章:皇權漸空第512章:神說要有光第241章:太夫人第412章:清醒第493章:皇帝落水第572章:禪讓準備第128章:強擼飛灰湮滅第七十章:收下劉乾龍第316章:胥吏第158章:安寧公主闖同泰寺第219章:岳飛後人第一百零五章:威名第262章:洪承疇的計劃第二十三章:組建民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