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欽點狀元妹(二更)

說着朱由崧一指點將臺金皇后身邊的空位,在衆人愕然的目光離開九名武進士,提督東廠的盧九德、東廠掌刑千戶李全、御前侍衛柳春紅等趕緊過來接駕,朱由崧從隨行太監手接過專屬於他的行頭,戴龍冠穿龍袍往點將臺款步而來,李全等人緊隨其後。

看到皇現出真面目向他們來了,軍大都督鄭鴻逵和御營統領劉肇基兩位主考官趕緊起身跪迎,這邊點將臺前內閣首輔兼兵部尚書高弘圖率領着恍然大悟的武百官也全都跪下了,金皇后和賀宣嬌這兩位有名份的女人笑靨如花地也從坐位下來迎接聖駕。

朱由崧讓衆卿免禮,到了點將臺的龍椅坐定,武百官這才各自坐。

除了鄭大木不感到意外,場子裡面的武舉這才迷愣過來,原來皇扮作武貢士跟他們同場競技,“絕無僅有!”“世所罕見!”“聞所未聞!”……一片唏噓聲,他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都覺得自家的祖墳冒青煙了。

當然最不可思議的當屬馬金花、馬萬年、張環和陸校了,四員小將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傻在那裡,“朱大哥原來是皇?”

接着他們紛紛搖頭不可思議,難怪這些天朱公子神龍見首不見尾呢,難怪他敢稱自己是朱天呢!

此時馬金花想的不止是這些,因爲她看到與她結拜的賀宣嬌與金皇后一左一右地坐在皇身邊,這樣的位置絕不應該是她的皇妹有資格坐的,自己竟然與皇妃結拜了?還有,自己扮作男兒身參加科考,還衆目睽睽之下贏了皇帝陛下,這這這……臉熱心跳的馬金花如墜入雲霧。

半個時辰之後,武百官從點將臺的坐位都下來了,在點將前排成了幾排,跟金殿參王拜駕一樣,東武西列立兩旁。這時有殿頭官領着這層層選拔出來的九名精英也到了點將臺下,對朱由崧行施了叩拜大禮,然後整整齊齊站成一排候旨。

朱由崧坐在點將臺,開始進廷試策論,第一個點到的當然是成績排名第一的巾幗佳人馬金花,因爲皇都知道了她的底細,馬金花乾脆恢復了女兒身。

當馬金花從九人之列出來,重新跪倒在點將臺前時,武百官又懵了,原來在武科場贏了皇的英武小將竟然是個美如天仙的大姑娘?說是大姑娘看這年紀並不大,也是十六七歲的樣子。

一時間,武百官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剛纔不是個公子嗎,怎麼成了千金,沒有搞錯吧?”

“錯不了,人家是女扮男裝,只是這是誰家的千金,在武科場把皇都打敗了,那可是衆目睽睽,皇會不會治她的欺君之罪呀?”

“大明的例法也沒哪條規定不準女子下科場,至於皇敗了依本官看也不是偶然的,皇要不敗,難道皇要當武狀元嗎?”

“嗯大人說得有理……”

“咳,咳咳。”朱由崧故意咳嗽了兩聲,武百官戛然閉口,現場靜了下來。

這時馬金花跪倒在地,心裡騰騰直跳,畢竟這是第一次見皇,害怕失了禮節,儘管奶奶早讓她對這些禮節爛熟於胸,但她仍然謹小慎微,不敢擡頭直視皇,只是輕聲麗語:“草民馬金花見過皇。”

“小卿家平身吧,”朱由崧說着對衆武道,“各位愛卿大概有的還不知道吧,這位是忠貞侯秦良玉之孫馬金花。”

朱由崧一句話,那些不知情的武百官這才恍然大悟,然後不住地點頭,暗道:“難怪有如此武藝,原來是秦太君的後人,秦太君武雙全,滿門忠烈,可是其赫赫功勳足以蔭庇子孫,怎麼其孫女還要進京趕考而且還故意隱瞞身份?皇又是又如何知道的,在武科場他們好像很熟悉的樣子?”

朱由崧接着道:“秦良玉愛卿和馬千乘愛卿夫唱婦隨,滿門忠貞,討賊平虜,立下不世之功,今又有其二孫以平民身份進京赴考,沒有徇半點私情,實爲我大明百官之楷模,爾等今後要以此爲榜樣,萬不可以權謀私,徇情枉法。”

百官趕緊躬身齊聲作答:“我等謹遵陛下法旨。”

接着朱由崧正式廷試策論,兵書戰策難不倒馬金花,治國治軍見解獨到,朱由崧有問馬金花必對,且對答如流,聽得朱由崧頻頻點頭,武百官暗豎大指。

接着是大晉商後代范進忠,對於晉商朱由崧雖然沒有好看法,甚至打算日後設法剷除他們,但是一碼歸一碼,再說了父輩之過也不能全都歸咎於兒子身,歷史父造反兒忠貞的也大有人在,因此朱由崧並沒有無端開罪於他,當廷策試,其答案也算令人滿意。

論到張環了,朱由崧又爲武百官表了一下他父輩的英名,百官們知道這是神弩將張令之子之後,也肅然起敬。

朱由崧問他兵書戰策,治國治軍之道,小張環也能答出一些,但張環表現了很濃的復仇情緒,言外之意,他這次進京趕考不爲功名,主要是場殺賊報父仇來了,提到流賊張玉兒,張環眼睛瞪裂,銀牙銼碎。

經常與李自成和張獻忠打交道的臣官武將知道,這個張玉兒是獻賊義子之一,白袍小將李定國,皆贊成張環有志,獨朱由崧覺得不妥,但知道張環的個性,這是廷試也不便多言。

然後對鄭大木、馬萬年、許顯仁、陸校、趙甫、方東旭等剩餘的六人一一進行了廷試。這些個人見解不盡相同,但基本還能都令朱由崧滿意。

廷試結束,朱由崧當場宣佈武進士及第第一甲三名:武狀元馬金花,武榜眼范進忠,武探花張環,三人皆授一等侍衛,俸祿等同從五品武將;武進出身第二甲三名:鄭大木、馬萬年、許顯仁,三人皆授二等侍衛,俸祿等同正六品武將;賜同武進士出身第三甲三名:陸校、趙甫、方東旭,三人皆授三等侍衛,俸祿等同從六品武將。

九位榜者皆編入劉肇基的御營,兩個月以後赴任,然後命盧九德會同高弘圖張榜詔告天下。

這些官職雖然不大,但卻是皇御批欽點,榮譽無,而且他們九位從無品無級,一下子成爲皇的等級侍衛,隸屬於皇直轄的御營,在老百姓看來這無疑於一步登天,這九人也都很滿意,這可往朝被授於什麼參將、遊擊、都司、千戶勝強百倍,因這些職位可遇不可求,前途無量。

武科取士至此圓滿結束,朱由崧打算退場,此時馬金花再次跪倒,從懷裡拿出一物要逞給皇。

第382章 追殺多爾袞(三更)第666章 一樣的計策,一樣的人第546章 朕也有條件第581章 李過遭擒第611章 兒女情長(中)第534章 潼關大戰(7)第277章 寧可戰死,決不當俘虜!(三更)第49章 查抄充帑第300章 白桿兵初顯威第467章 血濺青樓第757章 赤嵌城談判(上)第315章 白桿兵再顯威第636章 血戰(上)(三更)第195章 刺客竟然是猴子第841章 皇宮鬧鬼(二更)第130章 江陰三公任職京營(下)第51章 知朕者,皇后也第920章 野人臣服(一更)第516章 李自成突圍(8)第667章 七星山獻忠投自成(上)第367章 多爾袞不淡定了第834章 夜夜笙歌(二更)第591章 追殺張獻忠(上)第52章 一碼歸一碼第770章 大明臺灣總督(一更)第225章 朕殺的不是東林黨第733章 喋血泉州灣(下)(三更)第716章 山大王對陣帝王(上)第453章 火併(中)第679章 李自成再投降(2)第104章 活擒邢氏第897章 朕得表彰她一下了(一更)第720章 施琅巧使連環計第480章 大戰李自成(上)第231章 對戰巾幗佳人(下)第701章 鼓浪嶼海戰(2)第834章 夜夜笙歌(二更)第138章 將計就計第124章 凱旋還京第810章 韃子撤兵了(二更)第398章 肅親王爭功(五更)第60章 二臣的用途第265章 全殲偷營之敵第482章 李自成大潰敗第438章 一片石之戰(2)第218章 朕永遠都不會負你(三更)第351章 放韃子進城第741章 中荷大海戰(6)第435章 親征山海關第439章 一片石之戰(3)第531章 潼關大戰(4)(二更)第218章 朕永遠都不會負你(三更)第754章 與虎謀皮第133章 練兵(下)第167章 兩不相欠第846章 朕要給大清送一份厚禮(二更)第534章 潼關大戰(7)第720章 施琅巧使連環計第413章 兵進大名府(上)第143章 讓朕等得好苦第280章 強渡長江(中)(三更)第168章 拜山第340章 全殲多鐸的炮營第888章 捉住了順治帝和寧完我(三更)第613章 移駕夔州城第561章 兩日取三地第284章 強渡長江(6)第27章 集體請辭(上)第223章 開始抓人第382章 追殺多爾袞(三更)第139章 劉良佐中計第759章 赤嵌城談判(下)(三更)第38章 混戰第818章 不簡單的女人(一更)第105章 兵進泗州城第175章 欺負第713章 厲害的施琅第215章 揍到他們服爲止(三更)第917章 帝王闖山寨(3)第860章 石河阻擊戰(上)(四更)第662章 反間計(下)第892章 兵困盛京(一更)第599章 高桂英請罪第351章 放韃子進城第836章 送上門來的韃子(四更)第126章 唯纔是舉,首推其德第844章 繼續裝神弄鬼(五更)第292章 當然得先誅韃子第39章 嶄露頭角的鄭大木第54章 朝堂事,太詭異第754章 與虎謀皮第294章 對大明應有再認識第931章 二十一國會議(二更)第395章 五馬分屍(二更)第335章 中計第300章 白桿兵初顯威第250章 兵進湖口第630章 李定國突圍(二更)第55章 東林復社豔美人第492章 強渡黃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