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陳教授的決斷

第291章 陳教授的決斷

“那我建議你買債券吧!聯邦跟咱們本土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沒那麼容易倒臺。”

“行,那我就買債券了。”

方誌剛乾脆道。

張昊點點頭,隨口詢問道:“對了,老方你們家糧食夠不夠吃?”

“張董您放心,咱們公司待遇很好,逢年過節都有福利,再加上李阿姨時不時送我一些乾菜和鹹菜啥的,家裡囤了好幾百斤糧食,暫時餓不着。”

方誌剛不由得慶幸道。

在當下這種緊要關頭,他居然還能有這麼好的工作,運氣實在是沒得說了,這待遇比一般官方僱員還要好。

拿個科長跟他換,他都不想換。

“有機會還是儘量多囤一些吧!接下來的日子,恐怕沒那麼好過了。”

張昊細心叮囑了一句。

方誌剛連忙追問道:“張董,中東那邊是不是要打大仗了?”

“嗯,戰爭只是其中一方面因素,即便沒有戰爭,以後的生活恐怕也好不到哪裡去,全聯邦幾十億人口,絕對不是那麼好養活的。”張昊解釋道。

生態崩潰所帶來的後果,是一般民衆無法想象的,除非突破關鍵技術,否則以當前的生產力,只能使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吃飽飯都是奢望。

“這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啊?”方誌剛忍不住嘆了一口氣,“聽我家婆娘說,這個月的糧票比上個月又少了,雖然只少了區區幾十克,但這一個月比一個月少,就跟鈍刀子割肉似的,太難受了。”

“現在每個月的糧票能吃飽嗎?”

張昊趁機詢問道。

“很難,不過如果願意去黑市上多換一點粗糧回來,倒是勉強不用餓肚子,但就是沒啥營養,騙騙肚子而已。

我們家隔壁鄰居有一個長得非常胖的女兒,差不多有兩百多斤,以前他們家天天爲減肥發愁,現在啥都沒做,好傢伙直接掉到了一百二十多斤。”

方誌剛回答道。

張昊笑了笑,緊跟着問道:“粗糧?市面上都有哪些粗糧?”

“主要是豆粕和紅薯渣。”

“紅薯渣是什麼東西?”

張昊不禁有些好奇。

豆粕還能理解,畢竟養殖業垮了,官方手裡還有不少囤貨;可這個紅薯渣是什麼鬼?紅薯不是直接吃的嗎?

方誌剛趕緊解釋道:“張董,紅薯容易腐爛,極其不耐儲存,有相當一部分都會被製作成紅薯粉。

紅薯渣就是製作紅薯粉的副產品,沒啥營養,以前都是餵豬的,不過價格很實惠,通常一斤大米可以換六七斤紅薯渣,拿來煮粥還是挺不錯的。”

張昊頓時恍然大悟,這玩意兒跟稻糠和麥麩是一個性質的,能填飽肚子,比桔梗和木屑強些,但也僅限於此。

“老方,我覺得你可以多囤一些這個紅薯渣,萬一哪天遇到饑荒,可以應應急,即便自己不吃,也能賺個差價。”

“張董,您是說紅薯渣以後會漲價?”方誌剛眼睛一亮。

車上其他人也都紛紛側目。

張昊點點頭:“那是肯定的,伱們是沒遇到過真正的大饑荒,真到了那一天,三斤換一斤,都有人搶着要。”

這是他夢境裡親身經歷過的日常。

方誌剛詫異地看了一眼張昊,大老闆這話怎麼聽起來有些彆扭?搞得對方好像經歷過大饑荒似的?

這明顯是不可能的。

自從內戰結束後,本土已經半個世紀沒發生過饑荒了。

“咳……”張昊見幾人面帶疑惑,隨口編了一個理由:“我在非洲待過一陣子,看到過不少類似情況。”

шωш¸ ttκΛ n¸ ¢Ο

方誌剛知道大老闆在創業之前,走遍了全世界,倒也沒產生懷疑。

“張董,那我回去就去黑市上掃貨,就怕現在連紅薯渣都被搶光了。”

“這個不急,等過了這陣子,再慢慢囤積也不遲。”張昊擺擺手。

……

一個多小時後,張昊一行人終於趕在放學之前,抵達了南灘小學門口。

雖然外有戰爭,內有搶購潮,但學校裡卻是一切如舊,沒有受到影響。

看到自家車子,大布丁兄弟倆立馬衝了過去:“爸爸、爸爸……”

張昊聽到叫聲,趕緊打開了車門。

小布丁上車後,沒看到爺爺,連忙詢問道:“爸爸,爺爺呢?”

張昊隨手幫兒子們卸下書包:

“爺爺今晚要加班,要晚一點才能回來。”

“哦,爸爸,我想給爺爺打電話。”

小布丁伸出了右手。

張昊捏了捏小兒子的臉蛋,搖搖頭解釋道:“手機沒信號,打不了。”

“那好吧!爸爸,我們學校下個星期要舉辦足球賽,我和大哥都報名了。”

中東地區雖然在打仗,但絲毫沒有影響到世界盃的進程,小組賽已經來到了尾聲,本土球隊如願晉級成功。

只不過,關注度明顯降低了很多。

“是嗎,真棒!等下到家後,爸爸陪你們好好練練球技,咱們爭取在比賽中多進幾個球,好不好?”

兩個小傢伙最近體重有些超標,張昊想趁機帶着兄弟倆多鍛鍊一下。

小布丁興奮地點點頭:“好,爸爸你當守門員,我要進一百個球。”

“我要踢進一百個。”

大布丁跟着起鬨道。

“好,你們倆一人踢一百個。”

張昊挨個摸了摸兒子們的腦瓜子。

一到家,雙胞胎便迫不及待地換球服去了,張昊進廚房說了老爸加班的事,李大娟下意識地嘮叨了兩句。

十幾分鍾後,張昊帶着兒子們來到了院子裡的足球場上,足球場是前幾天才建好的,一塊空場地加一個足球門。

沒有草坪,地上也沒有劃線。

楊華卿則是站在球場邊,替父子三人加油助威。

踢球踢到一半,張嘉怡找過來了。

張昊讓兒子們休息十分鐘,他自己則是帶着二姐走到一邊。

“二姐,你找我什麼事?”

“是飼料廠的事,中東那邊形勢不明,很多原料商都斷了聯繫,飼料廠估計是開不下去了,你是怎麼打算的?”

張嘉怡開門見山道。

即便沒有這次戰爭,飼料廠也撐不了多久的,一方面是貨源越來越少;另一方面是多了不少競爭者,而且大部分都具有官方背景,根本競爭不過。

“目前,飼料廠總共還有多少貨?”

“大概兩千三百萬噸的樣子。”

原本的計劃產量是六千萬噸以上,只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如今只完成了三分之一,多少有些遺憾。

不過話說回來,再這麼繼續生產下去,廠區都快堆不下了,必須要建分廠。

張昊點點頭:“不算少了,省着點用,足夠用幾十年了。”

“還幾十年?用不了幾年就全爛了。”張嘉怡搖了搖頭。

“放心,後面氣候會越來越冷,不怕腐爛,實在不行,你讓人挖幾個大坑,全埋進地下,腐殖土一樣能養蚯蚓。”

張昊不以爲意道。

如此一來更好,萬一遇到大饑荒,也省得官方疾病亂投醫。

這些死魚爛蝦,能不入口是最好的,免得吃出各種麻煩。

張嘉怡翻了個白眼,頓時沒好氣道:“這可是兩千多萬噸,不是兩千噸,你知道兩千萬噸是什麼概念嗎?咱們上哪去挖那麼大的坑?”

“不行就算了,那就繼續露天堆放吧!不過一定要注意消防安全,別給我燒沒了,我會心疼死的。”

張昊趁機提醒道。

“知道了。”張嘉怡點點頭,“你放心,廠子隔壁就是南灘港,有專門的消防局,即便有火災,也會立即撲滅的。”

“不要掉以輕心。”張昊頓了頓,隨即吩咐道:“既然廠子停產了,那就把多餘的員工全部轉進安保部,給我二十四小時全天候巡邏,一定要保證萬無一失。”

“有必要嗎?那可是上千人?”

張嘉怡嚇了一跳。

“我覺得很有必要,我給你算筆賬,這兩千三百萬噸飼料起碼價值兩千億,那點人工工資纔多少錢?一年下來頂多一個億,連零頭都算不上……”

“兩千億?你還真敢想?”

“我哪裡算錯了?”

張嘉怡苦笑一聲:“官方早就把飼料價格限定死了,咱們能有個兩三倍利潤就算不錯了。”

“哪些私營養殖場呢?他們應該願意出高價吧?”張昊皺了皺眉頭。

張嘉怡再次搖搖頭:“別想了,從年初開始,官方突然收緊了政策,直接拿走了飼料廠的對外銷售權,以後的飼料都只能賣給官方。”

“我怎麼不知道?”

“我記得特地寫了一份報道給你,你沒看嗎?”

“咳,可能是忘了。”

張昊尷尬地摸了摸鼻子。

出於對自家人的信任,他平時簽字的時候,通常只是隨便瞄上一眼,凡是官方的政策性文件,都是直接略過。

“行了,你看沒看不重要,這件事咱們想反對也反對不了。”張嘉怡嘆了一口氣,隨即話鋒一轉:“關於飼料廠的處置方案,我這邊有一個想法。”

“什麼想法?”張昊順勢問道。

“我想把它併入蚯蚓養殖公司,眼下政策隨時有變,我怕哪天咱們連自用,都要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

飼料廠和蚯蚓養殖廠,雖然同屬於昊天集團,但到底是獨立的子公司。

“我同意,你看着辦吧!”

張昊沒有反對的理由。

張嘉怡鬆了一口氣:“你同意就好,我會盡快辦理相關手續,你這次還有其它要說的嗎?”

“我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不要辭退任何員工,畢竟現在找工作不容易,咱們家不能幹這種缺德事。”

“你自己想好了,按照你這種做法,合併後的蚯蚓養殖公司,大概率要出現虧損情況。”張嘉怡提醒道。

張昊扭頭看了一眼老婆孩子,毫不在意道:“虧就虧吧,就當是給我家小棉襖積德了,況且說不定過幾年,昊天集團能不能保住都是未知數。”

“你聽誰說的?”張嘉怡大驚失色。

“我沒聽誰說。”張昊擺擺手,“這些都是我自己猜的,內戰已經爆發了,一旦全面轉入戰時經濟,不管發生什麼事都有可能。”

“嚇我一大跳,你也別自己嚇自己,歷史已經證明了,公有制有利有弊,絕對不能搞一刀切,最好是公私互補。”

張嘉怡連忙安撫道。

“希望如此吧!”

張昊並沒有把這番話放在心裡。

大勢之下,甭管是不是合情合理,生存纔是第一選擇。

……

同一時間,遠在歐羅巴的陳教授,不僅沒有離開的想法,反而推遲了自己的回程計劃,準備再待一段時間。

雖然戰爭爆發了,但歐羅巴這邊整體上還算平靜,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搶購潮和逃離潮。

這主要得益於三大原因:

首先,歐羅巴距離中東有點遠,戰爭暫時波及不到這邊;

其次,前線軍情已經傳回來了,作爲勝利一方,大大抵消了恐慌情緒;

最後,歐羅巴的氣候太冷了,絕大部分人家都迫不得已搬進了地下室,這無疑大大增加了安全感。

即便本土發生戰爭,也不怕挨炸。

這一天,陳教授坐了整整兩天火車,前往了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家中,這位大佬曾經拒絕過他的邀請。

不過,隨着戰爭的爆發,沒想到對方居然改變了主意。

出了火車站,助手朱韜提議道:

“陳教授,咱們要不要找家賓館,先休息一天?”

兩天兩夜的火車,雖然是臥鋪,但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特別是陳教授,一大把年紀了,更需要緩一緩。

陳教授擺擺手,疲憊的臉上難掩興奮之情:“不用了,事不宜遲,咱們還是趕緊去牛津大學吧!安德烈教授好不容易改變了主意,咱們不能錯失良機。”

安德烈·海姆諾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研究石墨烯20多年,是聯邦最頂尖的科學家之一。

十分鐘後,兩人坐上了出租車。

相比於霧都這種超級大都市,牛津充其量只是一座小城,人口不足十萬,大街上冷冷清清,根本看不到幾個行人。

半路上,陳教授爲了打聽這邊的形勢,主動跟司機聊起了天。

司機名叫米奇,曾經是牛津大學的一位後勤工作人員,如今失業在家,靠開出租車賺一點微薄收入。

ps:求推薦票和月票!

(本章完)

第325章 靜悄悄的改變第299章 分香菇第187章 峰迴路轉(春節快樂)第81章 公寓第20章 穀賤傷農第199章 柴火第147章 人造肉第183章 試管肉第431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189章 回宜城第357章 改革試點第328章 提名候選人第297章 能源危機的苗頭第317章 十年後(五一快樂)第456章 大搬家第232章 “度蜜月”第203章 故人來訪第226章 人心不穩第40章 低調開業第360章 被困洛杉磯第273章 撐死膽大的第234章 雙贏第3章 “浪子回頭”第175章 撮合第398章 夫妻重聚第93章 集體食堂第326章 盟友第138章 新鄰居第232章 “度蜜月”第76章 瘋狂抄底第208章 熱鬧的壽宴第423章 此風不可長第147章 人造肉第18章 原子能電池第152章 理髮店的新業務第70章 故人有約第179章 親家見面第213章 爭相投資第41章 科技與狠活第339章 遺留難民問題第110章 春聯第316章 聯邦振興計劃第467章 艱難的抉擇(大結局)第440章 分級制度第452章 提前退休第53章 全家南下第144章 壞蜜蜂第201章 潛在危機第79章 治安巡邏隊第258章 熊貓館第433章 社會企業家第323章 初聞喜訊第120章 風電設備第333章 新舊交接第424章 半喜半憂第89章 暴雪來襲(求首訂)第439章 富不過三代第389章 血光之災第271章 身不由己第188章 對賭協議第279章 化敵爲友第316章 聯邦振興計劃第431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380章 形式主義第403章 塢堡遍地的印度半島第304章 人力出租車第344章 弔唁第179章 親家見面第118章 塵埃落定第152章 理髮店的新業務第436章 十五年後第60章 囤煤第377章 李大娟催婚第461章 跑步進入新時代第38章 防爆器材第303章 恍如隔世第23章 紛至沓來第15章 末日罐頭第456章 大搬家第202章 憂與喜第138章 新鄰居第374章 馬拉開波灣第145章 嶗山現狀第93章 集體食堂第404章 拉肚子第27章 空手套白狼第135章 第一次登門第13章 初到惠城第258章 熊貓館第217章 曾經的聯邦首富第34章 晴天霹靂第435章 張崇信逝世第68章 發言人第12章 “龐氏騙局”第402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第91章 烤乳豬第428章 私人島嶼第369章 迪士尼樂園第186章 高帽子第402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