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正式分家

“爸,這些罐頭還能吃嗎?”

張國紀立馬錶示懷疑。

畢竟今年剛好是聯邦歷120年,距離黃石火山爆發已經過去了整整33年,即便是最耐儲存的末日罐頭,恐怕保質期也沒剩幾年了。

張昊沒有回答,而是從木箱子裡挑了一個末日罐頭,隨手扔給了大兒子:

“上面有保質期,你自己看。”

張國紀雙手接住罐頭,很快就找到了過期時間,緊接着低聲唸了出來:

“聯邦37年7月15日。”

張昊微微一笑:“50年只是理論上的數字,實際上由於低溫環境,外加保存得當,真正的保質期可以再延長20年,應該問題不大。”

“爸,咱們家再落魄,也不致於吃這些三十多年的陳年老罐頭吧?”

張國樑頓時眉頭緊皺。

張國紀等人也都是相同表情。

實際上,四兄弟都是在蜜罐里長大的,即便是最困難的時期,也沒少過一口吃的,而且頓頓不缺油水。

自然沒這個憂患意識。

最關鍵的一點,雖然這些年的糧食供給一直都很緊張,但隨着海外私人種植業的興起,只要肯花錢,囤積糧食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

張昊站着有些累了,拿出手帕鋪在了木箱上,隨即一屁股坐了上去。

“你們一個個還真是站着說話不腰疼,接下來什麼形勢,難道心裡都沒點數麼?這些罐頭雖然品質差了一些,但有一點卻是最難能可貴的……”

“爸,您指的是?”

張國紀不由得面露好奇。

“這批罐頭完全查不到出處,比那些走私糧安全多了,咱們家以後能不能吃飽飯,就全指望這些罐頭了。”

張昊耐心解釋道。

張國紀聞言,頓時大驚失色:“爸,不至於吧?”

“幼稚,你們四個說到底還是缺少社會經驗,也不看看現在都什麼時候了?說句不客氣的,聯邦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口,發生任何事情都不奇怪,咱們一定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張昊大聲呵斥道。

張國紀的臉色很不好看,三十多歲的人了,而且還是四兄弟的老大,居然被老爸方面說“幼稚”,實在是讓人有些難堪。

不過,他很快就調整好了情緒,然後問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爸,這裡還剩多少罐頭?”

“這個……我沒仔細統計過。”張昊搖了搖頭,緊接着話鋒一轉:“不過這些年,咱們家消耗得不多,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起碼還剩下三分之二的物資。”

“爸,您這邊有具體的物資清單嗎?”張國紀迫不及待地問道。

“當然有。”張昊點了點頭,隨後向小兒子吩咐道:“老四,清單被我夾在了《資本論》這本書裡,你去書房幫我拿一下,就在書架的最上邊。”

“好的,我這就去。”

張國樑立馬轉身小跑着離開了。

趁着小兒子離開的這段時間,張昊簡單總結了一下物資情況:

“大米外面沒得買,消耗得比較快,剩下的估計不到十噸;麪粉多些,大概還有三十幾噸;另外還有一百噸白糖,這個基本上沒怎麼動。”

“白糖?怎麼囤了這麼多白糖?”

張國軒忍不住好奇道。

張昊隨口解釋道:“白糖是事實上的硬通貨,不管是變現,還是拿出去換糧食,都很方便,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保質期超長,所以多囤了一些。”

張國紀頓時苦惱道:“爸,這麼多物資,咱們怎麼運出去啊?這也太顯眼了,還不如留在這裡呢?”

“留下來肯定不行,太容易被人一鍋端了。”

張昊堅定地搖了搖頭,隨即說出了自己的安排: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這些物資會被平均分成五份,我帶一份進桃源特區,那邊早就建好了別墅。

剩下的四份,你們每家一份,算下來也不算太誇張,只要多點耐心,多分幾次運走,應該不會引起注意的。”

“爸,咱們家本來就不是一般人家,就算採用螞蟻搬家的戰術,也會引起關注的。”張國紀憂心忡忡道。

張昊揮了揮手,自信一笑:“這個不是問題,我早就想到了對策。”

“爸,什麼對策?”

“你們四兄弟都已經成家立業了,雖然老三老四沒結婚,但也有了孩子,所以是時候來一次真正的分家了。”

張昊沒有賣關子。

之前的那次分家產,太倉促了,而且只能算作權宜之計,畢竟當時三個小的都還沒成年,更多的是象徵意義。

“分家?”

張國紀等人不由得一愣。

張昊鄭重地點了點頭:“這次是正式分家,你們四個剛好可以藉着這次機會,名正言順地從老宅這邊搬出去,如此一來,也就不會引起關注了。”

不等張國紀等人做出反應,門口處傳開了張國樑氣喘吁吁的聲音:

“爸,清單拿過來了。”

張昊揮了揮手:“你們四個先看看,有疑問可以直接問我。”

張國紀四兄弟沒有二話,立馬將清單從頭到尾仔細看了一遍,物資種類很豐富,甚至還有一大堆零食。

“爸,你從哪搞到的這麼多物資?”

張國軒驚訝道。

“你們應該聽說過,你爸我當年開了一家罐頭店,專門賣末日罐頭,這些罐頭都是順帶着一起採購回來的。”

“爸,你的運氣真好!”

“呵呵……每一個認識你爸的人,或多或少都說過類似的話。”

張昊不禁露出了會心一笑。

張國樑突然驚呼出聲:“我去,居然還有核電池這種高級貨,爸,您從哪弄來的?難怪咱們家從來沒停過電,我一直以爲使用的是柴油發電機呢?”

“當然是花錢買的,在黃石火山爆發前,核電池並不是什麼高不可攀的東西,稍微多花點錢就能買到。”

張昊隨口解釋道。

“爸,這個核電池組,您打算怎麼處理?要不要拆下來帶進桃園空間?”

張國樑趕忙詢問道。

張昊搖了搖頭:“算了,核電池組的拆卸安裝非常麻煩,而且差不多也快到使用年限了,就不動它了。”

“可惜了。”張國樑面露不捨,語氣中充滿了不甘心:“爸,咱們能不能想想辦法保住老宅?”

“我勸你們別抱有幻想,老宅這裡其實不算民宅,而是屬於沒開發成功的商業地產,如果官方真的要強推公有制改造,是絕對逃避不了的。”

張昊冷靜分析道。

“唉……”

四兄弟不約而同地嘆了一口氣。

張昊站了起來,揮了揮手:“好了,不用嘆氣,如果氣候問題繼續惡化下去,整個珠灣區都難以倖免,咱們家遲早都得搬走。”“爸,您別嚇我們?”

張國紀等人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我沒跟你們開玩笑,具體原因跟你們解釋不清楚,我只說一點,官方這些年明顯加快了建設桃源特區的速度,至於原因麼?你們仔細品一品。”

張昊舉了一個非常直觀的例子。

“爸,照你這麼說,咱們人類文明的最終歸宿,難道要不可避免地走向毀滅?”張國軒錯愕道。

張昊伸手揉了揉太陽穴:“即便出現最壞的情況,只要有桃源特區在,聯邦最起碼還能再堅持幾個世紀,人類文明沒有你們想得那麼脆弱。”

張國軒立馬跟進道:“爸,既然未來如此悲觀,那咱們家乾脆全搬進桃源特區得了?”

跟事業相比,家庭纔是最重要的。

“不行…不行……”

張昊連連搖頭,隨即語重心長道: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桃源特區特有的封閉環境,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幾乎沒人能逃得出來,雖然這種概率很低,但不得不防。

我的意思是,你們四兄弟當中,至少要留兩個在外面,至於小胖虎他們這一輩,也是同樣如此,儘量五五開。”

張國樑立馬錶態:“爸,我想留在外面,等到哪天退休了,再進桃園特區也不遲。”

“我這邊肯定也要留在外面。”

張國紀毫不猶豫道。

“我已經想好了,準備跟老爸一起搬進桃源特區。”張國棟緊接着說道。

張國軒則是有些猶豫:“我還沒想好,畢竟我已經答應了大哥要接管信豐投資集團……”

張昊伸手拍了拍二兒子的肩膀,極力安撫道:“我們這邊有老三照顧就行了,你們三個不要有任何顧慮,儘量以事業爲重!”

“可是,奶奶那邊?”

“桃源特區又不是與世隔絕,加上距離也不是很遠,有直達的火車,甚至有機場,你們隨時都可以過去探親。”

張昊耐心勸道。

說完,他將導彈發射井的鑰匙遞到了小兒子的手上,認真交代道:

“你們三個儘量趕在過年之前把罐頭運走,如果找不到地方存放,可以先運到信豐島上,那邊是咱們家的地盤,足夠安全。

至於老三,到時候我會幫你將罐頭一起運進去,你這邊不用操心,從現在開始就可以準備搬家了!”

張國棟點了點頭,緊接着詢問道:“爸,特區裡有現成的別墅出售嗎?”

“沒有,不過可以自建,我已經幫你們四兄弟買好了宅基地,到時候直接找建築公司設計施工就行了。”

張昊回答道。

“謝謝爸!”張國棟點了點頭。

……

張昊剛離開不久,老張家四兄弟要分家的消息,立馬傳遍了沙圍村。

村民們紛紛跑過來看熱鬧。

“張市長,你們家面積這麼大,完全住得下,幹嘛要急着搬走?”

“範嬸,你們是長輩,叫我國紀就行了。”張國紀微微一笑,緊跟着解釋道:“我們四兄弟都有各自的家庭,而且長年在外工作,回來的時間屈指可數,按理說早就該搬走了。”

“國紀,你們打算搬到哪裡去?”

“是不是信豐島?”

“聽村裡的小夥子們說,信豐島這些年發展得很不錯!”

村民們七嘴八舌地打聽道。

張國紀連忙擺了擺手:“大家聽我說,我和國軒確實會搬到信豐島,國棟去李家坡,國樑則是搬到市裡。”

“那你爸呢?會不會留下來?”

立馬有人詢問道。

“我爸明年退休,退休後可能會留在村裡,也有可能會去其它地方,你們只知道,我奶奶年紀大了,更喜歡待在溫暖的地方。”

張國紀模棱兩可道。

畢竟桃源特區的事,暫時還屬於高度機密,沒辦法對外公開,同時他又不想撒謊,所以只能選擇含糊其辭。

聽說老張家有可能要搬走,村民們頓時急了。

“國紀,你們家是咱們村的排面,能不能別搬走?老太太養老這事好辦,村裡可以集資修個大花園。”

“是啊,別走了,都是幾十年的鄉里鄉親。”

“咳……”張國紀趕忙轉移話題道:“現在說這個還早,再說了我爸又沒說一定要走,大家不用緊張。”

“國紀,我們家打算移民信豐島,你們那邊願意接收嗎?”

一位姓孫的老年人趁機詢問道。

旁邊的某位大媽忍不住看向問話之人:“老孫,你們家怎麼也要搬走?”

“不搬不行了,你也知道,我們家的孫曉的事業都在信豐島上,總不能讓他和老婆孩子一直分居兩地吧?”

老孫猶豫了一下,再次開口道:

“另外,這些年外面的形勢有些不對勁,到處都是亂哄哄的,總感覺要出大事,信豐島上人少,去那邊更安心。”

“不可能吧?咱們這裡可是珠灣區,聯邦最核心的區域,你是不是想多了?”有人當場反駁道。

“什麼叫想多了?我這叫未雨綢繆,之前我還有所疑慮,現在聽到老張家也要搬走,這還有什麼好說的?”

老孫據理力爭道。

其實,網上有句話說得很對。

你可以懷疑有錢人的人品,但千萬不要質疑他們的眼光。

此話一出,村民們頓時躁動起來。

老孫的解釋雖然有些牽強附會,但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老張家放着大莊園不要,非要急着搬走,要說這裡面沒有隱情,估計連傻子都不信,這就不得不讓人深思了。

張國紀見狀,趕忙解釋道:“大家真的誤會了,惠城這邊現在很安全,未來也很安全,大傢伙儘管放心。”

儘管他說得都是實話,可是猜疑一旦產生,便很難消除。

沒過一會兒,村民們便三五成羣湊在一起,轉而討論起了信豐島上的房價,在他們的潛意識裡,跟着老張家走,是肯定不會出錯的。

見到此情此景,張國紀頓時有些哭笑不得,他立馬給老爸打了一個電話,將事情的前因後果簡單說了一遍。

張昊思考再三,最後只給了一句回覆,那就是聽之任之,不要再多嘴了。

有些事情,越描越黑。

第142章 疫病問題第411章 張國紀的果決第234章 雙贏第137章 “小舅子”第125章 趨之若鶩第365章 婚介所和工會第393章 如願以償第12章 “龐氏騙局”第9章 崽賣爺田心不疼第248章 女兒奴第222章 生變第246章 遲到的彩禮第339章 遺留難民問題第319章 陰謀論第447章 四合院和廢鈔第381章 “狐假虎威”第134章 面授機宜第146章 大降速第310章 拜佛第195章 交叉持股第78章 極夜將至第31章 滿載而歸第462章 驚人房價第121章 忙碌的春節第351章 布加迪第429章 回來了第244章 來自比亞迪的助攻第258章 熊貓館第451章 漫長的28天第169章 失眠第187章 峰迴路轉(春節快樂)第19章 效果圖第313章 開業大吉第424章 半喜半憂第404章 拉肚子第113章 組團出海第273章 撐死膽大的第246章 遲到的彩禮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106章 廣撒網第171章 廣結善緣第413章 高位套現第221章 新科學島第288章 私掠艦隊第49章 真香第43章 驚天動地8.0第36章 “衆叛親離”第452章 提前退休第386章 馬尾冰藻第156章 《睡蓮》第187章 峰迴路轉(春節快樂)第127章 視察造船廠第143章 解禁令第174章 熱心腸的張嘉琪第343章 穩字當頭 謹慎樂觀第297章 能源危機的苗頭第194章 各取所需第212章 嶗山商會第268章 馬拉開波湖第299章 分香菇第449章 雪天送肉第430章 廢縣第397章 未成年人撫養中心第118章 塵埃落定第211章 暖炕第190章 內陸現狀第101章 元旦第424章 半喜半憂第337章 環渤海一體化第269章 澳洲開發序幕第192章 皆大歡喜第79章 治安巡邏隊第312章 雙胞胎擺攤第93章 集體食堂第458章 大幕拉開第413章 高位套現第399章 新鮮木乃伊第86章 租房(求首訂)第80章 第一夜第425章 雙標第305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245章 代工第406章 東西分裂第398章 夫妻重聚第410章 驚人繳獲第191章 初到肥城第74章 南灘奧園小區第288章 私掠艦隊第296章 魚肝油第175章 撮合第314章 第三個孩子第4章 父子打賭第64章 驚天一爆第94章 一碗蔬菜湯第223章 領證和婚紗照第400章 倒賣文物大案第239章 未雨綢繆第248章 女兒奴第393章 如願以償第202章 憂與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