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孔融的幼稚

北海太守孔融,旗下一干文臣在列,孔融乃是當世大儒,因此座上門客,也多是文人學士,卻是武將稀少,在這個時候,也只有大將宗寶一人在列。

“此次賊兵出動,東萊郡告急,不知道各位可有退兵之法!”

端坐在主位之上的孔融,和一衆文人見禮完畢,這纔是優哉遊哉的詢問起了軍國大事,東萊郡在孔融眼中,實在是不毛之地,因此即便是東萊郡要臣服於他,他也是沒有納入,不過現在東萊郡,卻是被沒有任何官職的賊兵進犯,這對於孔融來說,就是無法接受的了。

這一次,聽到黃縣告急文書,再也無法做住了,着急了一干自己心腹人士,商議此事。

“太守大人仁德,當可先修書一道,讓那賊兵退兵,否則就派出大軍征討,這就是先禮後兵,也可傳播大人仁德美名!”

一個文人,名叫做何琳的站起身來,拱手說道。

“沒錯,大人執政一方,將北海治理的如同人間樂土一般,北海之人誰不念大人之好處,以大人威名,當可傳矯而定賊兵,若是賊兵不從,那麼北海兩萬帶甲之士,可不是虛妄!”

另外一個孔融幕僚也是拍馬屁道。

聽到兩人如此,其餘人也都是紛紛讚歎,孔融謙虛拱手笑着,內心卻是極爲滿足,自然他也不是腐爛到了極點的腐儒,知道以名聲定然是無法安定東萊郡,不過他北海可是有着兩萬大軍,而且北海也是青州難得的富足之地,這是孔融極爲自傲的。

因此這個老好人連忙道:“東萊郡告急,我等不可怠慢,嗯,如此當先修書一封,勸退賊兵,而我大軍也準備出兵,一旦賊兵不願,立刻攻打!”

說完之後,孔融道:“宗寶!”

“末將在!”

大將宗寶連忙單膝跪地道。

“你速速前去徵兵備戰,調集大軍一萬,一有命令,立刻兵發東萊郡!”

孔融極爲自負的說道。

“諾!”

…………

暫且不提這北海孔融之動態,只是說管亥這邊,看着黃縣高大的城牆,管亥安營紮寨,並沒有立刻攻城,這黃縣城牆大約有着三丈高度,城牆厚度也算是可以,作爲郡城,雖然比不上那北海郡城高大,也算是一等一的了。

此時大軍雖然人數衆多,不過管亥卻也是並沒有想過要硬攻,畢竟攻城乃是沒有辦法之時所爲,他麾下兵馬,可都是精銳之士,豈可在攻城之中,折損了。

因此管亥並沒有着急的攻城,而是圍攻黃縣,另外一方面則是和吳青大軍互通消息,等待北海的反應。

“大軍圍攻,每天消耗敵人士氣,若是北海來犯,當圍點打援,若是不然那麼更好,敵軍絕望之下,勸降之,當可一戰而定勝負!”

響起了仙師張旭所言,管亥極爲的認同,大戰之時,一鼓作氣,這是事實,然而這是在其他城池之上,可使用,其他城池這兵馬極少,即便是臨時徵召青壯,卻也是沒有多大作用,在己方大軍猛烈攻打之下,一戰就可下。

不過這黃縣畢竟是東萊郡治所,城牆高大不說,也有着許多兵馬駐守,雖然不是什麼精銳,武備鬆弛,卻也不是民夫可比,急切之間,若是攻打,攻下那是沒有絲毫問題,卻是損失兵馬太多,得不償失。

再說這連日來的攻城,卻也是讓得大軍極爲的疲累了,這體力可以更得上,心裡卻是無法更上了,若不是大軍有着軍中仙官每日做思想工作,那麼這些初入戰場的軍隊,早就有些心裡問題了。

對於領兵,管亥也是有着許多的經驗,因此極爲的清楚軍事狀況,若是帶領黃巾軍的時候,這每天吃飯都是問題,自然是不會過多考慮士兵折損問題,能夠拿下城池,那都是彌天大興來,現在卻是不同,這些士兵都是寶貴的財富,底子如此雄厚,自然是不能夠輕易折損。

“哈哈,管亥將軍所言甚至,我等卻是應當一舉打敗北海援兵,如此一來當可威震諸侯,這東萊郡可是未來仙師大人的根基之地,卻是少一點兒刀兵之禍更好,這黃縣卻也是極爲的重要!”

吳青得到管亥的消息之後,立刻同意了,於是便是帶領五千兵馬,駐紮在黃縣西北方向上,同時不斷的派出兵馬打探北海消息。

…………

“什麼,要我等退兵,退出東萊郡所有縣城,這孔融腦袋是鏽掉了嗎?”

這一天吳青斥候探馬,卻是和一隊兵馬對陣,原來卻是北海使者,這斥候隊長卻是不敢做主,當下將這使者帶去了吳青大營之中。

得到使者傳遞的消息,吳青不敢擅專,又是將使者緊急送到了昌縣臨縣的廣文縣,此時張旭已經是到了廣文縣之中,一衆內政仙官們,也是迅速的將廣文縣消化,此時的張旭就是坐鎮在此地,以便最快的得到各方面的消息。

聽到這使者的話語之後,張旭也是怒極反笑道:“早就聞聽孔北海不善於使用人才,此次看來果然如此,如此不明事理,卻是實在叫人貽笑大方,回去告訴孔北海,若是想要拿回這東萊郡,就派出兵馬前來吧!”

張旭這個時候,底氣十足,這孔融的北海之地,也是他下一階段的目標,得罪孔融,得罪就得罪了,卻又是又何妨。

“好,既然如此,定然將原話帶到,還望君不要自悟!”

這使者在孔融面前說的漂亮,不過來到了這裡,還是不敢逞能,有心想要逞口舌之利,卻是不敢,因爲到了這廣文縣,張旭只是佔據了區區半個月的時間,卻是可以看到一派新的氣象,讓人不敢小視。

這廣文縣是昌縣的鄰縣,早就被昌縣張旭勢力滲透了一二,現在那些鄉紳土豪,已經被吳忠帶領兵馬肅清,這廣文縣立刻開始了整治工作,廣文縣百姓,期盼張旭仙師已經許久了,這一下子大舉信徒進入,兩個體系的仙官,加緊工作,讓得信仰一下子在廣文縣傳遞開來,加上源源不斷的物資融入,自然是給人一種欣欣向榮的氣象!

第394章 齊國氣運第351章 破敵成功第120章 優勢以及決心第438章 根基穩固第445章 進軍考慮第305章 將星之才第226章 偷襲敵營第349章 殺戮第188章 打算第435章 諸侯惶恐第256章 大勝第479章 人口第70章 諸侯反應第427章 齊齊而東第80章 優勢第348章 左右兩軍出動第330章 發現陰魂第481章 手段第300章 時代之子第484章 仙術網絡第446章 自豪感第268章 悍勇之軍第183章 張旭的報復,目標北海第271章 暢所欲言第413章 陷阱第222章 張遼臣服第322章 古人之侷限性第427章 齊齊而東第351章 破敵成功第105章 公孫瓚的春天第110章 計劃安排第470章 全面爆發第108章 袁紹下定決心第三百了零二章 威武第32章 決定第275章 叫陣第451章 掠奪和開發第228章 意念暢遊第319章 平原城破,人間地獄第336章 趙雲爆發,武將計赤陽九天第32章 決定第196章 香火信仰第476章 攻打公孫度第38章 將計就計第119章 衛將突破第143章 呂布大軍到來第385章 歃血會盟第168章 陰謀詭計第421章 裴元紹出擊第56章 心靈淨化第333章 小將潘濤第436章 和氏璧第447章 佈局第129章 跪拜之禮第371章 趙雲行軍第1章 符籙救人第373章 龍氣沸騰第224章 耀武揚威,管亥之計第32章 決定第330章 發現陰魂第208章 大戰之前第447章 怎能讓仙師大人失望第164章 曹操的忌憚,東萊郡之強第110章 計劃安排第484章 仙術網絡第398章 張遼的決斷第450章 傳佈信仰第122章 武將安排第35章 袁譚進軍第350章 瘋狂的仙師軍第299章 哀兵必勝第46章 努力第283章 期待第412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345章 神像變化第132章 大局第344章 制度化的碾壓第152章 小勝一場第407章 焦灼第461章 蛻變第323章 氣運之變第75章 重做安排第61章 孔融的幼稚第182章 奮起的公孫瓚第349章 殺戮第318章 戰敗張合第458章 諸侯異動第2章 青林鎮仙師第163章 大軍優勢第11章 人才第5章 收服管亥第467章 享受第48章 軍氣第85章 榮耀信徒第95章 武將培養想法第477章 傳音符第252章 出擊出擊!第454章 三韓攻略第465章 暗戰第43章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