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七章 改名換姓

孟子濤正準備接着講下去,陸進德的妻子翁美辰搶先駁斥起來:“胡說八道!還說什麼味道、感覺!照你這麼說,古玩鑑定只要靠聞味道就能辨別真僞了?那是不是眼瞎的也能鑑定古玩,真是天大的笑話!”

“嗨,不知道誰規定不能以味道來辨別古玩的真僞?”孟子濤覺得這個女人有些不可理喻,而且她的反應爲什麼這麼大,難道這面銅鏡是她買的?

孟子濤的猜測是正確的,這面銅鏡雖然不是翁美辰花的錢,但確實是她做的決斷買下的,現在聽說銅鏡有問題,她的反應當然也最大了。

陸清鵬見兒媳還要爭,也有些怒了:“你懂不懂禮貌!在客人面前就這麼沒有教養?”

“這面銅鏡江關山老師都認定爲真品,難道這人比江老師都厲害啊?”翁美辰弱弱地說道,此時她的臉色有些發白,因爲她突然想到,公公爲什麼別的東西不拿出來考驗孟子濤,單單拿出了這面銅鏡,是不是他也覺得這面銅鏡有問題?

孟子濤淡淡地說道:“姑且不說我不認識你說的這位江老師,古玩這行打眼是常事,沒有任何不位專家能夠百分之百保證自己不會打眼,包括我在內,你說的江老師偶然看錯也是正常的。所以說,鑑定古玩的專家無論名頭再響亮,最終還是要靠證據。”

文物鑑定,自古有“眼學”之說,靠的是眼力,憑的是業界良心。可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道德的約束顯得蒼白無力。尤其是在全民收藏的熱潮下,受金錢、人情、面子等諸多因素影響,鑑定往往變得“不確定”。

最初的時候,一張專家的證書,就是權威的證明。到後來,就是證書漫天飛,一張鑑定證書花個幾千上萬塊錢就能開出來,甚至直接開假證,和人分成也是相當普遍的。

孟子濤不清楚翁美辰說的的江關山是誰,也不知道對方水平怎麼樣,但他可以確定,國內沒有哪位知名的專家叫這個名字,至於香江古玩界,雖說了解的不多,但頂級圏子也就那麼幾位,這個江關山顯然也不在其中。

因此,這位江關山是確實有本事呢,還是隻知道誇誇其談,也只有見過他本人才知道了。

陸清鵬點了點頭,說道:“孟先生,你接着說吧。”

“好的。”

接下來,孟子濤從材質、造型、工藝、包漿等方面,對這面銅鏡進行了全面的闡述。

陸清鵬聚精會神地聽着,最後輕輕鼓掌,面帶笑容道:“孟先生講的很好,很出色,不愧爲鄭老的高徒!”

“過獎了。”孟子濤禮貌地回道。

陸清鵬轉過頭說道:“美辰,以後記得不要偏聽偏信,特別是這種貴重物品,要多請幾位專家判斷。”

“是。”翁美辰尷尬地答應道,同時,她心裡對孟子濤也有着很大的怨氣,而且對於爲剛更沒好臉色了,至於原因,無非是認爲如果不是孟子濤過來,她也不會丟那這麼大的臉。

在剛纔孟子濤指出銅鏡問題的時候,陸進德已經把要鑑定的那幾件瓷器一一拿了出來。

孟子濤打量了一下,這幾件瓷器差不多都是小精品,如果以真品的市場價值計算,它們的總價將近三百多萬。

陸清鵬笑着說道:“還要麻煩孟先生幫我看看,如果小露他們沒被騙也就算了,不然肯定要有個說法的。”

“我一定力所能及。”孟子濤笑着點了點頭,心裡想:“說的好聽,那家店都已經關門大吉了,你有本事能抓的到店主?”

接着,孟子濤拿起一件梅瓶,發現這第一件瓷器就有問題,正是瓷器的青料正是使用的高仿釉。

不過,接下來兩件瓷器到是真品,其實這也正常,你要是全拿贗品過來,被發現的機率肯定高,他又不是做的一錘子買賣,肯定不可能做的這麼明目張膽。

陸進德一共拿來五件各類瓷器,其中三件沒有問題,兩件有問題,但贗品中一件瓷器的價值就是那三件真品總合,換句話說,對方採用了抓大放小的策略,這也是各類騙局中最爲常見的。

孟子濤放下最後一件瓷器,正準備開口時,傭人過來說江關山到了,陸清鵬讓傭人把江關山領進來。

孟子濤恍然,原來今天也要來鑑定的人就是讓翁美辰推崇的江關山啊,他還真想見識一下,這位專家是何許人也。

陸清鵬也不管江關山來了,詢問孟子濤鑑定結果。

孟子濤說了結果,正準備講述理由的時候,傭人帶着江關山進來了。

“陸老,我這回帶了幾件宣德時期的民窯精品過來,想必您應該會喜歡的。”

孟子濤還沒回頭,就聽到一個再也熟悉不過的聲音從背後傳來,他稍稍有些驚訝,忙回頭看去,薛文光那張再熟悉不過臉,帶着一臉驚愕的表情,出現在了自己的面前。

“你……你怎麼會在這裡!”薛文光心裡有些慌亂,他以爲這輩子都不會再碰到孟子濤了,但沒想到這纔過去一年時間,就在這個地方遇到了。

“這不是薛掌櫃嗎?什麼時候改名換姓,還成了專家了?”孟子濤似笑非笑地說道。

先前通過對汪慶彬的調查,孟子濤得知,薛文光已經通過汪慶彬的關係去了香江,好像準備在香江定居,他當時還挺遺憾,覺得沒有機會再教訓薛文光了。

後來無意間跟舒澤提起,舒澤說過會幫忙調查,但結果卻是薛文光消聲滅跡了,本來舒澤還想過要加大力度調查,孟子濤覺得太麻煩,就沒有同意。反正兩人之間應該不會再有交集了。卻沒想到會在這個地方遇到薛文光。

陸家人對此也十分意外,原來兩人不但認識,而且江關山居然用的不是本名。

陸清鵬因爲銅鏡的事情對江關山的感觀就差了一些,現在得知了江關山不是本名,心裡就升起了一些厭惡感。

人之所以改名,一般是覺得名字不好聽,或者因爲八字等原因,但一般人不會把姓也改掉,像薛文光改名換姓肯定是犯了什麼事,不得以爲之。陸家人對他能有好感纔怪。

薛文光回過神來,暗叫“要糟”,同時心裡十分惱怒,這孟子濤難道是瘟神嗎,自己好不容易得到陸家的信任了,居然出現在這裡,生生毀了自己的形象,是可忍孰不可忍!

見大家都看向自己,薛文光馬上就有了決斷,拍了拍自己的腦袋:“哎呀,我忘記還有事情要處理,陸老,我先告辭了,等回頭再來。”

說完,他轉身就打算離開。

翁美辰嚯的一下從沙發上站了起來,呵斥道:“江關山!你給我站住,騙了我的錢就想走,有這麼簡單的事情嗎?”

“陸夫人,你這話說的好沒道理,我什麼時候騙了你的錢了?”薛文光無奈地轉過身,這個時候他如果走的話,那就是黃泥掉進褲襠裡,不是屎也是屎。

“沒騙我?那你說說這面銅鏡是怎麼回事!”翁美辰拿起了那面銅鏡。

薛文光馬上就認出了那面銅鏡,反駁道:“胡說,這面銅鏡怎麼可能會有問題!誰說的?”

孟子濤哂然一笑:“我說的,要不我把有問題的地方,再給你說一遍。”

薛文光啞然,他就算移居在了香江,也一直沒有中斷對孟子濤的瞭解,知道孟子濤在國內古玩界已經是一號人物了。

他雖然一直很想不通,爲什麼才一年多的時間,孟子濤變得這麼厲害了,但也知道現在的自己論眼力應該已經比不上孟子濤了,多說無用,還不如不說。

於是,薛文光當即又換了一個說法:“陸夫人,當初我給出鑑定結果的時候,也跟你說過,我的意見僅供參考,畢竟我們這行打眼的事例很多,我也不能保證我自己說的一定就是對的。”

翁美辰給這番話氣樂了:“哈哈,當時你怎麼不說自己會看錯,現在東西我買了,而且東西有問題,現在你又這麼說了,算盤打得可夠響亮的啊!”

薛文光狡辯道:“陸夫人,你這話說的就有失偏頗了,咱們之間當時又沒有僱傭關係,如果是僱傭關係,那該是我的責任我肯定認,但當時我只是以朋友的身份,說了一些我自己的見解,而且銅鏡還是我不在的情況下買的,怎麼現在說成是我的責任了呢?”

翁美辰同樣也啞口無言了,說到底,當初她之所以只聽了薛文光的意見,也是由於想要省點錢而已。

不要以爲鑑定費很便宜,在香江,知名專家幫忙鑑定貴重古玩,都是以古玩的實際價值按一定的百分比計算的,可不是國內一些鑑寶大會那樣,只要花個幾百塊錢就能鑑定。

陸清鵬淡淡地看了看兒媳,接着對薛文光說道:“就像你說的,古玩打眼的事情常見,銅鏡的事情就不去說它了。”

這個時候,薛文光又大義凜然地說道:“陸老,這事我也確實有些責任,這樣,我去聯繫那位賣家,儘可能地把這面銅鏡給退了,爭取損失儘量小一些。”

“那我在這先謝謝了。”

“陸老,您太客氣了,這也是我該負的責任嘛。”

陸清鵬呵呵一笑,接着說道:“對了,你剛纔說,帶來幾件宣德時期的民窯瓷器,能不能讓我欣賞一下?”

有孟子濤在旁邊虎視眈眈,薛文光真想拔腿就走,而且陸清鵬給他的感覺就好像一隻正在伏擊獵物的老虎,獵物一但進入他的攻擊距離,就會給獵物致命一擊。

薛文光還真擔心,陸清鵬會突然爆發,讓自己吃不完兜着走,但自己話都已經說出來了,如果現在就走肯定也不行,只能硬着頭皮把東西從箱子裡拿了出來。

說起明代初期民窯作品,人們普遍認爲明代早期民窯青花大多製作粗劣,無論在工藝方面還是藝術方面都比官窯遜色得多。而且,明代早期民窯青花有紀年的器物很少,缺乏斷代的標準器,很難對一時期的青花進行準確的斷代。

如此種種,就導致了現代人研究明初瓷器更着重於官窯,對民窯青花的研究不多,尤其是對明代早期的民窯青花更是很少涉及。

但事實上,明初時期的民窯也有一些精品之作,特別是宣德這個明代青花瓷器製作的鼎盛時期。由於社會比較穩定,經濟有了非常快的發展。海外貿易在永樂朝的發展基礎上得到進一步擴大。

明代廢除元代的“匠戶制,”改“編役”、“匠役”等制度,雖然,無償徵用熟練的制瓷工匠,增加了工匠的勞動,但也促進了民窯瓷器製作吸收官窯瓷器的製作工藝,使民窯瓷器製作得到了提高,從而調動了工匠們的積極性。因此,宣德時期的民窯產品比前朝從質量到數量都有較大提高。

就像薛文光帶來的這幾件瓷器,看起來應該是個中精品,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說不定還會以爲它是官窯作品。

不過,當孟子濤看到一隻青花葡萄紋盤時,臉上卻露出了笑意。

這抹笑意被陸清鵬捕捉到了,他當即問道:“孟先生,你覺得這幾件瓷器怎麼樣?”

薛文光挺直了身體,他還真不信孟子濤能挑出刺來。

孟子濤笑着說道:“其他到是不錯,只是這隻青花葡萄紋盤,不知道薛掌櫃是不是拿借了啊?”

薛文光冷笑道:“你都沒有上手,就知道它有問題?你還真夠厲害的,不愧爲鄭老的高徒!”

孟子濤同樣也冷笑道:“實話告訴你,就算我沒有上手,也能看出這件瓷器並不是宣德民窯瓷器。”

“理由呢?”

“紋飾不對,葡萄紋不應該出現在這裡!”

“你這不是胡說八道嗎?葡萄紋大範圍應運在唐代就有了,你告訴我葡萄紋不應該出現在這裡,你不會腦子有問題嗎?”薛文光忍不住譏諷起來。

據專家考證,葡萄是漢代時從西域傳入我國的水果品種。葡萄作爲紋樣,早在唐代就已經廣泛應用,最著名的就是銅鏡上的瑞獸葡萄紋。唐代把葡萄作爲重要的裝飾紋樣,看重的是它的瑞相,因此也可以將葡萄稱作“瑞果”,以與“瑞獸”相對應。

在唐以前,我國的各種裝飾紋樣以動物爲主。唐代開始,紋樣題材逐漸由動物爲主向植物爲主轉化。因此,唐代銅鏡上的“瑞獸葡萄紋”,可以看作是我國紋樣轉折期的一種經典組合。

葡萄紋應用的第二個高峰期是元代的青花瓷器。元青花主要用於出口中亞、西亞地區,而葡萄正是那些地區喜歡的紋樣,所以元青花上葡萄紋佔有較大的比例。

孟子濤對着薛文光說:“所以說你不學無術,確實,明早期的官窯瓷器繼承元青花的傳統,也有很多以葡萄爲主的紋樣,其寓意也是一脈相承的‘瑞果’性質。然而在民窯青花瓷器上,情況就有所不同了。明代洪武、永、宣時期,民窯瓷器上幾乎見不到葡萄紋。直到成化開始,民窯瓷器上才大量出現葡萄紋。”

“民窯的葡萄紋與官窯的大不一樣,它們不再突出葡萄果實的瑞相,而是在強調葡萄的枝、葉、果、蔓等多個方面。顯然,民窯畫的葡萄紋,寓意已經不是吉祥‘瑞果’,而是另有新意。這一點,相關實物都能證實,你不知道完全是你孤陋寡聞!”

陸清鵬有些好奇地問道:“這是爲什麼?”

孟子濤解釋道:“其實,這和一位叫嶽正的歷史人物有關。”

嶽正,字季方,他一生坎坷。正統十三年的科舉考試,嶽正會試第一,廷試第三。他爲官正直豪邁,敢於直言,曾任內閣大學士。後因冒犯石亨、曹吉祥而遭到貶謫,一度還被流放。直到明憲宗成化初年才得以復職再度爲官。嶽正愛好繪畫,尤擅畫葡萄,曾寫過一篇《畫葡萄說》。

孟子濤繼續說道:“嶽正在《畫葡萄說》對葡萄寓意做了總結,從葡萄的幹、節、枝、葉、蔓、果、味、屈伸等方面的特性,來比附君子做人、爲官應有的品德。自從嶽正的‘葡萄說’出來之後,葡萄成了‘正人君子’的形象代表,在明代社會中影響巨大。許多文人以畫葡萄來抒發自己的‘君子’情懷。”

“明代中後期民窯瓷器上大量採用葡萄紋,應該說與嶽正的‘葡萄說’有很大關係,也是彰顯正人君子的寓意。這些民窯葡萄紋的特點是葡萄的枝幹、葉、蔓、果實等畫得較全,正是爲了表現嶽正‘葡萄說’提到的君子各方面的品性。”

孟子濤說的有理有據,薛文光也有些詞窮,不過爲了挽回,他又找到個理由:“你剛纔也說了,明代洪武、永、宣時期,民窯瓷器上幾乎見不到葡萄紋,不是說一件都沒有。”

孟子濤冷笑道:“虧你說的出口,這瓷盤上的葡萄紋是什麼形象?根本就是從成化之後的民窯瓷器中發展出來的,你難道是神仙,能把後期的紋飾拿到明初去用?”

第九百三十八章 善有善報第一千九十四章 品茶(祝大家狗年大吉!)第八百七十一章 極品人渣第六百六十一章 隋侯之珠第一千三十章 古怪的筆筒第兩百八十章 寶藏的位置第七百三十四章 福祿壽第兩百八十九章 有槍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謀殺第十章 施援手第五百三十一章 處理雕像(17/60)第三百七十六章 謝禮第七百八十九章 殺蛇第九百二十九章 奸猾(上)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面熟第四百章 毽子裡的銅錢第兩百八十八章 景區第六百八十八章 鑑寶活動(六)第一千九十七章 內有乾坤第三十九章 剔紅印盒第二十四章 紫檀柳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震第九百三十九章 渠道第九百六十二章 密室驚魂第一千三十四章 搜查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張景強打賭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效果第九百七十四 紙條上的數字第一千一十六章 差點着了道第兩百二十章 閬州之行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隱藏內容第五百五十六章 秘色瓷?(4/62)第三百八十七章 問題鑽戒(續)第六百六十六章 西園雅集第七百七十六章 交流會進行時第四百八十五章 燕家來人第七百三十三章 繼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好消息第一千一十五章 意外的淘宅子第三十五章 墨竹圖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希望之鄉(五)第六百七十六章 救援(五)第九百零六章 湖底的箱子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米安量的交代第五百八十九章 陶俑(36/62)第二章 孟子濤其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冶晨帶來的意外第六十九章 打得好算盤第五百四十九章 湯老師相邀(35/60)第九百七十章 高原血玉第七百一十一章 隱忍之輩第五百四十三章 小試一手(下)(29/60)第七百八十四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八十一章 事情的原委第一千三十九章 驚人的書法第四百五十九章 性價比高?第一百零一章 有問題的磚硯第八百五十二章 調查報告第一千三十二章 真正的供春壺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裝神弄鬼第一百四十三章 局?第六百一十八章 能說會道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俄料換山料第七百八十二章 陳仲鋒出事第九百零九章 跽坐人型印章第兩百九十三章 新的能力第一千二十四章 可能第六百八十五章 鑑寶活動(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跳樓第九百八十二章 玉佩的消息第五百四十一章 小試一手(上)(27/60)第六百三十章 人販騙子第一千二十章 金鐘第一千八十二章 退貨風波第六百九十二章 鑑寶活動(十)第七百五十一章 突然冒出來的老闆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問題的瓷板畫第八百六十二章 纏人第八百六十四章 海島第兩百三十章 過年第九百三十三章 神奇玉人第九百四十七章 地下巨城(四)第七十三章 象尊 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咄咄逼人第六百零六章 重逢第五十一章 代筆第三百六十三章 換來的麻煩第六百一十六章 一模一樣第七十七章 店面 續第九百四十五章 地下巨城(二)第一章 禍不單行第九百五十三章 風水局(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緣分”第六百九十九章 表哥車禍第九百四十六章 地下巨城(三)第四百九十章 中二青年第三百零六章 於爲剛第八百二十五章 發病第一千八十一章 畫技(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機關銅人