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這電報機若是改動下,是不是也可以用在報紙上?以後人們就可以通過電報機來獲取報紙上的信息了。”
李府西院。
李魚看着李澤軒跟程處默在那兒瘋鬧一陣兒後,她忽然腦洞大開地建議道。
“咦~?小魚兒你真是個天才啊!你這想法非常不錯!”
李澤軒眼睛一亮,驚叫道,
李魚說的這個,不就差不多相當於現代的無線廣播嘛!想想到時候程咬金、秦瓊、尉遲敬德等一衆大老爺們兒,提着個收音機,湊在一起聽廣播、吹牛逼,嘖嘖,這畫面想想都挺帶感!
“呃,先生覺得可行嗎?但是這電報機只能發出“嘀嘀嘀”的聲音,還需要費心去轉換成文字,怕是很麻煩呢~~”
李魚聽到李澤軒的認同,她先是興奮了一下,但隨即就想到了電報翻譯這個難題,小姑娘撐着下巴,愁眉苦臉道。
“呵呵,這個倒不是問題,只要在電報機的基礎上稍加改造,到時候我們就不是隻能收到“滴滴滴”的聲音,而是能直接聽到對方說話的聲音,中間就不再需要繁瑣的轉換過程了!”
李澤軒輕鬆地笑道。
他現在做的這個電報機,只能根據電流通斷的時間長短,來控制聲音的長短,但即便這樣,已經是一個十分巨大的進步了,因爲這個過程,實現了利用電、磁轉換,達到遠距離信號傳輸的目的。
試想一下,如果在收報機的終端,再加一個揚聲器,那麼當收報機接收到信息的時候,就會產生與原來的聲音信號相對應頻率的交流音頻電流,這種電流經過揚聲器的線圈(在揚聲器中又叫做音圈)時,音圈中就產生了相應的磁場,這個磁場與揚聲器上自帶的永磁體產生的磁場產生相互作用力。
於是,這個力就使音圈在揚聲器的自帶永磁體的磁場中隨着音頻電流振動起來。而揚聲器的振膜和音圈是連在一起的,所以振膜也振動起來,振動就產生了與原音頻信號波形相同的聲音,這也就實現了由聲音到電流,再由電流,轉換到聲音的過程了。
“我曹!這個吊!這個吊!有了這玩意兒,豈不是就能千里傳音了?靠,這跟神仙們用的法器差不多了啊!”
程處默激動地大叫起來,而且嘴裡也是“騷話連篇”,也就只差大喊“66666666”了,讓李澤軒頗爲無語,要是不知道的,還會以爲這逼是現代穿越過來的呢!
“你見過神仙?還是用過神仙法器?”
李澤軒翻了翻白眼,沒好氣道。
“嘿嘿,俺沒見過不代表也沒聽過啊!小軒你先前給我們說的《西遊記》裡面不就有嗎?你快做一個你剛剛說的那種能傳話的電報機,到時候給俺耍耍!”
程處默搓了搓手,嘿嘿笑道。
“耍你妹喔!我自己都沒有,上哪兒去給你弄一個?你以爲那玩意兒是那麼好做的?反正我現在是做不出來!”
李澤軒無語道。
揚聲器的製作倒是不難,材料的話,費些心思都能搞到,他小學的時候,就自己做過簡易揚聲器,所用的工具原料都很常見,例如:紙杯、銅線、膠水、小磁鐵、雙面膠帶、刻度尺、剪刀等等,製作過程也比較簡單。
揚聲器真正的難點,在於聲音的調製和解調,少了這一步驟,你的揚聲器就只能發出不規則的聲音,無法還原人聲,還是廢物一個。
但是調製和解調的話,就需要一些外圍電路來輔助了,這個時代,沒有電阻、電容、二極管、三極管,李澤軒也只能表示有心無力,還是大唐的科學底蘊太薄弱,而且相關方面的人才也太少。
“唉,要是能培養一批電學方面的人才就好了,不指望發明出電腦、電視機,弄個收音機就成,到時候自己出錢建造一個“大唐人民廣播電臺”,然後再培養一批播音人才,那樣自己在家裡就能聽到廣播了,嘖嘖,如此一來,穿越到大唐的生活也不會太無聊啊!”
李澤軒在心裡默默感慨道。
一直以來,支撐他孜孜不倦發明新東西的動力源泉,僅僅是爲了在古代不要太無聊而已,至於壯大國力,還沒在他的考慮範圍內,因爲在他看來,現在的大唐已經夠強大了,根本不需要什麼額外的黑科技,倒是唐代的娛樂生活太匱乏,需要他來引領潮流啊!
“先生,這個很難嗎?是不是做不出來了?”
李魚聽明白了李澤軒話中的意思,有些失望地問道。
“嗯,是挺難!”
李澤軒揹着雙手,沉沉地嘆了一口氣,說道:“但也不能說做不出來!主要是我大唐這方面的人才太少,如今書生們都去學四書五經了,哪有人願意鑽研這個?若是僅憑我一人之力,怕是很難做出來!”
其實主要是這貨太懶,要是他狠狠心,閉關兩個月苦心鑽研,再憑藉他那變態的精神力,還真有可能解決現有的技術難題,但問題是,他狠不下心呀!優哉遊哉的富二代日子不過,幹嘛要苦逼地去奮鬥在“科研一線”?
前陣子在醉風軒閉關造電報機,已經讓李澤軒深深感受到了在沒有現代工業基礎的前提下,去製造東西是多麼困難!現在他腦海中大致有了一些想法,那就是:等時機成熟了,教授一批弟子,專門教他們工學,給他們教授基本的科學概念,讓他們自己去摸索、去鑽研,自己可以在特定的情景下發明各種科學概念,做出一個個偉大的“發現”,默默地當一個在世人眼中無所不知的“老爺爺”,豈不是美滋滋?
比如說可以帶領徒弟,“通過觀察和試驗”總結出牛頓三定律,並冠以自己的名字,如“澤軒三定律”;
還有,自己可以以“假說”的方式提出“宇宙大爆炸”的理論,並用“遠超時代的智慧”提出萬物由分子、原子這樣的微觀粒子組成,並詭異的在唐代推演出了元素週期表,說不定會成爲一張後世幾千年來都無人能參透的天機圖;
再比如,以後自己在家帶孩子時,隨手用冰塊雕了一個三棱鏡,從而發現了陽光由其中顏色組成,並藉此解釋了彩虹的形成原理:
等等等等,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自己可是要做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怎麼能天天苦逼地去造東西呢!
李澤軒的想法都很完美,但僅僅是想法而已,他穿越過來後,麻煩事兒一個接一個,還沒時間去實現他那偉大的理想。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他把現代的數學,帶到了這個時代,已經有一批孩子有了數學思維了,要知道數學乃是工學最重要的基礎,以後他若是大力發展工學,現在算學館的這些學生,肯定是他優先考慮的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