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

裴文安的大軍,昨晚剛拿下河東縣,緊接着就打蒲津關,將士疲憊。

他不得不這麼做,正所謂兵貴神速,從徵調大軍,一直到大軍開拔奔赴河東縣,裴文安一直都是緊趕快趕,因爲他要搶在京師反應之前,拿下蒲津關,從而渡過黃河,進入關中。

但眼下形勢已變,京師援軍這麼快就趕來,河東縣那個李靖太會拖了,硬生生把他的八萬大軍攪和成眼下這副爛攤子。

如今再想要順利渡河,就必須將上岸的敵軍全數殲滅。

但是現在看來,可能性不大。

敵軍來勢洶洶,楊素史萬歲都來了,他裴文安不過一介無名之輩,聽到這兩個人的名字,心裡也很緊張。

但更多的是興奮,能和楊素史萬歲一戰,若勝,他裴文安必將名垂青史。

一封封軍情諜報送至大帳,敵方的中路大軍已經沿着官道,逼近蒲津關。

如果沒有喬鍾葵的援軍,以現在的情形,他必須撤了。

但是援軍已經在路上,他這一撤,喬鍾葵必然會陣腳大亂。

喬鍾葵有四萬生力軍,只要謀劃得當,形勢依然佔優。

「敵軍到底有多少?」裴文安詢問斥候道。

剛進大帳的斥候說道:「逮住一些傷兵,但是他們的口風不一致,河東守兵說是二十萬大軍,過河的軍士,說是有五十萬大軍。」

「放他孃的屁!五十萬大軍,撒豆成兵嗎?怎麼過河?游過來?關中所有軍府加起來,也沒有二十萬,」

裴文安嗤之以鼻,環顧左右,冷笑道:「敵軍用此疑兵之計,可見他們兵力不足,立即傳信喬柱國,請他在河東縣以東的虞鄉紮營佈陣。」

裴文安料定京師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徵調足夠軍士,所以渡河的大軍,大約應該在五萬左右。

敵方人困馬乏之際,正是決戰之時。

不能再把時間浪費在蒲津關了,敵方主力已經渡河,想要拿下蒲津關,會付出極大代價,得不償失。

於是他下令大軍後撤,撤往河東縣整頓。

戰場上,只要一撤軍,必然會出現大量減員,但是裴文安不在乎,只要保留主力,與喬鍾葵匯合,便可從容擺開陣勢,與其決一死戰。

楊銘的平叛大軍,所有的騎兵都交給了長孫成,因爲長孫成常年跟突厥打交道,深知騎兵該怎麼使用。

第二天晌午,長孫成才率領騎軍渡河,渡河之後,一刻沒有休息,直接沿着河岸率軍北上,繞開河東地區,直撲晉州方向。

楊銘和楊素都認定,晉州絕對空虛,楊素是靠經驗判斷出這個結果,而楊銘是靠歷史知識。

與李靖匯合之後,楊銘才得知蕭摩訶的動向。

李靖手裡有楊銘的調兵令,蕭摩訶不敢不聽話,已經率領那幫由當地土匪盜寇組成的王府部曲,埋伏在河東縣周邊區域,伺機而動。

….

古代行軍撤軍,全靠兩條腿,楊銘也是在中午時分,纔得到確切消息,裴文安在撤軍,撤的很有章法,一開始都沒有看出來。

而他這邊,一來沒有騎兵不好追,二來軍士非常乏累,所以楊銘下令,不得追擊。

「看樣子,裴文安是打算將軍隊整合於一處,與我們決戰,」蒲津關內,楊素史萬歲等人都在。

關城雖然保住了,但形勢還不樂觀,楊素指着地圖道:

「我軍倉促渡河,又經連夜大戰,頗爲分散,周邊並沒有適宜大軍紮營的地方,唯有去河東縣休整,而裴文安一定就在河東縣等着我們。」

蒲津關周邊,連個村落鄉鎮都沒有,根本就沒有地方可供大軍休息。

史萬歲也點頭道:「裴文安一定認爲我軍連夜渡河,正是疲乏之時,想要在河東縣以逸待勞,收拾我們,在我看來,乾脆佈下疑陣,讓裴文安以爲我們會就地休整,實則我大軍直接北上,不要河東縣了,直取晉州。」

楊素贊同的點了點頭,目光看向楊銘,看他是什麼意思。

起初,大家在兵部定下的計劃,是直接與裴文安主力決戰,一舉擊潰對方。

但眼下出於情形考慮,楊銘猜到楊、史二人是不想在這裡與裴文安過度消耗,不然到時候怕沒有足夠的兵力攻打晉陽。

楊銘沉吟半晌後,道:「諸位看這樣如何。」

只見他指着地圖道:「我們反過來做,郭衍領一萬人,直接北上,但要營造出聲勢,讓裴文安以爲我們不要河東,大軍直接會去晉州,如果裴文安上當,北返攔截,那我們就銜尾追擊,來個南北包夾,如果裴文安不上當,我們則死守蒲津關,只要長孫成郭衍陸續拿下晉州各縣,想來裴文安也坐不住了。」

「此計可行,」楊素點頭道:

「我們將士疲憊,裴文安也是一樣,興許他在指望着喬鍾葵的援軍,周邊地區,唯有虞鄉地勢開闊,適宜大軍交戰,喬鍾葵軍極大可能在這個地方駐紮,介時可由史萬歲領一部兵馬,去虞鄉拖住喬鍾葵,我們集中兵力先收拾裴文安,再掉頭收拾姓喬的。」

楊銘補充道:「時間緊迫,大將軍(郭衍)這就安排去吧,給你兩個時辰休整,過後立即北上,途中只要發現追兵,確認是裴文安部的話,掉頭衝殺便是。」

郭衍也沒想到,第一次上戰場的楊銘,竟然謀劃的如此縝密,此舉雖有運氣成分,但不失爲一個絕佳的計劃,如果能夠順利吃掉裴文安與喬鍾葵部,那麼北上晉陽,將是一片坦途。

「臣領命!」郭衍眼下,對楊銘已經頗爲認可。

楊銘笑道:「記得把越公、太平公以及本王的號旗帶上,這樣才容易將裴文安騙走。」

郭衍一愣,大笑離開。

楊素則是和史萬歲對視一眼,兩人此刻的心裡,都認爲此番出征以楊銘爲帥,陛下實在是選對人了。

….

人家是行軍大元帥,又是親王,吩咐郭衍的時候,卻將他們倆人排在自己之前,很明顯,這是放低身段,捧他們倆。

明知楊銘藏着一絲小心機在內,但兩人還是頗爲受用。

長孫成帶走了兩萬騎兵,郭衍帶走了一萬人馬,剩下的大軍與李靖部整合之後,大約還有五萬左右,其中有六千傷兵,已經安排返回對岸,剩下的也就四萬四千人左右。

這六千傷員中間,一多半是因爲夜裡看不清道路,或是崴腳,或是摔斷胳膊腿,已經無力再戰。

李靖是真慘,除了蕭摩訶帶走的五千人之外,他麾下的一萬六千將士,已經不足三千了,有的是死了,有的是傷了不能再戰,還跑了不少。

這些逃兵,將來都是會被清算的,因爲他們都是河東本地軍府徵調來的,有戶籍可查。

不過這一次,李靖是立了大功的,沒有他死守河東縣和蒲津關,以一萬六的兵力拖住八萬叛軍,楊銘的大軍不會這麼順利過河。

渡河一旦受阻,那是要出天大的問題。

再加上他是楊銘的心腹,有楊銘託着往上推,將來論功的時候,不會小。

楊銘現在,很想給李靖鍛鍊的機會,最好能獨領一軍,但是上面那幾個,李靖暫時都替代不了。

蒲津關,地方小,放不下這四萬四千人,除了關城的兩萬人之外,剩下的都需要在周邊尋找適合休整的地方。

這些人才是真的苦。

軍械輜重還沒運過來,晚上寒

涼,就地取材草草搭建的營帳,也是四處漏風,只能多尋些枯草覆在身上,才能熬過河東夜裡的風寒。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裡下載huanyuan換源,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是這樣熬,不是長久之計,眼下是晚秋,將士們可沒有冬衣,能熬一天兩天,熬不了三天四天,不然無需裴文安打過來,他們自己就廢了。

裴文安就是料定如此,纔會安心返回河東縣,靜等楊銘來攻

昨晚的那場接觸戰,是在夜裡,夜裡打仗,真正死在敵軍手裡的,其實不多。

更多的是因爲天黑,看不清腳下情況出的事,還有部分逃兵。

逃兵也不傻,事實上,逃兵都是小機靈鬼。

真正衝鋒陷陣的時候,察覺到形勢不利便跑路開熘,導致更大範圍的潰逃,休整的時候,他們見到援軍抵達,又想辦法摸回來了,

楊素治軍極嚴,早就下令各部清點人手,當時不在場的,一律歸爲陣亡。

等到逃兵們返回來的時候,陣亡名單上已經有了他們的名字,怎麼搞?

楊素令手下親信傳令各部,所有逃兵,全部梟首示衆,這一下,直接就殺了三千多人。

還有臨陣退縮,延誤軍機者,全部處死。

一場大戰下來,楊銘加上李靖部,總的減員在二萬人左右,其中六千爲傷兵,死亡數量爲一萬四千左右,大多傷亡都出在李靖方面。

….

這一萬四千人當中,單單渡河,就減員了兩千,逃兵加上軍法處置的,又有四千人,全都是被楊素殺的。

當然了,楊素需要請示楊銘,纔敢動手。

而楊銘也認爲,軍紀必須要嚴明,只有消除那些不穩定因素,才能讓大軍上下一心。

要麼說楊素在軍中被稱爲楊閻王呢,死在他手裡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不過這一次,這些處死的軍士,都會算在楊銘頭上。

戰場上,不管你出身如何,只要犯了軍法,就是個死,一個京兆韋、一個河東柳的驃騎將軍,楊素眼睛都不眨一下,直接就砍了。

裴文安那邊,更慘。

蒲津關是堅城,河東縣好歹也是一郡首府,都不好打。

李靖大致估算,裴文安的減員情況應該三萬人左右,減員,是指傷兵加上陣亡者,一般情況下,傷者要遠遠高於亡者,

裴文安撤軍的時候,受傷的軍士加上那些腿腳不快的,已經做了俘虜,差不多八千人,這些俘虜也被楊素殺了。

除此之外,扔在戰場的屍體,略一清點,都有一萬三往上,再加上裴文安打河東時候的傷亡數字,怎麼算,加起來也要差不多有三萬了。

當然,這些東西,楊素都不在乎,他只看重形勢,只要形勢在我,那麼將多將寡,在他眼裡是非常無所謂的事情。

這一點,也是讓楊銘頗爲驚訝。

他本以爲,兩軍交戰,一定是人數衆者佔優,但楊素完全是另一種觀點。

在楊素看來,戰場首重形勢,次重時機把握,再者就是要不怕死。

歷史上,楊素在一次與人交戰前,曾詢問麾下將士,誰願意留守,誰願意與我一起上陣殺敵,留守者出列。

當時站出來,願意留守本地的,都被楊素給殺了

還有一次,楊素與人決戰,前鋒軍五千人,跟在屁股後面的督戰隊,也特麼五千人,結果呢,硬是靠着前鋒軍的五千人,殺垮了敵軍兩萬人馬,督戰隊壓根就沒動手。

楊素到底是殺敵多,還是殺自己人多

,一時也說不清楚,反正他這輩子,還沒輸過。

郭衍帶着的人馬,已經出發了。

楊明德中軍在休整了一天後,探子來報,虞鄉方向發現大軍駐紮,以旗號估算,大約四五萬人。

看樣子楊素又猜對了,這支大軍一定是喬鍾葵部。

每次商討軍機大事,楊素都非常謹慎,並沒有表露出絲毫對裴文安和喬鍾葵的蔑視,雖然這倆人,實在有點名不見經傳。

「長孫成只要進入晉州,亂攪一通,晉陽方向的楊諒得到消息後,恐怕就會召裴文安與喬鍾葵回師救援,」

楊素坐在一旁,慢條斯理道:「幷州之兵,短時間內能徵調的,最多十五萬,裴文安他們已經帶走一半,留在晉陽的,最多也就三萬人了。」

楊銘心知,人家這個數據可不是瞎編的,整個幷州地區軍府分佈,兵員數量,那都是有實數可查的,楊銘的大軍中,有兵部的人跟着,早就將這些基礎概況跟楊銘講清楚了。

楊素又道:「楊諒必有兩套方案,如果能順利拿下蒲津關渡河,進入關中,當然是上策,此路行不通,他就會割據舊齊之地,與朝廷形成對峙局面,那樣一來,天下將再次分裂。」

史萬歲也在一旁點頭道:「要不然他也不會分兵攻河南山東,他這是一開始就想好了,進不了關中做皇帝,也自封個皇帝噹噹,與關中分庭抗禮。」

楊銘道:「只要他捨不得離開晉陽,就註定會一敗塗地。」

楊素聞言,點頭讚賞道:「太平公有個好弟子啊。」

史萬歲笑道:「越公不也有個好孫婿嗎?」

兩人相視大笑。

他們之間本來是有矛盾的,可是現如今,因爲楊銘的關係,兩人現在多少有點英雄惜英雄的意思。

圓盤大佬粗

第691章 謝恩二四零章 秦王嬪第497章 搭設浮橋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第756章 兩全其美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二六七章 教坊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第600章 皇帝帶貨四五八章 落後工藝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559章 條件第477章 總領西路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第507章 殘部補充四一章 宇文娥英第490章 非大不可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726章 五座大橋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三六七章 咱們是祖宗五七章 胡姬酒肆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第693章 不可能二一三章 來護兒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665章 目有重瞳第三章 小狗崽子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第583章 荊州故人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第八章 蘭陵蕭氏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第513章 臨陣抗命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三四二章 倒黴崔四四八章 琅琊郡公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第731章 可稱公子第742章 日月二門第478章 倚老賣老二九四章 河間王第574章 平反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二十二章 撩妹第704章 哪涼快哪呆着去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二六一章 寡婦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517章 嚴防死守九三章 祖籍九江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544章 表哥表弟第592章 水車軸承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六七章 御史中丞二三七章 救人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第七章 化險爲夷第581章 出使突厥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九五章 返京第689章 巨馬河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三九三章 高瞻遠矚四二章 形勢大好第529章 進退無路第740章 留活口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第753章 重在民部第561章 不準迎接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第575章 殺人者,楊堅也二零一章 牽馬執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