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 浪漫傳說

在大楚村我們停留了半個月,眼看再過兩個月就到秋收了,我放心的把糧食轉移了一部分到大江邊上去。村子的裡的糧食應該足夠讓蠻族人堅持到秋天。大江那邊我暫時還沒有去,只是讓負責運輸糧食的騎兵們向我彙報建設工作的進度。

實際上,大江邊上的碼頭建設比我想像的要慢得多,一方面是由於元方爲了大楚村建設,把大量人力都拖到了四月底才放他們到江邊,另一方面也是因爲近200騎兵得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狩獵,參加建設的不到500人。這同時也將我的造船大計大幅度地延後了,看來我要到江南去的計劃還得過一陣才能實現,根據匠人們的估計,如果按我的要求,建造20米左右的大船,可能在年底之前仍不能成行。

罷了,目標調低一點,16到18米長也行,不過寬度得加寬到6米以上,還有設計更多的划槳位置,以確保渡江的速度。

江邊上據說已經建設好了一個純木構村子的雛形,大量的木樁將村子圍得牢牢實實,一個造船專用的“廠房”也已經在江邊上出現。

看來就算我不過去,也不會耽誤江邊的碼頭與造船工程進度,所以在大楚村的這段時間所做的工作更重要一些。元方的主要任務仍在保證足夠的生存物資方面,對於內部管理與制度建設還做得很不夠,這半個月的時間裡,我關注最多的就是這個問題。

首先是建設一個強有力的長老團,並按太昊的方式,將長老團分成不同的“部”,六部的架構在大楚開始建立起來。同時在每一個部裡,我讓元方都安排了一到兩名太昊族人蔘加管理,卻並不干涉蠻族長老們的決策,太昊族人的主要工作是記錄並推動長老們地決策執行。這項工作起初是由十名太昊騎兵來完成地。但後來元方發現。太昊騎兵的參與對蠻族長老們議事會產生一些潛在地影響,便堅決要求從太昊學校選派優秀的學生過來協助。太昊騎兵們則從這項工作中脫離出來。

但最大地問題還是語言的翻譯。

太昊騎兵和學生都不能聽懂蠻族長老們的談話內容。

這也成了元方堅持要太昊城那邊選派年齡在12到15歲之間的學生過來的原因,元方第一次作爲“語言教師”登上了講臺。把蠻族和太昊語言對應說法教給這些後來的太昊族人們。這對於當初在太昊學校備受苛責的元方來說,無疑是一個更能夠滿足虛榮心的途徑。

這個時候,太昊族人才開始知道,蠻族並非沒有族名的,他們自稱爲“戎”!

從此我們纔將蠻族人稱爲“戎人”。

但這些都發生在我離開大楚村之後,我在大楚時,只來得及建立“六部”,而且都是在元方地大量翻譯下,才勉強與戎族長老們進行了必要的溝通。

臨別時。戎族長老們聽說了我的目標,不由得都大驚失色,通過元方力勸我不要這樣做。

“多年前,水神就已經告訴我們,不能再渡過這條大河了!”長老們對此憂心忡仲。

我讓元方告訴他們。這不是一條“大河”,這叫“江”!這一點上我有一點偏執心理,深怕以後大江不叫江了。而是叫一條什麼其他名字的“河”!儘管這對文明發展並不構成什麼現實的傷害,但卻對我會構成一定地心理壓力。

戎族長老們小心翼翼地接受了這個說法,開始有點明白爲什麼我會想渡過去了。

敢於輕易地爲大河起名字的人,一定不是凡人,既然不是凡人,一定會做非凡之事。

但最後一刻我突然聽懂了一點什麼。

“元方,你問下這位長老,他說的‘不能再渡過’是什麼意思?難道戎人以前曾經渡過大江?他們怎麼渡過去地?

這個問題的答案有點“羅曼蒂克”。

原來,臨近大江的兩個戎人部族曾經水火不容,彼此視爲生死大敵,卻在狩獵中處於交叉區域,不時發生衝突。

但偉大的愛情卻是部族仇恨所不能遏止的:兩名青年男女在狩獵中相遇,具體過程不可知,卻有一個明確的結果,他們相愛了!

兩族的長老們大爲光火,要求他們分離而不可得,按戎人在這一帶的規矩,兩族難得地達成了一致意見:把他們交給水神。

誰知這對青年竟然提前得知了長老們的決議,採用了一個在後世比較常用的方法,私奔!

最後兩部族的戰士追逐這兩名青年到達江邊,眼看無處可逃,只能委身於“水神”,卻絕處逢生地看到江邊浮着的一段枯木。

於是兩人躍入江中,”抱木浮江”而去。

看來愛情經過千萬年,並沒有什麼質的改變,同樣可以讓人生死相許,同樣可以跨越部族隔閡與仇恨。

隨後趕到的長老們看到這對叛逆青年就這麼浮在水面上漂向對岸,只得徒呼奈何,卻有不甘心的長老受到啓發,繼而不斷有派遣戰士浮江探察的情況。

但多次派遣戰士的結果並不讓人滿意:基本上都一去不返。

而此後卻有數對青年採取了和第一對同樣的策略,抱木浮江而去。

長老們在大江邊上祈禱許久,期望從水神那裡得到啓示,卻無一例外地得到神喻:不許再有人渡江!

從此,沿江較近的幾個部族互通聲息,都相約往北遷移,大江邊幾乎成爲禁地,只有祭祀水神時纔派遣長老代表前去。

我對這個消息頗沮喪:看來要當第一個渡江的人已經不可能了!

不過所幸還有讓我開拓的空間,因爲此前過去的戎族人並沒有一個成功返回的,而且事情已經發生在幾代人之前,近代還沒有人成功嘗試過,只要我能成功往返,應該也算是開創了歷史吧!

告別了大楚村,我帶着200多名族人趕到江邊,現在有了更多的物資和人力支援,應該可以更快地推動我的造船大計了吧。

20□□□構的房子散佈在碼頭村子裡,每間都能容納30到40人住宿。碼頭的建設者們現在還沒有爲自己建設固定的永久居所,而是創造了一個基本的生存條件,便全力以赴地投入造船。與太昊盛夏時的氣候截然不同,這裡的溫度大約高出近10度,豔陽高照下,族人們僅以簡單的獸皮裙或樹葉圍了一下腰,仍熱得大汗淋漓,僅兩個多月時間,多數匠人和戰士都曬得皮膚黝黑。

我們在大楚時,由於處在叢林中間,包括村子裡面都保留了不少大樹,還不覺得太熱,但一到江邊,四望皆無遮蔽,火熱的感覺襲來,所帶的族人紛紛爲自己減載。

我和梅梅稍微好一點,帶了自己的麻布衣服,其他的族人大爲歎服——這種衣服在大元要流行得多,在太昊卻鮮有人響應,估計是太昊比大元要涼爽些,即使是在夏天,也不一定用得上麻衣,紡織作坊出產的麻布只有極少量的做了衣服,多數都成了各種袋子,所以目前在整個太昊範圍,大元城的紡織水平仍是最高的,也只有大元城的麻衣產品才能達到我對着裝的要求,像眼下我穿的T恤和短褲,以及梅棋逢對手的短裙裝,就是出自大元的產品。

看到辛苦勞作的族人身上穿着樹葉裙,我對自己身上穿麻衣所體現出來的“小資”特質頗有些自愧——不能讓勞動者“工作者”都沒有一件啊!就算是製品。還比不上後世的“勞動布”,但總算也聊勝於無吧。

“派一個小隊回太昊去。“我對騎兵連長交待。

“族長有什麼事情麼?“連長知道,一個小隊一般在10人上下,主要的任務一般是傳達信息或者運輸少量而重要的物資,比如錫錠。

我沉呤了半晌,這一個小隊還真有不少事情得傳達。

太昊的通訊水平還差得很哪!

雖然現在距離發明電話電報還遠得很,但我還是開始在爲將來的通訊工作籌謀了。在無電的遠古,長途通訊應該都是通過人力來完成,成吉思汗時代。快馬要跑一年的國土上,大量的騎兵就負擔着將大汗的命令傳達到各地地任務,可見到了距離我的後世生活時代不到800年的時候,這個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得很好。

怎麼辦?我能夠解決這個困惑了人類數千年的問題麼?

罷了,眼下無法,只得先由騎兵們來做。

“告訴太昊長老們,我這裡需要大量的麻衣。得夠1000人穿,叫他們把太昊廟庫存的所有大元麻衣都送過來,另外再給元方那邊送過來500頭牛和50個銅犁、100把銅鐮刀!“

其實我也清楚,這些物資送到時,最熱的天氣已經過去了。元方那邊可能在秋收地時候還用得上銅鐮刀,江邊的碼頭工人們應該已經不太需要麻衣了。但我要建設這個地方卻不是僅爲了渡江,而是長遠之計,有一點麻衣儲備是應該的。

看到族長親臨,造船地匠人們幹勁十足,技術方面也多了一個可以討教的對象,讓匠人們放心了不少。騎兵們地工作也大爲減輕,從大楚運過來的糧食解決了食物問題,騎兵每天只需要出動50人左右。即可滿足900餘人的生活所需。

多出來的人力開始投入碼頭建設,村中的木屋我不去動。但新建的土坯房卻迅速開工,考慮到後來族人居住問題,磚房建設推遲到下一步再進行。

但讓我惱火的是,建土坯房一直不太順利。

長江的多雨天氣對夯築土坯房形成了很大地威脅,頭一天才築好的牆體,第於天就被雨水衝得不成模樣,進度屢屢推遲。這裡我有點明白爲什麼先前匠人們修地都是全木構房了。不過新的問題總會有新的解決辦法。木匠們通過連續多天召開“諸葛亮會“,許多的臭皮匠總算湊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先建屋頂後築牆。於是,十多個”木亭子“率先在村中樹起,6米多高的”亭柱“將預製好的屋頂高高頂起,在到頂下面,終於可以順利地開始構築土坯牆了。

造船的工作總體上也就只需要500多人,再多,連工作崗位都安排不了,所以現在有近400人投入建房工程,到9月中旬時,經過兩個月的建設,首批15棟土坯房已經全部峻工,第二期工程也已經開工,同時,從船廠制板崗位上空閒下來的木匠也開始投入建房工作,這裡我已經不再執着於只建土坯房,與土坯房同時開工的還有十多間木板房。事實證明,純木板房的建築速度要快得多,幾乎是土坯房的一倍,土坯房的地基剛築完,木板房裡已經住進去人了。這個結果讓我決定改進建設方案,最後建成的村子裡,木板房佔了絕大多數,而土坯房良好的禦寒能力在長江邊上應該不是很必要的。充分的人力和物資,讓造船工作也取得了超過我預期的順利進展,看來沒有意外的話,過年應該可以進行首航了。

這裡從大楚傳來信息,元方那邊急需一批匠人!看到建房工作進展順利,我給大楚村又送了200名匠人過去,卻明確告訴元方,這一次可不是免費的,大楚村得用秋收的糧食作“勞務費“!據說元方那邊半秒都沒有猶豫,高高興興地就答應了。這一次他向我求援,也正是爲秋收的問題。從大楚那邊傳來的消息,這一季的收成遠不如太昊的水平,畝產不過140斤左右,雖然考慮到新開土地的問題,卻也說明這一帶的土地可能並不太適合粟的生長。不過這也不少了,5000多畝地啊,那不是也得收入350噸糧食?按大楚的人口水平,這起碼是兩年以上的口糧啊!怪不得元方急着要匠人們過去爲他修倉庫和曬場。這一次,得讓元方大出一點血!我的碼頭建設不需要再從太昊運輸糧食過來了!帶着梅梅,我在秋收前趕到了大楚村。

第310章 律法擴張第289章 - 收成有限第330章 - 北進大夏第303章 - 城主北歸第248章 - 揮師南下第122章 - 太昊年飯第351章 - 候選資格第354章 - 公私難顧第214章 - 太昊標準第357章 - 吐絲蟲子第47章 造神運動第59章 爲何而戰第158章 美女外交第32章 原始磚成第158章 美女外交第72章 皋陶練兵第187章 - 鹽業獨立第195章 - 人馬合一第273章 - 轉而他求第94章 - 姜族來投第346章 - 接班問題第280章 - 東遊入海第130章 - 大戰之前第224章 - 初戰隗王第318章 - 大楚南征第275章 - 雨中建城第176章 - 由族肢離第65章 木青大葬第245章 - 南征之戰第314章 馬車二號第148章 - 誤煉精銅第375章 - 閒居大楚第117章 - 抗敵四策第11章 終身大事第38章 首根麻線第152章 - 再渡大河第190章 - 大方規劃第376章 - 太昊翻版第92章 - 少昊歸祭第110章 - 太昊政改第346章 - 接班問題第151章 - 斟戈一族第86章 - 元年春耕第214章 - 太昊標準第4章 壯大生產第128章 - 兩族山口第297章 - 太昊水軍第262章 - 新年首航第104章 - 焉知非福第276章 - 千里運疇第105章 - 怒急拆爐第138章 - 太昊議政第192章 - 棒打鴛鴦第210章 - 苗族建城第166章 - 姜氏南向第14章 騎兵初成第160章 - 不負所托第296章 - 魚米俱熟第9章 初涉草原第208章 - 相見時難第207章 - 驪山新城第129章 - 全民皆兵第242章 - 驪山有禍第179章 - 族長鑄器第278章 - 南戎整合第79章 - 風氏一族第227章 - 轉折之戰第219章 - 初聞隗王第99章 - 姜族強敵第42章 城防大戰第22章 裝甲騎兵第253章 - 木駝廟算第304章 - 賓客盈門第266章 湘楚初成第117章 - 抗敵四策第69章 律法初成第267章 - 大楚新址第56章 失敗牛耕第45章 新的發展第176章 - 由族肢離第328章 - 再臨姜氏第379章 - 變亂風起第364章 - 器樂初成第256章 - 我自南向第327章 - 函谷鎖鑰第318章 - 大楚南征第357章 - 吐絲蟲子第26章 新的時代第56章 失敗牛耕第229章 - 就叫運城第216章 - 計出長遠第46章 燎原大火第43章 萊夷大敗第104章 - 焉知非福第106章 - 開天銅斧第189章 - 國產名車第82章 - 看見天堂第233章 - 風雲潛涌第265章 - 戎人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