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八)

正所謂風起於清萍之末。

童貫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的不過偷了一回人而已,何況天祚帝還沒到手,結果一步一步下來,便引得天下震盪。

早知如此,要個毛天祚帝啊!

如今說什麼都晚了,天下早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南京道內,完顏斡魯正領大軍欲要找自己報仇。

好在自己得趙良嗣之策,逃過一劫不說,尚且將對手困於南京道,旦夕餓死。

北面,中京道大批金人正在死命攻打殺虎口,也不知道耶律大石這貨頂不頂得住?

因自己隨手之舉,金國近半兵力已經被吸引來南京道。

宋國朝廷也已經傳來風聲,陛下數日前頒下詔書,於京畿附近的京東東路,京東西路調集得十五萬軍,不日北上爲援。除此之外,尚且有詔令傳去永興軍路,命十萬西軍兵馬爲備,隨時準備東來增援。

加上前次遣來拱衛雄州的五萬兵馬,朝廷出動的兵馬總計已經有得三十餘萬,聲勢猶自超過自己復燕之時的數倍。

因自己隨手之舉,宋國一小半兵馬也將匯聚南京道。

眼見着事情越鬧越大,童貫心裡也越發沒了底,惶恐無比,實在不知道將來該如何收場。

童貫在這裡惶恐無比,完顏斡魯卻是悲催無比。

若論一刀一槍地拼真本事,完顏斡魯自是不怕,怕就怕如今這種局面。

這貨自從被童貫使計陷於南京道,出關不得,回國不得,關鍵是想找敵人拼命也不得,實在是憋屈得很。

早知如此,要什麼天祚帝啊!

老老實實在中京道剿滅遼人叛軍好了!雖然苦點累點,總好過捱餓。

眼看着在南京道這個陷阱裡面關了半個月,糧食早已經用盡。

好在金人東來之時一人三馬。實在搜刮不到糧食了,這貨又不敢南下侵宋,便只得殺馬爲食,好歹又支吾了十來天。

十來天過去,援兵猶自每有消息。

人餓急眼了,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

這貨實在是餓的受不了了,雖然明知南下侵宋必然引起兩國爭戰,將急需休息的金國重又捲入戰亂,也不得冒險南下取糧。

雖則如此,這貨還是打起了十二分的小心,只取糧,不屠城,不佔城。如此一來,說不定還有挽回的機會,不至於引起兩國爭戰。

於是趁着宋國雄州未曾設防,完顏斡魯突入新城,偷渡得白溝河後,便引軍直撲雄州。

北面遼人既滅,前方再無敵人,故此雄州守軍也大意起來。更何況自童貫引軍去後,便將雄州的防務交給了地方部隊。

宋遼百餘年和好下來,期間並無爭戰之事。

這些地方部隊原本便軍紀鬆懈,加之又從未上過戰陣。如今見得城下陡然出現得數萬金人鐵騎,哪裡敢放對?

連城門尚且未關便急匆匆逃去。

完顏斡魯見狀大喜,下了死命令約束麾下軍紀後,這才領大軍入得雄州。

衆人放着兩邊的商鋪不管,只直撲雄州糧倉。

當初童貫伐遼之時,曾以雄州爲帥營,此地原本倒是屯了不少糧草。

待到後來官家頒下詔令,令童貫班師回朝,這些糧草便成了累贅。

再加之王葉一番算計,童貫正要資助耶律大石助自己復燕,便將其中許多糧草、軍械悉數贈於。

到得此時,雄州城內糧倉之中猶自剩下糧食十餘萬石。

大軍交接之時諸事繁複,也是最容易動手腳的時候。

待到童貫領兵既去,這些地方官員也不客氣了,便於存糧數目上動了手腳,將其中糧草販賣一空以爲謀利。

如今正至深冬,田地沒有產出,糧倉沒有進項,故此城內糧倉只得萬餘石糧草。

完顏斡魯得此萬石糧草,心中也自大喜,終於可以頂一陣了。

待取得糧草,完顏斡魯也不肯久留,以免引起宋人怒火。

便連夜撤出了雄州,屯兵於新城附近,靠着這萬石糧草度日,又一面繼續劫掠南京道民間糧草,一面苦等金人援兵。

以此時糧草消耗而論,士卒每日得兩斤糧食方能維持戰力。其實士卒倒是好辦,唯有戰馬更是頭疼。

若在春夏之際,猶自可以以青草喂之。雖則有掉膘之餘,好歹也能支吾一陣。

如今既是深冬,又哪來的青草?便不得不忍痛以糧食喂之。

萬石糧食有得百萬斤,看起來似是一個龐然大數。

然則即便金人省之又省,待到十餘日後,這萬石糧草也漸漸見了底。

到得此時,完顏斡魯又要故技重施。

然則宋人早已經遣得五萬士卒北上,沿途各州縣城池皆有兵馬爲守。

這次的士卒可是正經禁軍,可不是那種地方部隊能比的。

見得完顏斡魯引軍衝來,衆人再不肯輕易逃走,只閉城爲守。

若完顏斡魯有心動手,攻下這些城池自然不是難事。然則這貨又頗識大局,心知只要兩軍一旦交戰,則兩國戰事必起。

雖有得武力在手,卻也不敢輕易使用。只希冀能借此嚇退宋人,便可於空城之中取糧。

如今嚇不退宋人,這貨也沒招了!

如此又支吾得數日,這貨實在是餓得不行了,便也服了軟,只得遣人前去同童貫商議。

天祚帝老子不要了,舊賬老子也不算了,咱們就當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你讓麾下把居庸關讓出來,只要讓我能領軍回去就行。事後必定不再找你算賬,誰反悔誰是王八蛋。

然則童貫如今也是騎虎難下,又豈肯輕易相信?

實在是金人戰力彪悍無比,蕭幹麾下的十三萬奚兵被你兩仗就打沒了,何況我手下這幾千殘軍?

若果然將你放出南京道,你從背後來攻打紫荊關怎麼辦?老子還想留着小命過年呢!

且兩國之所以如此者,就是因爲你我之事。

如今中京道大批金人急欲南來,宋國朝廷已遣得大軍北上。眼看着兩國就要開戰,如今你和我說這事就這樣算了?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死了的當倒黴,活着的算運氣,諸事不再計較?

這世上哪有這樣的容易的事情。

第211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六)第112章 與其我求人,不如人求我第28章 蕭幹必親領大軍回防第55章 再度招降第375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六)第229章 死別(一)第57章 本官定無不允之理第28章 蕭幹必親領大軍回防第313章 再入涿州第96章 驚變(一)第208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三)第258章 蕭後的終極大招(三)第384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七)第208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三)第223章 一鳴驚人正在當下第5章 此人好色,可以女色羈縻之第294章 各懷鬼胎第43章 一句話,便亂了我十萬大軍!第190章 蕭後月下追王葉(中)第1章 破宋爲救宋第58章 應該出不了什麼亂子吧!第388章 禪定第87章 一狼既去,一狼復至第108章 末將已佔得糧倉、銀庫在此第17章 蕭乾的野望第156章 西軍又開始集體裝死狗第107章 縱火第244章 營中對(四)第309章 罪臣耶律大石拜見陛下第132 金人已然南下?第331章 搞事了(三)第147章 郭藥師的說法第27章 耶律大石果有降意?第339章 擒酋(三)第78章 自盡第320章 議事第8章 想詐降也難第93章 宋國反應第6章 當大軍突進,一體剪除第98章 豺狼南下(一)第27章 耶律大石果有降意?第215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十)第295章 金人兵出第298章 波浪戰術第155章 嘴炮一場第356章 請君入甕(四)第183章 相持第292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四)第326章 羣英匯聚(五)第153章 事急矣!第388章 禪定第389章 原來藏在此處!第226章 詔命總知東路兵馬事蕭幹誅殺逆臣第268章 當再續舊誼第41章 吾爹乃王黼!第352章 逼反張令徽第41章 吾爹乃王黼!第386章 鬼谷傳人第369章 不復以耶律達魯爲意第172章 叛逃(五)第85章 原來此人忠心爲國第357章 請君入甕(五)第174章 叛逃(七)第17章 蕭乾的野望第152章 辛興宗潰敗第215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十)第285章 對質(五)第171章 叛逃(四)第168章 叛逃(一)第105章 前方有詐,林牙速回!第364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七)第368章 招供第21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七)第318章 二十六貫第40章 不如請衙內替下官開口如何?第164章 到底誰爲耶律大石謀主?第187章 蕭後(一)第339章 擒酋(三)第196章 散地不可用新卒第77章 嶽王爺第139章 待到寶刀修復,朕自當再度用之第355章 請君入甕(三)第77章 嶽王爺第234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三)第24章 賊子欲沮宣帥北伐大業!第324章 羣英匯聚(三)第110章 先於盤中落下一暗子第61章 蔡攸的宣撫之策第393章 議和(一)第208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三)第342章 屠殺第257章 蕭後的終極大招(二)第184章 事起(一)第313章 再入涿州第287章 內訌(二)第253章 蕭後的小心思(三)第292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四)第102章 遼軍近況第102章 遼軍近況第183章 相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