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不顧士兵疲憊連夜進軍,比至谷城。
谷城外已有數萬青壯各持農具、鐵器嚴陣以待,中軍乃是精銳西涼鐵騎。
主將正是郭汜,郭汜唯恐劉備來襲,便招數萬青壯防禦,並率先將這數萬青壯之家人送入函谷關內。
“兒郎們,想想你們入關的親人,殺陸城賊一人者可得谷十石,殺一將者可得谷百石,殺劉備者封侯,給某殺啊!”
郭汜在中軍大呼。
亂世糧草最貴,董卓遷都大肆收集糧草,百姓們除了口糧幾無存糧,郭汜以糧爲賞、以家人威脅,這幫青壯頓時士氣高漲,無所畏懼的殺向陸城軍。
“殺賊得糧,殺賊護家,殺啊!”
數萬大軍在郭汜特意安插的遊俠兒帶領下,盲目的殺向陸城軍。
“主公,這都是些農夫,我們該怎麼辦?”
趙雲有些面帶憂色的說道。
黃巾之亂使得河北民衆死傷太多,雖然是官逼民反,確實使得河北實力大損,沒有民衆何以霸天下?
劉備也有些猶豫,這些青壯明顯是遷都青壯,殺了他們,那些留在函谷關外的百姓豈會與自己甘休?又何談把他們送去幷州之地呢?
西涼將領中也有智將啊!不過這計必是李儒之毒計。
“諸位,如今該如何是好?”
“主公,這還有什麼好說的,殺過去便是。”
韓猛、於扶羅、龐德等人無不言殺,劉備聞言微微搖頭。
賈詡未曾隨軍,與荀彧在後,唯郭嘉在身邊,只聽郭嘉道:“吾若是明公,當先退軍。”
“那便退軍。”
劉備一咬牙道。
“明公不可,不過數萬青壯而已,某一衝足以殺散其衆。”
於扶羅自至中原尚未一戰,急迫想立功,當然更重要的是殺散這數萬青壯,有上百萬漢人等待自己去搶掠。
“吾意已決,不必多言。”
劉備厲喝道。
於扶羅面有不甘,可看到周圍諸將俱看向自己,不得不承喏退下,心裡卻升下別的心思來。
匈奴大軍來中原助戰,一來是觀察中原形勢,二來便是掠奪而來。
如今中原諸侯大戰,各郡縣殘破不堪,正值大匈奴崛起,於扶羅心中原本的臣服之意自然大消。
數萬青壯連陸城軍的邊都沒挨着,陸城軍便以退軍,當然陸城軍並非一退到底,而是邊退便等青壯來攻。
郭汜恐劉備詭計,急鳴金收兵。
當下郭汜入谷城,令數萬青壯圍城而居,深恐劉備趁夜攻城。
劉備亦在城外谷水旁紮營,並急招荀彧、賈詡前來商量對策。
荀彧率先出言道:“其意擺明是用數百萬人性命要挾明公,明公且不可上當,否則一世英名俱毀矣!”
劉備道:“如果能救回陛下,這英名不要也罷,怕就怕陛下已至函谷關內,函谷關天險,別說吾麾下萬人,就算十萬衆也非一日可破城,屆時董賊早已至長安。”
賈詡道:“主公所言不差,如今只能一面避戰,一面等待函谷關的消息。”
郭嘉笑道:“如果陛下已入關,咱們總不能眼睜睜看着董卓把這數百萬口一起押解入關吧!”
自然不能,劉備起兵爲的就是這百萬口。
劉備突然起身朝郭嘉一禮道:“奉孝兄如此胸有成竹,還請奉孝兄教我。”
郭嘉道:“明公不必求某,就算爲這百萬人某也當設謀。李儒此計看似無解,其實也易解,只要明公不與之戰,其軍不出數日必散。”
關二聞言冷哼:“數日間董賊早已把這數百萬口運進函谷關,其軍當然自散。”
郭嘉冷笑不言,劉備卻覺得似乎郭嘉之意並非關羽說的那般,不得不看向賈詡。
賈詡道:“其實只要主公派一軍在函谷關外虛應其事,函谷關守將定會關閉關門,這數百萬口便會被擋在關外,彼時主公放糧,這百萬口自然會跟主公走。”
劉備聞言點頭:“那這谷城呢?”
荀彧道:“其無糧,函谷關又閉,其將必定尋求明公一戰,明公不與戰,其求戰不得又無糧,其軍必潰,明公不費一兵一卒便可得數萬青壯。”
“善。”
劉備大喜,有謀士就是不錯。
劉備當下看向關羽:“二弟,你率軍前往函谷關,可在關外大肆布旗幟以爲疑兵。”
“喏!”
關羽出列。
劉備又看向趙雲:“子龍領一軍在外,專打其糧草輜重。”
“喏!”
趙雲出列道。
“雋乂率本部滲入百姓中,收集情報,宣揚吾之來意,以及剷除董賊餘部,必要是可令人寫信給守城之青壯。”
“喏!”
谷城內,郭汜夜不能寐,陸城軍不戰而退完全打亂了郭汜的計劃,陸城軍退走必有陰謀啊!
“校尉,這說不定是劉備怕了我軍軍勢。”
郭汜部將伍習道。
郭汜搖頭:“劉備,平黃巾之名將,動輒滅十萬匪賊,何以懼之?”
伍習道:“數萬青壯不足懼,校尉手中尚有數千西涼鐵騎,其豈能不懼?再則璜公子曾言其軍中並無匈奴人,如今軍中卻有匈奴人出現,足見其軍損失不小,如今我軍數千精銳觀而不戰,他豈能不懼?”
郭汜點頭:“或許吧!主公有令:關東軍盡有某調遣,立刻派人通知徐榮,讓他與吾匯合,共滅劉備。”
“喏!”
伍習正欲退走,郭汜道:“且回來,吾軍糧草還有多少?”
伍習道:“只吾軍足吃月有餘,若連城外那些不足數日。”
郭汜點頭:“現在還用得着他們,必須讓他們吃飽,不然劉備一言足以讓吾等自相殘殺。”
“喏!”
伍習有些不情願的離去。
伍習雖然聽令,不過卻命人熬稀湯給城外青壯,稀湯管飽,湯飽也是飽不是?
這些時日都未曾吃飽,一時間都吃的大飽。
饒是如此伍習依然心疼,這幫賤民竟然一餐吃去西涼鐵騎三日口糧,真是可惡。
伍習離去時對督糧官道:“明日的粥再稀點。”
“喏!”
督糧官暗道:今天這粥已經不見多少米粒,再稀只能是清湯照人影了,青壯們不鬧纔怪。
確實今日不鬧,是因爲伍習放粥比董卓放給民衆要稠,再加上確實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