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弘光大帝坐北京(2)

現在是八月下旬,朱由崧把登基大典定在了十月初一,給了高弘圖和王鐸一個多月的籌備時間,三十多天的時間看似漫長,但一國君王遷都之慶典,千頭萬緒,需要做工作太多了。

尤其是朱由崧從南京遷都北京,不是一般的遷都,這是一個後世穿越者三身一體的君王,光復大明之後的遷都,可以看做一次朝代的革故鼎新。

因此這次遷都是大動作。這三十多天朱由崧也沒閒着,白天和金皇后,嬋兒,馬金花,賀宣嬌,邢畹芳,歌舞昇平,看看小柳是的琴棋書畫和武藝,晚和幾個美女滾滾牀單。

除了這些宮的生活之外,朱由崧當然得着手處理朝政,雖然現在他還沒登基,但是百廢待舉。

一個月後的登基只是個形式,治國理政纔是最重要的,新遷北京介時當然得有新氣象新舉措,而不是隻是像其他帝王一樣,只是都城改變了,政策順延,坐在龍椅接受百官朝拜那麼簡單。

首先是舊都南京。南京那一套也是崇禎的舊制該改革的必須改革,但是朱由崧仍然讓南京作爲陪都。

因爲他知道現在雖然通過他一年多的努力,光復了大明,恢復了崇禎時代的大明版圖,只是把韃子趕出了原,但是內憂外患的局面並沒有徹底消除,而且又多出了兩個國之國。

那是大順政權和大西政權,不管歷史承認不承認,這兩個政權真實存在,而且是勢力佔去了好幾個省,他們兩家的軍隊加在一起不下百萬,能征慣戰的戰將數千員,這對根基不牢的大明朝是很大的威脅。

朱由崧想到過一鼓作氣剿滅他們,但是連年的征戰,民生凋碧,老百姓生活在火熱水深之,不說別的,糧餉這一塊是個大問題。

國庫如不敷出,各地天災人禍不斷,根本無力支撐戰爭的巨大開銷。

這一年多來,朱由崧對軍閥作戰對韃子作戰,靠的主要是查抄朝和軍隊的大老虎所得,還有打勝仗所得的戰利品,另外他又從內帑拿出了一部分,這樣即湊合才勉強讓戰爭支撐到現在。

如果再打下去軍糧供應這個問題。必須籌措糧餉,夏糧雖然下來了。但是除了養活朝廷和各級官僚,賑災的都不夠,從老百姓身增加賦稅糧餉,無疑是自取滅亡之道。

老百姓現在是苦不堪言,很多地方甚至出現了饑民相食的現象,再增加他們的負擔,無疑於官逼民反,李自成和張獻忠現在還沒擺平。

對老百姓必須減阻減賦,才能取得他們的支持,但還得增加收入,這是個矛盾,要解決這個矛盾,必須休養生息大力發展生產,另外,可以從大地主大商人身增加賦稅,但這無疑是一步險棋,必須得運籌好。

另外江南並不穩定,不說別人,海盜出身的鄭芝龍不是一個省油燈。

現在朱由崧要做的是,喘息一下,一方面休養生息,一方面加強練兵,等兵強馬壯,兵精糧足時,剿滅這些流賊不在話下,他還要開疆拓土。

日後他臨幸江南或者御駕親征時,南京可以作爲暫時的國都使用。

因而,朱由崧延續崇禎帝的做法,這也算是保持了明末的特色了,在南京保留了一班人馬,包括太監和錦衣衛在內,只是人員編制壓縮了七成,只留下三成。

讓年事已高的姜日廣、劉宗周和黃道周在南京從鎮經營陪都,軍事留下五萬大軍由閻應元等江陰三公負責南京的防守,他們在編制屬於京營兵的分支,即隸屬於北京的京營兵。

然後朱由崧傳旨,撤銷五軍都督府,成立京營殿帥,負責戍守京師,京營兵編制一共十五萬,其駐守北京的十萬,駐守南京的五萬,成立保護皇城和宮城的御林軍,員額也是五萬,設指揮使一人,指揮同知一人,指揮儉事一人,御林軍直接對朱由崧負責,兵部和內閣均無權調動。

仍然設六部,但政權和軍權分開,從此後內閣首輔不得再兼兵部尚書,地方官也不得再掛武銜,這意味着結束了長達二百多年官壓制武將的局面。

自洪武大帝朱元璋立國開始,大明朝官壓制武將的禍根種下了。

朱元璋自作聰明,在北方驅趕了蒙元,在南方消滅了南漢王陳友諒和蘇州王張士誠等,將各地的武裝割局勢力全部消滅了。

這些武將飛鳥盡,良弓藏。現在能幫他打聽一下,將來有可能推翻他的天下,因此,朱元璋設計把跟他一塊兒打天下的淮西二十四將幾乎全都收拾了。

但他仍然對武將不放心,於是讓官壓制武將,從此以後朝的權勢大臣全是官,有的甚至掛武銜,真正的武將戍守邊疆,但這些武將只是屯兵練兵養兵,真正打仗的時候,他們並沒有兵權,調不動一兵一卒。

這便是大明朝獨有特色的衛所制,戰爭起來的時候,皇另行委派武官拿着聖旨令箭從衛所裡調兵,打完仗以後再把這些部隊歸還原來的衛所。

這樣做武將們的實力被大大削弱,對他的央政權是沒有威脅了。但是有利必有弊,最大的弊端便是官壓制武將也便於拉攏武將而變得驕橫跋扈,結黨營私,甚至跟朝廷分庭抗禮,這便是後來的黨爭。

黨爭是大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一。

還有一個大的弊端是,衛所制下,軍紀廢弛,疏於訓練。導致兵員素質嚴重下降,以至於到明朝後期,積重難返。大明的正規軍打不贏山野流賊,更打不贏關外的韃子。每每開戰,只能憑大炮或者堅成被動防守,野戰根本是沒有勝算。

朱由崧作爲一個穿越人,當然知道明朝的這一弊端,要改變這些,必須從制度進行根治,因此他對這些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朱由崧這樣做的結果是,官和武將平起平坐,爲下一步練兵尚武做準備。

經過多日準備,一個皇權專斷的大帝國呼之欲出了。

第16章 皇上不是怯懦之君第714章 山賊的條件第497章 強渡黃河(6)第450章 鄭芝龍造反第288章 朕練劍的時辰到了第939章 法*蘭西的條件(一更)第206章 比箭(上)第367章 多爾袞不淡定了第887章 錦州會戰(8)(二更)第25章 用人不疑第817章 修養生息(三更)第24章 殺人不是目的第720章 施琅巧使連環計第709章 營救鄭成功(4)第800章 盛京教堂的基督教徒(一更)第427章 寧完我之計第52章 一碼歸一碼第846章 朕要給大清送一份厚禮(二更)第230章 對戰巾幗佳人第247章 澎澤大戰(中)第672章 攻山第341章 抓住了孫之獬第914章 發現老巢(一更)第653章 阻擊戰(4)第849章 檢閱遠征軍(一更)第236章 千里挺進九江第376章 敵後刺探第669章 一劍沖天第370章 多爾袞出兵第842章 魚這快就上鉤了?(三更)第178章 潭水情深第558章 奉旨造反第291章 武昌和宜昌光復第478章 原武之戰(4)第164章 頂牛(感謝書友V視覺的打賞)第517章 牛金星捱罵第355章 血濺行宮(1)第696章 三路大軍四向並進第227章 武科取士第768章 血戰赤嵌城(7)(二更)第374章 此中有詐第344章 朕的女人第233章 武狀元竟然皇上(三更)第131章 練兵(上)第242章 拔矢啖肉第655章 阻擊戰(6)第814章 朕沒有看錯你(三更)第736章 中荷大海戰(1)(一更)第396章 將計就計(三更)第253章 悍將祖克勇歸順(上)第672章 攻山第439章 一片石之戰(3)第661章 反間計第837章 真假朱由崧(一更)第234章 是收拾左良玉的時候了第560章 李自成智取漢中(下)第34章 抓人(3)第118章 夜半兵變(中)第307章 吳三桂中計(2)第110章 詐降(第二更,求訂閱)第204章 王鐸進京第910章 長白山吳拜用兵(一更)第194章 鄭隆芳歸順第835章 巡捕衙的不速之客(三更)第377章 萬馬軍中(一更)第540章 西京談判(中)第421章 智取真定府(上)第41章 血濺內宅(求收藏求推薦)第422章 智取真定府(中)第700章 鼓浪嶼海戰(1)第794章 孝莊和多爾袞(二更)第309章 吳三桂中計(4)第47章 劍斬馬鑾(求收藏求推薦)第346章 翁中之鱉第827章 重大發明(五更)第130章 江陰三公任職京營(下)第386章 朕真是餓了(一更)第692章 大破鐵甲象軍(下)第849章 檢閱遠征軍(一更)第801章 營救湯若望(1)(二更)第22章 錦衣暴動(中)第365章 孔有德之死第160章 欽差大人在此!第206章 比箭(上)第820章 以武會友(一更)第443章 吳三桂之死(三更)第252章 走馬換將(下)第226章 皇家書院第2章 三身一體第145章 劉良佐除外,餘者皆可投降第186章 劉澤清帶“病”迎駕(三更)第314章 此計還沒完第341章 抓住了孫之獬第112章 中計(1)(第四更,稍後還有一更)第507章 洛陽城困住李自成第350章 時機來了第595章 讓你們做個明白鬼第442章 一片石之戰(6)第689章 遭遇象軍第73章 大戰黃得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