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

大興城到仁壽宮之間,有一條官道,這是當年興建仁壽宮的時候,楊素專門派人擴建的道路。

畢竟皇帝楊堅每次去仁壽宮,儀仗浩大,路太窄的話,連皇輦都過不去。

楊銘去過幾次仁壽宮,走過那條官道,但也專門繞過一次近路。

因爲他一直以來都很清楚,仁壽宮之變,是老爹楊廣最後一道坎。

過了這道坎,他就是大隋的第二任皇帝了。

楊銘帶着先鋒騎隊共五百人,全力趕路,走的就是這條小路,路不好走,頗爲坎坷,好在楊銘他們都是騎馬,相對來說要容易很多。

他從太子冼馬柳抃口中得知,帶走楊勇的羽林衛,只有兩百人,全員披甲。

而他眼下帶着的五百王府部曲,只留下了佩刀弓箭,甲胃全部卸掉,以減輕馬匹的壓力。

只要對方不卸甲,楊銘還是有信心追上的。

至於李淵,已經遠遠的落在了後面,這人靠不住的,尤其是這種關頭,換成裴矩或是宇文述還差不多。

大概下晌的申時左右,也就是下午四點,楊銘隱隱約約聽到了一陣廝殺聲。

聲音是從前面傳來,但因隔着山頭,還看不真切。

楊銘心知,很有可能是楊勇被人給截下來了,於是他下令騎隊加快速度,繞過幾個彎之後,楊銘居高臨下,望到了遠處官道上,正有兩撥人在廝殺。

一邊是甲胃鮮明,在陽光下反射着刺目光芒的羽林鐵騎,一邊是布衣雜兵,但是身上的裝備卻非常齊整。

楊銘策騎佇立於高地,心裡已經不着急了,靜觀着下方形勢變化。

羽林衛這邊,因是清一色的騎兵,手中只有貼了鐵皮的盾牌可以防禦弓箭,但護的住人,卻護不住馬。

前期時候,那幫看上去像是土匪的布衣雜兵,不敢靠近,只能引弓拋射,射死羽林衛十幾匹戰馬。

雖然官道寬闊,終究不適合短兵交戰,何況一側是斜坡,一側是矮崖,騎兵更是發揮不出絲毫作用。

提前安置在仁壽宮外圍鄉鎮的這幫人,都是正兒八經上過戰場的,經驗老道,官道中間早已堆積了十幾匹死馬,把向前的道路給堵死了。

而他們則分散在周圍,像是一張網一樣,只以箭失拋射。

羽林衛全身披甲,幾乎不懼弓箭,但戰馬不行,於是他們只能下馬,結成方陣,緩緩向前推進。

兩撥人以那堆死馬爲中線,展開了廝殺。

步兵帶甲和不帶甲,那是兩碼事,雖然雜兵這邊不斷有援手趕來,人數越來越多,很短時間內已經接近千人之數,但是仍扛不住羽林衛的衝擊。

刀砍不動,箭射不動,只能扔石頭。

這種情況下,石頭對鐵甲羽林衛的殺傷力,遠比刀劍奏效。

楊銘一直注視着場內的情況,終於發現在羽林衛當中,有一個全身帶甲的身影,非常熟悉,被十幾人簇擁在中間。….

楊銘對楊勇還是非常瞭解的,雖然離得遠看不清容貌,但是對方几個下意識的動作,楊銘認定了是楊勇無疑。

他現在所處的位置,沒有道路可以直通官道,軍士只能是放棄馬匹,滑坡下去。

於是他命龐牛帶三百人下去。

他們這些人雖然卸了甲,但是有旗官打着河東王的旗號,很容易被認出來。

龐牛帶人從山坡上衝殺下去,不是針對羽林衛,而是那幫雜兵。

那羣布衣雜兵在看到楊銘的旗號後,紛紛開始後撤,擺出一副潰逃之勢,迅速向後方撤走。

龐牛帶人裝模作樣的追了百米之後,返回與羽林衛會合。

「龐將軍,

你來的正是時候,」羽林衛領頭的,叫柳沮,而龐牛本來就是出身羽林衛,所以兩人是認識的。

龐牛上前問道:「你們這是怎麼回事?」

柳沮一邊下令清理道路,整頓兵馬,一邊道:

「卑職奉旨回了京師一趟,有公務交接,返回時路遇強寇阻攔,幸好龐將軍及時趕到。」

龐牛呵呵一笑:「河東王前往仁壽宮給至尊請安,沒想到碰上你們這樁事。」

柳沮聞言頓時一愣:「河東王在哪?」

「待會你就見到了,」龐牛說道。

柳沮頓時一臉警戒,徐徐後退,向後打出手勢,立時便有數十名羽林衛嚴陣以待,剩下的則不知所以,完全不知道狀況。

這時候,楊銘已經騎馬繞過斜坡,從小路進入官道,

當他策騎出現在柳沮面前時,目光一直都放在前方人羣中的那道身影。

柳沮沒有上前,只是遠遠的朝着楊銘拱了拱手:「多謝殿下援救。」

楊銘理都沒理他,而是手中馬鞭一指:

「把那個人給本王帶過來。」

柳沮大驚失色,迅速握刀後退:「請殿下諒解,卑職奉旨辦理公差,還請通融,殿下如有疑惑,請移步仁壽宮面聖。」

楊銘呵呵一笑,朝着遠處喊話道:「大伯安好,請移貴步,容小侄給您請安。」

身穿甲胃的楊勇,此刻已是面如死灰,既然被認出來,肯定躲不過去了,只見他推開擋在身前的羽林衛,向前幾步,道:

「我是奉旨前往仁壽宮侍疾,你若是攔阻,便是違抗聖旨。」

楊銘笑道:「那可真是巧了,我也要去仁壽宮,前方路途兇險,強寇恐捲土重來,那便由小侄護送大伯一程吧。」

楊勇高聲道:「不勞大架,仁壽宮自有人前來接應。」

他這句話,是用來詐唬楊銘的,想着能夠警示對方不要亂來,畢竟此地距離仁壽宮,已經不足三十里。

柳沮這時候,也趕忙上前,朝楊銘展開一副杏黃色的卷軸:「聖旨在此,請殿下一覽。」

這特麼的,柳述這個王八蛋,聖旨都搞定了?

聖旨在這擺着呢,楊銘不敢亂來,他此刻身邊雖然都是王府親隨,絕對聽話,但是李淵那個傻子趕上來之後,見了聖旨,肯定不敢妄動。….

而他又不能以雷霆手段,就此殺掉楊勇,一來形勢不明,不敢輕易動手,他怕柳述狗急跳牆,把老爹他們給弄死。

楊銘呵呵一笑:「既然如此,那咱們就各走各的。」

說罷,楊銘小聲吩咐左右,隨後,他帶上陳奎等兩百人走在前面,龐牛等人則是繞後,跟在羽林衛的後面。

前後,形成合圍。

而楊銘則是慢吞吞的在前方壓着速度,比走路還慢。

他不是在等李淵,而是在思考接下來怎麼辦。

聖旨在,李淵已經靠不住了,當時事出緊急,裴矩他們都不在,而楊銘在衛府中又沒有親信,只能帶上正好值守宮城的李淵。

【鑑於大環境如此,事情從一開始,就不順利。

老爹他們,是不能出事的,楊銘現在身份資格都不夠,就算老爹掛了,他也上不去。

楊勇楊廣如果都死了,大隋立即便會大亂,老楊家能不能繼續掌控天下,都說不準。

現在看來,只能是放手一搏了。

裴矩等人的大軍,最快也得兩日後才能抵達,而楊銘現在拖不了那麼久。

理清楚思緒之後,楊銘偷偷派人通知前方由郭炎次子郭嗣本率領的雜軍,囑咐對方都埋伏好,只等他的信號,便率隊衝擊羽林衛。

他必須毀掉聖旨,否則李淵趕來,必生變故。

當隊伍路過一座村莊的穀場時,楊銘率領的先頭軍突然起速向前疾奔,而得到授意的龐牛率領的押後部隊也趕忙後撤,一下子就把羽林衛給留在了寬敞的空地上。

「列陣!」

意識到情況不妙的柳沮趕忙下令羽林衛擺出陣勢。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官道兩旁的村莊和樹林內,涌出無數人,朝着羽林衛衝殺過去。

這一次可不像上一次那樣,只爲拖延,這次可是要玩命了。

楊銘一撥,羽林衛一撥,郭嗣本一撥,都服飾鮮明,不會傷到自己人。

陳奎在得到楊銘的授意後,率軍騎馬衝殺了過去。

這一次的小範圍搏殺,所有人手加起來,不足兩千人,但是裝備精良的羽林衛硬是扛了一個時辰,才被絞殺殆盡。

反觀楊銘這邊,損失慘重,死者三百,傷者五百餘人。

沒辦法,郭嗣本的雜軍是一支伏兵,不敢披甲,而楊銘的部曲,爲了趕路提前卸了甲,因此吃了大虧。

有甲沒甲,區別大了。

華夏是從南北朝時期,從波斯、印度等地引入了鑌鐵技術,鑌鐵就是古代的綱。

大隋所採用的主流工藝,叫做灌煉花紋鋼,也就是將炒鐵法得到的含碳量極低的熟鐵,以及含碳量高的生鐵熔合到一起,反覆鍛打,從而得到質地均勻的鑌鐵。

這玩意失敗率高,產量低,基本只配備給了羽林衛,而且受工藝侷限,只能製作兵刃,不能用來造甲。….

羽林衛配的是明光甲、細鱗甲和鎖子甲,所有兵器,全都是鑌鐵打造,以一當十,一點都不誇張。

柳沮帶的這支羽林衛,在楊銘方付出極大代價下,算是全軍覆沒了。

當然了,楊勇不會死,只是捱了幾棍,受了點皮外傷。

拿到聖旨後的楊銘,立即便一把火給燒了。

然後令人將所有羽林衛身上的甲都給扒掉,收集起來藏進了一座民居內。

楊勇身上的甲胃也被扒了,換了一身王府部曲的裝束,雙手反綁,嘴裡塞滿了布條。

楊銘不想和他多說廢話,只是澹澹說道:

「大伯最後一程,還是讓侄兒護送吧,交給別人,我不放心。」

隨後,楊銘令人將村內的所有百姓全部驅離,部隊就地休整,等待李淵的到來。

一所民居內,楊銘鼓勵的拍了拍郭嗣本的肩膀:

「隆基(郭嗣本字)這次做的很好,本王不會忘記,太子也不會忘記。」

郭嗣本點頭道:「此乃下臣本分,」

郭衍是鐵桿的晉王黨,當年弄倒太子楊勇,他在背後就出了很多力,眼下這種關鍵時刻,一點也不含湖,直接讓自己的次子參與進來。

門閥家族,都是這個套路,見不得光的事,不能讓長子幹,要把長子徹底擇出去,免得出事後,斷了香火。

不像楊玄感那個棒槌,歷史上造反的時候把兄弟們都拉上了,最後舉族被殺,香火斷絕。

李淵造反,史書記載是受世民脅迫,也是這個道理,後來見形勢大好,才讓建成參與進來.

圓盤大佬粗

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第607章 捨己奉公第499章 羈縻政策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第749章 君臣相合第530章 謹慎持重十八章 關中盟第653章 江淮羣賊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十六章 高門大閥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六一章 背鍋俠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第572章 憂憤而死二三九章 江南陳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七六章 至善至孝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第508章 冒失僭越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第476章 項籍虞姬三七九章 再也回不來四五三章 苦肉計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二六一章 寡婦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一九六章 亂戰第567章 朝廷的態度九一章 終於見面第653章 江淮羣賊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第544章 表哥表弟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第599章 盡善盡美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第609章 反客爲主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第518章 西方之劫第516章 燒爐鍊鐵之輩第613章 氣暈了第743章 焉能背主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第483章 一代巨匠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一八零章 齊國公二三六章 偶遇第685章 悍兵難管第711章 楊廣離京四四章 說和二九零章 鞭罰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第617章 楊老八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第625章 登高之門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第676章 吃得苦中苦第553章 公主將嬪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九六章 頂包第672章 離強合弱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二三六章 偶遇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第486章 軍輜開運第691章 謝恩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第748章 以身入局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第761章 勸酒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第523章 掘墓人衛玄也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