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探索南方

在新的一年秋收之前,大元城裡已經沒有太多讓我勞煩的事,把教育工作交給木青以後,造紙的工作也由他接手過去。

有一件我籌謀很久,卻一直沒有時間去做的事情,現在到了不能再等的時候——我必須去驗證一下我的位置,包括我究竟在不在地球!

夏天最爲農閒的時候,指導完一次教學工作,我叫上元昊,帶上一個20人的騎兵小組,出大元南門向南進發。

按那些長老們的說法,南方,越過丘陵地區,有大片的平原!

我們都帶上了獸皮帳篷和弓箭、火石、鹽,卻只帶了一天的乾糧,相信這一羣人在哪裡都不會餓肚子的。只有獸皮帳篷的重量讓我有點不爽,儘管只有皮而沒有骨——支架要到了地頭砍樹枝解決,但也有四十多斤重。

向南奔馳了一天以後,估算應該有了上百公里,人困馬乏,卻見正前方是海岸!

左邊是茫茫的大海,右邊纔是一片平原,極右邊還能看到丘陵區。

難道方向錯了?不會啊!我們一直是按太陽判斷的方向在跑的啊!

不管了!我們在海邊宿營,準備第二天繼續沿海岸向南。

再向南的路顯得異常順利,如那些長老們描述的那樣,一馬平川的大草原,在這裡我們都看到了比大元城外更多的梅花鹿、羚羊和水牛。

臨到中午時,一條河出現在我們面前,這條河走向是從北向南流入大海的,我們正往西南方向走,卻沒辦法通過這條河的入海口,看樣子有150米寬,儘管很清澈,中心處卻看不到底。

元昊往中心跑了兩趟都無功而返,徵求我的意見。

“往上游走!”

看這條河的規模不大,上游也不會太遠吧。

結果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快,約兩個小時後我們就到了一處比較寬而淺的河牀處,元昊在前面大叫起來:“看!”

呵呵!

河中間有一羣動物,身體龐大,卻是後世常在電視中看到的犀牛!但我印像裡的犀牛都是光溜的啊,這羣犀牛卻是身上長着一層長毛,要不是嘴上的角是它的獨家標誌,我又要增加對所在時空的懷疑了。

這羣犀牛有30來只,在河中慢悠悠地踱過去,對我們在它身邊奔馳而過沒有任何意見。

這時再往前看,正南方的大草原一望無際,丘陵地區在我們右邊的地平線上只有一點跡象了。

我高叫一聲:“駕!”,21騎在草原上如風捲過,快意馳騁,驚得一羣扭角羊從前方倉皇逃遁。

左邊十多公里外就是大海,海風貼着長草在草原上不斷掀起如海面的波瀾。草原上的狐、獾、野雞等小型動物在馬蹄邊快速掠過,躲避馬蹄的踩踏。

再往前行,踏水又過了兩條小河,天黑前到了一條實在過不去的較大的河邊,我們才住腳。這時在河對面十來公里外,我們看見一座大山——應該是一片山脈拔地而起,在一片大草原上顯得格外突兀。

這是什麼山?

我所知道的是,在後世的蘇、滬往北,的確是平地,像這麼高的山是很少可能見到的,那這座山又是哪裡來的?如果它真在蘇滬北方,應該是很有名的纔對!

滿懷疑惑,我們在河邊露宿。

我遠遠地看着這座山,它的東端伸入到海里,有幾個小的山峰靠海,往西有一個陷下去的山脊,然後纔是它的主峰,至少有600多米高的山峰比我在北邊見過的任何山都要高,上百個大小山頭圍拱在主峰周圍。

天色漸暗,也沒有辦法看得仔細,只好明天再看了。

這一帶如果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這麼高的山是不應該出現的,那麼,我一定能在這座山上找到地理位置的一些有用的信息。信心開始涌上來,卻不得不入睡了。

天亮後我們沿河往上游走,直到近午才找到一處可以過河的地方,原來這條河是三條小河併入一起的,難怪要寬得多。

過河以後,按捺不住想快點到達山下,20騎都跟在我後面加快了速度。眼看山已經在眼前,元昊卻突然加速衝上來拉住我的馬繮,使勁一帶。

我停下來一看,元昊持弓往前一指,遠遠可以看到一羣原始人正持木矛往山上逃遁,從裝備上看,還沒有弓箭。他們跑上山一段後停下來伏在山石後,緊張地看着我們。

我們縱馬上前,讓元昊上前問話。

元昊下馬走上前去:“我們是草原北方的大元族人,你們是哪個族的?”

這一次不只我鬱悶了,看來連元昊都沒聽他們的答覆。但他們看元昊沒騎馬也沒帶武器,稍微放一一點心來,終於走出來和元昊搭話。

這一次雖然沒聽懂,但我比元昊還要收穫大——這裡的口音越來越偏向於蘇滬口音了,相對而言,大元族的口音還要偏北方語系一些。

但兩地口音差距離還是太大,說了很久,看來雙方都沒有搞懂對方的意圖,我推開元昊,直接指了指嘴,再拍拍肚子——對方笑了起來,看來這是一個絕對通用的手勢。

這些原始人帶我們到了一個很大的山洞,在一處接近平原的石壁上,洞外有一條小河,草地上有一些簡單的茅屋,我特意去參觀了一下,是在地面上挖了一個圓形的地坑,離地面大約有1米左右深,中間是一個燒火用的小地坑。大地坑面上是用3米多長的木棍搭起一個圓錐形,覆上了許多樹枝和樹葉,還用泥抹了一層。

元昊看着笑了笑,沒說話,我知道他看不起這個茅屋,我卻覺得這個茅屋比萊夷族的獸皮棚強多了。

他們的村長和長老們都在山洞內與我們見的面,元昊讓幾名戰士在洞外看着馬,其他人都跟我進去。

沒想到這一次溝通成功了,原來我帶的戰士中有一名是丘陵地區部族中比較靠南的,他們族的語音與這座山上的原始人有點相近,雖然不完全相同,卻基本能溝通了。從長老們提供的情況來看,他們族的先祖們也是從我們那邊的部族中遷過來的。

當初他們部族外猛獸太多,族人不堪其苦,足不敢出洞。爲了生存,人一代的族長聽說南方草原上動物很多,而猛獸不如丘陵地區多,便勇敢率族人南遷。誰知大草原上也不是想像中那麼好生存,狼羣時刻在威脅他們的生命。

族人南遷中一逃再逃,最後發現這座大山,才終於安定下來。巧的是他們那時才發現這座山上已經有了一個和他們有過同樣經歷的部族,在另一個山洞生存了許多代了。

最後我問他們,山上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沒有?

“石頭……”

後兩個字連那個擔任“翻譯”工作的戰士也沒聽明白。

長老幹脆帶我們出洞,指向山上一個地方,這下我明白了——石頭猴子!

我到了花果山!?

;

第203章 - 六部建設第223章 - 逼退隗王第154章 - 有熊建城第113章 - 牛車時代第206章 - 所爲何來第274章 - 造船計劃第381章 - 又見銅頭第177章 - 長途運輸第272章 - 天然屏障第55章 新廟落成第344章 - 太昊老燒第58章 以牙還牙第345章 - 佳釀飄香第96章 - 太昊建城第345章 - 佳釀飄香第243章 - 百獸辟易第324章 - 怠工事件第207章 - 驪山新城第304章 - 賓客盈門第19章 大元神族第110章 - 太昊政改第115章 - 竟然姓蚩第210章 - 苗族建城第216章 - 計出長遠第12章 福有雙至第239章 - 逃奴殞命第59章 爲何而戰第276章 - 千里運疇第41章 萊夷戰略第352章 - 族長風範第91章 - 洪水滔滔第205章 - 初涉驪山第3章 首個目標第135章 - 姜山伏誅第132章 - 烽煙將起第338章 - 故人遠去第1章 我是村長第140章 - 全面建設第255章 - 戰果不妙第79章 - 風氏一族第192章 - 棒打鴛鴦第176章 - 由族肢離第137章 - 牛背遷族第100章 - 太昊建成第176章 - 由族肢離第309章 - 生財有道第133章 - 同姓操戈第167章 - 長鋸現身第244章 - 元方將兵第69章 律法初成第324章 - 怠工事件第99章 - 姜族強敵第265章 - 戎人渡江第274章 - 造船計劃第78章 - 族長之爭第232章 少昊庭議第143章 - 重建運輸第47章 造神運動第155章 - 姜由暴走第53章 生意興隆第271章 - 元方南渡第90章 - 萊夷遷族第201章 - 兵役新法第22章 裝甲騎兵第152章 - 再渡大河第160章 - 不負所托第203章 - 六部建設第238章 - 爲誰辛苦第141章 - 蕩起雙槳第12章 福有雙至第70章 農業擴張第235章 - 贏氏勝出第373章 - 南蠻冰消第274章 - 造船計劃第346章 - 接班問題第214章 - 太昊標準第311章 驅車古原第315章 - 大楚問政第41章 萊夷戰略第261章 - 遷家使命第145章 - 交易糾紛第294章 靠水吃水第231章 - 少昊靖亂第119章 - 戰神初現第346章 - 接班問題第219章 - 初聞隗王第71章 戰象部落第3章 首個目標第219章 - 初聞隗王第40章 萊夷大族第178章 - 苗族誕生第55章 新廟落成第217章 - 先禮後兵第383章 - 攘外安內第147章 - 藍色的銅第165章 - 原始銅鋸第377章 - 濮人戰俘第39章 大元新篇第9章 初涉草原第96章 - 太昊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