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得遼人已潰,大軍勢如破竹,劉延慶便同郭藥師移至陣前觀看。
眼瞅着遼人只得數百人爲守,常勝軍正有二千餘人猛攻。劉延慶心知大局已定,便朝郭藥師開口道:“幸喜諸軍用命,此城已唾手可得。常勝軍果爲虎賁。此地便交由忠賢掌控,本官另有要事,正欲要先行一步。”
另有要事?即便劉延慶不說,郭藥師也心知肚明,無非繼續搶功罷了!
如今析津府旦夕可下,天賜帝等人又豈肯坐等被擒,只怕此時已經在籌劃出逃。
唯有析津府四座城門之中,東門、西門、南門皆在玉蓮河以南,均以爲自己所佔據。卻獨獨還剩下北邊一門。
劉延慶此去,必定是親領兵馬前去圍堵北門,擒拿天賜帝一干人等。
生擒敵酋之功猶在攻城之上。今日被劉延慶半強迫的簽了表章,攻取析津府的功勞已被劉延慶吞下太半。如今劉延慶又要撇開自己前去擒拿天賜帝。以此人性情,擒拿敵酋之功必不肯於自己分潤。
只今日之戰,出力之事全由常勝軍一力承擔。宋人西軍兵馬不過是敲敲邊鼓,接着就是滿城劫掠,可謂一絲力氣也未曾出得。到得最後,功勞反倒卻成了劉延慶的。如此,郭藥師又豈肯答應?
當下便戳破道:“稟大帥,析津府旦夕可下,天賜帝必由北門潰逃。末將請令率得數百士卒前去擒拿。”
劉延慶嘿然一笑:“貴部久戰已疲,且一鼓作氣攻下析津府,然後留此休憩。本官麾下皆爲生力軍,正當前去擒拿得敵酋天賜帝。”
郭藥師強按住心中怒火,開口問道:“敢問劉帥,只今日這功勞又當如何分潤?”
劉延慶開口道:“析津府之功,你我曾各出三千人馬,如此自當平分。”接着便轉頭同一旁副手的高世宣閒談,避而不談擒拿天賜帝之功。
此戰各出三千人,雖說劉延慶爲主,郭藥師副之,實則地位應當相差無幾。郭藥師一來新降,二來也想與同僚好好相處,這纔再三退讓。
然則劉延慶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步步緊逼,得寸進尺。
忍無可忍,便無需再忍。加之郭藥師已經覷破了宋人虛實,心知缺了自己宋人必定攻不下析津府,遂憤然開口道:“即是如此,莫如將末將攻佔析津府之功也悉數相讓。”
劉延慶卻是實打實的滾刀肉,到此時猶自未悟,轉頭道:“忠賢若有此意,本官定當成全。”
郭藥師更是惱怒,開口喝道:“如今遼人已潰,析津府旦夕可下,便請貴部接手攻打。末將這便領兵告退。”
析津府猶自未下,而二位主帥已開始齟齬,見得郭藥師要負氣撒手,高世宣趕緊開口道勸和道:“二位暫請息怒。既是各得出三千人馬前來,所有功勞不妨皆五五分之。”
既然已經撕破了臉皮,郭藥師也不在低聲下氣,便開口道:“只搶掠所得又當如何?”
錢財已經到了劉延慶口袋裡面,又如何肯再掏出來?聞言劉延慶便擡頭看天。
功勞明擺在哪裡,誰也無法私藏,自然可以平分。然則搶掠所得到底幾何,誰也說不清楚,若是再行平分,反倒更容易引起齟齬。
稍一沉吟,高世宣只得繼續勸和道:“此事倒是難辦!無非但憑天意,各取所得罷了!”
這話劉延慶很同意!
郭藥師想得一想,南城便任由劉延慶劫掠好了。北城權貴富豪多,待攻下北城,縱兵肆掠,所得必不比劉延慶少。
只是擔心劉延慶到時也來插一腳,自己便只能一邊進攻,一邊搶掠。只要遼兵未滅,宋人必不敢過橋北來。
至於析津府的民心?反正劉延慶都已經縱兵洗劫了,寡婦都入妓院接客了,一次兩次有區別麼?
當下郭藥師便朝高世宣開口道:“高將軍此語甚是妥當,本官定無不允之理。只不知劉帥又作何看法?”
劉延慶如今已經佔盡了便宜,南城財富多入了自己荷包,待常勝軍攻下北城,自己猶自可以再發財一把。如此劉延慶自無異議,便也點頭答應了下來。
分贓既定,劉延慶便將此地宋軍交由高世宣待管,自己領了八百精銳便繞道往北門而來。
實在是被劉延慶得貪得無厭給嚇怕了,郭藥師生恐這貨再弄什麼小花招。見得劉延慶領兵既去,便照此施爲,將麾下交由了甄五臣掌管,也領了八百精銳相跟着而來。
卻說王葉於耶律大石府上住得一晚,第二日一早便又開始催促起蕭氏來。
蕭氏平日裡便喜歡嘮嘮叨叨,如此之人又豈會是急性子?一則衆人居於此地已久,實在有太多的田產、店鋪等物需要處理、變賣。二則蕭氏見得城中新召得如此多兵馬,又見得蕭後自信滿滿,便以爲析津府必定能守住不失。三則魔理沙已更隨蕭後入宮,蕭氏正要等其同行。
故此不管王葉如何催促,蕭氏只是有條不紊的收拾行裝。
王葉也是無奈,又介於對方身份,不好下套算計。
待到夜間變亂驟起,南城喊殺之聲、慘叫之聲震天,又有宋人於南城劫掠之餘,尚且放起火來。此時正是夏秋之交,天乾物燥。又有得秋風時來,頓時便燃起了沖天火勢。
火光將析津府的天空映得通紅,即便在數裡之遙的耶律大石府上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見得此狀,蕭氏自是大驚,難得的急促起來,連夜招呼衆人收拾細軟,準備出逃。至於其他的房舍、店鋪等物,一概都不要了。
又召得王葉前來,請其領兵速速前去皇宮接應回幼娘。
衆人驚慌尚且未定,一個有一個噩耗接踵而來。
先是傳來蕭後大敗,遼軍已潰。接着又有訊息傳來,只言遼軍殘部數百人正據南北城之間的石橋爲阻,奈何宋人勢大,遼卒死傷慘重,只恐石橋將陷。且宋人已在南城開始屠城洗劫。
宋人對南邊的漢城尚且如此,可想而知,一旦石橋既失,北城遂陷,自己這些遼人、奚人之類的番人又將是何等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