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宋人已至

卻說童貫見得諸事皆已妥當,便親領劉延慶麾下六千餘大軍往涿州而來。

如今蕭幹大軍已經南下,一路上倒是暢通無阻。

郭藥師見得蕭幹已去,膽子也大了起來,又見得童貫親來,便自領了千餘人馬出城,將童貫大軍接入。

如今郭藥師新降,又要靠這條地頭蛇領路去偷襲析津府建功,童貫自是百般優撫。

有宋一朝,對武將造反都是嚴防死守。按朝廷規矩,一旦招降得地方軍伍,便當剋日整頓,將其將官悉數遷出,另換其它武將領之。至於遷出的武將,往往官升一級或數級,打散調往宋人原有的軍伍之中。

然則如今正爲用人之際,童貫又豈肯如此?便自己將干係擔下,只將名簿上將領互換一下,將郭藥師麾下將領掛靠道劉延慶大軍之中,再將劉延慶軍中將領掛靠到郭藥師常勝軍之中,以此向朝廷交差。

實則只是名頭互換一下,卻仍然使郭藥師領常勝軍。

也正因爲童貫此舉,便於今後惹下彌天大禍,此事容後再表。

郭藥師自上次爲王葉所算計,被耶律大石一把火燒得倉惶而逃,心中卻咬定此事實爲宋人所爲。後來又見得西軍同蕭幹麾下如狼似虎的奚兵相持尚且不落下風。故此,郭藥師此時倒是被宋人下破了膽,但傾心而降。

卻不知西軍也分兩種,一種乃是种師道麾下的正經西軍,乃是由西境各軍州所挑選,同夏人爭戰已久,算是死人堆裡滾出來的。另外一種便是辛興宗的麾下,正如劉延慶之輩,乃是因貪生怕死,抑或因違反軍紀,故此爲种師道所驅逐之人。

宋人朝廷欲要制衡种師道,便將這些爲种師道所開革、驅逐之人悉數招攬,又扶持辛興宗領之,使分種師道之勢。

二者同爲西軍,實則一方爲精銳之中的精銳,另外一方則爲兵痞之中的兵痞。二者戰力又豈可同日而語?

也正因爲童貫使這羣兵痞協同郭藥師前去偷取析津府,便讓郭藥師覷破了宋人虛實,後來便引起了彌天大禍,此事容後再表。

如今見得宣帥如此優容,未曾剝奪自己兵權,未曾打散自己麾下,郭藥師心中也是十分滿意,正欲要藉機立下功勞,以求於宋國立穩足跟。

常勝軍中馬匹原本就不多,劉延慶軍中更是奇缺。如今既要收偷襲之效,自當以速度爲上。雙方將戰馬湊了湊,總計才得了六千餘匹。

童貫便從郭藥師軍中撥了三千精銳,又從劉延慶西軍之中同樣撥了三千精銳,總計六千人馬,使劉延慶爲首,郭藥師副之。各攜了五日之糧,使郭藥師領常勝軍爲先導,大軍剋日起行,往析津府急行而來。

大軍一路只顧趕路,士卒也好、馬匹也好,皆有優劣之分,常勝軍還好,基本都能跟上隊伍,唯有西軍士卒時常有人掉落隊來。

劉延慶見狀自是心急不已,手中原本便只有六千人馬,若是再於沿途折損得上千人,到時候又如何攻下城堅壕深得析津府。

當下劉延慶便同郭藥師商議,意欲稍稍壓慢馬速,以便衆人均能跟上。又意欲派得將領回轉,沿途收攏掉隊士卒。

郭藥師趕緊死諫了回去,只言析津府經遼國上百年修葺,實在堅固異常。若是城中有得上萬人馬爲守,即便十萬精銳前去,旬日間也休想攻下。六千人馬同五千人馬並無區別。

如今的勝算便在城中守軍不足,再加之出其不意。故此自當乘其未備,一戰而下之。

至於沿途掉隊士卒,自可留下數十親衛前去收攏。之後也無需往析津府而來,但沿途就近佔據州縣爲守,確保援軍道路暢通,以便自己佔據得析津府後,朝廷大軍能剋日來援。

外來的和尚好唸經,郭藥師新降,劉延慶尚且未知其深淺,且不敢誤了宣帥大事,便也點頭答應了下來。

待到大軍到得宛平,距離析津府不過五十里之遙,郭藥師便命大軍停步,一面使甄五臣領得五十精銳前往析津府爲探。一面等待後續劉延慶大軍跟上。

甄五臣遂領命而去,到得析津府數裡之外,衆人下馬歇息得一陣。甄五臣乃留下三十人爲策應,自於其餘二十餘人裝作魚夫樵子,往析津府緩緩行來。

到得析津府城下,見得城門已畢,卻又見得數百民衆正搬運這大堆柴草於城門之下等候。

甄五臣見狀大喜,既有民衆等候,城門必有開啓之時。便混入人羣之中閒聊,藉以打聽機密。

如此周圍百姓又如何覺察得?只言城中蕭後已掌兵權,今日正於城中大肆招募青壯,且補充柴草等物。待到明日便全城戒嚴,自此城門便不肯輕開。

甄五臣聽得此訊,心下又是大喜。看來果然是遼國國祚已盡,如此良機竟然讓自己給趕上了。只如今也來不及向郭帥稟報,只能當機立斷。

於是甄五臣便朝親衛低聲囑咐了幾句,自己領着其餘人等繼續混在人羣之中。

親衛領命迴轉,到得士卒留守之處,便傳甄將軍將令,命留守之三十餘人悉數化作樵夫,趁機入城。自己則策馬往大軍而來。

郭藥師聽得甄五臣未回,反倒只派得親衛前來回報,心知當有大事發生,便急召此親衛入見。

親衛入得帳來,便將今日之事細細稟上。只言風聲已經走漏,城中正急募新兵爲防。城門自明日起,便不復再開。甄將軍見機不可失,便領着這四十九名精銳混將入去。且使自己回報,若郭帥已將諸事準備妥當,急欲攻城,便可於城外燃起三堆野火。

甄將軍等人於城內見之,便將於三更時分發難,自城內進攻南門。若能得手,自當引大軍而入。若是不能,則請郭帥另覓良策。

郭藥師聽得此語,頓時便沉吟起來。城內蕭後既然已掌兵權,若是以城中老兵爲骨幹,權貴家奴爲輔,組軍以抗之,自己尚且有幾分畏懼。如今精銳招募民間青壯?豈不聞散地不可用新卒乎?實乃取死之道!

以常情而論,自當連夜攻城爲上。即便蕭後招募得萬餘青壯,憑自己麾下三千精銳,亦能一戰而下之。

唯有自己新降之人,又如何敢與劉延慶爭功?宣帥既使劉延慶爲主,自己爲副,背後自有一番深意。劉延慶不至,自己一戰而下析津府,雖得此功勞,亦必見罪於同僚。

第178章 宣帥果然沒看錯人第295章 金人兵出第373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四)第21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七)第246章 奪印(一)第225章 寒蟬未死,螳螂已去第258章 蕭後的終極大招(三)第139章 待到寶刀修復,朕自當再度用之第366章 郭藥師這貨躺槍了第10章 造假?我在行啊!第286章 內訌(一)第18章 生意好,發財了!第258章 蕭後的終極大招(三)第307章 反坑了天祚帝一把第100章 豺狼南下(三)第295章 金人兵出第378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一)第267章 爲兄心意已決第235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四)第280章 到得是哪個王八蛋下的黑手第238章 弒君(二)第164章 到底誰爲耶律大石謀主?第310章 賣豬仔第336章 我詐(下)第191章 蕭後月下追王葉(三)第186章 事起(三)第243章 營中對(三)第321章 趙良嗣的忠心第325章 羣英匯聚(四)第36章 趙良嗣已廢,不足爲慮第102章 遼軍近況第148章 蕭乾親至第241章 營中對(一)121章 並無聯手之意,似有試探之心第147章 郭藥師的說法第356章 請君入甕(四)第72章 驚變第101章 豺狼南下(四)第196章 散地不可用新卒第268章 當再續舊誼第340章 擒酋(四)第302章 日行六十第354章 請君入甕(二)第48章 宋人意欲殺降?第333章 爾虞第22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75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六)第284章 對質(四)第61章 蔡攸的宣撫之策第38章 下官還有一計,喚作反客爲主第49章 當乘機盡收人心第217章 禳解之法(一)第120章 蕭嚴來使第259章 情挑第78章 自盡第352章 蕭乾的”妙計“第155章 嘴炮一場第107章 縱火第386章 鬼谷傳人第109章 少將軍,大事不妙!第171章 叛逃(四)第215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十)134章 老子逗留此地,便爲一女子而已第128章 有無伏兵,當使飛鳥爲探第369章 不復以耶律達魯爲意第322章 羣英匯聚(一)第322章 羣英匯聚(一)第153章 事急矣!第172章 叛逃(五)第135章 种師道這貨,八成要被李綱給坑了第261章 征伐第141章 衝營第276章 只又當如何擒拿得天祚帝?第68章 發動(二)第110章 先於盤中落下一暗子第262章 既然有了第一回,又何妨多幾回?第384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七)第166章 蕭幹試探第273章 嚇唬第288章 內訌(三)第64章 我以信義待人,人亦必以信義待我第320章 議事第387章 喜歡懟人的醜老頭第2章 在下卻想學魯肅第137章 莫如今夜我便宿在此處?第368章 招供第17章 蕭乾的野望第187章 蕭後(一)第234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三)第101章 豺狼南下(四)第217章 禳解之法(一)第53章 此一文一武,必去其一第316章 反覆(下)第32章 一朝算盡天下英雄,爽!第354章 請君入甕(二)第125章 傻鳥!上當了吧!第257章 蕭後的終極大招(二)第132 金人已然南下?197章 散地兵散第372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