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死守與內變(十一)

李忠放下手中的書信,眼中有着沉思之色。

“大帥,那邊可是情況有變。”

樑安出聲問道,這封書信是張正派人送來的,他雖然沒有看信的內容,但從李忠的表情來看,斷龍堡那邊應該是有了一些變化。

李忠沒有說話,把信交給他們,高第與樑安看完之後,樑安冷笑:“看來賴宗漢對葛瓦悳惪依舊心存幻想。”

李忠看向高第,沉聲問道:“高兄,你有何見解?”

高第伸出兩根手指,淡聲道:“兩點,第一,先前賴宗漢的心思已經有所鬆動,張正也把他的計劃全盤告訴給了他,賴宗漢已經成爲了整件事情的關鍵,不容有失。第二,賴宗漢突然改變了想法與態度,顯然其中發生了我們不爲人知的事情。”

樑安依舊冷笑道:“這個簡單,把賴宗漢給幹掉,一了百了。”

李忠搖了搖頭:“還沒有到那一步,事情做的急了,反而會壞事。”

高第笑道:“大帥說的不錯,事情確實還沒有到那一步。”

樑安反對道:“就怕到了最後,反而被賴宗漢給壞了大事。”

李忠沒有說話,目光看向高第,後者則是有些沉思。

高第與樑安兩人的才智不分上下,只是一個注重於內,一個注重於外,從內部瓦解吐蕃,整個佈局與計劃,都是樑安策劃與佈置的,但是延伸到了深處,更細緻的具體實施,這方面則是高第更加厲害。

片刻之後,高第看向李忠,沉聲說道:“大帥,賴宗漢是關鍵人物,但不是唯一,不過此人與吐蕃大將安卡卟乾的關係極爲親密,此番計劃,安卡卟幹是重中之重,雖然計劃進行到現在,就算弄掉賴宗漢,安卡卟幹也無法回頭,但賴宗漢畢竟謀略過人,有他再旁出謀劃策,整個局勢的進展,就會變容易的多,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能除掉賴宗漢。”

李忠眯了眯眼,已經聽明白了高第的意思,沉吟片刻,然後說道:“張正已經秘密把賴宗漢最寵愛的小妾以及其兩個兒子送到會州,我們或許可以從這個方面下手。”

李忠話音剛落,樑安自己哈哈大笑道:“原來如此,不如效仿高祖之計,寫封信給賴宗漢,故意讓他人所知,如此一來,葛瓦悳惪必生懷疑,到時候,賴宗漢不反也要反。”

樑安可謂是此中老手,他一聽李忠的話,立即就是計上心來。

高祖爭奪天下之時,與強敵對壘,以信送之,故步密雲,分化聯盟,最終取得大勝,此時對付賴宗漢,這個計策同樣適合。

高第撫掌笑道:“此計甚好。”

自私的人,往往寡情,就算劫持了賴宗漢最爲寵愛的小妾與兩名兒子,若真是涉及到自己的性命,賴宗漢恐怕只會選擇保全自己,但是以這名小妾而誘餌,分化賴宗漢與葛瓦悳惪,倒是一個很好的由頭。

李忠再次問道:“這封信由誰來寫最爲合適?”

高第與樑安對視一眼,同聲說道:“自然以吐蕃贊普的名義來寫最爲合適。”

李忠皺眉道:“吐蕃贊普只是一個空架子,他要是寫了這封信,恐怕小命不保。”

樑安冷冷笑道:“他的死活與我等何干?”

高第沉默不語,顯然也是贊同樑安的話。

李忠沉思片刻,最終點了點頭,已經有了決斷。

最後,李忠拿出一封書信,是幾天前安卡菓菓親筆所書,只是普通的問候,話語客套,並不涉及敏感話題,李忠拿着信仔細觀詳了一會兒,隨即拿筆在上面塗塗抹抹了一番。

高第與樑安兩人湊到近前看了兩眼,臉上皆是有了笑容。

“大帥英明。”

幾人商量完畢之後,李忠立即傳喚軍中將領議事,定下軍令,黃昏時分,三軍士兵吃罷晚飯,以李忠爲統領,十五萬大軍兵出會州,進逼蘭州。

沉靜近二十天的晉軍,此刻突然出動,頓時令駐守蘭州的吐蕃大將葛瓦吉吉緊張萬分,命令全城戒嚴,警惕晉軍攻城。

深夜,鄯州。

尼鬆渾石被人從睡夢中叫醒。

到了書房,一名年約五十的老者已經等在那裡。

“論茞大人,出什麼事了?”

尼鬆渾石進入書房,把房門關上,來到老者身邊坐下。

這名老者叫做普阿咱熱,是吐蕃的論茞扈莽,也就是相當於副相的大臣,葛瓦悳惪掌握大權之後,隨即在國內實行鐵腕政治,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歸順者富貴,逆行者,強力鎮壓,大相(論茞)拉吉佳協被罷職關入牢獄,都護(悉編掣逋)德隆醃慷被莫須有之名,五馬分屍,副相(論茞扈莽)普阿咱熱則是選擇了歸順。

不過,普阿咱熱名爲歸順葛瓦悳惪,實則心向吐蕃皇室正統,而像普阿咱熱這樣的大臣,在吐蕃國內還有很多。

“大王看看吧。”

普阿咱熱把桌子上的一封信拿起,遞給尼鬆渾石。

尼鬆渾石拿起信一看,臉色頓時大變,這封信是七天前,自己親筆所寫,派人秘密交給李忠,信中痛斥葛瓦悳惪倒行逆施,殘暴不仁等行爲,表示自己已經無法忍耐,準備展開行動,希望晉朝給予支持,若能成功,事後吐蕃將以子禮侍奉晉朝。

尼鬆渾石把信斯了一個粉碎,臉色陰沉,咬牙切齒的說道:“漢人真是卑鄙。”

說罷,尼鬆渾石看向尼鬆渾石,極爲擔憂的說道:“這封信若是落入到葛瓦悳惪或是葛瓦吉吉的手中,本王將死無葬身之地。”

相比尼鬆渾石,普阿咱熱心平氣和,臉色冷靜,作爲老臣,什麼風浪沒有見過,此事還不足以動搖他的心神。

“大王,事情還沒有到最壞的地步,李忠沒有把這封信直接交給葛瓦悳惪或是葛瓦吉吉,而是先行交給你,算是手下留情了。”

尼鬆渾石不解道:“李忠到底什麼意思?”

“還能有什麼意思,他把信給大王您,就一個意思,他很快就會有所行動,大王您不管願不願意,都要出手了,我們不出手,他們就出手。”

普阿咱熱看向尼鬆渾石:“事情雖然很難,稍有差池,我等都將死無葬身之地,但至少主動權在我們手中,我們還有機會。”

第三百四十三章 成家(十)第二百零六章 匪襲(六)第七百一十章 奪權與反擊(八)第四百五十三章 急轉第六百二十四章 一年(八)第二百一十八章 靜觀其變第八百零十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四)第一百零九章 別走了,跟我混(中)第九十六章 拼死斷後(五)第七百八十一章 合縱與連橫(七)第二百二十三章 明着誣告(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方節度(六)第三百二十九章 衝突(三)第兩百九十七章 西域烽火(六)第六百七十五章 突來的變局(十二)第五十章 不要臉咋了?(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武安城第六百五十八章 落定第十章 與帝同食(下)第五百九十章 統一西域(八)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州都督第七百三十五章 最後的教導第五百七十六章 窮途末路(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與貶職(十二)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來的變局(十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司隸校尉(一)第七百五十八章 人言可畏(二)第兩百八十八章 一年第七百八十九章 合縱與連橫(十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隴右,新的舞臺(十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婚(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鐵腕鎮壓(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局勢第四百八十八章 心思第六百五十五章 回京(八)第三百六十二章 多生事端(一)第六百四十章 鎮壓第四百七十九章 你敢做我敢幹(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內部分化(五)第兩百九十一章 壟斷第七百九十二章 合縱與連橫(十八)第四百二十九章 歸途(二十一)第五百七十九章 窮途末路(九)第一百五十四章 驚濤駭浪(十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榮譽第六百二十八章 帝王心思(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家(三)第四百九十章 沉默第十一章 五年第四百六十四章 局勢第七百五十三章 族權與相勸第六百四十九章 回京(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多生事端(一)第一百章 復奪涼州第兩百七十章 鐵腕鎮壓(十七)第六百九十四章 生與死的較量(八)第四百八十七章 方向第五百二十七章 關門打狗(十)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來的變局(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突襲第三百二十五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四)第二十章 範中允第六百九十九章 生與死的較量(十三)第九十二章 拼死斷後(上)第兩百九十五章 西域烽火(四)第六百二十一章 一年(五)第三十九章 李勳的決斷第兩百八十二章 大環境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婚(六)第三百零三章 西域烽火(十二)第七百四十三章 喪事第六百三十章 帝王心思(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節度副使(三)第二百零五章 匪襲(五)第六百八十六章 突來的變局(二十三)第四十五章 曙光第六百零五章 出其不意(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驚濤駭浪(十四)第八百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四)第四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九章 與帝同食(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消息(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生與死的較量(十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方節度(十五)第二百三十五章 內部分化(九)第二百零九章 匪襲(八)第七百零七章 奪權與反擊(五)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九十九章 圍殺(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升官與貶職(十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死守與內變(二)第八百零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七)第一百一十七章 漠蒙格局(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鋒(三)第一百五十章 驚濤駭浪(八)第五百一十二章 驚險(一)第三百章 西域烽火(九)第四百七十五章 你敢做我敢幹(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五)第六百六十三章 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